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內部招聘,凡是通過月薪上萬,能招到合適的人嗎?

勞務從業者


還有這樣的好企業,想問下招人嗎?我想提前報個名。大家都知道,因為肺炎疫情的原因,這次有很多企業都步入了難關,很多知名大企業比如西貝等爭相表示抗不過三個月。可以說一場突如其來的人禍讓各行各業萎縮,小一些的甚至破產倒閉,更別提活到疫情結束了。而樓主的公司能在這場“黑天鵝”事件中平穩度過,並且願意開出高薪招人,找到合適的人肯定不是難事,主要從以下幾點分析得出。

一、疫情爆發是在春節期間,如果換作往年,就有很多人會在公司發完年終獎春節之後選擇換工作,但這次疫情直接導致很多公司倒閉裁員,所以原本該換工作的人也不會輕易辭職。一旦疫情過去,經濟開始復甦,各個公司的業務開始增長,大量的招聘會使得這群原本就想換工作的人選擇辭職重新選擇下家,再加上樓主的公司開出的薪水也不低,肯定更能吸引一大批人才。

二、在疫情期間,由於很多行業都無法復工生產,卻需要支付正常的人工和房租等成本,所以疫情過去之後,留下來的企業都很不容易,估計帳面上的資金都比較緊張,所以也不會隨意開出過萬的月薪招人,畢竟月薪過萬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拿我所在的城市上海來說,據統計2020年的薪資水平平均達6378元,所以願意出一萬月薪招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下面附圖一張。

三、不管做什麼,心誠則靈。既然樓主的公司願意出高薪招人,且不論樓主公司的企業文化怎麼樣,單就錢到位這一點,我覺得樓主的公司就很有誠意,所以遇到合適的人那是早晚的事。畢竟現在喊口號的公司不少,招人的時候3000-10000,面試的時候給你把公司的前景描述的天花亂墜,等你真正進去公司,卻拿著3000的工資,幹著10000的活。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想找工作在疫情過後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謝謝大家的閱讀。





夏夜藏花


根據你給的薪資待遇:底薪一萬,還另有獎金。我感覺這樣的待遇已經很好了,肯定可以招到合適的人選。

根據職友集取樣計算,鄭州2019年 平均工資:¥6770/月(取自 50.2萬 份樣本,較 2018 年減少 7%)

就我自身來說,從2010年畢業到現在已經十年了,真正在公司裡面上班,拿到月薪萬的次數也就那麼兩三份工作

第一份是 2011年,在驕陽太陽能廠家做業務員,當時負責漯河市場,那時候底薪3500,加上差旅補助,每個月基本工資大概能有4000-5000,我們提成是三個點。在漯河的時候運氣比較好,正好碰到新農村建設,我有個客戶正好接到這樣的工程,中標通過以後,一次性買了400多臺。所以那次月薪是最高的一次,有15000左右,從來沒見過 這麼多錢,高興壞了。發完工資以後就給家裡打電話,問父母想要什麼,統統都給買。那種喜悅至今都記憶猶新,那是自己通過努力,證明了自己的結果。

第二份是2013年,也是做銷售工作,不過是做手機銷售。當時在鄭州百腦匯二樓賣手機,一臺手機加價100左右,利潤不是很多,但是銷量還可以,一個月能賣100多部。再加上其它一些收入,比如貼屏保,賣手機配件,給人刷機,一個月差不多下來,也是一萬多塊錢的工資,而且比較自由,按時上下班,也沒什麼壓力,這個工作應該是最愉快的一份工作了。

第三份是2016自己創業的時候,當時我跟朋友一起合夥創業,收益好的時候一月大概有五六萬的收入。但是這個時候錢已經變成了數字,有的只是物質水平的提高,但是最初那種賺錢開心的心情再也找不到了。

跑題了哈,迴歸正題,以鄭州為例,現在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在5000-8000之間,真正能夠穩定月工資上萬的,我估計很少能有8%的人就算不錯了。

所以綜合來看,你們公司只要員工通過考核,就能給到月薪一萬+獎金,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公司,也是一份不錯的工作。

而且疫情過後,很多人都需要再找工作,人才市場資源也會豐富,所以你們給出的條件,還是很容易招到合適的人選的。


漂在鄭州日記


據央視財經報道,作為國內製衣行業和服裝加工最集中的城市,廣州城中村的製衣廠也開始了節後招工。在海珠區大塘村的招工橋附近,有大約兩百米範圍內的一個小型招工市場,主要招的都是製衣工人,很多招工人員騎著自行車,手拿招工牌等待工人前來詢價。

然而,詢價的工人雖多,但有意的卻很少。一個招工者表示,招工難,一個多小時一個人都沒招到,他提到,近年來,製衣工越來越難招,為此招工人員只能提高薪水待遇,有些月薪7000元左右包吃包住,然而仍舊錶示吸引不了應聘者。

一位製衣廠老闆說,現在來找工作的應聘者多為30至40歲,50歲以上的工人也並不罕見,“90後”應聘者卻少了很多。

無獨有偶,據廣東廣播電視臺報道,2月初,海珠區康樂村也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有招聘者介紹,月薪提高到八、九千甚至過萬元,但還是難招到合適的工人。

從招聘網站上可以看到,當地的製衣工最高月薪甚至可以達到1.2萬元。

為什麼不願意做這份工作?一位應聘者介紹,主要是這份工作熬夜時間太長,壓力太大,如果想賺錢,每天需要工作15個小時。還有應聘者透露,有時候一天要做18個小時。

事實上,製衣廠“招工難”早已不是新聞,早在2016年,類似場景就在當地不斷上演。

據中新網報道,當年3月,海珠區康樂村,小製衣廠的老闆和管理人員拿著簡易的招工牌在路邊招工,即使月薪提高到6-7千,前來應聘的工人也寥寥無幾。

據廣東省人社廳的數據統計,當年春節過後用工缺口峰值為60-80萬人,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傳統制造行業等行業。

觀察者網注意到,“招工難”的問題不僅僅集中在製衣行業和服裝加工方面,近幾年,珠三角地區不斷出現類似情況。

21世紀經濟報道梳理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城市企業用工信息後發現,以東莞為例,東莞市人社局在年前公佈了2019年東莞市企業節後用工需求信息,800多家企業節後將空缺崗位近10萬個。

而佛山市人社局也在2019年春節前公佈稱,佛山約有78%的異地務工人員返鄉過節,比去年升高2個百分點,預計至2019年2月底,返鄉過年的異地務工人員的返崗率僅有90%,比2018年低。

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有專家表示,“招工難”主要是因為,隨著二三線城市的發展,傳統制造業工人開始分流,珠三角地區對普工的吸引力逐漸減弱。

除了選擇回到二三線城市


喊小韓8


在公司內部招募或者稱為晉升、調崗的話我覺得是可行的,不過這也需要公司決策者和員工兩部分的“緣分”能否碰到一起。


所謂的緣分我覺得是這樣的,對於公司來說要找到擁有能力的工作者,內部招聘好處是已經知根知底,對於公司的運作方式和公司文化已經瞭若指掌,不再需要磨合,能更好更快的招聘到適合公司的人。對於員工呢,可以調整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崗位,或者說對於自己的職位或者收入是一次提升,那麼員工才會積極的參與進來。通俗點說,對職位或者收入都比HR這塊還要高的人來說,他們絕對不會參與進來,而對於收入和職位差不多、但是目前從事的工作更加輕鬆的人來說,人家也不會參與進來。只有有能力而對自己目前工作崗位和收入水平都想要進一步提高,並且這個職位能提高的人來說才是一次機會。


說完上面這些相信已經明白這個招聘就像是2個在運行的齒輪,只有要咬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更好的實力。



文寶寶逛世界


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首先要看HR的能力,如果一個HR能力超群的話,第一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什麼樣的人,才適合什麼樣的崗位,但如果HR心眼小,眼光平平,給再多的錢也找不到那個合適崗位的人!!!



搞笑分享ll


答:疫情結束內部招聘,月薪資上萬的能招聘到人。這要看是什麼樣的企業,如果企業條件好,自然好招人,如果企業不守信用,就難招人了。一個正規企業,即使在疫情期間,對原來的員工,也有正常的福利待遇,自然員工還會等待開工的哪一天。如果你在疫情期間,把大家解散了,又沒有待遇,員工肯定是不會再回來了。


教育詞人趙運全


還有這樣的好企業,想問下招人嗎?我想提前報個名。大家都知道,因為肺炎疫情的原因,這次有很多企業都步入了難關,很多知名大企業比如西貝等爭相表示抗不過三個月。可以說一場突如其來的人禍讓各行各業萎縮,小一些的甚至破產倒閉,更別提活到疫情結束了。而樓主的公司能在這場“黑天鵝”事件中平穩度過,並且願意開出高薪招人,找到合適的人肯定不是難事,主要從以下幾點分析得出。

一、疫情爆發是在春節期間,如果換作往年,就有很多人會在公司發完年終獎春節之後選擇換工作,但這次疫情直接導致很多公司倒閉裁員,所以原本該換工作的人也不會輕易辭職。一旦疫情過去,經濟開始復甦,各個公司的業務開始增長,大量的招聘會使得這群原本就想換工作的人選擇辭職重新選擇下家,再加上樓主的公司開出的薪水也不低,肯定更能吸引一大批人才。

二、在疫情期間,由於很多行業都無法復工生產,卻需要支付正常的人工和房租等成本,所以疫情過去之後,留下來的企業都很不容易,估計帳面上的資金都比較緊張,所以也不會隨意開出過萬的月薪招人,畢竟月薪過萬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拿我所在的城市上海來說,據統計2020年的薪資水平平均達6378元,所以願意出一萬月薪招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下面附圖一張。

三、不管做什麼,心誠則靈。既然樓主的公司願意出高薪招人,且不論樓主公司的企業文化怎麼樣,單就錢到位這一點,我覺得樓主的公司就很有誠意,所以遇到合適的人那是早晚的事。畢竟現在喊口號的公司不少,招人的時候3000-10000,面試的時候給你把公司的前景描述的天花亂墜,等你真正進去公司,卻拿著3000的工資,幹著10000的活。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想找工作在疫情過後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謝謝大家的閱讀


精彩音樂


【第一】 拋開疫情的因素考慮。

你的公司招聘對象的定位、行業、工作職責是什麼?月薪上萬在同等行業,同等職責公司當中是屬於比較有競爭力的薪酬還是比較差的薪酬?如果是薪酬比同行業要高,而且公司的發展也比其他的公司發展好,那麼你就不用考慮疫情的因素,什麼時候都會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人。

【第二】 加入疫情的因素來考慮。

在同等條件下,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方面會讓很多的公司運轉出現困難,可能會出現裁員的情況。另一方面也會讓一些人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所以說人才流動性比正常時期要大很多,在這個時候招聘可選擇的人選會比之前要多一些,所以你找到合適的人的概率會更大一點。

【第三】總的形勢。

據經濟日報稱,目前的就業形勢比較複雜,但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因此,看待疫情對就業的影響,既不可過分悲觀,也不可盲目樂觀。無論是企業主還是求職者,目前都面臨不少難題。政府部門要拿出更紮實更有力的舉措,在特殊時期作出特別政策安排,為穩就業增添砝碼。


行知職場筆記


我覺得很難! 今年行業的衝擊力比較大,對口職位找到合適的人非常難!


潮鞋推薦官


肯定能找到合適的,疫情過後很多小企業倒閉,有很多人失業,再加上你這個工資過萬,應該會有很多人才湧入,但同時市場競爭力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