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

如果說現在的中國人最痛恨哪個國家的,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日本一定排在前列。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中國的近代史,從甲午中日戰爭開始,到抗日戰爭的結束,在這長達半個世紀之間,中國的歷史就缺少不了另一個主角:日本帝國,在這段歷史中,中國從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軍全面侵華,中國飽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那麼問題來了,世界那麼多,當年的日本為何要侵略中國呢?

世界那麼大,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


日本是一個島國,位於中國的東海之外,位置偏居一方,外部勢力很難進入,如唐朝的鑑真大師歷盡千難萬險才到達日本,蒙古兩次針對日本本土的戰爭,都以失敗告終。封閉的環境使得外部勢力很難進入的。

世界那麼大,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


日本封閉的地理環境可以說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日本的外部環境的安全。日本只要內部形勢穩定,完全可以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可是為什麼日本最終走向了軍國主義,犧牲本國的經濟和民生,去大肆擴充軍備,把國家的命運交予了一場戰爭,不惜動用全國之力對實力遠遠大於自己的清王朝開戰。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世界那麼大,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


原來,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和丘陵佔總面積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於日本,在全國都時常會發生火山活動。從這一個角度來說,日本的地理環境其實是不適合人類居住和生活的,因此造就了日本人居安思危的島國情懷。

世界那麼大,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


日本雖然偏居海上,這樣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屏障一定程度上抵禦了外部入侵,但是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尤其是日本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迫切需要的石油、鋼鐵和橡膠等。日本每年都要大量從國外進口。

世界那麼大,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


因此,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對外擴張成了日本崛起的一項戰略目標,尤其是在明治維新後,日本製定了對外擴張的“大陸政策”,開始全面發展本國的軍事力量,中國成為其覬覦的主要對象,日本憑藉著強大軍事終於在甲午戰爭中一舉擊敗了清朝,從中獲得了鉅額的戰爭賠款,在嚐到了戰爭的甜頭之後,日本將這筆賠款之中的大部分都用來擴充軍備,開始把對外擴張作為國家的主要的國策,在日俄戰爭中,日本打垮了不可一世的沙俄帝國,奪取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特權,從此日本對外擴張達到了高潮。

世界那麼大,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一場巨大的經濟危機席捲全球,日本在這場危機中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工業停滯不前,農業破產,黃金大量外流,國民經濟一片蕭條。為了徹底擺脫經濟危機的困境,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的對外擴張的道路,來轉移國內矛盾。

世界那麼大,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


世界那麼多,當時的東南亞地區早已被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帝國所瓜分,蘇聯崛起,尤其是在諾門坎戰役中日本的慘敗,徹底打消了日本的“北上”,從此日本把矛頭指向了當時國力十分羸弱的中國,此時的中國還處於軍閥林立的局面,毫無疑問,此時的中國,在日本看來無疑是砧板上魚肉,最終日本把侵略矛頭指向了當時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