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最近,與雲南一位從事旅遊的朋友聊天,聊到今年的旅遊形勢。

朋友說:唉,難啊,今年實在是難啊!該何去何從呢?

朋友一連說了兩個“難”字,話語間,透著無奈與無助!

今年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這位朋友,是一位民宿從業者,在雲南一古城附近,開著一家不大不小的民宿,也算是一個文旅人!

這幾年,雲南旅遊業發展很快,也帶動了民宿的發展,朋友就是在那段時間,開始涉足這個行業的!

但是,今年春節以來,由於受到疫情影響,雲南各大旅遊景區紛紛暫停營業,於是,旅遊景區周邊的民宿,自然是沒有生意可做!

所以,朋友一連說了兩個“難”字,可能真的是肺腑之言!

的確,誠如朋友所言,受疫情影響,今年旅遊相關產業,確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創,遠的不說,就說國內吧,在春節前後,全國有大大小小上千家A級旅遊景區暫停營業,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可謂前所未有!

今年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直到最近,隨著疫情好轉,才陸陸續續有旅遊景區,恢復營業。

雖然說已有部分旅遊景區,嘗試恢復營業,但是,受疫情影響,真正來旅遊的人數並不多,而且,從短期來看,這種冷清的情況,依然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而這段時間,正好是春暖花開之時,正是旅遊高峰期,對於旅遊業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黃金季節!

身邊不少從事文旅工作的朋友,這段時間,很是著急,常抱怨說:唉,該咋辦呢?

面對朋友的抱怨,我也時常勸慰道:今年受影響的,並非只有旅遊業,大家都很艱難,好在現在已經好轉了,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天,近在眼前,好日子,不遠了!

今年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其實,面對危機,無論是個人,還是行業,都會遭遇或長或短的陣痛,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但是,我想說:危機,危機,對於各行各業來說,是危險,也是機遇,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艱難的處境,對強者來說,是一塊墊腳石,對弱者來說,則是一道萬丈深淵,就看你能不能很好地適應,並完美蛻變!

這段時間,面對疫情的影響,其實,也有不少地方,在做著各種嘗試。

今年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舉個例子吧!話說最近,浙江麗水縉雲縣,通過線上實景直播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了仙都景區、特色民宿、鄉村旅遊、縉雲燒餅等旅遊資源,不僅為縉雲文旅疫後恢復,打下了基礎。

無獨有偶!貴州安順,也在積極開展直播旅遊的形式,當地陸續推出“雲遊直播”,通過對景區實景講解、特色有趣項目體驗種草的形式,來做宣傳。

今年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今年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我想,在困境中,積極做著各種嘗試,或許是最好的辦法!靠、等、要,長久不了,唯有自救,才有出路!

因為這些積極行動,不僅是自救,也是一種嘗試,或許,在這種嘗試之中,能孕育出新的模式,對於推動旅遊產業的創新發展,可謂很有意義!

更多見聞思考,敬請關注頭條號:地方之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