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操控這1門大炮,德軍成立1個旅,並抽調上千技術人員

為了操控這1門大炮,德軍成立1個旅,並抽調上千技術人員

德國的克虜伯公司一向以軍工生產聞名於世,尤其是火炮方面,不僅僅性能一流,連大炮的體積也堪稱世界之最。

為了操控這1門大炮,德軍成立1個旅,並抽調上千技術人員

一戰期間的“雷神”和“巨人”

一戰期間,德軍一旦推進到距離法國首都巴黎100公里的地方,為了摧毀法國人的心理防線,德國人緊急調用 了射程可達120公里的“巨人”火炮。該炮自重750噸,需要60人操作才能運轉自如,但勝在射程遠,其長達35米的炮身可將120公斤的炮彈輕鬆轟入巴黎。

此外,克虜伯公司還研製了“雷神”火炮。這種大炮不但自身體積巨大,重600噸,其600毫米口徑發射的炮彈也有2200公斤重,一輛重型載重汽車也只能運載3-4枚,而且需用吊車裝卸或裝填。也許正是炮彈太重的緣故,這一龐然大物的最大射程不超過7公里,除了用來轟擊敵軍堅固設防的要塞外,也派不上太大用場。

為了操控這1門大炮,德軍成立1個旅,並抽調上千技術人員

二戰時期的“多拉大炮”

從1928年開始,法國開始在法德邊境修築全長390公里的“馬其諾防線”,全部鋼筋混凝土工事,一般牆的厚度都有3.5米,堡壘的裝甲厚度更是厚達30釐米,一般的重炮炮彈根本奈何不了它。法國人對這條堅固防線也是信心滿滿,希望藉此阻遏德國可能的入侵。

為打破這道堅固防線,克虜伯兵工廠奉命研製出了口徑超過700毫米的巨型火炮,經過6年多的苦戰,新型巨炮終於完工,並以克虜伯兵工廠創始人的名字命名為“古斯塔夫·克虜伯”。雖然此時“馬其諾防線”已成過眼雲煙,但希特勒還是興致勃勃得觀摩了這款名為“多拉大炮”的試射。

為了操控這1門大炮,德軍成立1個旅,並抽調上千技術人員

5000人的旅僅為操控這1門大炮

“多拉大炮”炮身長32.5米,高11米,全重1329噸,足足佔據了兩個籃球場的面積,體積更是與一艘驅逐艦差不多。為了解決運輸問題,克虜伯公司生產了2臺功率為1050馬力、時速60公里的火車機車,專門牽引裝載“多拉大炮”的專列,,連同彈藥,共裝滿60節火車車廂。

為了裝備這門大炮,德軍專門建立了一個5000人的炮兵旅,配備了2個高炮營和上千名技術人員。在攻克蘇聯黑海艦隊基地塞爾斯托波爾的戰鬥中,“多拉大炮”僅發射了48發炮彈,就將這座堅守了200多天的要塞城市變成了廢墟,受到了德軍上下的吹捧。

為了操控這1門大炮,德軍成立1個旅,並抽調上千技術人員

此後,“多拉大炮”不可一世,轉戰於蘇德戰場,炮轟了斯大林格勒等多個重要戰略目標。二戰後,“多拉大炮”成為盟軍的戰利品,被盟軍解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