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綜合測試卷3(含答案新人教版)

2018年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綜合測試卷3(含答案新人教版)

第一單元測試卷

(時間:120分鐘 總分:120分)

第一部分(1-5題 22分)

1.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相應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曹操《觀滄海》)

(3)《天淨沙·秋思》中三個名詞性短語連排,抓住毫無生氣的景物,表現深秋傍晚典型特點的句子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給加著重號的詞語注音。(每小題1分,共4分)

(1)山朗潤(lǎng rùn)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2)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zhù xù)的綠色全拿出來了。

(3)那是雨,是使人靜謐(jìng mì)、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

(4)這個滿臉絡腮鬍、個子又高的粗獷(cū guǎng)男人,竟然是有名的法式刺繡匠人。

3.下面文段中,有兩處語病,請選出句子並提出修改意見。(4分)

①3月30日凌晨,拉薩迎來了今年第四場春雪,城區和四周群山紅裝素裹。②海拔3 600多米的拉薩市,春季降水主要靠沿雅魯藏布江北上的印度洋暖溼氣流形成的雨雪提供的。③這場春雪過後,拉薩周邊乾旱的河谷地帶,就要開始春耕備耕了。

(1)第①句,修改意見:用詞不當,應把“紅裝”換為“銀裝”。

(2)第②句,修改意見:句式雜糅,應刪去“提供的”。

4.下列關於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B)(3分)

A.曹操,字孟德,東漢末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與其子曹丕、曹植合稱為“三曹”。

B.散曲是興盛明代的一種文體,分為小令和套曲兩種形式。

C.“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自南宋志南和尚《絕句》,“楊柳風”指春風。

D.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

5.綜合性實踐活動。(5分)

你所在的班級開展了以“走進春天”為主題的班會,請你加入其中,一起來感受春天獨特的魅力吧。

(1)春天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文人墨客留下了眾多美文妙句,請你寫出連續的兩句寫春的古詩句。(2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2)張開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雙眸發現春天,用相機留下春天的影像。張蕭用自己的相機拍攝了一張春天的照片,請你幫他寫一段文字來描述照片內容。(40字左右)(3分)

2018年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綜合測試卷3(含答案新人教版)

[示例]那迎著乍暖還寒天氣開放的一樹樹桃花宣告著春天來臨的消息。那簇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靨迎接春天,展現了春的美麗和勃勃生機。

第二部分(6-23題 48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67題。(5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 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6.有人認為“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聞”字用得很好,請你說說好在哪裡。(2分)

[示例]“聞”是“聽聞”的意思,可見詩人對友人非常關心,時刻都在關注友人的動向,體現了他們友誼的深厚。

7.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3分)

A.詩歌首句寫景,次句敘事,後兩句抒情。

B.首句寫景兼點時令,突出了楊花的美麗和子規啼叫的悅耳,使人賞心悅目。

C.詩中將無知無情的明月當成善解人意的人,寄託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和同情。

D.詩歌想象奇特,體現了李白詩的浪漫主義風格。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13分)

陳仲舉禮賢

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慾府君先入廨。”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選自《世說新語》)

8.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的意思。(每小題1分,共4分)

(1)為士則 則:準則,標準

(2)登車攬轡 攬:拿,提

(3)為豫章太守 為:擔任

(4)主簿白 白:報告

9.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三處)(3分)

為 豫 章 太 守/至/便 問 徐 孺子 所 在/欲 先 看 之。

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2分,共4分)

(1)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

他為官上任,就有革新政治的志向。

(2)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我禮敬賢人(不先進官屬),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11.從本文可以看出陳仲舉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以天下為己任,敢於擔當,具有獨特施政方針,敬賢禮士的人。

陳仲舉的言談是讀書人的榜樣,行為是世間的典範。他為官上任,就有革新政治的志向。他出任豫章太守時,一到任,就打聽徐孺子在哪兒,想先去拜訪他。主簿稟告說:“大家的意思是希望您先到官府去。”他說:“周武王得到天下後,先去賢人商容的住處去表示敬意,墊席都沒坐暖。我禮敬賢人(不先進官屬),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216題。(13分)

小城之冬

陳 珵

①在北方城市讀書的第二年,我已經習慣了冬季裡簌簌飛揚的白雪。

②然而在回老家的時候,在下火車的那一瞬間,抬頭看見那片已經熟悉了近20年的灰色的天空,感受著以前讀書時因為需要早起而常常抱怨的陰冷的早晨,我竟然有了一種滿足之情。

③因為這裡的一切都有著故鄉的味道,而故鄉小城有著它獨特的冬天的味道。

④印象中,這裡的冬天難得會有和北方一般的大雪。對於我的家鄉,雪是彌足珍貴的佳品。本身就很小巧單薄的雪花,在飄落的過程中,漸漸成為雨水的一部分,以晶瑩嬌弱的姿態墜落大地。

⑤小城之冬的雨水不少,然而,從來都不大,連綿不止,細密溫柔,從灰色的城市上空逍遙自在地降臨。太多的人總是抱怨這南方小城的冬天,陰冷,多雨,並且沒有暖氣。那是浸透骨髓的冰涼與潮溼。可是這樣的天氣卻也有其獨特的好處,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總是會在這樣的天氣裡給自己找一個休息的藉口。

⑥拉上窗,開一盞溫暖安寧的有橘色燈光的燈,沏一杯微燙的紅茶,隨意翻看手上的米蘭昆德拉或者村上春樹;抑或是蜷縮進溫暖的被子,聽那些屬於冬天卻可以帶來溫暖的聲音。然後,在不經意間看見窗簾縫隙處淺灰色的安寧溼潤的天空。

⑦雨水是多。然而,小城之冬卻沒有像北方那樣粗獷凜冽的大風。在某種意義上,風就是為了迎合雨而誕生的。雨已經是纏綿的了,那麼風自然也是溫柔的。小城冬天的風,很少會發出多大的聲音,總是靜靜地吹過這個城市的冬天,吹過車水馬龍的街道,吹過五光十色的櫥窗。冷,卻不寒;潮溼,卻不黏滯。或許是冥冥之中的自然之神以其獨特的溫柔來撫慰這個城市匆匆急行的人們。

⑧我們一直可以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小城故事多。

⑨然而故事應該發生在這樣的小城的冬天才最有味道。

⑩小城之冬,就像一個浸透著淺淺灰色又氤氳溫暖的緩慢物語。已經習慣了匆忙的腳步,在沉默的雨水中漸漸放慢了速度;追逐速度的眼神,在慢行中開始仔細打量這個被忽略了太多的美好的城市。生活的意義在並不強烈的冬風中,慢慢從浮於表面的光鮮外衣裡剝離出來,清晰到只剩下單純的原始美好。

B11我們需要這樣的冬天來收容我們平日裡不得不承擔的疲倦。

12.第③段中說“故鄉小城有著它獨特的冬天的味道”,讀完全文,你覺得故鄉小城的冬天有哪些獨特的味道?(3分)

雪花小巧單薄;雨水很多,細密纏綿,風也是溫柔的;人們閒適自由、單純美好。

13.第⑥段表現的是什麼?(2分)

小城冬天的閒適自得。

14.說說第⑩段畫線句子的含意。(2分)

小城的冬天纏綿、溫暖,讓人們放慢了匆忙而又疲倦的腳步。

15.第⑦段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有什麼作用?(3分)

對比;將小城冬天自然柔和的風與北方粗獷凜冽的風進行對比,突出小城冬天風的靜和小城冬天獨特的溫柔。

16.有人認為本文第⑧⑨段有點多餘,可以刪去。結合文章說說你的看法。(3分)

[示例一]可以刪去。這樣第⑦段與第⑩段聯繫更緊密。如第⑦段末尾“以其獨特的溫柔來撫慰”與第⑩段開頭“氤氳溫暖的緩慢物語”,銜接自然而緊密。[示例二]不可以刪去。第⑨段中“發生在這樣的小城的冬天才最有味道”與第③段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嚴謹。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719題。(6分)

一朝閒暇,眾監官都安排酒席,一則與他接風,一則與他賀喜。正在歡飲之間,猴王忽停杯問曰:“我這弼馬溫是個什麼官銜?”眾曰:“官名就是此了。”又問:“此官是個幾品?”眾道:“沒有品從。”猴王道:“沒品,想是大之極也。”眾道:“不大不大,只喚做未入流。”猴王道:“怎麼叫做‘未入流’?”眾道:“末等。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後,這等殷勤,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尫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猴王聞此,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道:“這般藐視老孫!老孫在那花果山,稱王稱祖,怎麼哄我來替他養馬?養馬者,乃後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將去也!”忽喇的一聲,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寶貝,幌一幌,碗來粗細,一路解數,直打出御馬監,徑至南天門。眾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乃是個弼馬溫,不敢阻當,讓他打出天門去了。

17.上述選段選自名著《西遊記》,作者吳承恩。(2分)

18.出世的猴王從師學藝後升到上界天庭,玉帝將其封官為“弼馬溫”。閱讀上面的選文,說一說猴王為何在眾監官為其擺酒席接風賀喜之時打出天門。(2分)

因為猴王在席間聽眾人一說才知道自己的官銜是最低最小的,認為玉帝在藐視他。

19.從選文中可以看出孫悟空怎樣的性格特點?(2分)

圍繞“神通廣大、桀驁不馴”回答,意思對即可。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2023題。(11分)

濟南之春

簡 墨

地氣一動,人們就開始常說一句話了:濟南春脖子短。

哦,驚蟄了,開始了——是誰,失手打翻了一杯隔夜的茶?某些不明所以的東西到來,白色的煙團包圍了四野,各處瀰漫著蠢動的腥澀。早晨一睜開眼睛,就見空地上無端多了些溼漉漉的印子,小小地凸起著,像魚兒吐的小泡泡,這兒一團,那兒一簇——是蚯蚓活動筋骨的痕跡。然後,迎春和連翹不知道誰仿效誰,模樣差不多,爭著挑出了黃燈籠。然後,很多很多的愛和力量甦醒了,整個大地,寂靜中充滿響動。

城內城外的小山們就不用說了,積攢了一冬的綠啊,這時說什麼也憋不住,一股腦兒全都傾倒在山坡上,沒有了疆域。漿果、灌木、蕨類、草木你推我搡,絞出了汁子,連石頭也被這綠泡軟了,就要興致勃勃開出花來。而滿城的柳,那是滿城的綠啊,如煙似霧,沒邊沒沿地蒸騰、洇染開來。到小陽春,柳絮都飛起來了,柳樹的心都飛起來了,它們捉對兒,成球、成團,追逐嬉鬧,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們飛奔在半空裡,不肯再回到凡間。這時候,你被柳絮煩惱著,也歡喜著,走在柳絮裡,像走在夢裡,一切都不真實起來。

就這樣,隨著雨一次次的返回,大地寒氣散盡,變得整個兒香噴噴的,遍地花開。在街上走著,會生出一種小醉的感覺,精力集中不起來,腦子也有點蒙。花都開得發酵了,像給大地吃上了一種什麼藥。這種日子,在屋子裡根本待不住——你會一整天一整天,泡在戶外,捨不得回家。

這叫你的眼睛和鼻子也閒不住。因為自從迎春和連翹開了門,花朵們的拜訪就從來沒斷過——黃色還真是一種急性子的顏色啊,率領著顏色家族眾姊妹,用百米賽的爆發力,一刻也不停地前進。它們的潔淨叫人簡直想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展開,在上面書寫詩篇。它們又多有耐力啊,所謂開到荼靡,也還是向前奔著——春至而梅、而櫻、而海棠;春深則桃、則李、則丁香;即便春去,還蜀葵,還蔦蘿、還薔薇……花朵開了又開,開了又開,將身體裡的呼號都給喊了出去。那些大都有著草字頭、木字邊姓氏的小號們,一百萬一千萬支地演奏香氣。

與香氣結伴而來的,是一群群的蜂子和鳥兒——鳥兒用不同的語言對歌,在枝頭跳來跳去,從早到晚都能聽見它們的歌唱。頭角黑黑、遍身黃嫩的蜂子,腿子肥嘟嘟的,金粉閃耀,裙襬被陽光照透。

在這個季節的尾巴上,濟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裡,蓮葉平水冒出,小小的葉子,羞澀地抿著嘴唇,打個哈欠就長成了半大小夥兒。它們舒展開來,平鋪下身子,躺在水水的軟床上,恨天恨地地等待起來。其實,不必著急,到不了小夏天,白腰雨燕低低掠過水麵的時候,它們這些“綠衣人”所盼望的伴侶——“粉衣人”,就來到身邊了,垂著眼睛,紅著面孔。在花下,人們的說話聲也溫柔起來;過了戀愛年齡的人,又想戀愛一次。

而對著蓮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樣,都是有福之人。

20.選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的?請簡要分析。(3分)

時間順序,先點出“驚蟄”這一節氣,隨後用“就這樣,隨著雨一次次的返回”來說明時間在往後推移;“在這個季節的尾巴上”則告訴我們時間已經到了暮春了。

21.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文中畫線的語句。(3分)

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柳絮漫天飛舞的情景,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22.除了從視覺描寫春景外,作者還從哪些角度描寫了濟南的春景?請各舉一例。(2分)

①嗅覺:某些不明所以的東西到來,白色的煙團包圍了四野,各處瀰漫著蠢動的腥澀。②聽覺:鳥兒用不同的語言對歌,在枝頭跳來跳去,從早到晚都能聽見它們的歌唱。

23.結合選文,說說你對“而對著蓮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樣,都是有福之人”的理解。(3分)

濟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麗的,懂得欣賞大自然的美,熱愛生活的人,是有福的人。

第三部分(24題 50分)

24.作文。(50分)

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斕的美景點燃我們的眼睛、燦爛我們的心情、豐富我們的感受……許多同學都曾結交過不少自然界的“朋友”,並同它們展開過心靈的對話。請你以自然界中某個你熟識的“朋友”的身份,化身為某一景物,與遊人互訴心聲。

要求:(1)以“____________的心聲”為題,先補全題目,再完成作文;(2)有真情實感;(3)文體不限;(4)不少於500字(寫成詩歌不少於30行);(5)文章中不要出現地名、校名和人名。

作文略

2018年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綜合測試卷3(含答案新人教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