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家“散亂汙”企業全部完成整治

本報訊 近日,記者跟隨環保局執法人員,來到臺頭鎮隋常祥的填充母料生產車間。車間內,兩套全封閉的新生產線正在全速生產,母料經過密閉收集和等離子環保設備處理,以前無處落腳的車間變得乾淨整潔。“去年,該企業被我市列入‘散亂汙’企業名單,面臨關停取締。今年,該企業在環保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通過積極整改提升,完成了向清潔生產、綠色生產的蛻變。”執法人員介紹說,近年來,我市對“散亂汙”企業堅持零容忍,全市470家“散亂汙”企業項目已全部完成整治。

據介紹,2017年5月開始,我市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全市環保問題大排查,發現470家無環評手續、存在環保問題的企業。對這些企業,我市按照“關停取締一批、整改提升一批”的指導思想,實施分類處置。對小彈毛、小塑料、土法氯化鎂、氯化鈣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境汙染嚴重、整改無望的企業項目堅決按照“兩斷三清”標準關停取締。對大棚無紡布、傢俱製造等存在環保問題,但汙染程度較輕、經過整治能夠達到環保要求的項目,實施停產整治。目前,列入關停取締類的207家企業項目已全部關停;列入整改提升類的263家企業項目,除個別企業因長期停產、主動放棄手續辦理外,已全部完成整改。

“針對‘散亂汙’企業規模小、投入少、轉移快、隱蔽性強和‘一查就停、一走就幹’等特點,我們採取晝查與夜查相結合、拉網式排查與點穴式抽查、常規性檢查與突擊式檢查相結合等方式常抓不懈,做到發現一處、查處一處、整治一處,始終保持露頭就打高壓態勢,打消經營業主的僥倖心理,讓非法企業感到無處藏身。”執法人員介紹說,我市還持續發動群眾,在充分利用網絡、電話、微信、媒體舉報受理線索的基礎上,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監督、共同治理,保持一種“人人喊打”的高壓態勢。

今年以來,我市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1至6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93天,同比增加5天,其中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為10天,同比增加7天,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本報首席記者 孫波 通訊員 王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