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好現金流將是你資產運作的一大利器

我講一個現實中的“空手套白狼”的案例,從中來來探討一下現金流的秘密以及給我們創業的啟示。

張同學家境不好,在大學期間一直勤工儉學賺自己的生活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賺到了了人生中第一桶金兩萬元,沒有一分錢的資金投入,也沒有任何技術手段,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我具體說一說。

張同學所在的學校是某市的重點大學,學校周邊開滿了飯店、小吃、理髮店和禮品店等。張同學善於交際,平時和一些小吃店的老闆關係不錯,張同學找到和他關係不錯小吃店老闆,並要求和老闆合作。“老闆,我給你介紹我的同學來你這吃飯,你能不能給打個折。”老闆一聽這個要求,自然非常樂意,告訴他,他介紹的客人來他這消費他給八五折。張同學說:“既然我們可以合作,那就要立個合同,為了避免你不遵守承諾,我帶來的客戶你不給折扣,要交200元的保證金。”老闆仔細一琢磨,平時店裡的客人也不多,真要是能帶來客戶,兩百元也不是很多,況且只是押金。就這樣,A同學憑著好嘴皮子和學校周邊的商店陸陸續續地談了40餘家,商家給的折扣不一,一般都在八折九折之間,而他收到了押金8000多塊。

張同學拿到八千塊錢去了印刷店,印了一萬多張精美的會員卡。卡背面寫著這四十家商店的店名,並且註明:憑此卡到任一商店消費均八折到九折不等。然後他發動自己大約50名好朋友,給他賣這個會員卡,一張卡

10元錢,賣出去一張他的好朋友拿8塊錢的提成,他自己只要兩塊。試想一下:如果你是這個學校的某一位同學,你會買這樣一張會員卡嗎?會的。因為有了這張會員卡確實能省下不少錢。很快會員卡全部賣出去,一萬多張會員卡,每張卡他只賺兩塊,最後他賺了多少?兩萬多塊,同時也幫到他好朋友賺到了錢。

為方便各位理解,看如下總結

1.這個案例是否是真實的?真實的,早些年的確有人這麼幹過而且不在少數(看到有知友曾經也做過類似的事),當然我只負責去梳理這個模式,具體的細節可能把握不準。

2.談了40家,商家會輕易的給錢?這個就關乎該學生的談判能力了,相信在學校拉過贊助的同學十分清楚。其次該學生如果是擔任該學校的學生會主席,那麼這件事就更加好辦了。

3.一萬張會員卡會這麼好賣?該學生髮動

50個好朋友去銷售,平均一個人銷售200張,任務量並不大,該所大學至少有大學生三萬人,早期由於市場信息不對稱,同學們對打折促銷活動是有這個需求的。

4.我們重點探討其中的商業模式和給我們的啟發,別計較其中具體的細節(評論已分成兩派..我表示很為難..)

當然這只是一個案例,這個項目在早些時間可行,現階段未必可行,我主要想講的是其中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個案例。張同學其就是通過一個簡單的商業模式賺到了錢。而這種商業模式就是現在的“團購”的模式。那麼這種模式對我們有什麼啟發呢?這種模式實質上就是利用了供求關係:商家願意做促銷活動去賺人氣,消費者喜歡這種打折促銷活動。比如這些:

如果你手裡有資源,你也可以去與商家合作。比如,房屋中介,工作中介,婚姻中介。具體的資源獲取渠道和推廣方式這裡不多講。

我想重點講一下這個案例的另外一點:

就是張同學先前收到的八千元的押金,沒有這八千塊錢,他同樣是賺不到錢額。這實質上就是利用了現金流籌資、投資的作用。什麼是現金流?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通俗地講,現金流就是你手上有多少可以使用的資金。現在這個社會,企業非常注重現金流,教科書上也告訴我們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

現實中,現金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哪方面?我舉個例子,昨天我陪一個朋友去理髮,到了理髮店之後,發現這個理髮店裡掛滿了廣告牌,上面寫道:本店眾籌,僅需50名股東。一看到這我就明白了,然後就問了問,成為股東的條件是什麼,分紅多少。店裡的工作人員告訴我,5000元成為股東,三年內分紅百分之50,就是2500元的股利。另外

5000元是做為本店的消費資金,就是這5000元可以在這家店裡理髮,做頭髮,三年的時間還給你2500元的分紅。有的朋友會說,這只是一個變相的促銷活動啊。事實是,這個活動完全可以讓他們短時間內再開一個分店。50個股東,每個股東5000元,這就是25w的現金,用這25w現金,他們還可以再開一家分店。同樣,分店繼續發起這個眾籌活動,然後再開分店。這種模式在以前並不多見,但是現在卻屢見不鮮。

比如:還有沒有開起來的飯店,概念產品

所謂的眾籌,就是利用了現金流的作用。

關注牛教授金融知識從為如此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