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習慣從小養成

自從做了爹孃,人人都懂得讀書好。偏偏這死孩子,跟爹孃老子一樣一樣的,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學校的書不讀,買回來的書就是擺設,也不讀。這世道,不讀書,將來要餓死的。這死孩子也不懂的。光看眼前玩的歡,不管以後了。打也打過了,罵也罵過了,油鹽不進,什麼也不聽。這倒如何是好?

問誰?問我,我也不知道咋辦?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也管不了。命運啊,就這樣輪迴,一輪又一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要想逆天改命,除非又回到從前。或者你暗地裡做個大好事,別讓人知道,冥冥之中,自有天道循環,時來運轉也有可能。

我曾經遇上一個大爺,帶著小孫子在街道閒逛。對商店招牌指指點點。這小孫子才不到五週歲,已經識字將近兩千了。打兩三歲就跟著爺爺奶奶上街識字。有不認識的,還回家查一下字典。家裡的閒書,拿起來就讀,雖然不大懂什麼意思,樂在其中矣。這是孩子的表演節目,一家子都在聽。唸完了,鼓掌。這孩子將來讀書還是問題嗎?

猶太人是熱愛讀書的民族。眾所周知,全美近100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猶太民族佔的比例最高,將近一半。全美名牌大學教授,猶太人佔三分之一。據說,猶太人在聖經上抹一點蜜,讓孩子去舔一舔。孩子從小就接觸書籍,在教室裡,老師給孩子一塊乾淨的石板,用蜂蜜寫上字母和經句,孩子邊誦讀邊舔,隨後還能吃到蛋糕、蘋果、核桃。所以猶太人從小就是讀書狂,他們愛讀書,愛買書,書籍擺在床頭上。猶太人有個關於書籍的古老的法律:當有人借書的時候,如果書本的擁有者拒不出借,便是違法,應處以很重的罰金。現在的猶太人也是非常重視幼兒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法律規定在兒童8歲前,家長必須要陪孩子閱讀一個小時。

這還要我說別的嗎?你給孩子花錢的時候,有多少時間花在書籍上?你陪伴孩子的時候,有多少時間是陪孩子讀書?

我個人的經驗就是孩子讀書越早,越容易上手。當我的孩子會說話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講故事。每天晚上,不聽故事不睡覺,有時候講三四個故事。自己編不出來的時候,就找書給孩子念。孩子上學了,自己認字會讀書了,我不用講故事了。她自己會選擇喜歡的書,買回家。辦了一個借書證,她自己也會借書看。小學的時候,每逢週末晚上,我們背誦詩歌,朗誦文章,樂此不疲。所以,我從來就沒有擔心孩子讀書的事情。所以我大學同學聽完我的經驗後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老苑也付出了。

讀書要趁早,這話永遠不會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