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不委屈?还是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不委屈?还是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什么叫玻璃心?

玻璃心是网络热词,意思是指那些经不起批评,指责或者嘲讽的人,他们的心像玻璃一样易碎,很容易受到打击,内心极其敏感,和他们说话要小心翼翼。

为什么阿里巴巴招人会明确规定不要玻璃心的人,玻璃心的人究竟有多脆弱呢?

分享一个故事:

要说到玻璃心的脆弱,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的胜玉公主,为什么提到她?

因为这个公主有着极其严重的玻璃心,居然因为半条鱼自杀,是的,你没有看错,一个公主居然因为半条鱼自杀!

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不委屈?还是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胜玉公主是吴王阖闾的小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自尊心极强。有一次,吴王阖闾和媳妇在讨论伐楚的大事情,胜玉公主在一旁玩。到吃饭的点了,餐桌上了一道蒸鱼,吴王吃到一半想起了旁边的胜玉公主,就把剩下的半条鱼留给了他最疼爱的女儿。

没 想到,这个在别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举动惹毛了胜玉公主。

胜玉公主很生气,“父王什么意思,自己吃不完的东西居然留给我吃,这分明就是羞辱我,我不吃”。

当场就和吴王耍起了脾气,吴王也很生气,好歹我也是一皇帝,所以也就没去哄胜玉公主。

结果,公主气的不行,回到卧室就拿刀自杀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不委屈?还是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会觉得特别不可思议,但玻璃心的人确实以自我为中心,敏感,脆弱,抗击打能力特别弱。

看到一个案例,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一 个新来的实习生被老板骂了,愤而教老板做人。老板批评他的设计太土了,色彩不够强烈,没有辨识度,让他重新改。

他发飙了:

你为什么说话要这么难听这么直?这样很影响我的情绪!你明明可以说,你哪里哪里做得很棒,只需要修改一点点就完美了,这样我就会愉快地去修改了……

老板也怒了:

我给你工资,不是让你来教我说话的艺术的。爱做做,不爱走!

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不委屈?还是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实习生说,走就走。于是他就走人了。

其实,在职场被骂是很正常的,上司说话直也是很正常的——在职场最重要的就是效率。

职场从来都不是温馨有爱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不是为了互相宠溺,搞什么爱的供养,而是为了创造价值,为公司赚更多的钱。不要渴望公司给你温暖。

所以,当被骂的时候,请收起你的玻璃心。

我们在职场上随处可见这样的人,老板说几句,就觉得受不了,不干了,辞职走人;同事小声讨论问题,就觉得好像在说自己,特别敏感,认为同事们都在处处针对他,和他过不去;做错了事情,没等别人开口,自己就委屈地哭,情绪特别不稳定...

所以,同事不喜欢和这样的人一起共事,老板不喜欢招这样的员工,因为太累还容易误事。

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不委屈?还是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喜欢招“皮实”的人,也就是拥有钻石心的人。这种人 能抵抗住工作的压力,能胜任老板指派的任务和工作,没有怨言和抱怨。

更重要的是,他们即使是被老板骂成猪头,也能擦干眼泪继续完成任务,因为他们能从老板愤怒的语气里听出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能从老板的话语里捕捉到对提高工作有用的信息,他们的抗击打能力特别强。

承认自己的玻璃心


承认和觉察自己的玻璃心是我们正视这个问题的第一步。

其实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点玻璃心,可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且人对自己有没有玻璃心,其实是可以觉察的。

这种觉察可能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如果你总是想太多,反应过度,那么说明你就有玻璃心了。

知道了以后就要正视它承认自己有点玻璃心,因为只有承认了自己是这样的人,接纳了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想办法解决,否认只能让玻璃心更顽固。

用理性思考代替感性思维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他的著作《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中介绍了一种治疗不良情绪的法则—ABC法则。

这个法则可以教会我们学会用理性思考代替感性思维,当我们玻璃心发作的时候尝试把我们从不良情绪拉回理性思考。

什么是ABC法则?

这里的A其实是指事件或者人,B其实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而C则是指情绪。

一般来讲,我们总认为情绪是由人和事情引起的,其实并非如此,情绪是我们对待事情的不同看法引起的。

举个例子:玻璃心的人,因为老板骂他笨蛋而感到委屈,于是决定辞职走人。

表面上来看,玻璃心辞职走人,是因为老板骂了他,让他感觉到了不爽,其实造成玻璃心辞职走人的根本原因在于B,就是玻璃心对这件事的看法。

玻璃心觉得老板在羞辱他,所以他很委屈,但是一个钻石心的人虽然也会感到难过,但是他更多的是看到因为自己失误造成了公司的损失,老板才骂他,不同的想法造就了玻璃心和钻石心的不同选择。

所以,我们改变玻璃心,就要改变自己消极的思维方式,尝试理性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