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是戰敗國,德國比以前弱了但日本比以前強了?

寫哯茬


德國的科學家,科技,被美蘇掠奪一空,美蘇才有後來航天登月導彈,德國也被一分為二

日本滿目瘡痍,美國把日重建,以對抗中蘇,以對抗共產主義。有遠見的日本政府抓住機會成就今天的日本。

德國不弱


一騎絕塵v魯K


日本在二戰時期是一個窮國,窮的要命。以1939年的人均國民收入為例,美國為554美元,德國為520美元,而日本只有93美元,即大約為德國的六分之一。1936年德國陸軍軍費摺合80億日元,日本只有5億日元。

日本在二戰想要追求什麼?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實際上就是在亞太地區開拓商品出口市場,獲得石油礦石等資源地。因為,當時日本商品沒有出口市場,東南亞都是英法荷的殖民地,根本不讓日本商品進入,論資源,日本除了從美國買高價石油也沒地方弄資源。

結果,戰爭結束以後,全世界市場都對日本開放了,日本商品不光湧入東南亞市場,還大批進入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美國市場和蘇聯市場。各種廉價資源,從中東,東南亞和非洲大批量進入日本。日本肯定是越來越富了。

德國就不同了,德國發達是因為,佔據了歐洲和土耳其等國市場。結果戰爭結束了,歐洲市場都被美國佔領了。德國戰後國土還小了,普魯士也沒有了,奧地利,蘇臺德地區等等也都沒有了。

這麼一計算下來,日本的實力增長了,德國的實力下降了。最後,日本和德國實力從相差6-16倍,實現了相等。


深度軍事


個人感覺提問者的腦海裡還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西方強於東方”的印象。西方強於東方不是應該,只是他們率先開啟工業革命,進入工業時代的結果。當東方各國(地區)開始進入工業社會後,完全有機會趕上西方,甚至是超過西方。

二戰前東方各國普遍落後於西方

二戰前期,西方社會已經進入工業社會近兩百年(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而日本的民治維新晚了西方近一百年(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開始,清政府的洋務運動也在那一時段展開,結果是日本成功了,清政府失敗了)。日本起步晚,底蘊不足落後於西方各國屬於正常現象。尤其當時的德國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國之一,另一個是美國,所以德國強於日本理所應當。

二戰後東方一些國家(地區)開始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

二戰結束後,日本開始全心發展經濟,成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參與者,日本經濟開始騰飛,並於1968年超過西德成為資本主義世界裡的第二大經濟體。提問者所說的日本強了,德國弱了從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

然而,不僅是日本成功地邁入了發達經濟體,趕上了西方,東亞的韓國、新加坡、香港地區、臺灣地區都已趕上了歐洲各國。

從經濟體量上來看,韓國的GDP已經超過了歐洲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臺灣地區的GDP已經超過了瑞典,新加坡和香港地區的GDP已經超過了丹麥。東亞地區一些國家(地區)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聚焦德、日兩國,兩國都是製造業強國,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領,但是從GDP看,日本以4.97萬億美元超過德國的3.95萬億,一個原因或許可以解釋:日本的人口比德國多50%,2018年,日本全國總人口為1.27億,德國為8292萬。而在人均GDP上,德國以4.76萬美元超過日本的3.93萬美元。

日本強更直觀的感受其實是在軍事實力上,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遠遠超過德國海軍,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看,一是日本自衛隊的發展受益於其龐大的經濟體量和美國的縱容,二是德國為了讓歐洲的鄰國安心,以推動歐盟的發展,自願弱化國家的軍事實力。

個人觀點,煩請斧正


三尺命看國際


你這問題是想問“同是戰敗國,為什麼現在德國軍力變弱而日本軍力卻很強?是嗎?問題都沒表達清楚,讓人怎麼回答呢?!而且德國軍力也不是一直都弱,日本軍力也不是一直都這麼強!

先說下德國,二戰結束後德國被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成了冷戰的第一線,當時的聯邦德國為了應對西德和蘇聯的強大軍事威懾,在美國的幫助下建立了一支可觀的軍事力量,在冷戰高峰期,軍力一度達到50萬,裝備了先進的作戰裝備,後來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外部的威脅沒有了,於是德國開始壓縮減少軍隊的編制,常年國防預算不足GDP的1%,尤其是近年傳出德軍士兵肥胖率過高,嗜酒,訓練不足,裝備出勤率差等醜聞,給世人的印象是原本強悍善戰的德軍已經變成廢柴了!

反觀日本,美國在二戰結束後,一度只允許警察部隊存在,朝鮮戰爭之後,開始給日本鬆綁,希望日本能夠牽制蘇聯和中國,所以,對日本自衛隊的建設發展給了很大的幫助,日本也處於東亞怪物房內,周邊國家如韓國 朝鮮 中國軍事實力連年增長,都位於世界前列,而日本和這些國家都存在著領土爭端,日本也必須保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個人看法,不當之處請指正)


冬雨AK


這個問題如果必須要有一個答案的話,應該是因為日本“脫了‘亞’”,而德國“‘歐’了盟”。

日本擺脫了亞洲一大票富的窮的以及半窮不富的大小國家,緊緊跟定美國發展,獨善其身;而德國則拉上法國共同建設歐洲,歐洲諸國或者如英國般勢利,或者像法國老是一種沒有“餘糧”狀態,生生拖累了德國。

日本走運,美國利益使然。

另外它的硬條件不錯,二戰本身就被稱作"機械化戰爭",主要參戰國都有規模不菲的成建制機械化部隊。

而日本作為五大二戰主角中的成員,它二戰前就係統性擁有了工業化研究、製造以及使用的能力和經驗,像豐田、三菱等等日企,那個時代已經是很大很強的日本民族企業了,正是這些企業,僱傭了大量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這些人戰爭中死的不多,雖然盟軍轟炸摧毀了那些工廠,但是和平的日子一來,有了人和人材,很快又能在廢墟上建設好一切。

德國其實也不賴。

德國曆史上就是理工科的巨人,對於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做的很成功,歷屆政府抓產業工人隊伍培養非常得力,國家實行一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政策,所以它的製造業發展一直比較高效和平穩。


顫動的丹田


什麼叫強?什麼叫弱?

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是五大要素,也是綜合國力,小編說德國二戰強,看見的更多是國家機器部分~即軍事。那叫集中資源窮兵黷武,不叫強。果然敗。

現在德國五項均強於二戰。軍事也不再是過去的人多槍炮多的常規化模式,而是往現代化模式演進。


光明嶺


戰前的德國人才輩出,開戰後精英去了大半,戰後的創傷不易灰復就是人才流失嚴重。日本雖然在戰爭中死了很多人,但能人學仕與能工巧匝損失不很大,再加上政治開明律法制度好並得民心,創傷雖大灰復也快。十三東


用戶2000445255071


戰後德國日本都重新復興了。但戰後雅爾塔體制限制了德國日本,今天它們都不是軍事強國,也不是政治大國。德日戰敗國的帽子至今沒有摘掉。聯合國敵國條款依然有效。因此德國弱日本強等等結論都是不對的。只能說德國日本氣力恢復了,但都不是戰前意義上的強國。日本德國在政治上還屬侏儒,至少依附於美國,還要美國顏色行事,還都被美國及盟國監視。美日同盟,美德同盟都是雙刃劍。


言君工作室


從哪裡顯示德國弱了?現在歐洲國家正在向共產主義進化,很多歐洲國家現在都不研發武器和購買武器了,施行國防一體化,宛如北約一樣,聯盟保安全,有省錢又省力,效果又好,德國現在是歐洲經濟的老大,軍事也非同小可,是歐洲最有實力的國家之一。


心火火心


在RB,他們的觀念很神奇,是他們所謂的武士道精神,大致就是我打你一拳你不反手,你就沒有資格,你把我打倒了,你就是大哥。所以在二戰時期被M國一炸,就一直在當舔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