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接上篇,在上篇提到了古橋文乃的主場是男主本身並且在感情上幾乎擁有絕對的主導權,我們來談下一個問題——其他幾個角色的關鍵是什麼?

我不否認各個角色都有很強的魅力,但在談幾個女角色的交鋒之前,我們先需要剔除出去一個關鍵角色,那就是目前人氣極高,但實際上從設定開始就不存在希望的桐須真冬。畢竟這部作品的名字叫《我們無法一起學習》而不是《為什麼老師會在這裡》,即使桐須真冬在作品裡體現出了再多的戲份和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腦補也是一樣。作為一個大齡處女,對男主有那麼點興趣甚至感情並不算奇怪,但無論從哪個角度走,年齡和身份都是無法跨越的鴻溝。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我們看的不是《言葉之庭》,作品主線也並非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愛情故事,走到這一步的情況少之又少。

更何況兩個人之間還有一層羈絆:即男主父親和老師的師生關係。

當一個人和你羈絆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麼她也會很難成為你的妻子,因為兩口子的關係往往是在一起後才建立的,而非相反。

建立了這個前提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開始冷靜思考,老師在這部作品當中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又在劇情的推進中完成了什麼任務?我們翻遍以往的故事,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老師”這種大你半代而又和你產生了一定交集,甚至產生了一部分感情波動的角色並不算少,但能否成功可就是另一回事情了。考慮到這一點就會發現,作者優秀的畫工和劇情安排讓老師這個角色如此該死的甜美並不是一件難以預料的事情,而是在製作初期就有的確定事實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或者說,在他的故事結構裡,本來就有這麼一個角色的存在。

客觀地講,桐須真冬的存在,在作品屬性方面和讀者觀感方面,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世界,雖然這兩個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又交匯,但區別來看的話,兩者之間的出發點卻完全不一樣。對於作者而言,桐須真冬的存在一方面是三個女主角互相鬥爭的洩洪處,以及自己部分私貨的再入點,桐須真冬的存在一方面平衡了幾個女主角的優劣勢,另一方面又讓作者的一部分性癖得以完美展現。而對於讀者而言,桐須真冬的存在則是一個“完美女性”的情感投射,從感情方面來講,路人粉大多數被這個不參與爭奪且自身魅力極高的“完美女性”所吸引。而從角色屬性方面來講,其身份又能讓大多數角色粉放下成見——畢竟老師確實沒什麼威脅。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老師每次出場,幾乎都會換一次造型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三套泳裝(死庫水、普通大人泳裝和相對性感一點的泳裝)、JK(41話前往學校拿資料)、內衣、學校用制服、學生體育服、體操服(花樣滑冰)、女僕裝、連衣裙式居家服(出自34話其他老師想象)、浴衣、圍裙、旗袍、聖女、運動老師(出自63話泳裝+套衫)、魔法少女(出自65話學園祭變裝)、教師用圍裙(出自74話)、聖誕老人裝(出自100話)等等一大堆服裝在老師身上的出現,實際上是個不得不為的選擇。

你需要考慮的一點就是,假如給了三位女主其中一位一次變裝,那麼其他兩位是否需要?如果不需要的話,那麼誰是主角已經不言而喻了。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這也是為什麼古橋文乃優勢很大的原因,古橋文乃的優勢就在於和男主有堪稱獨一無二的日常互動體驗(比如58約會回和39牽手同睡回,和其他角色的類似劇情則主要非男主主動),而其他角色和男主的互動文乃又幾乎全部清楚(男主會找她諮詢),在掌握了主動權和幾乎所有知情權的情況下,文乃的行為又非常主動。

其他角色和男主幹了什麼文乃都知道,而文乃和男主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且兩個人的日常互動已經修煉到了眼神交流的地步。

理論上來說,這種即當情感導師又下場參戰的角色,是不應該出現的。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當然,回到老師這個問題上來,作者在不方便對其他女主角區別對待的情況下,將這這部分的洪流以及一部分私貨傾注到“老師”的身上,就成為了最佳的選擇。

所以我們在作品中可以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橋段。

如果幾個女主角單獨變裝或者有單獨劇情,那麼接下來其他女主也會輪流來一發單獨劇情(古橋文乃除外,這個確實是作者開掛),如果非要讓女角色變裝,那麼絕大多數情況下所有女主角都會一起變裝(和服回、浴衣回、泳裝回和後面想象的婚紗回),而如果不想影響到各大女角色之間的平衡又想發福利夾私貨。

讓老師變裝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當然,如果不是老師的話,這個角色也可以換成學姐小美浪愛橙,但是作者完全可以把老師的設定套在學姐身上,作用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在變裝之外,老師這個角色最主要的作用,還是發掘男主對於自身的認識,以及在“自己的夢想”上做出的決定和改變。男主的想法實際上是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的,首先就是在和女主改專業這方面的思想,其次是讓他們開始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後是開始發掘出自己的內心深處夢想。開始從“最能賺錢的專業”轉變為了“自己最想做的專業”,從一個執著為了家人考慮的人變的想追求那麼些夢想。

而這些轉變中的核心角色,就是老師。

作為連接著唯我成幸和唯我成幸父親的橋樑,老師在這一節裡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靈魂和人生意義上的“老師”,她把教師的責任、義務和人生,從成幸父親那裡傳遞了下來,最終傳遞到了男主的身上,讓男主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傳遞了靈魂的人。從之前的“想要撐起一個家庭”到了“真正想為了夢想和家人去拼一把。”也正是因為這個轉變,男主的母親才將其父親留下來的存摺給了男主去上學。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男主才真正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事情,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即使是自己也走上了“浪費資源”這條路,對於男主來說也是一件可以值得驕傲的事情。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因為他想成為一個教育工作者。

在這個時候的“老師”,才真正的成為了“老師”,學習上的發展實際是不太值得一提的,但精神上的傳遞,才是角色存在的意義。因此到了這一步,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已經徹底劃上了句號,不可能再往下走一步,在已經超越了肉體和初級上的情感關係外,唯我父親→老師→唯我成幸這條線已經徹底閉環,成為了精神傳遞的核心線。因此在這部分劇情後,男主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對升學的看法也徹底改變了,而這個橋段也正是作者設計最巧妙的一段,一方面作者在這裡封死了桐須真冬作為主角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在為收尾做準備。不管是男主感情上的收尾還是整體劇情上的收尾,最終是要迎來一個結局的。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兩父子對於桐須真冬的影響實際上是一起一承,男主的父親鼓勵真冬追求,而男主又讓真冬找回了在滑冰場上的自己。男主影響了老師的情緒,老師又反過來將唯我成幸父親的精神傳遞給了男主改變了他的看法。這三個人兩對師生的關係,構成了這部作品裡最有趣,也最深刻的一次交流,六年前的成幸父親剛剛去世(故事開始是五年前,而故事已經過了一年),六年前的成幸還在初一,而六年前的老師也可能在經歷自己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候

古橋文乃的憂鬱(二):桐須真冬的暴走

但六年後的兩個人卻以不同的方式踐行了自己對“老師”和“長輩”的承諾,最終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老師”

如果僅僅就因為一點福利和好感讓兩個人走在一起,我覺得才是對故事和成幸父親最大的侮辱和無視,這種跨越愛情與親情的靈魂交流,遠遠比一點點粉紅色的東西重要的多。

因為桐須真冬,就是桐須真冬,不是會寫出唯我文乃的大小姐古橋。

這難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圓滿?


打個小廣告

敬請關注:公眾號/百家號/今日頭條/知乎專欄:言葉漫研

固定更新ACG相關內容和回答

順便打個預告,下一篇談緒方理珠。

緒方理珠的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