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後終解套,摩根大通“親自”演繹華爾街鐵律:掙錢不易虧錢快

11年前,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令人震驚,這一金融危機中的重大事件,為美國銀行業在調整財務體質方面上了重要一課,也使得投資者用11年的時間深刻了解華爾街的鐵律:掙錢不易虧錢快。

直至本月,11年前持有貝爾斯登股票的投資者才終於解套。


11年後終解套,摩根大通“親自”演繹華爾街鐵律:掙錢不易虧錢快


“一把墜落的刀”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弗吉尼亞財務顧問斯蒂芬·比爾斯(Stephen Bearce)在2008年3月14日以每股約30美元的價格買了100股貝爾斯登的股票。在當時,他押注這家投資銀行將被接管,繼而能夠迅速獲利。但他只猜對了一半。

2008年3月16日,摩根大通銀行曾宣佈將以每股2美元,總計2.362億美元的超低價收購貝爾斯登,最終由於貝爾斯登股東的強烈抗議,成交金額升至11.9億美元。

同年3月24日,摩根大通和貝爾斯登又宣佈了收購相關事項的合併協議修訂案。根據修訂後條款,每股貝爾斯登普通股將換得0.21753股摩根大通普通股(起初為0.05473股)。根據2008年3月20日紐約交易所摩根大通普通股的收盤價計算,這意味著貝爾斯登普通股的隱含價值約為每股10美元。

11年中,摩根大通股票在大部分時間裡一直下跌,但自2016年以來,受利潤飆升和危機後的監管放鬆影響,其股價翻番。今年摩根大通股價上漲了約40%,超過了KBW納斯達克銀行股指數。如今,這家美國最大的銀行市值約為4300億美元,超過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美國銀行三分之一以上。

這些收益意味著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詹姆斯·戴蒙(James Dimon)的持股量首次超過1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期權和其他限制性股票。金融危機以來,他購入的股票已經使他獲利1.5億美元。

不過直到本月,0.21753股摩根大通的股票市值才首次達到30美元,這是貝爾斯登被收購之前的收盤價。斯蒂芬·比爾斯終於實現了盈虧平衡,而這已經是在他買入貝爾斯登股票的11年後。

斯蒂芬·比爾斯打算保留這些股票作為紀念。他把11年運作股票的經歷比作“一把墜落的刀”,“我將不斷提醒自己刀子有多危險,讓這成為一個教訓”。

到明年,斯蒂芬·比爾斯手中的“刀子”落到何處仍是未知。一些分析師質疑,摩根大通的股價明年會否繼續超過競爭對手。根據FactSet的數據,摩根大通的交易價格比分析師給出的平均目標價130美元高出5%,分析師對該股的“持有”評級高於“買入”評級。

KBW分析師Brian Kleinhanzl最近更是將該股票評級下調。他認為:“我們通常將摩根大通歸類為投資者可以長期持有的同類最佳股票,但是在接下來的12個月中,我們預計股票不會跑贏大盤”。“我們認為最近的股價走勢已經推動了明年的一些漲勢”。

金融業財務體質增強

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是一場複雜的交易。大多數貝爾斯登的員工都沒有留下來,摩根大通支付了數十億美元與抵押貸款相關的和解費用。連詹姆斯·戴蒙自己都說,再也不會做同樣的交易。

不過,將貝爾斯登納入旗下,擴大了摩根大通的投資銀行和交易業務,特別是與機構和對沖基金有業務往來的業務。今年,戴蒙及他的管理人員搬到了貝爾斯登舊總部,摩根大通拆毀了馬路對面的辦公室,建造了一座70層的摩天大樓。

這是金融危機時代典型案例在11年變化發展中的小片段,但從其中能夠窺到美國銀行業的重生歷程。

金融危機多年後,投資者對美國銀行業的看法顯然更加樂觀。2010年多德-弗蘭克法案等危機後實施的監管法規要求銀行業更加透明,促使提高儲備,進行風險較低的押注,使得銀行業的財務體質更加強健。

不過,相比於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的股價仍低於其最高紀錄,KBW指數也低迷不前。就在本月,標準普爾500指數中,金融行業才超過了其在2006年創下的紀錄,這一步伐要比其他行業慢了許多。

富國銀行分析師邁克·梅奧(Mike Mayo)說:“美國大型銀行正處於其歷史上最大的結構性變革中。有些銀行衝擊了歷史最高點,不過如果投資者買入了陷入困境的銀行,這就是個坑。”

(國際金融報記者 袁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