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應該和媽媽一起睡嗎?還是獨自睡小床比較好?

一縷冷香


這個問題我在懷孕時候糾結了好久,要不要買個小床讓寶寶自己睡,後來還是老人說不需要,寶寶會踢被子,我才歇了買寶寶床的心思。

寶寶剛出生時候我都不敢抱,就把她放到我旁邊,餵奶也是躺著喂,因為我們家寶寶出生時候是三月份,所以我都是把她裹在抱被裡然後讓他躺在我身邊的。現在寶寶三個月,根本不需要用到嬰兒床,因為我都是摟著她睡的,這樣子晚上寶寶吃奶很方便,你也會很省力。不用擔心會壓到寶寶,其實寶寶是很聰明的,就像她用手壓到鼻子,不需要緊張,她自己會留一個鼻孔的,放心好了。她不舒服,她也會發出聲音來提醒你的。做了媽媽後你就會發現寶寶有一點動靜你都會醒的。至於嬰兒床我覺得後期寶寶大了可能會用到吧。


小乖麻麻01


建議讓孩子獨自睡小床,我沒有道理和科學分析,只有一個孩子與媽媽一起睡的血淚史供大家警醒!

1982年,老公的姑姑生了一個兒子,小孩長得漂亮,又聰明伶俐,令姑姑與姑父頗為欣喜,可這個孩子在一歲多時卻過世了。

當年,姑姑雖然與當時的姑父是自由戀愛,但並不得孃家人支持,因為姑父家中實在太窮,不僅沒法把家安在村裡,僅有的餘錢也只夠在無人願意的半山腰草搭了一間土胚房,條件實在太差。

可姑姑認為,只要兩個年輕人心齊、肯幹,總有勤勞致富的一天。

結婚後沒多久,姑姑就懷孕了,那時懷孕生子也沒有我們現在講究,據姑姑說臨產生子時她還在菜地裡揮鋤頭,沒錢去醫院是產婆幫忙在家裡生的,孩子生下來家裡就只有一個1米5左右的木板床,完全沒有條件分床睡。

孩子的降生,讓姑姑姑父更加拼命幹活,因為天下父母心都希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

可是,在孩子一歲多還不到一歲半時,噩運突然就盯上了這個奮力共建的家庭。

那個冬天的晚上,成為了姑姑揮之不去地噩夢,與往常一樣,她把孩子先哄睡,然後再忙其他的事情,也許是那段時間太累了,那晚姑姑睡得太沉翻身時,不小心帶動了被子,結果蓋住了孩子的臉,厚重的被子壓住孩子的口鼻,小小的身子無力推動蓋在他臉上的被子,就這樣活生生地被悶死了。

第二天早上,姑姑醒來看到孩子烏青的臉和冰冷的身子瞬間一口氣沒上來就暈過去了。從此,悔恨一直壓在她心上,孩子的離去也成為了兩個年輕人跨不過去的一道坎,最後在沉默中走了3年之後,兩人以離婚收場。

直到現在,姑姑才知道原來小孩子在冬天有一個可怕的“病症”——蒙被綜合徵。

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蒙被綜合徵"多發1歲以內嬰兒,未滿月嬰兒尤其常見。主要由於家長怕孩子挨凍生病,給孩子穿得過多、有的甚至用被子矇住頭部,導致孩子高熱、缺氧,發生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等嚴重後果。這種疾病如果處理不及時,有可能導致嬰兒在短時間內突然死亡。

很多時候,一時疏忽大意,造成的就是終生悔恨。大人寧願累一點,也別偷一些小懶,小孩與大人同睡,不出事還好,一出事誰又能彌補呢?


我是妤媽,一個新手媽媽,歡迎大家與我一起探討情感育兒這些事。


妤媽說


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上,我會不支持同床睡,因為同床睡得危險真的很大。

我的一個親戚,前不久去醫院看她,後來她生了孩子回家後與孩子同床睡,不料差點發生意外,差點壓到孩子,她嚇得發了一個朋友圈:昨晚和寶寶同床睡,半夜驚醒,突然發現自己差點害了親生骨肉,瞬間淚流滿面。

對於她這個患有一點產後抑鬱的她,因為孩子的到來也愛笑了許多,可是經過那件事情之後,經常對孩子的事情小心翼翼,很多事情都細緻入微,親戚們都說她的神經繃得太緊了,該適當放鬆一下,她這樣回應:害怕孩子又一次因為自己的疏忽而發生一丁點意外。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她是敏感的,可是也正是她的這份敏感,我看到更多的是她對孩子的愛。當你真的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床上一起睡,也許真的很容易發生意外,試想一下新生兒有多嬌嫩,他們有多脆弱,輕輕地用點力,都可能弄疼他們。在熟睡時,很多人時放鬆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當時做了什麼動作,而這個動作都有可能對新生兒不利。

以上只是我基於一個母親的看法來發表的看法。

但是當我作為一名育兒優質作者@小北媽咪,我會告訴讀者,新生兒到底該不該和媽媽同床睡,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

很多媽媽把孩子放在床上,對經常喂他們母乳的母親來說,這個舉動是很便利的,有時候孩子半夜醒來餓了,媽媽就能很快知道,就是喂好孩子。當你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的時候,他們也很容易發生不同不好的情況,因為不在母親身邊很容易著涼,也不方便媽媽喂孩子。

把孩子放在小床上也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樣做同樣有好處。嬰兒床有護欄不會讓孩子掉床,並且不會有媽媽在身邊會壓到孩子的危險。

不過,還有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有一種嬰兒床是3面的,靠在母親的那一面護欄是沒有的,可以放在媽媽睡覺的床邊,這樣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的孩子,也能減少媽媽因為無意而傷害到自己孩子的情況。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辦法,不要以為這樣就能太鬆懈,也可能會發生意外。

媽媽和新生兒一不一起睡,主要看媽媽自己的意願,但孩子的安全也正因如此被媽媽掌控,希望媽媽們仔細考慮好。


小北媽咪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糾正一個觀念,同床睡和同一床被子睡是兩回事。

在我們家孩子出生之前,我買了嬰兒床,信誓旦旦的表示,絕對不和孩子同床,避免出現任何意外。但是,孩子出生一段時間後,我才發現,同不同床對孩子完全沒有影響,我自己反倒因為非要把孩子折騰到小床吃了不少苦頭。

我是順產母乳餵養,剛出生的孩子吃奶的頻率大概2個小時左右一次,我們家孩子食量大,有時候都不用2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剛出院那會,我自己身體沒有恢復好,還要半夜起來給他餵奶、換尿片、哄睡,再爬起來給他放回嬰兒床,冬天天氣冷的要命,一晚上爬起來五六次,簡直要命。

後面一段時間他長重了,吃完奶再抱回去,基本上整個胳膊都麻了,實在受不了了,就買了防護欄,專門在床的一邊整理出一塊地方給他睡覺。放床上以後,生活都幸福多了,可以躺著餵奶、哄睡,換尿片也不用站在地上吹冷風了,簡直不要太好。

我們的床大,他自己睡覺的地方佔了一半地方。各蓋各的被子,各睡各的覺,大一點以後,餵飽他一個晚上有時候都不用管,我自己睡覺姿勢再怎麼不好,也影響不到他。

到現在2歲多了,他還在自己的床邊上睡覺,有防護欄很安全,就是冬天需要半夜蓋被子,換尿片子,其他一切都非常的好。自己一個人睡一個被窩,從來沒有往我們被窩爬過,有時候我睡著腳跑到他被子裡,都會被他喊醒拿出來,我也是不知道該哭該笑了。

但是,目前的狀況我很滿意,而且,我們外出,把床一邊靠牆,他自己睡一張床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反正一直都是自己一床被子睡,睡的很好,最近開始學習蓋被子了,蓋不好會喊人幫忙了。

其實,很多父母之所以反對同床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同床睡不安全,容易造成孩子缺氧或者窒息的風險,另外,就是小孩子體抗力弱,大人身上攜帶的病菌容易傳染給孩子。最後,同床睡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容易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性,對孩子的正常成長和心理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事實上,這種說法正確的基礎是建立在同床同被的情況之下。如果同床不用被,這種說法完全沒有了站得住腳的依據。

所以,到底同床還是不同床,還是根據實際情況,爸爸媽媽們自己判斷,個人覺得只要各睡各的,互不影響,同不同床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關注@晨媽育兒說,一起學習育兒,一起記錄成長!

晨媽育兒說


你好,我是一名7歲孩子的媽媽,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在這裡我說一下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因地制宜,以自身情況和孩子狀況為判斷標準。

首先我家孩子一直都是和我睡的,直到他今年9月上小學為止,我為什麼會選擇讓孩子和媽媽一起睡呢?最大的原因是我兒子小的時候非常容易受驚嚇,一個月大的時候,大人在旁邊說話都能把他嚇著,晚上經常會驚醒,然後大哭。

家裡的老人說是小孩子魂不穩,要多陪著,這種說法都是老一輩的,科學的解釋應該是新生兒沒有安全感,當媽媽陪在身邊的時候會感到安心,哭鬧的次數就會減少。

其次新生兒和媽媽一起睡可以更加有利於母乳的餵養,在晚上的時候就算是寶寶餓了醒來,媽媽也可以立刻喂寶寶吃奶之後。在孩子的旁邊哄他睡覺的,而且更能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感情的增進。

但是寶寶和媽媽一起睡的時候一定要多加註意,才能讓寶寶保持更好的健康狀況哦。

當然了,如果你是一個睡姿不好的媽媽,為了寶寶的安全可以嘗試在床邊放一張嬰兒床,這樣也能夠即使瞭解寶寶的情況。


寶媽啊玲


很多人都我認為新生兒應該獨自睡小床,我生我家閨女前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也給孩子準備了小床。


但生下我閨女我發現,她不愛睡小床,只要把她一個人放到小床上,她就哭,把她和我放到一個床上,她就很平靜。所以我認為,新生兒和媽媽睡一張床比較好。



1、新生兒和媽媽睡一張床,孩子更有安全感。孩子能敏感地感知道媽媽身上的氣味,和媽媽在一起睡一張床,孩對孩子身心發育都更好。


2、有利於照顧寶寶。給寶寶母乳更方便,寶寶拉臭臭了,能第一時間聞到氣味,及時給孩子換尿布,有利於更好地照顧寶寶。


3、有利於增進母子感情,新生兒和媽媽睡一張床,媽媽能隨時撫摸和擁抱寶寶,給寶寶大量的撫觸,是利於寶寶大腦和身體發育的。


4、但是,一定人注意孩子的安全。媽媽不能和寶寶蓋一張被子,要給寶寶準備一個單獨的適合寶寶的小被子,防止寶寶被不小心矇住口鼻,導致窒息。而且,在寶寶睡著後,媽媽和寶寶之間要用枕頭隔開,以小心媽媽壓到寶寶。


總之,我認為新生兒和媽媽睡一張床更利於寶寶身心健康,但前提是要注意寶寶的安全,媽媽不要壓到寶寶,也防止被子蒙到寶寶口鼻。


關注我@東林富談育兒 我們一起成長。



東林富談育兒


我剛生完二胎不久,說說我的經驗吧,生老大之前看了各種新生兒和爸媽同睡出意外的,當時給嚇的呀,當然還有各種專家都是建議分床睡的,所以老大出生就睡小床,但是說實話並沒有堅持多久,因為寶寶放在小床上晚上我餵奶非常不方便,我是躺著餵奶的,我要把孩子抱到床上餵奶喂完還得抱回去,一喂可就是半個小時起步啊,白天也一樣,月子裡基本都是躺著餵奶,新生兒吃奶頻繁,時間又長,還容易吃著吃著就睡著,小床大床抱來抱去的真的不方便,所以出了月子也就和我一起睡大床了,老二就是直接和我睡的大床。當然寶寶和媽媽睡一定要注意,離得不要太近,要有一定距離,單獨蓋小被子,注意不要蓋的太高唔到嘴巴鼻子。第二餵奶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第三媽媽睡覺輕一點,時不時的看看孩子。總之多注意夠細心同床睡沒問題,而且同床睡孩子有安全感也可以增進媽媽和孩子的親密感。


雪梨


說說我的經驗

我們是寶寶跟大人睡,床靠牆,寶寶睡靠牆那邊,防止掉床下,穿睡袋或自己蓋一條被子,寶寶不能跟大人蓋一個被子,大人翻身容易壓到寶寶,大人拉被子或翻身也會讓寶寶著涼或者臉也被蓋住,也容易受驚,所以不建議大人跟寶寶睡太近,也不要蓋同一條被子,冬天建議寶寶穿睡袋

寶寶不能睡父母中間,原因同上,怕壓到,怕著涼,怕臉被蓋住

我家大寶睡了一個多月小床,睡不踏實,我拿我的衣服放他旁邊增加他的安全感,但效果不明顯,有時一整晚都在搖小床沒法睡,後來就沒讓他自己睡了,小寶就午睡睡過小床,晚上都跟我們睡

總的來說還是要看你跟寶寶哪種方式睡得好就選哪種,當然寶寶跟大人睡會更親,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粉粉小婉


我覺得選擇最適合自己和寶寶的方式即可。

按照育兒專家的理論,新生兒要和媽媽分開睡,多少人產前信誓旦旦要科學餵養,要從小分開睡,早早就買好了小床,我還買過兩個,最後都賣掉了。


按照我自己的親身體驗,還是帶著睡更好。

1、餵母乳方便。因為順轉剖,身上有傷口,所以最開始學會的哺乳方式是側躺喂,即便是翻個身傷口也是疼死。整個月子期間,除了吃飯、上廁所外,其他之間我都是躺著的,包括餵奶,因為躺著傷口是最舒服的。我一直到五個月的時候才學會坐著抱喂,但是夜間哺乳還是側臥喂。尤其是剛出生,2小時哺乳一次,我經常喂著喂著自己就睡著了,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的。如果分開睡,每隔兩小時就要起身從小床裡抱起來,喂完再放回去,那我的老腰估計都斷了。產後幾個月最需要休息的是媽媽。

2、能隨時觀察到孩子的狀況。新生兒都比較嬌弱,也比較容易出現問題,帶著睡的話媽媽不會睡得太沉,嬰兒有狀況能第一時間發現。

3、更符合自然規律。孩子剛從母親的子宮裡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其實是很缺乏安全感的,能呆在媽媽身邊,有熟悉的氣味,孩子會更有安全感。

4、不容易著涼。如果剛好趕上冬天出生,晚上分開睡的話,每隔兩小時把嬰兒從熱烘烘的被子裡抱出來,等喂完,小被窩已經涼得差不多了,寶寶要用自己的熱氣去把被窩暖起來,一晚上反反覆覆幾次,孩子很容易感冒。帶著睡就簡單了,把衣服撩起來就是。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星城紀


芙蓉廳新生兒應該和媽媽一起睡嗎?還是獨自睡小床比較好?

我家兩個小孩從生下來就是和我一起睡的,從沒睡過嬰兒床。

首先讓寶寶睡嬰兒床其實就是為了防止寶寶和大人一起睡時會被大人壓倒或者睡著後被大人的被子給矇住而發生意外。現實中也確實存在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不得不防,因此,我家寶寶和我一起睡的時候,我都會單獨給他蓋上小被子,並且我不會緊挨著他睡。這樣,我就不會壓倒他,他也不會因為大人翻身而被被子矇住了。

其次,說一說和媽媽一起睡的好處。

1、方便照看寶寶,媽媽也輕鬆

寶寶和媽媽一起睡,媽媽晚上醒來可以隨時觀察得到寶寶的狀況,如果寶寶把被子給蹬掉了的話,可以立即給他蓋上,媽媽也不用每次都爬起來看寶寶睡得好不好了。

2、方便給寶寶餵奶

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半夜寶寶如果餓了,媽媽可以直接睡著給寶寶餵奶,不用把寶寶抱起來,既不會讓寶寶冷著,媽媽也不會被冷到。如果寶寶是睡嬰兒床,每次餵奶都要去把寶寶抱起來,想想都好累啊。

3、增加寶寶安全感

有時候寶寶半夜醒來,並不是因為餓了,如果寶寶和媽媽一起睡,媽媽順手拍拍寶寶,寶寶就又睡著了。如果是睡嬰兒床的話,就沒有這麼方便了。

總之,我是贊成寶寶和媽媽一起睡的,對寶寶和媽媽都有好處,但是寶寶和媽媽一起睡,也要注意安全,最好同床不同被,如果實在不放心要給寶寶睡嬰兒床,也可以拆掉嬰兒床的一邊護欄,使其緊挨著大人的床,這樣也同樣方便照顧寶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