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消防工程師~必考知識點

註冊消防工程師~必考知識點

1. 燃燒可分為有焰燃燒和無焰燃燒,燃燒的發生和發展,必須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即可燃物、氧化劑(助燃物)和溫度(引火源)。

2. 常見的引火源:明火、電弧、電火花、雷擊、高溫、自燃引火源(白磷、烷基鋁在空氣中會自行起火;鉀、鈉等金屬遇水著火;易燃、可燃物質與氧化劑、過氧化物接觸起火等)。

3. 閃電越低,火災危險性越大,反之則越小。閃點與可燃性液體的飽和蒸氣壓有關,飽和蒸汽壓越高,閃點越低。當液體的溫度高於其閃點時,液體隨時有可能被火源引燃或發生自燃,若液體的溫度低於閃點,則液體是不會發生閃燃的,更不會發生著火。

4. 汽油的閃點為-50℃,煤油的閃點為38~74℃,根據閃點的高低,可以確定生產、加工、儲存可燃性液體場所的火災危險性類別;閃點<28℃的為甲類;閃點≥28℃至<60℃的為乙類;閃點≥60℃的為丙類。

5. 易燃液體的燃點一般高出其閃點1~5℃,且閃點越低,這一差值越小,特別是在敞開的容器中很難將閃點和燃點區分開來。因此,評定這類液體的火災危險性大小時,一般用閃點。

6. 自然點越低,發生火災的危險性越大。

7. 氣體燃燒方式分別為擴散燃燒(如燃氣做飯、點氣照明、燒氣焊等)和預混燃燒(汽燈的燃燒)。

8. 液體燃燒:閃燃(最低溫度)、沸溢、噴濺。

9. 一般情況下,發生沸溢要比發生噴濺的時間早的多。發生沸溢的時間與原油的種類、水分含量有關。根據實驗,含有1%水分的石油,經45~60min燃燒就會發生沸溢。噴濺發生的時間與油層厚度、熱波移動速度及油的燃燒線速度有關。

10. 固體燃燒:蒸發燃燒、分解燃燒、表面燃燒、煙燻燃燒(陰燃)、動力燃燒(爆炸)。

11. 完全燃燒產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2(氣)、H被氧化成H2O(液體)、S被氧化生成的SO2(氣)等。

12. 、不完全燃燒產物指CO、NH3、醇類、醛類、醚類等。

13. 揮發性金屬的沸點一般低於其氧化物的熔點(鉀除外),不揮發金屬其氧化物的熔點低於金屬沸點。

14. 燃燒產物危害;毒性和減光性,通常可見光波長λ為0.4~0.7μm,一般火災煙氣中的煙粒子粒徑d為幾μm到幾十μm,由於d>2λ,煙粒子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

15. 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

B類火災:液體或可熔化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C類火災:氣體火災;

D類火災:金屬火災;

E類火災:帶電火災;

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

16. 按照火災事故所造成的災害損失程度分類;

(1)特別重大火災: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2)重大火災: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3)較大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以上5000萬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4)一般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注:“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17. 火災發生的常見原因:電氣、吸菸、生活用火不慎、生產作業不慎、設備故障、玩火、放火、雷擊。

18. 熱量傳遞3種方式: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

19. 煙氣流動的驅動力包括室內外溫差引起的煙囪效應,外界風的作用、通風空調系統的影響等。

20. 火災初起時,煙氣在水平方向擴散的速度為0.3m/s,燃燒猛烈時,煙氣擴散的速度可達0.5~3.0m/s;煙氣順樓梯間或其它豎向孔道擴散的速度可達3.0~4.0m/s。而人在平地行走的速度約為1.5~2.0/s,上樓梯時的速度約為0.5m/s,人上樓梯的速度大大低於煙氣的垂直方向的流動速度。因此,當樓房著火時,如果人往樓上跑是有危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