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為民不怕山高路長

為了進一步加強巡迴審判工作,減少群眾訴累,做好法律宣傳,去年以來,北流法院隆盛法庭,因案而宜,按需開庭,對婚姻家庭糾紛,贍養、撫養糾紛,繼承糾紛,相鄰權糾紛,宅基地糾紛等案件,運用巡回法庭的形式深入鄉村、山區等場所現場審理案件,確保巡迴審判沒有盲區,深得群眾擁護,目前,在轄區各鎮各村已開設巡回法庭41個。

山頂上的土地糾紛 媒人公突變被告

車程:兩個小時

地點:六麻鎮六學村

甘國聯法官帶著書記員經過一路山路顛簸,終於來到座落在深山盆地裡的村莊,雞啼鳥鳴聲在山谷裡迴盪,一派現世安穩,與世無爭的景象。

85歲的陳老頭怎麼也沒有想到久居深山的自己竟有一天成為了法庭的被告,而告自己的竟是自己的堂弟媳兼媒人女。80年代初,原告林某在村裡白墳頂分得1.4畝秧田耕種,1986年後因跟隨煤礦工人丈夫到來賓合山市生活,隨即將地交給丈夫的弟弟陳某耕種,後陳某外出務工,便與林某商量將地交給陳老頭代管。2016年國家對水田進行確權登記,由於村幹部年老相繼去世,對於此塊田地到底有無進行登記,歸屬誰家都找不到相應的證據,林某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想要這塊荒廢多年的田地,而陳老頭則回應這塊地已經由村委會收回去了,而都找不到相應的證據。

庭審現場由於天氣變冷,陳老頭身體不適沒有出庭,原告和證人出庭,村裡的人聽說法院來開庭都紛紛前來圍觀。由於被告沒有出庭,案子擇日宣判。

開完庭已經中午十一點半,因為下午還有兩個案子開庭,來回差不多四個小時的車程,山路九曲八彎,甘法官顧不得休息帶著書記員又馬不停蹄地往山上訴爭地趕,查看現場。現場群眾紛紛為法官及巡回法庭的效率及便利點贊。

昔日婆媳情深 今日為孫對簿公堂

車程:一個半小時

地點:隆盛鎮安平村

“法官,請你幫幫我。”說完一個瘦弱的女子撲通跪到了正在辦公室認真寫判決書的隆盛法庭李廣健法官的面前,悶熱難耐的夏季,著實把法官嚇了一跳,連忙把她扶起來。

“我以前的家婆扣住我兩隻仔,不讓我見不讓我帶走,沒吃沒穿我好可憐的兒子……”說完淚水鼻涕大把大把地抹。

80後女子何某2003年經人介紹與家住隆盛鎮偏遠的某村的李某未婚同居,並於2004年和2007年分別生育兩兒子,補辦了結婚證。2017年,李某因患病身亡。後來何某經人介紹,再嫁到廣西鹿寨縣。婚後的何某並沒有完全能放下與前夫的孩子,想到孩子跟著80歲的奶奶在閉塞落後的山區裡挨著,何某就寢食不安。通過做現任丈夫的思想工作,同意她將孩子接到身邊撫養。有了丈夫的支持,何某馬上回到前夫家裡,想把孩子接走,但孩子奶奶死活不同意,何某找到了村幹部來協商調解,也不能湊效,80歲的老奶奶根本就不考慮她本身的撫養能力問題,極力阻撓。何某沒有辦法,只能去法庭找法官幫忙。

考慮到被告已經80高齡,腿腳不便,山路不好走,從村裡搭摩托車出到位於圩上的法庭至少要2個多小時,走路就更加麻煩了。出於安全考慮,法官決定以巡回法庭的方式去到被告所在的村裡開庭審理此案。經過實地考察,選擇了被告家隔壁的村公所為開庭場所,在村幹部的幫忙勸說下,80歲的梁某才拄著柺杖出庭。巡回法庭開到了山村裡,消息的傳開引來了不少留守婦女、老人前來圍觀。嚴肅的庭審現場,經過當庭舉證質證、法庭辯論和當事人最後陳述,每一個程序都在陽光下運行,讓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庭審的嚴肅性和法庭的公正性。庭審結束後,因雙方爭執太大,難以達成一致意見,法庭決定擇日判決,“奪仔”之戰落下帷幕。

本是好鄰居 卻為路傷情

車程:一個半小時

地點:大坡外鎮分水村

張某雲與李某坤同系北流市大坡外鎮分水村村民。在上世紀80年代初,雙方通過競標分別取得了分水大隊兩塊宅基地用以建房,因此成了鄰居。兩家樓房建好入住後,三十幾年以來,大家通行此道相安無事。直到2016年之時,被告李某坤在自家樓房旁建起一個小倉庫用以儲藏雜物,使得現有道路寬度由4.6米變為2.6米,驟然變窄的道路,張某雲認為影響了其正常的出入,也影響了村中另一組組員的正常通行,多次找到李某坤要求予以拆除恢復道路原狀。但李某坤認為,現在自己所建的小倉庫所佔地方是屬於當年自己競標所得地塊的一部分,自己享有處分權,他人無權干涉。原告及住在裡面的三十戶村民提出該條通道大家已經行走了幾十年了,早已是一條歷史形成的通道,現在被告的行為明顯存在侵權。被告對此不予理會。該糾紛通過村委會、鎮司法所、鎮綜治辦的處理,均未得到妥善解決。原告遂訴至法院以尋求公道。

該案立案受理後,因為群眾反應相當大,關注度高,甘國聯法官高度重視,為對該案有個全面深入的瞭解,提前來到涉案現場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了認真細緻的實地勘驗,詳細繪製了現場勘驗圖,做好了勘驗筆錄,為庭審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同時,因該案涉有歷史遺留問題,甘法官走訪了大量老一輩村民,與他們深入交談,瞭解該條道路的形成過程,詳實記錄本案發展始末。在庭審中,因雙方分歧太大,難以達成一致意見,法庭決定擇日判決。

巡回法庭的常態化開設,已經成為北流法院切實踐行“司法為民,司法便民”宗旨的一個重要舉措。行動不便的耄耋老人訴訟案件、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的深山村民訴訟案件、錯綜複雜的土地糾紛案件、極具典型教育意義的訴訟案件……法官從“公正便民”的角度出發,常常背上法徽,帶上書記員便驅車前往,當事人可以足不出戶就地解決矛盾糾紛,還給前來圍觀旁聽的村民們送上“鮮活”的法制課,獲得稱讚一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