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陳大帥ing


中國近代人口遷移史上的一樁大事,正是“山東人闖關東”。

當然,那自清代以來,持續時間三百多年,人數多達數千萬的“闖關東大軍”,其實來自內地各省。比如常被誤會成“山東人”的民國梟雄張作霖,祖籍就在河北省大成縣。其家族在道光年間“闖”到東北後,經過六代繁衍生息,有了“東北王”張作霖的輝煌。

不過,就是在這壯闊的“闖關東”歷史上,山東人卻是不折不扣的主力。特別是20世紀初,晚清王朝徹底解除了進入東北的“禁令”,大批內地百姓如潮水般湧入東北大地時,山東人更佔到了其中的大多數:從1910年起,僅從山東半島渡海“闖關東”的百姓,每年就在三十五萬人以上。大連城區從1903年至1935年,移民的湧入導致人口增加了八倍,移民裡百分之九十都來自山東。

東北大地的人口數量,也因此滾雪球般暴漲:1840年鴉片戰爭時,東北人口只有三百萬出頭,到辛亥革命時就已突破了一千五百萬。1920年至1930年的十年間,東北大地就新增移民六百一十八萬。到九一八事變前夜時,東北人口更一口氣飆升到三千零八萬。這其中的大多數人口,都是“移民”貢獻的,而山東人,更是移民中的絕大多數。

為什麼當時的山東人,都願意去東北“闖”?自清代開國起,山東大地就人口暴增,光緒十七年(1891)山東人口到達三千一百萬。1898年時山東省的人口密度,更高居當時全國第一。“人多地少”的難題,在整個清代都十分嚴重。山東百姓外出墾荒的現象,從康熙年間起就是常態。外加清末以來,山東大地天災人禍不停,北洋軍閥無休止的橫徵暴斂與戰亂,叫大量失去土地生計的山東人,不得不含淚離開故土,遠赴異地討生活。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山東百姓,放著經濟富庶氣候溫潤的南方不去,偏偏願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奔向氣候酷寒的東北大地呢?

首先一條,就是東北大地獨特的土地優勢。別看南方地區氣候好經濟發達,但各地的土地早已飽和,而最早外出闖蕩的山東人,絕大多數都是精於墾殖的農民,去了南方几乎沒有用武之地,去了東北卻不同:別看東北氣候寒冷,但長期人少地多,大片肥沃的土地,當時都白白“閒”在那裡。只要能扛過酷寒等考驗,肯汗滴子摔八瓣下力氣,就一定能有好收成。單這一條,就讓多少山東農民扶老攜幼,跋山涉水往東北闖。

所以,哪怕是在晚清政府沒有解除“禁令”前,山東人冒死闖關東,就已不是稀罕事。1902年時,日本學者小越平隆,就親眼看到了山東人闖關東的“震撼”一幕:從奉天(瀋陽)到興京(新賓)的一路上,到處可見推著“山東車”(山東農民常用的木輪車)的移民們扶老攜幼,成群結隊的進發。場面是“逐隊連群……朝陽相望焉”。

交通問題,也是重要的原因。在清王朝滅亡前,內地人闖關東,大多是靠兩條腿走陸路,一如小越平隆見到的樣子。而從清末至民國年間,突飛猛進的鐵路建設,讓山東農民進東北更方便。20世紀20年代的十年裡,以民國海關統計,僅從天津一地乘火車進入東北的移民,總數就在四十萬人以上。

更簡便的還有水路,移民們從山東煙臺威海等地搭船,經行100至160公里的海上直線距離,就能抵達東北大地。雖然這條路風大浪大,但因其價格便宜速度快,所以常是移民們的“首選”。直到1926年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新移民,都是經過這條路“闖關東。”

同樣成為山東人“闖關東”的,還有東北大地的各種“優惠”條件。早在清代年間時,雖然對“闖關東”的禁令時緊時鬆,但有時為了鼓勵內地農民來東北墾荒,也會有一些誘人的政策。以張學良的話說叫“射箭地”政策,也就是到東北後“你能把箭射多遠,就把這塊地送給你”。可以想象,對於長期苦於“缺地”的山東農民來說,這是多麼大的激勵。

清朝滅亡後,當年的禁令早不作數。為了鼓勵更多內地農民來東北墾荒,“東北王”張作霖主政下的東三省政府,更是優惠政策不斷:比如“大放荒”政策,移民們不但能夠領到土地,而且如果三年內不能獲得收成,政府將收回土地。又比如難民救濟政策,東北當時有大小近百個難民收容所,負責移民的救濟與安置。甚至移民乘火車進東北,還長期享有半票甚至免票的福利——只要能來東北勞動,就提供一切福利。

與此同時,當時東北新興的工業鐵路等產業,也急需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比如中東鐵路的修建,就從山東等省招募工人近二十萬。20世紀二十年代撫順的採煤礦工,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山東人。僅山東煙臺一地,當時每年從東北郵回的匯款,就有四千萬元之多。每一分錢背後,都是多少山東漢子,在東北大地汗滴摔八瓣的苦幹,和對家鄉的懷念。

也同樣在移民的辛勞下,近代東北的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1912年至1930年,東北糧食產量增加了近一千一百萬噸。輕重工業長足發展,新興城市雨後春筍般湧現。曾經蠻荒的東北,不到二十年間就換了新顏。二十世紀中國的經濟版圖,不知不覺悄然改變。

看過這樣的鉅變,看過鉅變背後,多少移民的血汗。身為後人,相信就能理解:何為勤勞勇敢的中國人!

參考資料:沈健《歷史上的大移民:闖關東》、張利民《“闖關東”移民潮簡析》、康豔華,李寧《百年狂潮闖關東》 、唐德剛,王書君《張學良世紀傳奇》


我們愛歷史


闖關東中的“關東”,就是山海關以東、也就是山東北面隔海相望的東北地區。

在那個老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山東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不餓著肚子。天災人禍和連綿戰爭都造成大量山東農民的破產,山東人民人多地少,種莊稼都是好把式,可以沒有足夠的土地。舉目一望,哪裡有可以耕種的土地?山東人把目光都放在了東北黑土地上,開始舉家北遷。

為啥往北而不是往南呢?

第一,南方人口眾多,人均土地很少。

雖然南方比較富庶,但是南方人口基數大,像江浙地區,雖然土地不少,可是當地人口同樣也不在少數,尚不能滿足當地人的需求。哪還有多餘的土地提供給山東人農耕。而闖關東的又大部分都是一些破產農民,沒有土地就相當於斷了他們的活路。

第二,南方多戰亂。

清朝中後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和捻亂,都是發生在山東以南的地方。河南和安徽有捻軍橫行,清朝花了20多年才成功剿滅,而江浙地區則是太平軍的叛亂之地,在此地禍害十年左右。相比而已,東北只是土匪橫行,在日俄戰爭之前,並沒有什麼大型戰事發生。清朝覆滅之後,中原和江南一帶也陷入軍閥混戰局勢,山東人避之不及,哪裡肯移民江南。

第三,東北地廣人稀,且飲食習俗相近。

東北是滿人的發祥地,滿清入關後,人口才近二十萬,而需要他們控制的人數卻是達到了幾千萬人。他們怕自己的統治有一天被推翻,就把東北作為自己的備選之地。畢竟歷史上可沒有哪個帝國可以把統治一直延續萬年,在他們還沒有被推翻之前提前謀好退路才是上上之選,(然而這些謀劃後來都給別人做了嫁衣,這都是後話。)因此他們嚴格控制東北土地的開墾,限制移民。這就造成了東北地廣人稀的局面。

儘管留好了後手,可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還沒等到漢人將他們趕出中原,北方的兇鄰就開始對東北這塊肥沃的土地垂涎欲滴。

在沙俄的蠶食威逼下,後期的清政府覺得這樣把東北一直空著也不是個事,抵擋不住外部的覬覦,本就缺乏人口的東北需要外來人口來維持。禁令就這樣被慢慢解開,隨即開始了山東人闖關東的熱潮。到了民國時期,這股熱潮方興未艾。

據統計,1921年關內向東北移民僅為20.9萬人,1926年增為56.7萬人,以後移民數量猛增,1927年達到105萬人、1928年為108.9萬人、1929年為104.6萬人、1930年為67.3萬人。即從1921年至1930年的10年間共有近618萬餘人到東北謀生。

山東人到了東北以後,因為土地廣袤,便開始四處散落,只要你看中了荒地並且有力氣耕種,那麼這塊土地就很可能成為你的固定財產,沒有在南方要和別人搶土地的麻煩。而且又因為兩地飲食習俗相差不多,山東人很快就能適應過來。語言各方面的障礙也不多,總比江南的話更容易溝通,因此山東人到了東北並不存在什麼水土不服。而如果去了南方,則又是不一樣的風格了。

第四,去往東北更加方便。

山東東部的人去往東北只需要在膠東坐船跨過海峽就可以直達遼東半島,一兩天便可到達。而如果山東西部的人選擇陸路的話,雖然對於當時交通不便的年代也不是一個小問題,但對於窮人,沒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問題,除靠自己兩條腿外, 也可能是推著木推車。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失地的山東人民對於土地的渴望。

如同山西人走西口、粵閩人士下南洋一樣,山東人闖關東也是各種因素的綜合選擇,也是地理方面的自然選擇。雖然冷是冷了點,可是東北廣袤的黑土地卻提供給了山東人良好的謀生條件,而且東北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也是十分貼近山東人。闖關東對於無路可走的山東人,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土地是對農耕民族最大的褒獎。


歷來現實


闖關東顧名思義是從山海“關內”向山海關以東的“關外”進行的大規模人口遷徙,這次大規模人口遷徙的持續時間和遷徙人口都是歷史之最。那麼為什麼闖關東時,當時的山東同胞選擇了向當時的關東地區遷徙,而不是溫暖的南方呢?

首先,闖關東的目的地絕對不是嚴寒之地,尤其是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氣候差不多。從當時最關心的糧食來講,關東地區地廣人稀,土地肥沃,非常適合作為遷徙的目的地,直到現在東北三省的糧食產量依然非常可觀。對於南方人來說,適應北方氣候可能比較困難,但對當時的山東百姓來說,冬天時間長一點,過年時氣溫低一些,還是可以克服的。

關東的地廣人稀主要是因為清朝對關東實行的封禁政策,視東北為滿人的“龍興之地”和清朝統治者的退路。阻止漢人進入關外的同時,滿人又在清朝建立後大量進入關內,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東北地區大量土地無人耕種的情況。為了阻止人口遷徙,順治開始修建數千裡“柳條邊”,康熙中期便全線竣工。此工程被稱為“東北長城”,但並不堅固,沒有任何軍事效用。

清朝雖然有這樣禁止向東北地區遷徙的意圖,但多數時間實施效果都不佳,對於小規模的遷徙不予理睬。這樣一來關內關外雖然人口沒有大規模流動,但信息傳遞沒有太大障礙,對於關外的情況,山東人也有大概的瞭解。

在當時的情況下,和地廣人稀的東北相比,南方作為遷徙目的地的條件並不好。無論是太平天國運動,還是其他民間運動,所帶來的影響都很大。清朝末年各地民不聊生的情況非常常見,起義對百姓的影響也非常大。而在當時作為清朝統治者後花園的東北地區則不會有這方面的困擾,不僅不會爆發大規模的起義,也不會受戰亂之苦。(日俄戰爭是意料之外的,誰能想到兩個其他國家在清朝的土地上約架?)

從當時群眾最關心的土地來說,關東由於長期的封禁,地廣人稀,有大量無主之地。闖關東的百姓到了東北地區就可以獲得耕種的土地,甚至可以整村的遷移到關東。南方發展多年,沒有那麼多無主之地等待耕種,即使有人背井離鄉也不會留下無主之地,地主富戶對土地的熱愛沒有給這些山東百姓留有“餘地”。

最後,大規模遷徙還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與原住民的關係問題。主客衝突問題很難避免,隨著外來人越來越多,生存資源就會變得緊張,雙方民風民俗也不一樣,甚至語言都可能不通。向人少的地方遷徙可以從最大程度上減小這種衝突發生的可能,有更大幾率在當地安家落戶。

無論是闖關東還是走西口等大規模遷徙活動,都是向人口較少的地方遷徙,尤其是東北地區這種由於人為控制導致的人口較少的地區,更是成為移民首選。


鄧海春


歷史上的闖關東、走西口等人口遷移皆是在特定歷史時期下,受到政府政策導向影響的,不是山東人喜歡苦寒之地,而是在有清一朝的人口引進和流放中,山東人皆是被動的導向了東北地區,長久以往便形成了山東人“佔領”東北的奇特現象。而特定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政府政策驅動,也推動了清末至民國時期的山東人,在遇到天災人禍時選擇闖關東,而不是闖江南。


滿清東北的禁邊與開墾

滿清一朝由順治時期開始入關,這個關指的就是山海關,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函谷關不同,函谷關之關東是針對關中地區而言。而山海關則是劃分中原與東北遊牧民族的界限,是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徐達親自督建的防禦堡壘。也正是在明朝時期,關外的遼東地區在行政劃分上屬於山東府管轄,到了滿清入關才將遼東地區播離山東,畢竟那是滿人的龍興之地。

“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遼東招民開墾條例》

清軍入關是在1644年,明將吳三桂引清軍從山海關進入中原,隨即就是明朝的滅亡和滿蒙貴族的大肆南下,這也導致了關東地區的人員空虛,加之入關農耕地區之後的觸動,順治帝開始了導向性的人口遷移,將關內人口導向東北地區,旨在開發東北,聚集滿清龍興人氣。順治帝的第一步是設立遼陽府實行行政管轄;第二步便是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佈開放遼東,獎勵應招的官民。這一條例從官員的提拔到應招平民的優待政策,都體現了清政府滿滿的誠意,反應出清統治者復興龍興之地的強烈願望。此條例一出,關內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人口紛紛出關,湧入大遼河右岸開荒“搶地”。


順治的這一人口轉移一方面是因為東北的人口流失嚴重,迫切需要改變有地無人的局面;另一方面是要維護入關滿人的切身利益,滿清入關以後,於京畿周圍省份大肆圈地,因此在黃河流域出現一大批漢族無地流民,這種社會矛盾的激化無益於清朝統治,故滿人入關、漢人出關成了解決這一矛盾的最佳途徑。事實上從順治十年(1653年)開始引導人口遷移,至康熙初年,遼東地區的人丁田畝皆明顯增加,以至“地利大辟,戶益繁息”的局面,這是清初人口遷移政策的一大成就。


招募至遼東的移民多為貧苦農民,或因滿清土地兼併失去衣食來源,或因戰亂妻離子散,所以遷往遼東多為本本分分欲求謀生,這批人在滿蒙異族的欺負下逐步站穩了腳跟。與此類出關者不同的是另一類,即以山東地區為主的流放罪犯,說是罪犯,其實就是奴性不強烈的彪悍平民,這部分人在歷史上稱“流人”。這兩部分人的結合就成為漢人發展壯大的基礎,其中山東人憑著堅韌的意志,滿人和當地人不幹的活他們都幹,故而也對土著滿人或者說旗人產生較大影響,這不止是在資源開發領域,甚至出現了漢人風俗習慣佔據了上風,用現在的話說叫文化入侵。


時至康熙親政,南明小朝廷已相繼覆滅,滿漢矛盾有所緩和,中原地區社會生產趨於正常,遼東開墾輔助內地的重要性不再突出。與此同時,三藩問題相對棘手,康熙主張南藩北調,即將三藩部眾調往北部地區,因三藩首領都是遼東人士,故而調入遼東最為現實,所以康熙親政以後改變了招墾策略,以免日後遼東無地安插三藩部眾,故在康熙六年(1667年),以維護東北固有風俗、保護八旗生計為由廢除招墾授官條例,並嚴格限制流民出關,這就是康熙一朝開始制定下的關東禁封政策,這一禁就是近200年。

闖關東的由來

“而僱值開墾,則山東省為多。每值冰合之後,奉吉兩省,通衢行人如織,土著頗深惡之,隨事輒相欺凌。”——《黑龍江述略》

廣義上的闖關東就是指順治入關到清末民初的人口遷移,大批流民進入東北這個地廣人稀的肥沃土地開荒生存。而實際上在康熙之前的人口遷移皆是帶有政府政策導向的,是清政府有規劃的生產力遷移,這個時期說成闖,更多的是包含著漢民到達東北之後的艱辛創業。特別是文化衝突帶來的“土客”矛盾,語言不通、習俗差異造成的仇視與欺凌。應招前往遼東的漢民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站穩腳跟,並通過開墾荒地制下家業,逐漸生根發芽,這些成功的經驗成為源源不斷的關內人企圖闖出山海關的外在原因。



清政府為了控制漢人出關至龍興之地,便在滿境分段修建了千餘公里的“柳條邊”籬笆牆,也就是俗稱的“東北長城”。這一工程至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稱“老邊”;自開原東北到吉林市北部稱為“新邊”,“邊里人”、“邊外人”就成為清朝時期的滿漢之分。時至乾隆時期,清政府加大了對漢人出關的控制,實行“封禁東北”計劃,其中規定了山海關出入之人的資格審查;嚴禁商船攜載多人;稽查保甲宜嚴;奉天空閒田地宜專令旗人墾種,民人禁止開墾;嚴禁鑿山;嚴懲偷挖人參;此前移居奉天半年以上流民可以入當地民籍,不願入籍和無業者一律遣返回籍。



不得不說乾隆的封禁其實是斷了後來者的求生之路,漢民入東北者除了開荒就是“抬參”,淘金,這種封禁東北的政策屬實是斷了後來者赴東北的內心驅動。也正是如此,清朝至乾隆開始對東北疆域的控制衰減,以至日本、沙俄相繼進入庫頁島,埋下了北疆後患。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沙俄趁機擴大在東北的利益,強迫清廷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佔東北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便是封禁東北帶來的惡果。因此清政府在同年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部分解除對闖關東的禁令,實行開禁放墾的政策,鼓勵移民實邊,這是清政府的又一次人口遷移導向。



“飢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申報;1876年12月11日刊》

這一次由清政府主導的充實邊境的人口遷移仍然不可謂之闖關東,此次人口遷移尚且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流動。從光緒元年(1875年)至光緒四年(1878年),華北地區爆發了嚴重的旱災,從而引起大規模的饑荒,這場饑荒波及山西、河南、陝西、河北、山東五省,受災人口估計在一億六千萬到二億左右,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饑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千萬人左右;從重災區逃亡在外的災民不少於二千萬人,史稱“丁戊奇荒”。時任山西巡撫的曾國荃稱之為“二百年未有之災”。這兩千萬的逃亡災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顧封禁條例的約束,直接闖出了山海關,這便是狹義上的闖關東。



山東災民向北流動的原因

山東災民選擇向東北流動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東北流民的“成功經驗”,他們的流動不僅需要解決當下的溫飽問題,更要考慮長久的生計問題;二是山東距離東北更近,距離江南更遠,本就是饑民,山東從水上和陸上都能較快到達東北,捨近求遠不符合邏輯;三是清政府的救災策略導向,這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流民者,饑民也。與其緝之於既流之後,不若撫之於未流之先。”——《籌濟編》

丁戊奇荒的賑災工作其實並非由清政府承擔,因為當時的清政府已經財政拮据。反而是民間組織的賑災成為當時的主要力量,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清政府的腐敗。清政府在賑災時的主導思想並非人命關天,而是防止民變,所以清政府提出的“防流”思想凌駕於“救死”之上,因為在其看來,歷史上的饑荒流民往往都是重大暴亂的誘發因素,所以不管是清政府也好,民間富紳也罷,甚至是國外的傳教士,都是以開設粥棚收容的形式救濟,但賑災的速度遠遠比不上饑民增加的速度,這就無法達到收容防流的效果,因而大批流民是往南方移動的。



當華北地區粥廠不足以滿足災民所需時,出現了小規模的暴動和“吃大戶”的行為,所以當災民向南方移動的時候,富庶的江南士紳積極配合清政府搭建粥廠,這是截流的一個舉動,史載當時在徐州、揚州、南京、蘇州、上海等地皆有容納數萬人的粥廠。但百萬流民光憑粥廠收容是不可能安撫的,故而有了江南各地的軍隊堵截,如江蘇巡撫吳元炳在徐州揚州等地設軍營哨卡。而這種堵截只是將流民拒之門外,解除不了他們潛在的威脅,因此江南士紳改變了策略,主動北上賑災,將粥廠全部傾向華北特別是山東地區,這樣一來災民皆知江南堵截沒有活路,華北、山東有粥喝。


江南士紳的這種救災舉動在現在看來,明顯帶有守衛鄉土不被侵擾的主觀願望,但也不可否認他們在賑災時期發揮的巨大作用。北方流民就是在這種政策導向下,深知南下無路,東北就成了一大誘人的“缺口”,因此闖關東成為一時間的人口流動熱潮。這一次災荒也為後來的逃避戰亂開闢了道路,清政府亦於1897年全部開禁,不再阻礙關內人民出關進入東北,由於山東的地理“優勢”,以及前輩的歷史淵源,山東人成為闖關東的主要代表,乃至民國時期的人口統計中,山東人每年進入東北生活的約48萬人,整個民國期間約1830萬人,堪稱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移。

綜上,闖關東是我國曆史上一次悲壯的移民壯舉。他是由政府的內在政策導向,天災人禍的在外誘導因素趨使,而山東人闖關東的實質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血淚史。

參考史料:

  • 《清史稿》

  • 《滿洲旅行日記》
  • 《中國檔案精粹·黑龍江卷》
  • 《近代大連地區的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黃海燕,遼寧師範大學學報

棍哥觀史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我的爺爺奶奶,從山東榮成漂洋過海到了遼寧的丹東。(30年代輾轉到了南朝鮮,因南朝鮮反華排華又回到了青島)小的時候我問奶奶:為什麼闖關東,奶奶說:東北富啊!地肥!灑下種子就有收成,當年山東大旱,地薄收不了幾粒糧食。山東人勤快又會過日子。窮人在東北很快就緩過勁兒了,上個世紀的70年代,青島即墨的農民還有去東北謀生的。感謝東北黑土地,救了多少山東人!!


周正40249556


到東北方便啊,坐船一兩天就到了,而到南方要走幾百上千裡的旱路,拖家帶口的多難啊;另外,在東北的山東老鄉多,可以互相幫襯一下,聽奶奶說那時的山東人在東北是非常團結的,互相幫助、互相扶持。

我的太爺爺、太奶奶和太姥姥、太姥爺都是從山東闖關東到的大連,那時的大連雖然還是個小漁村,但太爺爺說這裡交通方便,無論走旱路、還是走水路都方便,將來這裡肯定會有很好的發展的,而且,回山東也方便,就在這裡留下來了,到現在已經有幾代人了。現在看起來,我太爺爺還真是有眼光啊。


好吃好做好學


闖關東,指的是河北和山東等地區的百姓越過山海關到關東地區(東北)謀生。闖關東的主力軍是山東百姓,至於山東的百姓為何要闖關東謀生,而不選擇到富裕的南方,其原因比較複雜,這裡金兔簡單來聊聊。


第一,關東地區離山東最近。

除了闖關東,中國近代史上還有幾次著名的人口遷徙事件,比如走西口、下南洋。

走西口是山西、陝西、河北等地區的百姓到內外蒙古謀生,下南洋則是福建和廣東等地區的百姓跑到東南亞一帶謀生。

而不管是走西口還是下南洋,都堅持一個就近原則:哪裡近,我就去哪裡謀生。

山東人闖關東也一樣。關東(東北)離山東並不遠,山東的百姓坐船最快只需要兩三天就能到達遼寧沿岸的港口,而在現代化交通還沒有普及的清末,山東的百姓選擇南下謀生,不僅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而且謀生途中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因素也會更多。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關東地區真的不適合生存,否則山東人不會跑到更遠的南方。

第二,關東地廣人稀、土地肥沃。


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看,關東地區比南方地區更適合山東人。當時南方地區的人口數量已經接近飽和,而從清末到民國初期,闖關東的百姓超過3000萬。在這種情況下,南方地區不可能再容下如此多的百姓。

關東地區不同,自清軍入關後,清政府一直將關東視為自己的龍興之地,嚴禁任何關內的百姓涉足,而且清朝還不斷從關東抽調八旗兵丁入關打仗,這就使得面積佔全國五分之一的關東地區,其人口數量只佔全國的0.1%左右,平均一平公里還不到兩人。

對比起人口稠密的南方,關東地區顯然更適合人口眾多的山東百姓。而且關東地區可是一塊神奇的寶地,這裡雖嚴寒,但是地勢平坦,而且有著非常肥沃的黑土地,顯然就是一塊適合耕種的寶地。而闖關東的百姓幾乎都是善於耕種的農民,對他們來說,人口稀少且擁有豐富土地資源的關東地區,顯然比遙遠的南方地區更適合作為謀生之地。

第三,闖關東得益於政策支持。

闖關東三個字,其實也不簡單。關,指的是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關東指的是山海關以東的東三省。而這個“闖”字,指的是在清政府的禁止下所進行的活動。


早在清初,每逢災年,黃河流域的百姓為了謀生就偷偷跑到關東地區,而且這時候闖關東的人數也是比較多的。例如,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關東地區的華北百姓就已經超過一百萬。政府封禁下尚且如此,可想而知關東地區的吸引力有多大。

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於邊疆地區的控制漸漸有些力不從心,為了抵禦沙俄對東北地區的侵蝕,1860年,咸豐皇帝下令開禁放墾,鼓勵關內的百姓移居於關外。

此時,因為戰亂和洪澇、蝗災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山東、河北地區的百姓為了生存,就紛紛響應清政府的號召,於是,以山東人為主的流民就大量出關,闖關東也因此由原本的“涓涓細流”演變為“滾滾洪流”。


再有一點,此時關東比南方“太平”。

此時南方有太平天國,有捻軍起義,而闖關東的百姓本就是為了謀生,此時南下,無異於自投虎口,所以對山東人而言,此時跑到南方謀生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當然,闖關東的過程其實也不簡單,因為交通不便,山東人要麼漂洋過海,要麼跋山涉水;因為地廣人稀、荒無人煙,山東人還得和隨處可見的野獸拼鬥;因為治安混亂,山東人還不得不躲避隨處可見的土匪……

無數闖關東的百姓還沒有抵達關東,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倒在了旅途之中,永遠不再起來,成了北上旅途中的累累白骨。


金兔歷史


闖關東熱潮最早出現於慈禧統治後期,在當時,由於清朝統治力度的衰弱,中原地區有很多人開始“偷渡”到了東北。

原本慈禧太后還有心想禁止中原地區百姓的進入,但是在發現無論再如何禁止都沒有用處後,她就放棄了原本的想法,開始在法規上允許中原百姓們進入東北,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闖關東熱潮才真真正正地爆發、大規模的人口才瘋狂湧入了東北。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感覺到奇怪,不明白那個時期的人們為什麼沒有跑到富庶、氣候宜人的南方去,而是跑到冬天寒冷無比的東北。

實際上並不是那個時候人們不想去南方,而是南方根本就沒有他們生存下去的機會。

南方生存空間已經飽滿

雖然在以前的歷史中南方一直都是荒蠻的代表,但是自從東晉時期開始,這種狀況就完全發生了改變,在東晉之後,江南地區以及其他的南部地區都陸續得到了很好的開發。

與此同時,這些地方原本稀少的人口也在陸續開發下逐漸增多起來,一直到清末民初的時候,南方的所有土地早已經全部被開發完成,人口膨脹到了一個頂峰。

在當時,這些南方的本地人也不一定有把握自己能擁有足夠耕種的土地,更何況是從外地跑過來的人?

如果不是為了打工,是根本不會有人想跑到南方去尋找機會的,在機會早已經被別人把握完的情況下,他們跑到南方只能等著被餓死。



東北無主土地的誘惑

但東北就不同了,在歷史中,因為各種遊牧民族、漁獵民族縱橫,所以東北一直沒有得到多少開發,一直保持著原始的森林、荒野面貌。

到了清朝的時候,這種情況同樣沒有改變,清朝統治者們為了保住他們這片故土不被滲透,他們從康熙年間開始,就在東北的邊區設置了柳條關,以此與內地劃開一個界限,禁止中原地區的百姓們進入東北和他們的其他族人們爭奪生存空間。



正因為如此,使得東北一直到了清末時期的時候,都保持了很原始的面貌,如同千年前等待被開發的南方一樣,擁有著無限發展的機會。

在那種情況下,誰先去了東北、誰先佔到了相應的土地,那麼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守住土地,那塊土地就是誰的。


在那個土地大於天的年代,這是最能讓人瘋狂的誘惑,所以,這吸引了很多沒有土地的人們,使得他們前仆後繼地湧向了東北。

以上就是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人闖關東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東北土地的肥沃、物產的豐饒,也是人們會選擇去東北的原因,這點不因東北的寒冷而改變。

不過相比第一個原因,後面的幾個原因卻顯得並不是多麼重要,畢竟對土地的擁有才是那個時期人們最為看重的。

東北的發展

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一下闖關東熱潮對東北的改變。

在闖關東之前,東北的人口非常稀少,就如同時至今日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一般,而在闖關東之後,東北的人口逐漸變得充實起來,一直到民國時期的時候,東北人口就已經變得跟中原地區差不多。


當時在張作霖的主導下,東北甚至成為了民國經濟以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在民國範圍內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發展後,現如今東北的總人口已經突破了億人大關,這與清朝之前的人口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由此可見闖關東對東北的影響。


孤客生


什麼人闖關東?逃荒的農民,手藝就是種地,所以闖關東為什麼不去南方,核心原因是,南方的江浙雖然較富庶,但人口眾多,僅能滿足自己種地,何來容納如此多移民,另外南方戰亂頻發,太平軍、捻軍霍霍江南幾十年,不得安寧,反觀東北“沃野千里,有土無人”,僅憑一句話,對逃難的山東人來說,充滿了足夠的吸引力,於是綿延了300多年的移民史。

據統計,從清初到民國,約有超過2500萬山東人背進離鄉闖關東謀生。

古代平頭百姓一般不出遠門,只有家裡出了大的變故,活不下去了才背井離鄉,山東人也是這樣,闖關東就是由天災人禍引起的。清朝時,山東的自然災害頻發,自然災害次數和嚴重程度居全國之首,先是黃河改道的澇災,經常出現旱災,弄不好就是特大旱災,全省各縣無一倖免,道光、咸豐更是連年頻發,此外,風暴、冰雹、蝗蟲、海潮等,災害種類多,外國人也入侵這片地土,法國人、德國人、日本人,戰事連綿,民不聊生,災害和戰爭破壞了社會秩序,各地匪禍叢生,大批大批的難民只能離開家園,另尋出路。

闖關東的歷史悠久,早在清初滿人入關後,東北成了無人之地,清統治者為了守衛這塊龍興之地,派了大量軍隊駐紮,有軍隊就要提供軍糧,當時的順治皇帝曾號召關內人移民關東墾荒,不但免交稅費,只要開墾一畝地就獎勵6升糧食,經過10年左右的開墾,當地糧食已滿足軍隊使用,這個口子封起來了,禁止漢人入關,同時封禁長白山等地達200多年,這時再想去關東,通過層層關隘,只能靠“闖”,一條走過去的移民路變成了血腥悲壯的求生之旅。

闖關東路上,搭的窩棚,供臨時居住。

儘管清政府嚴苛的封禁政策,但關外廣袤肥沃的黑土地,豐富的物產已深深烙在山東人心中,朝廷雖然封禁,依然有大量土地無人耕種,當地的駐防士兵也非常樂意把土地以低廉的價格租給山東人,到了乾隆中期時,闖關東的農民超過200萬人,所以乾隆發佈了更嚴厲的封禁令,並進行了大普查,黑戶的一律遣返回籍,但闖關東這條路,山東人也越趟越熟,禁不絕。咸豐10年,腐敗的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了《北京條約》,直接割讓了東北100多萬土地,沙俄的俯瞰,無奈之下,咸豐在死前終於解除封禁令。

圖為闖關東的人們等待檢疫過關。

清政府也在東北設立招墾局,給予各種政策,闖關東迎來高潮,一般兩條路,水路過海到遼南,陸路過山海關到東北,闖關東的不僅有山東人,還有河北、河南等省人,據統計,宣統年間,關東1800萬人口,有1000萬是闖關東來的,山東的膠濟鐵路就是專門倒騰往關東移民的,1928年3月的《天津通訊》報道,山東107年縣,有48個縣空無人煙,而在膠濟鐵路線上等待轉車出關的難民高達400萬,這是何等的駭人!


圖文繪歷史


俗話說得好,人挪活,樹挪死。

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為了能夠生存,“遷移”成了一種重要的選擇,也成了一種常態。山西人“走西口”,南方人“下南洋”,山東人“闖關東”,這都是近代有名的大遷移。

花開三朵,各表一枝,今天我們單說說山東人為什麼要“闖關東”。

東北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去了不捱餓

近代,山東人遷移,主要遷移地就是東北,大家稱這種行為為“闖關東”。

為什麼要用“闖”這個字?因為“闖”在這裡的意思就是出外謀生,為前程奔走。

中國古代基本上都是農耕社會,日子過不下去的也大多是農民,而關外的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因此農民去了就可以上手,吃飽是沒問題的,搞不好還能發家致富。

南方地區,雖然較為富庶,但耕地有限,南方人自己都不夠種,不要說遷移的人去種了。如果有本錢,要做生意,可能去南方更合適,但是要種地,再沒有比東北更合適的了。

而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往外遷移的,當然更多的就是農民了,東北自然成了第一選擇了。

東北的山東老鄉多,去了有照應

老鄉是個可以迅速拉近距離的“稱呼”,在東北,山東老鄉特別多,這讓山東人更願意去東北。

清初,清政府從政策上扶持百姓去“闖關東”,因為國家需要開墾更多的土地,需要有更多的稅收和糧食,這時期闖關東的風險最小,利益最大,去的都過上了好日子。

康熙中期,為了照顧滿族八旗子弟的利益,禁止大家“去東北”,但是,東北容易發家的消息,已經被前面去的人反饋了回來,於是,有些在山東等地過不下去的人就偷偷地往關外跑,有點像“偷渡”。無疑,這偷偷地跑,是有風險的。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又是賠錢,又是割地,國家國庫又緊了,老百姓的日子又難了。咸豐皇帝再次鼓勵大家去東北開荒,靠自己雙手掙錢,為國家的富裕貢獻點力量。於是,又有一批人去了關外東北。

這些前面去的山東人,無疑是嚐到了甜頭,也讓後來的山東老鄉闖關東有了目標,有了投奔的對象。

庚子事變後,國家大力支持山東等地民眾去山東,因此,人力輸出再次增加。著名電視劇《闖關東》就是庚子事變後去的一批。

張作霖父子先後掌權後,認識到人的重要性,大力歡迎內地人遷移東北,甚至有時火車免費運送。於是,大規模的山東人奔向了東北大地。

山東人願意闖關東,和老鄉居多有相當的關係。

早期內地戰亂多,而東北較為太平

亂世人,不如狗。戰爭時期,人的生命比狗還賤。

太平天國時期,南方到處都是戰亂,前後死亡人數以“億”計,捻軍起義,輾轉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死亡人數也是數量驚人;而稍晚一點的陝甘回亂,十年時間也是死亡近兩千萬人。

後面的中法戰爭,庚子事變等等,都是影響一大片的戰亂,每隔一個階段都有大量的人死亡。

這種情況下,國家貧窮,民不聊生,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剛好,此時遷移東北是被允許的,於是人口大省山東,開始向比較穩定的東北進行遷移,因為那裡能吃飽飯,而且戰亂相對較少。

地理位置上來說,山東遷移東北更為方便

人的心理,對離自己近的地方更容易認同。

西邊是去不了的了,太遠;南邊也是去不了,遠不說,地還少,人家自己都不夠種。所以,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東北是山東人最適合遷移的地方。

山東和東北距離較近,只隔了一個渤海海峽,坐船一兩天就到了;如果不坐船,走陸路,沿著海岸線,也是能夠到達。關鍵是,人家那地多還肥沃,就是冷一點,但冷怕啥呢?冬天屋內有火爐,睡覺有火炕,出門有皮大衣,習慣了就好了。

就這樣,山東人遷移,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更多選擇了東北。

山東人願意“闖關東”,而不是南下,原因就是因為東北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山東老鄉多,曾經戰亂少,地理位置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