四川省達川中學:黃龍君和她的那群娃娃

中國報道訊(郭遠樂 郝桂鋒 報道 通訊員楊華)

春天來了,風裡夾雜著青草的香氣和花兒的甜味兒,她不禁想起班上那個愛吃糖的男孩兒——喻西宇,他總會在放學時塞給她一顆糖,而她也總會不忘提醒他:“少吃糖,對牙齒不好!”他呢,每次都笑呵呵地一溜煙兒跑開……類似這樣的畫面,最近老是在黃老師的腦海裡出現,“我想我們班那群娃娃啦!”

本該開學相聚校園的日子,因為疫情延遲返校,四川省達川中學黃龍君現在也只能和大家一樣守在家裡,做主播、制課件、命試題、收發作業、提醒睡懶覺的孩子們上早自習.....

孩子們,黃老師想對你說——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春風十里,不如你。

在這個春寒料峭的2020年,一場疫情阻止了我們相聚的腳步,但是,那又如何呢?只要我們心在一起,即使腳步不能到達,那也不算是距離。不是嗎?每天早自習,我依然可以透過攝像頭看到你們執著的目光,通過麥克風聽到你們朗朗的書聲,穿越網絡看到你們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你們自律的樣子真美!

四川省達川中學:黃龍君和她的那群娃娃

黃龍君老師與學生合影

親愛的孩子們:三年的時光匆匆而逝,本該坐在教室裡努力為中考衝刺的你們卻遭遇了這場“災難”——不斷延遲返校的通知如一道道閃電刺中我們的心底:父母的彷徨、老師們的迷茫還有你們對知識的渴望,無一不召喚著我們要扛起責任、擔起使命,為你——千千萬萬遍!

做主播、制課件、命試題,收發作業、提醒睡懶覺的孩子們上早自習.....為確保每個環節、每個步驟、每個細節都有實效,我經常與科任老師一起討論線上教學技巧、教學方法和管理經驗,同班幹部一起制定詳細的檢查考核制度。

還記得剛上直播課時,班裡總有幾個孩子不能按時上課,為此,我沒少跟家長和孩子本人聯繫,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時間長了,家長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關愛,自覺履行起了監督職責,這幾個孩子自己也認識到了不上課的害處。現在,咱班網課的出勤率達到了100%,而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師生互動活躍。

四川省達川中學:黃龍君和她的那群娃娃

上網課的黃龍君老師

課堂問題解決了,那隨之而來的是完成作業的獨立性。沒有老師的監督,很多同學做作業就直接在網上搜答案,甚至連題目都沒有看清楚便提交了。為此,我發佈作業時便調侃道:“家庭作業來襲,請同學們笑納!!!溫馨提示:獨立完成,不懂的可以問,或者查資料,凡直接搜答案的中考都考不到自己理想的成績!!!夠狠吧!?哈哈哈哈,調整心態,磊落答題,祝你好運,麼麼噠!”“為滿足老鐵們不同的口味,今日英語作業為大家準備了兩份不同的套餐,輪番品嚐是不錯的選擇喲!”這樣一來,通過微信、QQ等,向我提問題的同學越來越多,我在批改作業的時候還發現有同學給我留言:“黃老師,這題真是我自己做的,太難了!如果做得不好可不要生氣呀!”也有同學說:“這堂課聽了真的讓我收益頗豐!完成作業快了很多”。還有同學直接問我:“老師,我有幾個單詞不會,可以查一下詞義嗎?”親愛的寶貝們,我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呀,做得不好,老師才會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不會的知識,懂得自己去尋求辦法解決,這就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呀!

四川省達川中學:黃龍君和她的那群娃娃

網課互動

春天來了,風裡夾雜著青草的香氣和花兒的甜味兒,不禁讓我想起班裡那個愛吃糖的男孩兒—喻西宇,他總會在放學時塞給我一顆糖,我也總是會不忘提醒他:“少吃糖,對牙齒不好!”他呢,每次都笑呵呵地一溜煙兒跑開……

孩子,放開你的步伐,用力奔跑吧!前方有比這春風更美的風景,那是六月洋溢在你們臉上勝利的喜悅!

李麗雲同學眼裡的跨界“主播”

沒有了黑板粉筆,沒有了面對面交流,觸網讓老師們“手忙腳亂”,趣味橫生。為了防止同學們上課亂髮言,我們班主任黃老師開啟了“禁言”功能,但是有時候講課過於專注,在提問的時候卻忘記了關閉,於是三分鐘就在一片沉寂中度過了……

有時同學們被點名提問,當被點到名的同學答完問題,卻驚奇地發現黃老師又忘記關掉授權了。這時候,如果誰不小心動一下鼠標,老師就一定會疑惑:“咦,我的PPT為什麼錯位了?”於是,大家就會不由自主地笑起來。享受快樂的課堂的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黃老師的不易,彷彿看到了她調試設備時的緊張,批改作業的同時還要安撫孩子的勞累。這些“忙亂”的背後,我也看到了和黃老師一樣的老師們的盡責、辛苦和良苦用心。

網上上課和在教室上課明顯不同的是,英語課前,黃老師都會提前進入“教室”,放一些好聽的歌,來活躍氣氛。上課的過程,也是老師化身“主播”的過程,“聽懂的請扣1,沒聽懂的扣2”“覺得能跟上老師節奏的發個666”,時不時還給我們發個虛擬“獎盃”……這樣的“網言網語”讓課堂氣氛分外活躍。有時候因為網絡卡頓,黃老師說話的聲音成了“電音”,引得全班同學大笑……在這些“意外”之中,我們也釋放了學習的壓力。

彭曉宇同學口中“‘焉壞兒’的黃老師”

眾所周知,黃老師作為我們7班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為了激勵我們學習,那可是千奇百怪的手段層出不窮。例如上週,黃老師想要吸引我們提前上課,給我們播放了《小豬佩奇》,我們那個樂兒啊,早早的就盯著直播不放。結果看了一半,黃老師便說呀:“要不咱們把字幕關了,我們班的孩子們肯定聽得懂,是不是?”那微揚的語調,我們便下意識的覺得不好,果不其然,大家一聽這話便忙不迭的在彈幕裡發“別呀老師”“字幕別關呀老師,我們一定好好聽英語課”。看到這些信息,黃老師便說“那好吧,不關了,不過看完後要提問啊,要是答不上來的話,哼哼!!”屏幕前的我們哭笑不得,只覺得這麼一鬧,整日待在家的煩躁便一掃而空了。

黃老師講課也很有一套。上次有個同學回答不上問題,黃老師便溫柔的引導說“彆著急呀,你想put off是什麼意思呢?Off嘛,有暫停下的意思,連起來不就是先暫停這個會議,也就是推遲了呀。對不對?”她一般都會耐心地慢慢引導我們去思考,去猜測,既激發我們的思維,也讓我們加深記憶。

這時而壞壞的,時而溫柔正經的黃老師,真是讓我們又愛又恨啊!

張藎之同學心裡的十八線主播

2020是特殊的一年,由於新冠疫情,老師們擺弄網課,而我們也開始了“停課不停學”的網上學習生活。我們的黃老師也就邁進了十八線主播的門坎,但是作為班主任的她,除了要上好課,還得管控同學們是否合理安排學習、作息,也得考慮同學們的心理壓力,時不時給同學們灌一灌心靈雞湯。

上課時,她會提前15分鐘提醒我們準備上課,用新的東西調動我們的學習興趣;課後,作業打卡、隨機抽查,同時為我們答疑解惑;課外,讓我們規劃作息,還要讓我們填寫疫情防控表,黃老師每天都在催促同學們填表、更新公眾號,甚至分成了好幾個小組去做,儘管如此,還是有些同學置若罔聞,以至於每天都存在幾個“漏網之魚”,可她還是會不厭其煩的提醒大家。有些同學上課“無影無蹤”,完成作業不積極時,她也會苦口婆心的教育我們,同時給家長打電話督促我們學習。

黃老師經常在微信群裡給發一些激發我們積極向上的文章,並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們:這是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大家要不鬆懈、不荒廢,要有自制力,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人,不辜負拼搏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