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任重道遠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為獲得大獎的代表親自頒獎。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1個項目和9名科技專家。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3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0項。獲獎成果既有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項目,也有致力於改善民生的科技創新。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會上指出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作出了重要貢獻。

科技強國建設任重道遠。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進入迅猛發展期,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但是,與科技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有不小差距,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總體不強,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高端科技產出比例偏低,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性改變,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科技體制改革還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創新政策和體制還不夠健全。科技人才隊伍的水平和結構亟待優化,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尤其是顛覆性創新人才非常缺乏。

黨和政府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升到了戰略高度。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推進科技強國建設。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指出,要面向建設科技強國,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促進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相結合,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企業應成為創新的主體,要落實和完善支持企業創新投入的政策措施,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創新激勵機制,要對廣大科技工作者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真正讓有貢獻的科技人員名利雙收。這無疑是對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短板把脈問診、對症下藥。

2018年1月9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要求今年科技創新重點做好四個方面10項工作。其中,圍繞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培育重要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強化面向科技強國的基礎研究;大力培育引進“高精尖缺”科技人才,深入實施科技人才專項,積極推動科技人才國際化發展,完善人才發展環境,培育造就創新型高水平人才等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舉措。

對於廣大的科技工作者而言,積極投身於科技強國建設義不容辭。

(《科技中國》雜誌2018年2月第2期卷首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