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初為什麼提特朗普當總統?

123唐僧愛吃肉


美國大選都是由各黨派提名的候選人先期角逐,最後勝出的兩位候選人終場對決,勝出者才可以登上總統大位,共和黨經過多年爭鬥,內部矛盾重重,沒資質的登臺也是丟面子,有水平的又被派系爭伐所困撓,到了大選之年共和黨的英才們才發現自己早已沒了指點江山的雄心壯志,自己沒能力也不會容忍對手輕易過關,別的人才沒有,攪局能人卻從不缺少,而這個光榮的使命因此而落到了奸商特朗普的肩上。


共和黨初期對特朗普

並不抱勝選的希望,能給對手添麻煩就是功德圓滿,因為民主黨在大選之初就信心滿滿,參選的候選人更是名聲顯赫,不但是前總統的夫人,還做過美國曆史上最強硬的國務卿高官,與其奪目的光環相比較,說特朗普只是一個跳樑小醜政治白痴沒人會懷疑,美國媒體和精英們幾乎一邊倒賭定希拉里能贏大位,包括希拉里自己都毫不遮掩,彷彿總統之位非她莫屬。
美國人都這麼看好強悍的希拉里,外面的政客們更是沒有異議,可笑的安倍晉三不但在國內大造希拉里必勝的聲勢,還親自帶上資金跑到美國向希拉里表衷心,視特朗普如空氣,因此造成了美國大選後日本的恐慌和尷尬,希拉里居然不敵老滑頭,不但輸了大選,而且還輸的很難看。

初期的特朗普並不被看好,包括特朗普自己也不會想到能贏大選,很長時間人們都認為特朗普只是角鬥場上的陪練,正主是希拉里,希拉里還在用以往總統大選的流程背課,從俄羅斯罵到中國直指整個世界,這一套公式化碰到了特朗普的自由散打麻煩了,特朗普講的是振興經濟再創強大美國,這方面希拉里完全沒有背課,恰恰又是底層民眾喜歡聽的主題,希拉里的空談又怎麼能不失去選票,確切些說,不是美國政客們選擇了不靠譜的特朗普,而是美國底層民眾用選票選出了自己喜歡的總統。


亓官仁


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幾乎所有美國主流媒體都認為希拉里一定能夠輕鬆打敗特朗普,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然而,大選結果卻令人難以置信,滿口大話、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特朗普獲得了美國538張選舉人票中的306張,大幅度領先希拉里,成為了美國第45任總統。那麼,美國人為何要選擇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呢?事實上,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特朗普特別重視經濟!

希拉里的丈夫是美國第42任總統克林頓。1992年,克林頓代表民主黨參加美國總統選舉的時候,遭遇與特朗普相差無幾。當時,克林頓的對手是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美國剛剛贏得了海灣戰爭,美國最強對手蘇聯也已經解體。然而,克林頓卻打敗了領導美國贏得海灣戰爭的英雄總統老布什!原因何在?那就是克林頓提出了正確的競選口號,“笨蛋,一切都是經濟”!克林頓主打經濟牌,打敗了老布什。在克林頓擔任總統的8年裡面,美國年均經濟增長4%,被譽為美國經濟的黃金時期。

克林頓與老布什

美國人選擇特朗普做總統,也是因為經濟。2008年,美國爆發了金融危機。2009年,民主黨人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在奧巴馬當政的8年裡面,並沒有帶領美國經濟走出頹勢。與之相反,美國國債卻從10萬億美元的規模,一路膨脹到了19萬億美元。美國人,特別是美國藍領階層,收入增長緩慢、就業率持續走低。

特朗普正是看到了美國人最關心的是經濟這個關鍵性問題,提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贏得了美國人民的支持。以美國藍領階層為例,特朗普提出了重振美國製造業的競選承諾,超過60%以上的美國藍領將選票投給了特朗普。可以說,美國藍領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最大功臣!與之相反,希拉里的競選口號則顯得假大空,所謂“美國夢”顯得特別不合時宜!

特朗普與希拉里

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超過了,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到了45%的個人最好成績。


美國觀察室


1,美國傳統上是精英治國,比如肯尼迪..尼克松.克林頓.奧巴馬;希拉里更是個傳統的精英階層的代表人場。美國前些年經濟並不好,有限的經濟增長,白領.藍領階層並沒有得到實惠,中下層人士的實際收入十多年沒有增加,民眾希望有所變化,精英墨守陳規,提不出改革的願景,

特朗普混跡商海,比較留心民意,從經濟上給美國找出了幾個病因,與民眾的民粹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思潮挺合拍,

2,特朗普出過幾本書,常上電視並主辦過幾個熱點節目,深諳大眾的心理,並熟知操弄輿論的技巧。他故意語不驚人死不休,牛不吹死不住口。挑起話題,引起爭議,吸引了民眾的關注,也引起了共和黨高層對他的興趣,作為一名實際上的黨外人士,最終擊敗眾多對手,獲得了共和黨的提名。

3,還有一個原因,既然精英治國乏力,肯定是老戲碼重演一遍;,不如讓這位自稱是治國的扁鵲試試?萬一呢?!大不了又浪費了四年時光,不行就換人唄。

美國的中期選舉將至,特朗普正在為不被換下去而忙活,結果如何?冷眼旁觀可也。





bindong1


特朗普上臺,有這麼幾個原因吧:

1,美國底層百姓對精英政治的不滿,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對應經濟上的表現就是,美國2017GDP19.4萬億美元當中,製造業產值僅5萬億,其他的主要來自金融業為代表的虛擬經濟、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傳統制造業空心化趨勢導致就業不振,泡沫過大,財富分配極度不均,底層民眾沒有從經濟中過多獲益。

2,特朗普抓住了美國經濟中的結構性缺陷與美國普通百姓的訴求,推出了配套的競選綱領,尤其是大規模減稅的承諾,贏得了這個群體州的多數選票。

3,在競選手段上,特朗普充分利用了某些“高級黑”的做法,將民主黨的“醜惡”放大給了選民。

4,美國兩黨執政,比的並不是誰更優秀,而是“誰更不濫”,相比之下,共和黨還“好”。


小橋觀瀾


有幸回答

在我看來,美國人選特朗普,一部分可能有別國干預大選,但主要還是美國人的選擇。

特朗普一直以不著調而出名,其有很多不恰當的言論,好說大話空話,好吹牛皮。但我看來特朗普並不是無目的的大發言論,想一想,特朗普這樣說博人眼球,提高自己影響力,譁眾取寵不也是提升影響力的好方法嗎?

這個世界有很多地區,各國有著長期的歷史,鄰國間矛盾在所難免。美國推行的單邊主義,在世界各地動武,破壞了原有的秩序,導致地區混亂,現在看來對美國本身也有很大的危害,也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加之經濟危機後美國經濟復甦緩慢,生活水平停滯不前,人們生活水平有下降,國內槍支暴力,種族矛盾移民危機等大有抬頭之勢。一切都需要美國做一定的收縮了。

美國一收縮,讓出了空間,讓地區各勢力爭鬥,美國站在上帝視角全局把控。這世界還是美國的。介於此特朗普的觀點較保守,強調後退一下,大力改革,發展經濟,發展製造業,改善生活,迎合了群眾。這也反應了美國人民厭倦了政府的這種燒錢般的稱霸世界。





黃毛閣大學士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出山!

看來美國51%選民能夠微弱選中特朗普當總統,真是眼光獨到,慧眼識英雄!是的,這些51%選民有著強烈要求美國,能出現強人般地改變美國漸漸羸弱現狀。就在這節點上,特朗普橫空出世,並徹底拋棄了美國政治面子,卻給美國人帶來更多經濟利益。

真如,他在聯合國演講中,並挑侃自己:沒辦法,重要的是美國人越來越喜歡我了!是的,他確實做到了。尤其他在競選中所承諾的振興美國經濟、減稅和打造美國優先,已經出現良好勢頭,可以說已見效果!並且短時間內調整國家戰略,並形成特朗普自成一體的獨創性戰略:①軍事商業戰略②經濟商業戰略③國際貿易商業戰略。

當然,特朗普身上纏有很多負面的"門",彷彿時時刻刻將被彈劾下臺,可以說他會有驚無險地闖過各種各樣負面“門",直到連任結束!因為支持他的選民們深深懂得什麼叫暇不掩瑜!確實,今日國內民眾越來越支持他!至於連任將樂享其成!


大奇兄


特朗普被美國選民稱為瘋子,希拉里被稱之為政治騙子。瘋子和騙子對決,美國選民選擇了瘋子。但是,這個瘋子現在己經將美國帶入懸崖之邊。

特朗普的當選美國總統,是民主黨派奧巴馬八年執政之中,美國的經濟停滯不前持續衰退之際,而希拉里代表著民主黨而參選。特朗普抓住了美國選民求變的心裡特性,凡是民主黨奧巴馬的政策堅決反對。

奧巴馬增稅縮小美國貧富差距,特朗普減稅刺激美國的中小企業增加就業。特朗普否定奧巴馬的醫改方案,是給美國政府增加開支,主張醫藥行業降低價格惠於民眾。對於撐握美國選舉走向的美國軍工集團承諾增加軍費。奧巴馬壓制以色列內塔尼亞胡鷹派領導人,而特朗普對以色列裔遊說集團表現出異樣的支持,承諾堅決將大使館遷往巴勒耶路撒冷。

關於世界事物凡事要“美國優先""美國第一",挑起美國選民自私自利的心裡特性,反擊希拉里的一些政治口號。

希拉里這位政治油條,對不靠譜滿嘴胡噴的特朗普不適應。最後在關健時刻俄羅斯暗中介入和美國司法介入"郵件門”事件,特朗普擊碎了希拉里為之奮鬥一生的總統夢,以微弱的優勢戰勝希拉里,贏得了美國總統大選。

謝謝各位




快樂老張


特朗普總統當初的一句競選口號,就概括了他為什麼能當上美國總統,讓美國中下層人士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工作,這句口號當時刷紅了美國的大街小巷,佔美國百分之九十的中下層人士人人有了主心骨,紛紛把票投給了沒有一天從政經驗的特朗普,美國精英階層的大享們看得瞠目結舌,但是他們手中的選票有限,雖然擁有的財富富可敵國,也只能看著手中的選票紛紛溜走,當特朗普當選上美國總統時,美國的中下層階級是滿心歡喜的,不管特朗普做錯了什麼,他們都把支持給了狡猾的特朗普,特朗普利用了這樣一批人,坐穩了自己的總統位子,非


永遠是學者


其實特朗普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是美國的強大和一貫的霸權主義促使特朗普的囂張表現,不然他本人的從政素質低劣,傲慢,獨裁。不過日出必有日落時,不然美帝衰敗從何起,就象秦朝要衰亡就必須出現胡亥一樣。


用戶233816870440


美國總統是全民公投選出來的,特朗普能坐上美國總統的位置,當然是多數人選擇的結果。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了需要分析美國這多數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以至於他們要選擇特朗普做總統?


特朗普是一個右翼保守主義政客。什麼是右翼保守主義政客呢?這個解釋起來比較枯燥,我們直接說這種政客的政治理念比較清晰具體。特朗普主張減稅降稅、加強移民和難民的控制、收緊邊境、進行貿易保護、維護國內的工作崗位等等。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對手希拉里堅持的還是民主黨那老一套,比如說關心底層教育、關心社會公平,社會福利等等。最後那麼多美國人選擇特朗普,就意味著他們比較接受特朗普的這些政策。


一般來說,當社會經濟狀況不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有壓力的時候,他們就傾向於選擇一個保守主義政客,因為這一類政策把經濟發展看得比較重,把保護自己國家的利益看的比較重。所以宣揚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就被多數美國人選成了總統,這種時候大家不在乎他在國際外交上的行為,因為那些對於普通人而言太過遙遠。


還有,特朗普的前任奧巴馬是民主黨。在美國,總統的任職總是交替進行的,上一屆是民主黨的話,那麼這一屆很大的可能就是共和黨,因為人總是有一種求變化改變現狀的心理。在這兩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美國人最後就選擇了特朗普做他們的總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