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為什麼沒有成為艦載機?

軍武皮卡丘


說起殲-10戰鬥機的艦載型號,幾年前的網絡上就出現過殲-10艦載機的CG圖,甚至還有隱身版本的殲-10艦載機。2012年11月23日,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首次在遼寧艦上完成起降,標誌著我國首款艦載戰鬥機完成研製,如今已經隨著雙航母的入役,形成戰鬥力。

艦載戰鬥機,對候選機型的要求非常高的,理論上將陸基型號的戰鬥機進行改裝,能夠形成艦載型號,比如法國的陣風戰機,就有艦載機型號。但是,並不是所有型號的戰機都能夠改裝。縱覽世界各國艦載機,一般都是專門研製艦載機,比如美國,獨立研製自己的艦載機,而不是把F-15、F-16、F-22搬到航母上。

艦載機的要求指標很多,而我們的殲-10並不滿足。首先就是艦載機要有良好的低空低速性能,這樣它能夠在航母順利起降。殲-10要想做到,就必須要改變氣動外形,這個成本是相當高的,時間和經濟的耗費,不比研製一款新飛機少。其次就是要求艦載機適應海上的環境,航母是在海上作戰,空間還小,環境不比陸地上的基地,維護難度更高。對於殲-10戰機,維護和保養也是很大的挑戰。

殲-10戰機是三角翼,機翼不能摺疊,這就佔用空間比較大,對載機量也有影響。再就是目前我們的航母是採用滑躍式起飛方式,艦載機必須滑躍起飛,這就要改變飛機結構,增加機翼面積,獲得升力。更重要的是,殲-10才用的是單發發動機,可靠性和推力都不足。不管是蘇-33還是殲-15,都是換裝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

殲-10戰機屬於中型戰鬥機,加上滑躍起飛的限制,必然航程和載彈量收到影響,同時作戰半徑也大打折扣。比如與殲-15相比,掛載同樣的武器裝備,殲-15要比殲-10多出一半的作戰半徑。而且艦載戰鬥機掛載的武器也是全能,比如中距空空導彈,大型反艦導彈,反輻射導彈等,這些武器要佔用大量的武器掛架。但是殲-10採用三角翼結構,本身武器掛架就很少,還很小,能掛載大型武器的也就是機翼下方的掛架,這和雙發中型戰鬥機沒法比。

殲-10採用機腹進氣道,飛機的起落架就會加長,艦載機在航母上起降,對起落架的要求是非常堅固的,要承受巨大的衝擊力。可能要高於路基戰機的幾倍之多。殲-10的起落架顯然不能承受這麼大的衝擊力。

艦載戰鬥機需要增加很多路基戰機沒有的物件,例如抗衝擊起落架、固定環、防側風穩流翼、大升力阻尼板、飛行員海上救生裝置、自動登機梯、導航儀、氣象雷達、低空飛行控制器、降落自動駕駛儀、防腐蝕檢測器、磁探器、聲吶接受器、尾鉤等等這些東西能不能安裝到殲-10上,顯然不行。所以綜合多種原因,殲-10不能上艦,最好不過就是殲-15這類戰機了。


雷姐的機械空間


殲10著艦性能差、載荷航程性能一般,殲15是更合理的選擇。

關於中國艦載機選型的問題,在軍迷圈往往掀起口水仗,不但是隱形艦載機(海四),其實在上一代艦載機問題上,也有過南北之爭,當年艦載版殲10也被寄予厚望成為中國首型艦載戰鬥機。

根據一些廣為流傳但也無法驗證的說法,當年我國決定在“瓦良格”號基礎上續建遼寧艦時,海軍曾經希望在殲10的基礎上研製一款艦載戰鬥機,畢竟當時已經完成首飛的殲10是當是我國最好的戰鬥機。但是成飛和海軍在研究一番之後放棄了研製殲10艦載型的想法,艦載版殲10只能存在於上圖的CG中了。

而上個月印度艦載型LCA完成艦上起降,印度方面得意洋洋的宣稱這是二戰後亞洲首款“自主研製”的艦載戰鬥機,更是深深刺激了部分中國軍迷的神經。連LCA都能上艦,各方面底子更好的殲10怎麼就不行呢?這些軍迷在惋惜之餘忽略了一個事實:雖然LCA成功的進行了艦上起降,但是印度海軍在2018年就宣佈不要LCA當作艦載機。

殲10無緣中國首款艦載戰鬥機,源於其自身的幾個缺陷:

首先,殲10作為空軍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研製的戰鬥機,追求高空高速性能,作為艦載機著艦性能太差。

當時設想中殲10的主要任務,就是攔截蘇聯龐大的轟炸機群,尤其是逆火超音速轟炸機,在設計取向上偏重高空高速性能,因此使用了高速性能優異的大後掠三角翼+中距鴨式佈局,而且使用了高速性能更好的二元進氣道。這樣的整體佈局在獲得優異的高空高速性能的同時,不可避免的犧牲了低空低速性能,而低空低速性能是艦載機的核心性能之一。

鴨式佈局並非不可上艦,陣風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陣風為了獲得較好的著艦性能,採用了近距耦合鴨式佈局+面積較大的三角翼,卻犧牲了高空高速性能。戰鬥機設計就是如此,只能根據目標定位在性能上有所取捨,不可能面面俱到。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殲10的前起落架位於進氣口下方,即便改進也滿足不了攔阻著艦時強大沖擊力的要求。

其次,殲10作為單發輕型戰機,載荷航程性能有限,難以作為主力艦載戰鬥機使用。

載荷航程性能弱、尤其是彈藥掛載能力差是殲10系列的主要缺陷,畢竟在立項之初主要強化對空作戰能力。殲10為了上艦必然需要強化機體結構而進一步增重,不可避免的惡化本來就不寬裕的載荷航程性能。而且滑躍起飛本來也會限制艦載機的起飛重量,因此艦載版殲10的作戰半徑和武器掛載能力將十分孱弱,戰鬥力上限不高。

再次,單發殲10一直飽受發動機可靠性問題困擾,作為艦載機的安全性堪憂。

由於俄製AL-31FN發動機的軸承潤滑問題,殲10自服役以來已經發生約10起墜機事故,這對於在茫茫大海上使用的艦載機來說更加嚴峻。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雖然空軍裝備了500多架殲10,但是海軍航空兵在裝備了24架殲10後就不再裝備,更加青睞殲11B、蘇30、飛豹這樣的雙發戰機。

據傳當年成飛和海軍探討的艦載版殲10是上圖這種雙發放大型,雖然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是從技術角度講這樣的雙發構型無疑比單發版本更合理一些。

綜合以上幾個原因,艦載版殲10也就成為軍迷間的傳說,從未變成現實。而我國從烏克蘭獲得蘇33的原型機後,中國的首款艦載戰鬥機就沒有了懸念。

雖然殲15也不是一款理想的艦載戰鬥機,但是無論從項目研製難度還是作戰能力衡量,照葫蘆畫瓢的雙發重型殲15是當時唯一合理的選擇。

如今廣大軍迷對於海四的期待已久,對於海四選型也頗有爭論,鶻鷹派和殲20派不時交鋒。但正如艦載版殲10的故事所啟示的那樣,好的陸基戰鬥機不一定就是好的艦載戰鬥機。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殲十在初始設計上應該就沒考慮過艦載起降需求。

進氣道/起落架設計

起碼殲十早期型號的進氣道/起落架設計就不滿足著艦要求。可以看到殲十的起落架在進氣口下方,而早期型號的進氣口與機身之間的連接方式不符合著艦的強度要求。由於艦載機著艦的下沉速度比岸基飛機的高出一倍,所以,著艦瞬間承受的垂直方向過載也比岸基飛機高。因此,相比較而言,殲十進氣口和機身之間的連接形式就很脆弱,承受不住那樣的衝擊。

空重問題

殲十本身的空重也比較大,與F16相比,不能不說在結構設計上殲十還是需要學習別人:殲十上用的鈦合金材料比F16更多,但空重還是比F16大。如果改成艦載機,由於要加強起落架等結構、易腐蝕部件要更換。例如YF17改成艦載的F18,僅僅加強起落架就使起落架重量暴漲3倍。估計殲十艦載型的空重會比原型增重10-20%。對於殲十而言這可不是個小數量,殲十本身就是單發機,AL31發動機輕易增推10-20%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艦載型的機動性必然不如原型。

AL31發動機可靠性

另外,AL31的可靠性也不太讓人放心。迄今為止,殲十系列出的幾次摔機事故中發動機故障的比率最高,由於AL31不是國產的,俄羅斯方面是要拿錢才辦事的,並沒有多少動力去積極解決AL31由於設計方面在中國暴露出的問題。這也讓人對單發的殲十艦載版的可靠性很擔心。

綜合以上原因來看,殲十沒有成為海軍中意的艦載機候選者也是合乎情理的。


asiavikin


殲10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制空型國產戰機,從氣動外形來看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天生機動優勢明顯的鴨式氣動佈局,這也為殲10後期能夠同殲11戰機一同承擔國土防空和前線作戰任務的打下了基礎,更為重要的是成飛通過研製殲10掌握的先進氣動佈局也為後期研發具備世界領先的殲20隱身戰機奠定了基礎,可以說現如今的成飛已經成為了世界著名戰機搖籃締造者,風頭甚至超過了老大哥沈飛。但是在艦載機行列目前卻是沈飛一家獨大,畢竟沈飛在陸基的殲11B戰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殲15艦載機早已裝備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那麼成飛自主研製的殲10戰機為什麼沒能成為艦載機呢?

之所以殲10沒能上艦成為艦載機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從殲10自身的性能來說,殲10戰機憑藉自身的鴨式氣動佈局獲得的短距起降能力和更為優秀的飛行操控能力,可以保障其在航母上起降時更短的起飛滑跑距離和更低的著艦速度,以及在整個起降階段極為優秀的操縱品質。但是也正是因為殲10採用的氣動佈局想要上艦卻不那麼容易,首當其衝的就是殲10採用了鴨式氣動佈局,同時為了增強超音速飛行時的氣動穩定性,除了有高大的垂尾外,還設計有兩片腹鰭,而這兩片腹鰭很可能在起飛/著艦過程中與甲板發生剮蹭,造成嚴重的飛行事故。

同時殲10從一開始就是為國土防空而研製的,那麼其要想上艦就得加強其起落架結構強度,畢竟相比陸基戰機降落時3米/秒左右的下沉率而言,在航母上降落這個數值至少不會低於6米/秒。那麼對於殲10而言,原先設計的起落架強度根本不能滿足要求,所以就要換裝緩衝強大更大/緩衝行程更長的起落架,同時機身結構強度也要增加來滿足整體降落強度需求。

當然這些原因都是可以改進的,比如可以將殲10的腹鰭改為可摺疊設計,或者通過改進設計一個全新的垂尾替代掉腹鰭也是可以的,其次像機身結構強度加強/換裝高行程起落架這些對於陸改艦都是必不可少的,像此前的殲15也是從陸基殲11B改進而來的,美帝的超級大黃蟲當初不也是同F16一同競標陸基輕型戰機敗北後被海軍看中下海的嗎,所以想要殲10上艦不是不可能。只是當下殲10早已經定型多年,如果硬要讓殲10上艦,那麼從改進設計成本上來說是不划算的。其次就是現下海軍已經裝備殲15這類雙發重型艦載機,對於殲10這種單發中型戰機根本沒興趣,所以殲10上艦也就無望了。

當然還有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殲10由於從一開始定位於國土防空的中型戰機,在動力系統的選擇上採用了大推力單發設計,那麼對於殲10後期想要上艦來說,由於艦載機上艦必須滿足加強結構強度和換裝起落架等防護措施後增重的問題,但是擺在殲10面前的問題就是由於其裝備的渦扇10B大推力發動機的加力推力想要大幅度提升推力可能性不大,但是要想上艦增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繼續使用推力不增的動力系統,只會降低其機動性等技術指標,而且海軍處於安全性考慮對艦載機的動力要求更傾向於雙發戰機,那麼就算殲10堅持上艦後其整體性能相比陸基的殲10是會下降不少的,同樣對於雙發的殲15而言也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再一個從航母對艦載機的使用要求來說,並不是說一艘航母上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多就一定能打勝仗,畢竟航母甲板面積有限,如何降低艦載機數量提升單架艦載機的性能才是關鍵,所以對於殲10戰機而言,其雖然體型相比殲15更小,理論上同樣面積的航母甲板停機數量更多,但是由於殲10上艦後相比現役的殲15在綜合作戰能力上是有很大差距的,那麼其佔地面積更小的優勢也就不存在了,而且更多數量的艦載機意味著更為複雜的後勤保障壓力,那麼這對於降低航母甲板事故率和提升航母甲板戰時緊急起降的調度都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總結來說,殲10雖然憑藉自身的鴨式氣動佈局在短距起降上很有優勢,但是對於航母艦載機的使用要求來說,短距起降能力並不是最核心的,艦載機更為看重其整體戰力,所以殲10自身很多設計特點在陸地很有優勢,但是到了航母上反而成為累贅也很正常,再加之其他一些原因影響,殲10想要上艦的可能性基本沒有。


魑魅涅磐


殲10戰鬥機,是我國全部自主研發的第1款國產戰機,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款擺脫仿製蘇式飛機的影子,全新自主研發製造的第1款戰鬥機。

殲十戰機的研製工作,早就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被我國科工人員立項研製。一直到了新世紀的2004年開始,殲十戰鬥機才正式列裝服役於我國空軍部隊。到目前為止,我國軍隊所裝備的殲10中型戰鬥機,全部都以陸地固定跑道起飛作戰,並沒有像傳聞的那樣發展成為我國航母編隊的艦載機。

那麼,作為我國第1款自主研發的殲10戰機,為何沒有機會成為我國航母的艦載機呢?

實際上,在我國遼寧號航母艦上的殲15戰鬥機服役之前,我國各大軍事媒體及網友,在當時都以為殲10戰機或許會發展成為我國航空母艦的艦載機。

不過,事與願違,在遼寧號航空母艦服役我國海軍之後,我國仿製俄羅斯蘇33艦載重型戰機的“殲15”戰機,也緊接著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成功實施了起降訓練。這也標誌著我國第1款艦載戰鬥機,依然還是選擇仿製國外成熟艦載機起步,在當時的殲10戰機顯然已經與艦載機二字毫無關係了。

終其原因,首先肯定是殲10戰機的研發初衷不同,殲10艦載機首先作為一款中型戰機,與我國海軍向來所需的遠航程、重載彈定位的重型戰機毫無關係和嚴。

最大起飛重量僅僅為20噸的殲10戰機,其從陸地機場正常起飛的作戰半徑也就1000公里多一點。如果讓殲10戰機登上航母的話,由於我國航母使用的是活躍短距起飛,必定會將殲10本就弱勢的載油載單量再削弱一層。


本來就要面對廣闊的海上疆域,甚至就是從陸地上正常起飛的殲10戰機,其航程對於海上作戰需求來說都顯得太小短腿。更不必說從航母上起飛後,航程載彈被削弱後,其最大作戰半徑很可能都將達不到1000公里的殲10“艦載機”了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如果我國想要將殲10戰機發展成為遼寧艦使用的艦載機,那必定只能選擇最初型號的殲10A型戰機。說到殲10a型戰鬥機,也不是咱們詆譭我國的國產裝備,說實話殲10a戰機甚至只能稱之為二代半無限接近三代機罷了。

明著說吧,就是殲10a戰機本來的各項性能就沒有完全成熟,如果真的將這一型號的殲10戰機發展成為艦載機的話,一旦將之放到遼寧艦上,能不能真正正常使用還是一個問題。所以,還不如仿製一款國外已經成熟的重型艦載戰鬥機來的實在。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設計時就沒考慮,而且殲-10這種佈局結構作為艦載機太危險

並且殲-10的設計佈局,並不利於作為航母艦載機,作為航母艦載機來使用風險實在太大。最主要問題殲-10是個單發戰鬥機,各國海軍最討厭、最害怕、最深惡痛絕的單發戰鬥機。這意味在海上一旦出現發動機故障就必須要跳傘,而在茫茫大海上跳傘,其生存幾率非常不容樂觀。

殲-10很少出遠海飛行,在東海防空識別區進行負責巡邏的都是蘇-30和殲-11

甚至艦載機遇到這方面問題與發動機技術和可靠性關係都不大,因為海面上始終不缺乏無辜的海鳥們,甚至我國海岸線正好還是東北亞地區候鳥遷徙的主要線路,遇到這方面事故的幾率非常高。這也是為什麼我國海軍岸基航空兵到現在只裝備一個團殲-10的主要原因,因為就那麼一個團的殲-10戰鬥機,發生過三次撞鳥導致飛機墜毀事故,你說有什麼辦法解決?而雙發戰鬥機即使在戰鬥受損,無法正常降落,只要能夠掙扎飛到本方艦隊旁邊再跳傘,生還幾率也要高很多。

我國倒黴催的在沿海地區起降單發戰鬥機始終帶有很大風險。雙發戰鬥機在這方面優勢實戰太明顯了

另一個方面原因在於鴨翼戰機佈局,配平力在前,想要短距離內快速降落,需要以較大傾斜角姿態著艦。陣風M艦載機著艦時就是要以將近40度的誇張角度進行著艦,這相當考驗飛行員的水平和心理。

並且殲-10的雙輪短支柱型前起落架,佈置在進氣道正下方,這個位置結構強度較差,並不適合作為主要受力點,拿來做為艦載機的話,恐怕這個部位要做“大手術”進行結構補強才行。

所以綜合來說,殲-10設計之初就沒考慮當做艦載機來使用,其設計佈局也並不適合作為艦載機,再加上我國發展航母艦載機本身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從風險性角度也自然不會選擇殲-10作為艦載機。


五嶽掩赤城


殲-10系列戰鬥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空中優勢戰鬥機,該機型的立項時間可以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技術較為成熟的戰鬥機。而且由於殲-10戰鬥機擁有和米格-29一樣的輕盈特點,因此一度被認為是登上航母甲板的備選機型之一。至2004年殲-10戰鬥機正式入役,而瓦良格號當時尚未返航。不過後來殲-15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將以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作為主力艦載機,殲-10作為陸基中型空中優勢戰鬥機,將暫時不再考慮登艦。

▲殲15

殲-10戰鬥機之所以沒有計劃在甲板上部署,主要是因為這一機型是根據陸基戰鬥機的指標來設計的,其起落架設計更像F-16這樣的空中優勢機型,起降時並不考慮甲板壓力的問題;而且由於陸地起降不需要考慮甲板顛簸的因素,所以降落時的下降高度達到每秒3米就可以了,但是艦載機的每秒高度下降數據值則需要達到6米以上。由此可見,兩種設計理念不同的方案,並不適合交互使用。

▲殲15

而且由於殲-10戰鬥機的設計方案已經成熟定型,所以如果要使其具備上艦條件,則需要進行全新技術整合,因為戰鬥機設計對於重量、材料、框架等個方面的要求都是十分嚴格的。當然這會產生很大的技術成本,因此不如考慮直接重新開發一款專業的艦載戰鬥機。

▲殲10短距起降性能優越,但是耐粗暴撞擊著陸能力就不行了  在殲10戰鬥機剛剛公開的幾年中,殲10是否能成為艦載機一直是個很受爭議的話題;直到後來殲15和殲20相繼露面,這個話題才少有人提起。

▲殲10

單純從基本的氣動和飛行控制上來說,殲10擁有非常出色的短距起降能力和飛行操縱品質;這是由放寬靜穩定的全動鴨翼佈局,以及原生的出色全權限數字電傳飛控所共同提供的良好基礎。在保證低著艦速度、提供優秀的操作響應上,殲10的設計是非常好的。

但是殲10在設計時並沒有考慮艦載起降要求,因此其起落架設計是按照陸地起降標準(每秒下降高度最大3米/秒)設計的,在滿足這個極限的情況下,更多的考慮的是減少機內空間佔用、協調其它機身結構和設備安排、減輕起落架重量。

殲10短距起降性能優越,但是耐粗暴撞擊著陸能力就不行了在殲10戰鬥機剛剛公開的幾年中,殲10是否能成為艦載機一直是個很受爭議的話題;直到後來殲15和殲20相繼露面,這個話題才少有人提起。

單純從基本的氣動和飛行控制上來說,殲10擁有非常出色的短距起降能力和飛行操縱品質;這是由放寬靜穩定的全動鴨翼佈局,以及原生的出色全權限數字電傳飛控所共同提供的良好基礎。在保證低著艦速度、提供優秀的操作響應上,殲10的設計是非常好的。

但是殲10在設計時並沒有考慮艦載起降要求,因此其起落架設計是按照陸地起降標準(每秒下降高度最大3米/秒)設計的,在滿足這個極限的情況下,更多的考慮的是減少機內空間佔用、協調其它機身結構和設備安排、減輕起落架重量。

▲殲15  

總的來說,殲10上艦並不是工程上不具備可行性的事情;但是做起來改進成本高,且性能損失較大,從經濟上並不划算。而且特別重要的一點的是,對於艦載機來說,其性能側重點的優先程度上;載荷航程和滯空能力,其權重顯著高於機動性能,這是恰巧是殲10相較於基於蘇33仿製改進的殲15差距最大的地方。

▲蘇33

因為對於航母來說,在滿足作戰需求的前提下,甲板上的飛機是越少越好的。因為飛機多了,甲板密度提升,極易導致各種事故;殲10雖然飛機更小,但是很多配套設備的需求和飛機噸位是沒有關係的,只和飛機數量有關係——比如包括牽引車在內的車輛。這也是美軍航母后來一直強調減機增效的根本原因所在。

另外,正如前文所言,遼寧號航母和001A航空母艦都首先選擇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作為標配艦載機型,殲-15作為一款重型機,擁有環境適應性強、機身空間大、載荷量多、飛行距離遠等各方面的優勢,而且殲-15也是基於蘇-27系列戰鬥機的技術成果發展而來的新型艦載戰鬥機,其性能水平也是十分先進的,所以選用殲-15戰鬥機上艦也是務實的選擇。


鐵桿軍迷


殲-1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種三代多用途戰鬥機,為什麼沒有上艦呢?原因很簡單,單發戰機的安全係數作為艦載機使用遠不及雙發戰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多人糾結殲-10最終沒能在艦載機上勝出的原因在於,法國人將陣風-M戰機發展成艦載機。

先來看看我國艦載機發展歷史,先後經歷了這麼幾個階段。在我國第一種艦載機殲-15列裝之前,我國已經對艦載機的研究工作持續了很久,包括最早計劃使用殲-8Ⅱ戰機進行艦載機改裝,目前網絡上也有相關的圖片披露出來。後來我國通過組裝蘇-27戰機(國產型號叫殲-11),基本掌握了蘇-27重型戰機的氣動佈局以及相關技術,同時在研究了烏克蘭蘇-33原型機T-10K-3,後來沈飛成功的研發出了殲-15艦載機,重點是掌握了重型艦載機設計研製能力。

通過我國對艦載機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清晰的梳理出一條思路,那就是我國艦載機研發工作先後經歷了中型到重型的探索,最終海軍選定了重型艦載機。其實選定為重型也是必然的,這一點可以從海空軍的當前裝備情況中看出一些端倪。我國海岸線長達1.8萬公里,擁有300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長期以來我們都存在戰機腿短問題,因而我們引進了蘇-27和蘇-30兩個譜系的戰機,空軍在使用了蘇-27後對重型戰機載重大、航程遠的優勢大加青睞,海航後續也引進了蘇-30MK2白頭雕戰機,奠定了艦載機使用重型戰機的基礎。

殲-10上艦的呼聲一度在國內也很高,國際上中型艦載機的型號也不少,比如俄羅斯的米格-29K、法國的陣風-M以及美國的F/A-18等等。尤其是法國的陣風-M改為艦載機後,對於殲-10改艦載機的影響相當大。兩款機型都採用鴨翼式氣動佈局設計,都屬於典型的中型戰機,陣風-M可以改,殲-10自然也就可以,理論上是這樣的。

但是,中型艦載機至今在國內也存在爭議,就是有關國產下一代艦載機的選型問題,到底是選用殲-20還是FC-31。顯然在第一輪的競爭中重型機獲得成功,有一定的時代因素,殲-8Ⅱ艦載機版本一出來就落後於時代,殲-15在情感和能力上自然也就勝出了。

但問題的核心還在於殲-10中型機的單發上,由於艦載機飛行員有“刀尖上舞蹈”的稱號,足以說明艦載機的安全係數遠低於陸基戰機。退一步講,在陸基戰機領域,雙發戰機的安全係數要比單發戰機高的多,這是公認的,殲-10單發就已經確定了其命運。

另外,殲-10戰機列裝部隊後,單發的劣勢也逐步彰顯出來,央視曾多次披露過殲-10戰機因空中撞鳥導致空中停車問題,在飛行員的努力下,創造了單發戰機空中停車安全著陸的新紀錄。這也從側面表露出殲-10戰機作為單發戰機的劣勢,更不適合上艦了。


鷹鴿分析


1、航母艦載機在降落的時候,垂直下降速度7-8米/秒

對結構的要求非常高,而J10是陸基飛機,著陸時比較平緩,下降速度在3-4米/.秒

這樣的話,要上航母必須進行大幅改動

2、J10是單發的,攜帶大型彈藥能力比較弱,而且艦載機一般都喜歡雙發,萬一出了問題還能飛回去


影視衝鋒號


我們不是軍事專家和工程師,如果我們普通老百姓對殲十能不能上艦指手畫腳,這仗能打贏嗎?專業的事情,交給軍事專家去解決。什麼飛機✈️適合上艦,還應該尊重軍事專家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