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退休了的老人工資那麼高?比現在多數年輕人工資還高合理嗎?

W大風颳草垛


看到如此題目,我不免想羅嗦幾句。

出題這位友提到的這種現象確實普遍存在,一般是那些吃財政飯和以前在國企央企好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高的離譜,當然是與普通企業退休工人工資相比較而言,比在職人員工資高的自然也不意外。

離休的老革命晚年享受高工資人人理解,有些直屬單位以前將職工的社保費都集中在省城統一繳納,而且是按一檔類繳費,所以繳費多退休金自然也多,最苦的就是打工者,老闆是按最低檔類替員工繳養老費,還有下崗失業人員,自己全額掏腰包……

面對現實樂觀些,世道如此不要眼紅,所有兄弟姐妹們忍耐些,您總有"媳婦熬成婆"享受退休金的那一天。


老夥計610322


正常情況下,退休以後的收入相比在職的時候肯定是要降低的,有一個專業的詞叫做養老金替代率,指的就是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與在職時的工資水平之間的比率。

按照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養老金替代率最低要達到55%才能夠保證退休人員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我國的平均養老金替代率從90年代開始逐年下降,目前在50%-60%之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退休後的收入是明顯下降的。


不過,現在還是有不少退休後的人員工資比年輕人更高的,這部分人員其實大部分是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國企人員。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而言,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以前,他們的養老金是按本人退休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所以他們的養老金替代率很容易就可以達到85%以上,還有一部分離休幹部,他們的退休金是享受100%的原工資標準的。

而對於國企人員來說,雖然他們很早就開始實行社保制度,但是其實一些國企的收入是非常高的,比如菸草、電力,他們的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也非常高,所以退休以後領取的養老金也會比很多在職人員的工資更高。

而如果說從合理性角度來談,這兩種情況肯定是存在一定問題的。所以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國家在2014年進行了養老保險改革,改變了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而對於很多的國企特別是壟斷性企業,國家也開始調控員工薪水。


但是,其實從目前的社會發展情況來看,大城市很多企業的薪資待遇都是非常好的,未來這些企業的職工退休以後的養老金也是有可能會比很多年輕人更高的,而這是和他們的付出相匹配的,並不存在太大的不合理性。

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不要盯著退休人員的收入看,那些既定事實是我們所不能改變的,而是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工資收入水平,這才是更加實際的事情!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一位每月拿100養老金的老農民,和一位每月拿幾千塊退休工資的老人聊天,拿退休工資的老人問老農民,一個月退休金多少,老農民回答每月100元,拿幾千塊錢退休工資的老人說:我一年領14個月都不夠用,然後他就笑,差點沒笑死。請問大家,知道他為什麼會笑,又是笑什麼。


似水年華46190873


目前退休雙軌制下,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工資確實要比一般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高。

我們來看看公務員退休收入:

也就是說按照最低標準,公務員工作十年以上的月收入至少5000每月吧,最低退休收入也有2500元/月。

而一般企業,主要是指民營企業的退休工資,或者不能叫著退休工資,只能是社保養老金:

在企業繳養老金,根據繳費年限,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

也就是說按照最高標準,一般企業退休人員每月收入才1241元/月。

如果是非企業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後的收入更低:

也就是說,按照最高檔,城鄉居民養老每月收入401元。這部分人主要是城市失業人員,農民和農民工,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廣大人民群眾。


以上數據來源於百度搜索,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看看我的數據是否正確。

以上數據說明目前的退休制度是非常不合理,但是作為普通人,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可能有的公務員會說,他們工作有多辛苦,為國家做了多少貢獻,但是我想說哪份工作不辛苦?農民工更辛苦,他們為城市建設,為國家橋樑公路建設付出了多少?煤礦工人付出了多少?有很多甚至付出了生命,還有的落下了終生殘疾,而公務員呢?坐在辦公室吹空調,別人辦點事,你還擺臉色,臉難看,事難辦。農民工退休最多能享受每月401元的退休收入,你們還覺得公平合理嗎?

當然,有部分人確實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比如袁隆平院士,以一己之力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像這樣為國家做出特別貢獻的人,享受怎麼高的待遇我們都認為是公平合理的。

目前國家在進行退休制度改革,期望國家將來能正出臺更公平合理的退休制度。


但是作為年輕人,不能總盯著退休工資,年輕人暫時工資低也是正常的,也不要和退休的人比,要多努力提升自己,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提升自己的綜合水平,這樣才能爭取到更高的收入。

而且,要想退休了還過的好,光盯著那點退休工資是不夠的,多做一些其他儲備,比如買兩套房,收房租可退休收入高多了。



譚談流程


我來介釋一下,因為退休之前這些人單位好,如供電局,菸草公司,大型國企集團,另外就是單位效益好,每人還給你加補充養老金,再有就是工令都是42年,現實例子:我的弟弟是上海供電局二個月前退休的工令42年現在實到手每月退休金將近一萬,另外在退休時還拿到了90幾萬的補充養老金,是單位給的,所以有些事情是沒法比較的。


為忠


記住一句話,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仍。我退休工資六千,我去廣西投資集團打工,七千加年終獎月入過萬 。(不算法定假雙休日加班費)我有技術,別人願意給我,你有那個本事嗎,有比我拿得多的我不眼紅。貴州興義一個企業聘請我去,工資比廣投還要高,還是去稅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把廣投的工辭了,去興義了,你有那個本事嗎。告訴大家年輕的時候多學習,工作多出力,領導不是瞎子。年輕的時候偷奸耍滑,你以為佔便宜了。其實應了那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原上草131818803


政府製造不公平。有不少退休的老人退休工資高,還有的還有額外的收入,還有的是千萬家財的老人,政府也發給他(她)們老人免費乘車卡,他們整天有事沒事都去無節制的蹭坐公交車,特別早晚高峰時段還去擠公交車,還在公交車上"橫行霸道",倚老賣老,總愛"仗勢欺人",因為沒素質的老人錯誤的覺得政府都這樣關心我們的,你們(年輕人)就得讓著我們,越慣著老人就越讓那些沒素質的老人的佔有慾膨脹,越慣老人們的愛貪小便宜的行為,就會有越多的老人容易上當受騙。政府應該收回老人免費卡,發給那些社會上生活水平較低的人群手中,真正體現出政府處事公平和真心關懷生活不太富裕的人群,別讓那些生活無憂的沒素質的人群來佔社會資源的便宜,別人為的製造貧富懸殊的差距,就像廉租房要面向住房困難的人群那樣,免費卡只向低生活水平的民眾發放,充分體現出人民政府的愛心和公平公正的舉措。


fuhe88847256


退休金比年輕人高,這要分析一下是什麼類型的年輕人,我是已退休11年的老人,現在退休金35 00元。當下社會隨便做個什麼工作,這個工資還是有的,但是好多退休的人只有2500元/月左右,是很普遍的,你年輕人不要比退休的人,要比比你的同齡人,我所知道的年輕人少則5000元/月,多則15000元/月,很普遍,你要同15000元/月的人去比,什麼原因,同齡人,你少人多。這樣你可找到答案,工資低的人無非是這麼幾個原因,一是文化程度低,二是無技術無特長,三是怕苦怕累,四是有病的人。你去比退休的人目標選錯了,退休金的多少是有嚴格的國家政策,個人是無法改變的,你還是通過學習,工作的努力,來提升自己的收入。


sRAB


老年人拿點退休金有人眼紅,覺得不公平,現在的退休人群.40.50.60後居多,四十年前參加工作的,他們為現在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國做出了具大貢獻,為改革開放流血流汗,現在老了,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國家給他們漲點工資讓他們活的有點尊嚴,怎麼了?眼紅了?這些人雖然是極少數,做的評論讓人心寒,不知道他有一天老了.也退休了.應該給他發多少錢才合適。


1370霍斯任


我不是算命先生,但我認為提這類問題的人終身必遇三不幸。一是發不了財;因凡是想發財能發財者眼睛總是盯著競爭對手、競爭產品和競爭市場,而不是和弱勢群體爭高低。二是當不了官;凡是具有正能量的為官者,必愛民、為民,把民富看成是自己的榮光,而不是怕民富。三是進不了老年;因為這些人如果能活到60退休退休金肯定不低,他l之所以沒考慮到時會拿他說事,是他沒想到會有進入老年的那一天。老年人拿高退休金,只要是正道所得,肯定和他的付出成正比。青年人不但不能攀比,相反應送上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