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年免費乘公交車改成每月若干補助,還會有老年人在早高峰擠公交嗎?

一切孤獨都是罪行


個人認為狀況不會太大改變。我也經歷過早高峰的時候,大家都面帶疲倦上公交車,但是爺爺奶奶們一個個精神百倍,拉著自己的小車三五成群的上公交車。

這時候,你不給他們讓坐,顯著不尊敬老人,沒有愛心。你給他們讓座,你就要一路站到公司,到公司就開始工作,一刻也休息不了,著實痛苦。

眾所周知,老年人乘公交車免費,大部分老年人和年輕人擠早高峰的目的主要就是趕早市和晨練!早市的東西那可不得了,既便宜又新鮮,還能遇到很多好朋友,一起嘮嘮嗑,老年人何樂而不為呢?待在家裡更是無聊。

例如在上海已經取消老人免費乘公交車,改成每月補助。在該政策實施後,有乘客表示“免費的時候,早高峰時幾乎每站都能上來幾位老人乘車。現在確實少多了。”


一名年輕乘客表示,在他半月來的感受中,下降比例在五六成。免費取消之後,老年人坐車的比例下降了很多,尤其是在早高峰這段時間,至少有一半的老人不出來了。”


某公交車司機也有這樣的感受,在他的所經歷的線路中,老年人乘車下降比例在五成至六成。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這個福利存在的時候,老人出行頻率增多。


除了一些老年人的正常出行,也存在一部分老年人可有可無的出行出現,也有個別的老年人夏天坐空調車涼快涼快的事情。增加了高峰時段公交的擁擠程度,公交運行效率也被降低了。”


當然也並不是每個城市都是這樣的情況。對於,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改成每月若干補助,是否還會有老年人在早高峰擠公交車。在我看來,該坐車的老人還是會坐車。


大多數老人在早高峰乘車,大多隻是為了趕個早市買個東西或者去哪個公園鍛鍊身體。這是老人的一種生活需求,所以該政策的實施其實並不太影響老年人的出行。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這個問題不用如果,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案例。記得多年前還在做交通記者時,就曾跟幾個圈內同行一起關注過這個話題,當時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都在研究論證免費改補貼的可行性。

後來,上海率先行動起來,在2016年開始取消老年人免費乘車,改為按照不同年齡段發放補貼。具體做法是,以60歲為界限,60-100歲以上劃分為5個不同年齡層次,分別對應不同的交通補貼標準,年齡越大補貼越多。

我到上海去坐公交車不多,沒有真正體驗過實施前後的變化,但從當地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看出,免費改補貼後,老年人乘坐公交出行的數量有明顯下降,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間,有媒體報道說實行補貼後早高峰坐車的老年人減少了五六成。

媒體還做過一個滿意度調查,約六成老年人贊同免費改補貼,近八成年輕人也支持這項政策。這很容易理解,以前雖然老年人免費乘車,並不是每個老人都會坐公交,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說可能一週也就坐一兩次。改成補貼後,70歲的老人一個月有150元補貼。不坐車還可以拿來幹別的。

年輕人工作一天,也不用再在回家路上面對老年人搶座位的尷尬問題了,而且人少了車廂也不那麼擁擠,出行條件得到改善。

這個政策既然受到了老年人和年輕人的普遍讚揚,為何只有上海實施其他地方沒有推廣呢?這就要說到另外一個問題,補貼。

據我所知,在上海之後,南京、杭州、西安、天津、武漢等地都曾討論過取消免費改為補貼的話題,但是最後的結果都是“暫時不具備條件”。為什麼暫時不具備條件呢?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行?其實說白了就是錢。這個政策社會效果不錯,市民也很滿意,就是政府投入的補貼要比以往翻倍。據說上海實施後每年光這一項補貼就要多支出二十多個億,這筆錢對於絕大多數城市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也只有拖一拖了。


南京老張


我認為年輕人問題大:一是敬老心不強,二是太懶,三是嬌生慣養的結果。

記得我以前上班頂風冒雪,嚴寒酷暑,騎著自行車,13公里,正常一個小時左右,下雨壞天得一個半小時,哪有上班遲到的情況?並且我每次到單位時,基本都是第一名,城裡離廠三兩公里的基本上都是來的最晚的。

越遠越早,越近越晚,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人性,條件再好也不會知足,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現在的人上班,坐著車,不到點都不想起來,還挑三揀四,真是越閒越懶,越吃越饞啊!關鍵是有必要和老人鬧得這麼激烈嗎?他們好不容易熬到退休,老一輩人容易嗎?好不容易趕上個盛世,坐車不花錢,老人那是真高興啊!晨練買菜送孩子幾乎是他們的共同任物,他們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我們下一代麼?我們將來能做到像他們一樣無私付出麼?他們每一個人就彷彿是我們的爹媽,彷彿是我們的明天,用的著麼?

年輕人站一會有什麼不好?我長這麼大一直給別人讓座,即使上外地也是如此,有什麼了不起麼?有什麼為難麼?我感覺挺好啊!若有老人站在我身邊我就像座上有刺似的,坐不住,即使有幾次身體有病很重時,只要看身邊有老人,也感覺自己做了什麼錯事一般。我不是標榜我自己,我只是感覺這件事反覆被炒作並且被提上重要議程,實在有點小題大做。

因此我認為,人早晚都有老的那一天,別讓有一天我們老了的時候回憶起曾經的自己,若我們自己都瞧不起曾經的自己時,那就可悲了!


陳庚子


你以為只有年輕人忙,老年人每天就是清閒得呆在家裡“養老”嗎?

就說交通出行,年輕人說,我早上要忙著上班,老年人不用趕著上班打卡,為什麼要和我們一起擠公交車?

那我告訴你,老年人早上要幹什麼?

對於一個家庭,老年人要負責一家人一天的吃喝!那早晨起來買菜就是一天的必修課,就為了一家人回到家能吃上熱飯熱菜。每天早晨的菜是最新鮮的,不在早上一起來就買菜,到什麼時候?

老年人往往還要照顧家裡的下一代,知道年輕人工作忙,所以早上送孩子上幼兒園,上學的任務,很多都是老人在做!孩子上學,不早晨坐公交車,什麼時候?

年輕人忙著學習,工作。老年人的生活也並非只是在家閒著,很多老年人活到老,學到老,會報老年大學。和年輕人一樣,每天早晨要去上課,不在早晨坐公交車,在什麼時候?

年輕人忙著掙錢,老年人也不是在家白吃白喝!很多老年人,炒股票,買基金,多了不說,掙個菜錢也行!在股市開市前要趕到營業廳找好位置,不早晨坐車到什麼時候坐?你說在家也能炒股,那不一樣,電腦屏幕再大,有股市的大屏幕大嗎?老年人視力不好,不喜歡小屏幕,小字,看著費勁,況且股票大廳還有人一起聊聊天,不寂寞!

人到了老年,很多人的生活就是家裡,醫院,兩點一線!身體機下降,老年性,慢性疾病就多了去醫院看病也是老年人的常態!到醫院檢查身體,去晚了掛不上號,排不上隊,所以就早早的得去醫院掛號。況且很多檢查都要空腹,不早點去能行嗎?不坐早班公交,什麼時候坐?

有人提出老年人不要和上班的年輕人擠早高峰公交車,那這些人可真的沒有德性,你們覺得老年人是不是人?老年人一樣有老年人的生活,不是社會的“累贅”,更不是老了就得在家“等死”,不該和年輕人搶“資源”!老年人是一個社會平等的一員。

人在做,天在看,試問蒼天饒過誰?


胃腸小兒外科


提出這樣的問題顯得太無聊。老年人怎麼了,老年人不可以早高峰時乘坐公交車?早高峰是年輕人的專利?公交車是某些人的專車?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老年人可以在任何時候乘坐公交車, 而用不著發什麼錢,要的就是平等、公正。上班,誰沒有上過班,公交車是為上班的人開設的嗎?別把自己上班當成什麼了不起的事,誰沒有上過班?你可以早點起床啊,又想睡懶覺 ,又怕擠公交,無藥可救。再說了,現在的老年人事事靠自己,兒孫能幫得了你嗎?蹭伙食還可以。知不知道,很多老年人一大早乘公交是為了去醫院,即便是去購物還不是為兒孫作牛馬。拿老年人說事,真你媽逼不知道天高地厚。


Wwbing


題主幹脆說改成上班高峰期禁止老人擠公交吧!老人擠公交車一直是個長期有爭論的話題,主要在於老年人身體不方便,所以擠公交難免會出現需要讓座的情況。

如題主所說吧老人免費乘車改成每月補助若干,這樣會怎麼樣?

其實就算補助若干的話,還是會有老年人擠公交車的,這個是不可避免的,畢竟還是需要出行。可以改成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車不免費,其他時間段對於老年卡免費開放。要麼除非老人打出租車也免費,這樣老年人肯定不擠公交車了,但估計出租車公司會關門了。

老人應不應該在高峰期擠公交呢?

  • 在上下班高峰期確實坐車的人比較多,作為老年人還是應該避免這個時間段出行,畢竟人多擠來擠去也不安全。
  • 另外就是現在年輕人上班也挺辛苦,上下班本來人就多,好不容易擠上去有個座位,還得讓來讓去的。
  • 如果老人在沒有什麼急事的情況還是儘量避開上下班高峰期吧,其他時間坐公交車人少也又不擠,老人們還是建議不在高峰期湊熱鬧,讓年輕人們去擠來擠去吧。

對此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呢?


排憂不解難


怎麼總有這個話題?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嚴密洞察提這個問題人或者這樣一夥人的動向。提供給老年乘車卡緣故不在此再做解釋,感覺有這麼一夥人利用一些焦點在製造社會矛盾,目的是不是希望引發老少兩代人產生矛盾,製造社會對立面,使社會出現動盪?肯定有其目的。政府真要是改對城裡老人發交通費,這夥人就會喊還有農村老人呢,總之這夥人是唯恐天下不亂。給城市老人公交卡既是政府照顧老人乘車,又是用這種手段促進老年大家去公交乘車消費,又變相對公交公司補貼,促進公交事業發展,而且是加強環保事業,讓人們綠色交通出行等手段。


下里巴人153887258


老人卡不但不會取消,有些地方還要擴大範圍,首都北京傳遞信息從明年(2019年1月1日)起,調整闊大到60歲以上老人免費公交。政府給老人的福利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各地方財政還會按實際情況向社會購買其它福利給老人。有些地方財政給老人購買了每年的免費體檢,意外保險,優惠配餐等。這就是時代的進步!

這一代老人大部分年輕時都給國家做了不少貢獻,為國營企業打拼,每個星期六天工作制,只有一天休息。有現在那麼多的節假日嗎?國家返回點福利給他們。現在的人不知道怎麼想,目前大部分都是為老闆打工,又為國家貢獻了多少?

公交不是專車。沒有老人卡週一到週五外出的人減少,很多商場,酒家,餐廳都要關門倒閉。失業的人就更多了!現在老人帶動了不少消費。

要解決高峰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優化公交,高峰時段票價提高到5元。學生老人半價,這樣才可以分流一部分人騎自行車出行。想舒適只能這樣!大家都要付出點代價才行,只有這樣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年輕人願意嗎?這樣財政負擔也可以減少。希望大家不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啦!


96844488


我實在不想發惡聲。但經歷過幾次之後,我已經很厭煩了。搞文宣活動(此處是重點,注意是公益類文化宣傳活動,非盈利商業廣告目的。跟帖罵街的,我只想問你一句:你懂啥叫文宣?)發點小紀念品,實在不值什麼錢,無非就是塑料的小電筒,小肥皂,小工具包之類的。我感覺如果扔到地攤上,可能10塊錢都賣不出去。每次活動都是圍著一大堆老人,活動其他環節沒一個搭理你的,甚至還有起鬨的,一到發禮品環節,一擁而上,身手哪個利索,力氣哪個大。10幾個身強力壯維持秩序的小夥子,能被他們撞的東倒西歪,桌子都翻了。直接就開搶,老人之間也都是競爭對手,互相邊搶邊罵。不少人甚至提前準備了口袋,唯恐搶得太少。一個個臉紅脖子粗醜態百出。

後來我再不搞這類活動了,一來宣傳效果很差,也怕出意外踩踏,更主要還是看那些人的醜態覺的噁心。就那些人,我估計一般的坐辦公室類年輕人,無論身子骨還是力氣,真未必比他們強。這些人上車別說讓座,就是你想和他們搶座,你都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實現一個曉目標


只要把你自己的老人管理好!教育好就行啦!

如果老人們的子女都象你這樣的人?從我這看你似乎缺點什麼?

老人乘車卡是國家對老人的一種愛的象徵!敬老的體現!傳統美德的傳承!

老年人缺錢的很少!缺的是你們年輕人的美德!缺的是你們的孝心!

多研究一下怎麼孝敬老人!讓老人家們怎麼能幸福快樂的安享晚年生活!

你們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時也想一下老年人!

老人免費乘車就能讓你說三道四!想方設法的要取消!

無論是什麼人提出來的?你的人字就缺一筆!

尊老敬老是人的美德!

提出這個建議的人就缺這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