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口鎮一帶流傳的童謠及歌謠(四續)

童謠及歌謠,都是民間文學。人們在勞動之餘,休閒的時候,侃大山,哄孩子,隨口講來,大家口口相傳,不知道有多少年頭了。這些童謠及歌謠似乎不上大雅之堂。有的帶一點葷話,似乎不太文明。數量眾多,聽眾更多,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說幾段。留在頭腦中,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打動了聽眾柔軟的內心。如果不及時的收集抄錄,恐怕,隨著城鎮化的進程,這一切,會迅速地淹沒在歷史的洪流當中了。我作為收集的人,抄錄者,能做多少算多少。

1、倒線了,線兒哪?

放在罐兒了,罐兒哪?

讓貓蹬了,貓兒哪?

上了樹了,樹兒哪?

大水衝了,水兒哪?

澆了地了,地兒哪?

讓雞刨了,雞兒哪?

下蛋了,蛋兒哪?

蛋兒讓你給吃了。

呸,呸,呸,臭沒羞!(程順、胡德順提供)

這個是人們倒線的時候唸的歌謠。這個反應靈敏的人都可以現編詞,反覆追問,不知道哪兒結束。

2、打呀,打呀,打地梨,

打著地梨搓搓泥。

地梨甜啊地梨香,

地梨是咱百姓的萬年糧。(善意提供)

3、二月二,敲炕頭兒,

銀子錢,往家流。

二月二,敲炕尾,

銀子錢,往家擠。

二月二,敲窗臺,

銀子錢,往家排。

二月二,敲炕沿,

蠍子柳蜒不見面! (李慶坤提供)

柳蜒是王口鎮一帶的方言,就是蜈蚣。

4、長痄腮,用瓢軋,

瓢軋歪,不著災,

瓢軋正,不著病。(程順提供)

過去小孩子得了痄腮,就讓大人用瓢或剝了殼的雞蛋軋,這是民間治病的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