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硬筆還是軟筆,需要怎樣找字體和選擇字帖?

問心問得幾回真


抱庸認為,練字選帖尤須慎重,一旦選錯了靶標,就等同於入錯了行。三點愚見,僅供參考。(插圖為抱庸行書習作)


第一,選最貼合自己書寫基礎、書寫風格的帖子。每個學習書法的人,都具備一定的書寫基礎,包括個人風格。如果字體本身就瘦長,可以考慮選趙孟頫、瘦金、啟功,如果字體本身方正平直,唐楷顏歐柳都可以選擇。總之,書寫基礎越相似越接近,越便於探尋彼此之間的聯繫,橋接領會貫通的途徑,也相對容易入門徑、出效果。




第二,初學書法要選正書而非醜書,能妍而勿拙。古今練字,多由楷始,也正是這個道理。打基礎階段,務求筆循正道,重在打牢點畫結構的根基。初學書法之人,如果就去臨王鏞、王冬齡的帖子,顯然只會臨出“災難性”後果。醜書不行,拙書也最好先別觸碰,我看了沈鵬毛筆楷書教材,拙氣十足,這對於初學者也是不太合適的。




第三,取法乎上,優先考慮臨習古人碑帖。古人依然是最好的老師,目前學書之人六七成以上都是先循唐楷之法,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這是合理的,也是經受了教學歷史檢驗的。當然,也有從隸書篆書學起的,這並無矛盾。今人楷法好的也有不少,田英章、盧中南很有代表性,也可以學,但與古人比,內涵造詣還是有在小差距的。



抱庸妄談。


抱庸詩書


今天來說一下硬筆字帖的選擇。我大學學的是書法專業, 平常週末在做一些助教,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教小朋友練字的的感受。

首先說一下家長給我聽出的一些問題:我家孩子練了這麼久,練的時候寫的還不錯,回了家就有回到以前的樣子,怎麼就沒有進步?漸漸地產生了一種練字無用到想法。我相信各位同行們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在這裡就涉及到一個書法和寫字的問題,現在很多書法培訓班採用的都是田英章一類的字體,還有各種7天練好字等等,最後孩子們到底有沒有正真的在日常中有所進步了。

在培訓班是按照硬筆書法那一套去教孩子,而孩子平常是要寫字,學了那肯定用不上。再仔細觀察一下平時書寫和練字的動作是否統一,所寫的的基本筆畫和練的一樣嗎?練字是一小時寫一張剛開始可以,後面速度又有多少提高。我經常說你們那不是練字是繡花了。寫字要有正確的動作。

只要留心觀察一下孩子們寫字的動作和字形,就知道讓孩子練啥了,其實字帖就在日常的學習當中。

歡迎評論留言一起討論。



書法迷


你好,我是小寶習書。

關於硬筆或者毛筆如何選擇字帖,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第一,選擇的字帖一定要權威優質。硬筆字帖可以選擇市面上銷售的比較好的並且是名家書寫的,最好帶有詳細的技法介紹。目前我國硬筆字帖市場比較好的有田英章,盧中南,吳玉生,荊霄鵬等等。如果想要更上一層樓,那麼就選擇古代流傳下來的小楷作品吧,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鍾紹京的靈飛經,趙孟頫的道德經和汲黯傳,文徽明的琴賦等都是非常好的帖子。

學習毛筆書法,可以選擇一些當代書家編寫的帖子作為入門練習,但是想要提高的話一定要取法乎上,選擇古代流傳下來的經典碑帖。

第二,所選擇的範字一定是自己喜歡並且有強烈願望想要練好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字帖上的字你都不感興趣不喜歡的話,何談去學好它呢?

關於字體的選擇,如果是入門的話,可以選擇選擇當代一些書家的楷書,例如盧中南,田英章的楷書。但一定要取法乎上,學習古代人的碑帖。楷書可以選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等人的碑帖,隸書可以選擇曹全碑,乙瑛碑,張遷碑等。有了一定的基礎,就可以學習行書和草書了。行書可以選擇王羲之集字聖教序,趙孟頫的赤壁賦,歸去來兮辭,洛神賦等。草書可以選擇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智永真草千字文等。

總之,選擇好的字帖會讓我們的起點更高,選擇自己喜歡的字帖會讓我們動力更足。








小寶習書


題主說到無論硬筆還是軟筆怎樣找字體和字帖,說明在練習的目的上追求比較高,也就是軟硬兼修,奔著練好書法的目的去努力,而不僅僅是興趣愛好了。欲練好精研書法,是需要下較大功夫的。根據筆者的經驗,建議如下。

一是從字體的選擇上,建議從楷書開始練習,這對於軟筆書法的練習尤為重要。當然這個觀點是有爭議的,但絕對為多數書家認同,而且從實踐看,楷書練習的確對學習書法有很好的幫助,所以不可或缺。至於其他書體的瞭解也很必要,相信在追求書法藝術的過程中自然會有體會,不必贅言。

二是從字帖的選擇上,如果確定了初始練習的書體,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如果是軟筆,練字楷書則從顏柳歐趙入手,行書從王羲之

、趙孟頫、米芾等入手,草書從王羲之、孫過庭、張旭、懷素等入手,等等等等。書法史上名家也就那些,喜歡哪個就選擇哪個認真臨習,無論哪家學到位也不簡單。

字體和字帖的選擇只是初步,關鍵是要認真臨習,堅持學習,找對方法,重要的是在正確的路子下堅持,相信無論硬筆與軟筆書法的練習,都一定會有所認識和進步。




鄴水朱華1



選擇自己最有感覺的。大多市場上的書法字帖,都是經典法帖或具有深厚書法功夫以及實踐經驗的教程,最低是具有示範作用的字帖或教程,只要我們感覺好,自己喜歡,看著順眼,甚至一看到就會有一種我要能夠寫出這樣水平的書法就好了的念頭,就可以作為自己的臨摹學習取法字帖。

喜歡才有興趣,有興趣才回有更深入的探尋的慾望,臨摹學習起來才容易樂此不疲,興趣十足。如果有了臨摹基礎,甚至對一家書法已經學有所得,希望自己的書法更具有豐富的內涵,也不妨選擇與自己風格相反的作品臨摹學習一下。比如啟功先生,可以說對歷代楷書和行書都有臨摹學習,甚至有臨摹作品公開出版。

對於硬筆書法不妨選擇較適合硬筆工具特性表現出作品,古代的現代的硬筆書法字體都可以。選擇毛筆書法作為硬筆書法字體儘可能不要選擇點畫粗細過於懸殊,不適合硬筆工具表達的書法作品。比如孫過庭的【書譜】毛筆書法仍然堅持先精一家的選擇和學習臨摹原則。


翰墨書道






何佬伍


看你要做什麼用了,平常寫字的話要練硬筆,硬筆寫好了只要需要寫字的地方都會用的到,人人誇你寫字好。軟筆毛筆的話可以作為一種愛好來培養,是一種提升個人素質的愛好,很值得學習。其實有很多人想練字,但不知道從哪開始做,於是上網搜,搜來搜去卻發現更亂了,更不知道該怎麼選了。

例如鋼筆字,有人選擇從楷體開始練,但是我建議從歐體開始,因為歐體有規律,相較於楷體來說更容易掌握,某寶有歐體字書法家的硬筆字字帖,可以臨摹。最重要的是它會說出各種筆法的重點,例如寫”丶“畫要注意角度,輕快入筆,緩重收筆,等等,就如啟蒙老師一樣帶你粗略一窺書法的門徑。

再說字帖,如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熟悉一點後,可以聯繫趙孟頫的《道德經》或者《靈飛經》,用硬筆或小楷臨摹,再往後就是趙孟頫的《行書千字文》等。

練習的過程很寂寞,千萬要耐得住,不要功虧一簣。


炳森國學講堂


我在教小學生,和高中生書法的實踐中體會到,軟筆和硬筆可以同時教,但可先教毛筆字,因為小學生手指上沒勁兒,握不住鉛筆或鋼筆,寫一會兒握筆姿勢就變了,而毛筆握筆姿勢是垂直的五指握筆,寫多久也不易累,不易變形,反而比硬筆好寫一些!至於用什麼帖?硬筆用田英章的楷書字帖較好,軟筆則用先學篆書,隸書,後楷書。從易到難。字帖用歐顏柳趙都可,讓學生自己選,當然先學歐顏較好!


西域老表


學習軟筆書法首先要以古人碑帖為主,而且是從楷書學起,必須從基本筆畫入手,然後是深入學習字的結構特點,也就是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合理安排,偏旁與部首的組合。硬筆也是一樣的,首先選擇自己喜歡的現代書家字帖,從基礎學起!

不過學習書法一定是貴在堅持,認真加努力,相信每個人都會成功的。


範方振書法


個人建議:

硬筆選擇行楷,因為其較適合日常辦公生活之用!字帖問度娘,找自己喜歡的。

毛筆,選唐楷入門。

另外,練習書法靠的是持之以恆,切記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很難實現自己的想法或者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