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党建+”领航农村组织建设“新征程”

白银区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党建+ ”模式,将村级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美丽乡村相结合,构筑农村党支部“标准化”组织体系,开启农村组织建设的“新征程”。

一是“党建+标准化”,强化政治功能。坚持把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放在首位,以45个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平台,组织农村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和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用好用活“六个一”载体(对标一个手册、记好一本台账、完善一套制度、建立一个任务清单、落实一个督导清单、打造一批示范点),全面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认真落实“1+11+X”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广大农村党组织开展专题研讨70余次,打造农村党支部标准化示范点5个,“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工作常态化开展。规范村级组织设置,升格成立4个村党委,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农村党组织书记100余人赴贵州六盘水、井冈山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乡村党组织书记政治素养,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党建+党群互助”,壮大集体经济。围绕推进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按照“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产业”的发展思路,整合资金500余万元,依托45个村党组织实施党群创业互助活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建立“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村社合一”等“三链”模式,优化组织联结机制,着力提升组织引领发展能力,搭建集体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区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2个、占全区70%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达到8个、占全区15%以上,形成大坝滩村出租服务、金锋村土地流转、顾家善村乡村旅游、红岘村玉米产业种植等集体经济发展特色村。

三是“党建+培育引进”,强化人才支撑。注重从本地致富能手、典型人物、党员中优选配强村组干部,充分利用道德讲堂、远程教育平台、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一村一名大学生等载体,抓实党员教育培训,抓好干部素质提升。目前,全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中,大专以上学历72人、占总数80%以上;村干部中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50余名,实现45个村全覆盖,注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不低于1:2比例建立了196名的村干部后备库。充分发挥农牧、人社、妇联、工会等职能部门作用,精心组织实施人才助力精准扶贫“1+11”行动计划,开展电商人才、养殖技术、特色种植技术、中医适用技术、劳务技能等培训行动,上半年累计培训各类人才3200余人次,建立2300余人乡土人才信息库,为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人才基础。

四是“党建+美丽乡村”,强化组织引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精心编制《白银区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整合旅游资源和支柱产业,先后打造了花村·顾家善、水村·大川渡、桃园

·罗家湾、石村·萱帽塔、乡坊·强湾村、大坪·农业园6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成功举办白银区荷花美食节暨乡村旅游节,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了新平台。依托特色优势,作坊、花卉、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新型经济多点开花,形成“景区+美丽乡村+农户”的扶贫模式。2018年上半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6.76万人,乡村旅游收入9468.9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99%和55.58%。农村党组织拉上“美丽乡村快车”,成为群众创新创业的“新阵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的“新引擎”。(白银区委组织部 张明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