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品高官涼州將軍,坐鎮西北,到底能夠管理多少軍隊?


從一品高官涼州將軍,坐鎮西北,到底能夠管理多少軍隊?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曾經給大家聊過綏遠將軍、盛京將軍等鎮守將軍的品級和管理範圍。今天,我們聊聊清朝統治時期,地位非常特殊的涼州將軍。認真的說,涼州將軍不屬於轄地將軍,也不屬於鎮守將軍。而且為了拱衛西北地區,特別建立的將軍。涼州將軍屬於從一品的管理,地位高於陝甘總督。那麼,威風八面的涼州將軍,到底能夠管理多少軍隊呢?


從一品高官涼州將軍,坐鎮西北,到底能夠管理多少軍隊?


首先,我們聊一下清朝的將軍類型。清朝的將軍分為鎮守將軍和轄地將軍,兩種將軍的情況不一樣。清朝是東北漁獵民族建立的政權,清朝入關以後,需要照顧自己的老根據地。因此,清朝在東北地區建立了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時期,又設立了伊犁將軍和綏遠將軍。

這些將軍屬於轄地將軍,將軍管理整個管轄區的所有軍政事務,實際權力非常大,類似於總督、巡撫和提督的結合。除了邊疆上的轄地將軍,清朝入關以後,在內陸省份的重要城市,都是駐紮部分八旗軍。因此,設立了一系列的鎮守將軍。例如杭州將軍、江寧將軍、西安將軍等等,這些鎮守將軍都是從一品官,負責兩三個省的八旗軍事務。但是不能插手地方行政,也不能插手綠營軍的管理。在實際權力上,與轄地將軍差別很大。


從一品高官涼州將軍,坐鎮西北,到底能夠管理多少軍隊?


起初,清朝的各位將軍中,根本沒有涼州將軍。那麼,清朝為何要設立涼州將軍呢?在清朝統治的中前期,西北準噶爾部是很大的隱患。在鼎盛時期,強悍的準噶爾部控制了新疆、青海等地,甚至準備進一步進攻清朝腹地。當時,甘肅省屬於抗擊準噶爾部的最前線。至於涼州,就是現在的甘肅省武威市。武威地區位於甘肅省的中西部,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準噶爾部向東擴張,即使嘉峪關一線失守,涼州則是必經之路。

因此,從雍正皇帝在位時期,清朝已經開始考慮建設涼州城為軍事要塞。《雍正實錄》中記載:“現今準噶爾逆賊敗遁,查涼州為甘肅咽喉,通省關鍵,請駐兵二千名。俟現駐涼州兵丁撤回時,於養育兵、暨餘丁內挑補。其新駐兵丁,請設將軍一員統領,駐札涼州。所有應設協領、佐領、防禦、驍騎校、筆帖式等官,令將軍秦布酌議具奏理事同知、通判等官暨一切修理城垣營署軍裝等項。”


從一品高官涼州將軍,坐鎮西北,到底能夠管理多少軍隊?


由此可見,雍正皇帝開始與軍機大臣們商議建立涼州要塞的重要性。由於和通泊之戰的慘敗,清朝損失了1萬餘滿洲八旗的精銳,但是喪失了主動進攻準噶爾部的能力,只能轉入了守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建設涼州要塞的更加迫切。根據清朝史料的記載:“雍正十三年,設甘肅涼州八旗滿、蒙、漢兵凡二千人

。”由此可見,涼州重鎮的雛形已經形成。

但是由於雍正皇帝的突然去世,西北地區的戰事開始暫時停止。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年輕的乾隆皇帝上臺。隨後,清朝重新開始了針對準噶爾部的戰爭。按照紀錄:“乾隆二年,設涼州將軍、副都統各一人,滿、蒙、漢佐領、防禦、驍騎校、步軍尉及八旗驍騎二千人,步軍六百人。”至此,涼州將軍建立,涼州重鎮成型。


從一品高官涼州將軍,坐鎮西北,到底能夠管理多少軍隊?


涼州將軍和其他鎮守將軍一樣,都是從一品高官。其實,甘肅省境內,有三位高官,分別是涼州將軍、陝甘總督和甘肅巡撫。在官位排名的時候,涼州將軍甚至高於陝甘總督。不過,涼州將軍屬於朝廷特別設立的官職,主要負責管理涼州周邊的綠營軍和八旗軍,一旦與準噶爾部開戰,能夠迅速進入進攻位置。所以說,涼州將軍與傳統的將軍都不一樣。

起初,涼州將軍的作用和地位確實非常重要。但是在乾隆皇帝在位的中期,困擾了清朝70多萬的準噶爾部最終被平定。乾隆皇帝在西北設立了伊犁將軍,隨著準噶爾部的平定和伊犁將軍的建立,涼州將軍的地位迅速下降,因為不再面臨巨大的危機。到了清朝統治的中後期,涼州將軍成為了清朝貴族們刷資歷的一個崗位。因此,雖然作用已經大大降低,但始終沒有被撤銷。


從一品高官涼州將軍,坐鎮西北,到底能夠管理多少軍隊?


請注意,所有的鎮守將軍和轄地將軍,基本上都是清朝貴族出身。即便是涼州將軍,也是這樣的情況。例如一位貴族在涼州將軍崗位上呆了好幾年,下一步肯定是伊犁將軍或者綏遠將軍。涼州將軍成為了進一步晉升的跳板,基本上都會從涼州將軍調任其他重要崗位。當然,涼州將軍雖然地位重要。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基本上成為了空架子。尤其是八旗軍和綠營軍荒廢之後,涼州將軍僅僅是一個稱號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