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屆藝術節一陪就是18屆

晨報記者 楊婷婷

小箱子、摺疊椅、保溫壺、兩隻飯盒、一本《50部必知的音樂經典》……這些是快60歲的王福慶,為了在美琪大戲院門前通宵而帶的“裝備”。

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首輪優惠票10月11日上午9點正式啟動。作為今年市區總啟動點,美琪大戲院門口昨天早早就排起了50米左右的長龍。而站在隊伍頭一個的就是王福慶。

事實上,為了能買到優惠票,王福慶前一天,也就是10號上午快10點的時候就來排隊了,掐指一算,到真正放票他足足等了近24個小時。

“我去年也是第一個買票的呀,那時候是前一天晚上9點多開始排隊的。”今年因為擔心想要的場次被搶光,王福慶提早了12個小時……

好在今年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和他一起並肩熬夜的還有69歲的陳惠菊,她是10號下午2點左右來排隊的,另外一個則是10號下午5點到大戲院的56歲的劉豐慶。

排隊期間每過幾小時,王福慶就會拍張照片作留念,從黃昏到夜幕,這個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3人組輪流值班。一夜過去,三人最終承包了此次首輪優惠票排隊的前3名。

“1號2號來,開始排隊進了。”上午 9點,隨著保安的引導,王福慶終於如願以償地走進了美琪大戲院,率先購買優惠票。而他盯上的是《雷佳民族歌曲音樂會》、《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音樂會》、普契尼原版全景歌劇 《托斯卡》共 3場6張門票,“這次花了320元。已經優惠了很多,比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只要20元,到上海交響樂團看這個演出是很划算的!”

藝術節排隊買票對王福慶來說,絕不是一時興起湊熱鬧,本身就愛好畫畫和彈琴的他,可以說是藝術節的“死忠粉”。就連往年藝術節的節目單和小冊子他都放在文件夾裡好好收藏著。

“2001年11月的第三屆是我第一次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屆藝術節首創了南京路步行街‘藝術節天天演’節目,也就是發展到現在的‘藝術天空’。”等到第四屆藝術節,王福慶作為“藝術節天天演”的參與者還獲得了榮譽證書,並一直保存至今。

“從‘天天演’到‘藝術天空’,我看在眼裡的,這個質量確實越來越高了。”王福慶說,像他一樣的老百姓,很難花三五百塊錢去看場音樂會,藝術節的公益演出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不僅能欣賞音樂、戲劇,王福慶覺得還有一點很重要:在藝術節可以結交有同樣喜好的朋友。他就曾在藝術節上認識了一位大自己20歲的朋友許先生,隨後兩人就一起來藝術節攝影,從此成為了默契的搭檔,每年都一起來藝術節。

遺憾的是,去年9月份藝術節開始前,86歲的許先生因心臟病突發去世,“我當時感覺很懵。”王福慶說,少了這位搭檔和朋友,實在令人遺憾和不捨。

不過即使沒有了老搭檔,王福慶依然堅持來藝術節,“現在喜歡藝術節的不止中老年人,年輕的白領也非常的多”。

>>>B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