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北京蚊子少了!你有感覺麼?

(健康時報記者 王楠) 今年夏天北京的蚊子少了!

日前,北京市愛衛會、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公佈監測數據顯示,自啟動“健康北京滅蚊行動”以來,北京成蚊密度下降了53.5%。

眼下已進入蚊密度高峰期,蚊子會帶來傳染病風險。跟蚊子戰鬥,北京也是夠拼的!

北京的蚊子咋少了

說到北京的蚊子少了,很多人都在問,怎麼今年北京的蚊子就少了呢?這緣於今年5月以來,北京市啟動的“健康北京滅蚊行動”。根據這個行動,北京市分別選擇在6月、7月、8月的一週進行全市統一滅蚊活動周,並培訓了18支專業消殺隊伍,對蚊子進行統一“圍剿”。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曉芃介紹,滅蚊的主要措施可以分為三類,包括清理孳生地、防制蚊幼蟲與防制成蟲。

清理孳生地主要是對北京市各區域的各種積水及時清除,比如廢棄容器、地下室、下水道、防空洞、各類樓道、管道間、公園綠地等積水進行清理;加強對河湖、水塘、溝渠等場所蚊蟲孳生地的疏通清理。

蚊幼蟲防制,對湖泊、池塘、景觀水體、大型盆缸等可採取養魚滅蚊;各類市政管井、樁洞等無法清除的水體,投放殺滅蚊幼蟲製劑。

成蚊防制則包括完善居民家庭、單位、辦公場所等室內環境防蚊設施,如紗門、紗窗等,當蚊密度較高或有蚊媒傳染病發生時,使用化學防治方法殺滅成蚊。

如此全市的大面積行動,北京蚊子自然也就少了很多!

蚊子不是咬個包那麼簡單

有人說,被蚊子叮咬頂多是一個包,有必要如此大面積的滅蚊行動麼?

這太有必要了!蚊子叮咬不僅會造成人體皮膚表層紅腫、痛癢,還是多種傳染病的傳播媒介之一,是夏季威脅健康的一大隱患。

北京康復醫院皮膚科主任彭光輝介紹,大部分人被蚊子咬後只是感覺很癢,而且蚊子包很快就會消退,但是也有人因為本身是過敏體質,或是對蚊子體內的毒液特別敏感,引發皮膚瘙癢或水皰等,嚴重的在傳染病疫區還可能傳播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傳染病,所以不要小覷了蚊蟲叮咬。

此外,小孩子因為自控力差,叮咬過後比較癢會使勁抓,往往會造成細菌感染,繼而引起糜爛,甚至膿包瘡、腎炎等更嚴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視。

彭光輝提醒,幼兒被蚊子叮咬後,一定要避免其過分撓抓,可以在患處塗上清涼油、香皂水、風油精等進行止癢。如果紅腫症狀比較嚴重或出現感染、過敏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自己要學會避蚊

政府有行動,防蚊、滅蚊自己也有要技巧!

有的人很少被蚊子光顧,而有的人卻特別容易被叮?就因為有些人是蚊子“青睞”的對象!

首先,蚊子對出汗多、新陳代謝較快的人“情有獨鍾”。彭光輝解釋,汗液是蚊子的覓食信號。因為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類化合物,蚊子對此非常敏感,一旦嗅到這些物質的氣味就食慾大開。所以,一些剛剛運動完、大汗淋漓的人是蚊子的“最愛”。

其次,孕婦與兒童也是蚊子的目標之一。彭光輝介紹,寶寶身上有香濃的奶味,蚊子會因為奶味而叮咬,而且寶寶沒有防禦能力,很容易成為蚊子進攻的對象。孕婦對蚊子的吸引力也會比普通人高。因為孕婦在妊娠後期呼氣量會變大,而且孕婦腹部溫度會升高,所以容易被蚊子騷擾。

另外,由於蚊子具有趨暗性,穿深色衣服及膚色偏黑的人被叮的幾率增加。

所以想要避開蚊子的叮咬,還需要減輕身體散發的“氣味”,經常洗澡,保持皮膚清爽,及時擦去汗液,都可以減少蚊蟲的吸引。另外,夏天要少用香水、護膚露等化妝品。外出活動時,儘量穿淺色的衣物,同時要穿襪子,這樣可以減少人蚊接觸,避免叮咬。另外,及時更換花瓶及水生植物內的水,徹底清理空調托盤、花盆底碟積水,檢查衛生間和廚房的地漏,保持室內乾燥無積水,防止蚊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