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旅行最舒服的形式是什麼,旅行能帶給你什麼?

木白木卯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沒懂,我也問過一些喜歡旅遊的朋友,大多數都說的是“開闊視野,陶冶情操”。但旅遊往往都是路過一兩天,感覺不到什麼深層次的東西,但又可能你遇到的事情僅僅是巧合,並不能瞭解每個地方的規律。因此,我更認同旅遊是繁忙之餘的放鬆,是與喜歡的人在一起的美麗回憶。至於經常喜歡旅遊的人,我也不太瞭解他們是怎麼想的[捂臉][捂臉][捂臉]



獨家分享


  • 旅行的意義:認知世界

旅行是一個人對外部世界的認知過程,也是人生意義的一部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去年我在緬甸仰光乘坐古老的環城小火車,旁邊坐著一位德國來的小姐姐,火車不緊不慢的開著,我們就交談起來。將近30歲她從德國孤身一人來到東南亞,開啟了半年的東南亞之旅。計劃每個國家旅行一個月。她和我說她畢業的前幾年由於工作忙,沒有像德國其他青年那樣去全世界各地旅行。但現在她快30歲了,三十歲之後要更多的估計婚姻和孩子,所以趁著現在完成一趟正常德國人都會在20到30歲之間的全球旅行。她還說,現在是辭職旅行,等旅行結束後再找工作,你的旅行經歷會為你以後的找工作加分,會幫助你找到一個更加好的工作。聊畢,我心生感慨,這也許就是旅行的意義。如果我們之前瞭解的世界是2D圖片,那麼真正的世界就是IMAX5D電影,我們之前在書上,在報紙上,在手機上了解到太多太多的世界的信息,但是當你實地去旅行後,就會發現,世界真的比你瞭解的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有血有肉。在旅行前我做的攻略,我計劃的事情。到後來真正實踐的時候完全是兩回事,會有茫茫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也會有一些沒有預料到的困難。你會體會到當地人的異域風情,善良友好和當你深陷困境的時候幫你一把的感激之情。人的感情是沒有國界的,在旅行中結交朋友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你會看到他們在國外也做著你們都會做的事情,這會消除你內心的傲慢偏見或者是自卑。上述就是我認為旅行的意義所在

  • 旅行最舒服的形式:自助旅行

我認為的最舒服的形式是自助式的,我稱之為自助旅行。比如:

  1. 揹包旅行

  2. 自駕旅行

  3. 房車旅行

自助旅行顧名思義就是基本不需要麻煩別人的一種旅行方式,當然和當地人打成一片禮尚往來,互相幫助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之前在國外的旅行基本都是揹包旅行的形式,在國內基本都是自駕旅行的形式。房車旅行是我努力的目標~

根據不同的國情和當地的條件選擇適當的旅行方式可以達到理想的旅行體驗。舉幾個例子,國內條條大路通北京,所以自駕旅行穿越就是最佳的選擇,自駕旅行我是很喜歡床車旅行的,不麻煩別人,不麻煩自己。在國外比如東南亞,風景優美但是國家眾多,如泰國左側通行,緬甸右側通行等,交規更不相同。所以這就不適合床車自駕遊。更加適合揹包環遊。一隻揹包全部搞定。其實不管是揹包還是自駕,這都是一種極簡生活的方式。這是生活態度,這是我認為旅行最舒服的形式了。

對於最舒服的旅行時間,短期旅行我認為最長不要超過2個月。當然旅居就沒限制了。長時間的旅行也是很累人的。人會厭倦的,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適度就好。


  • 旅行能給你帶來什麼:正確的世界觀

旅行會給人帶來很多的改變:

  1. 消除傲慢與偏見

  2. 體驗異域風情

  3. 會讓人更加熱愛生活

  4. 會讓人性格更加的樂觀開朗

  5. 會交到更多的朋友與周圍的關係更加和諧



我們去環球


有一個詩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所以,我們嚮往遠方!只有遠方,才有詩和風景。一次我出差來到貴陽,置身其中(風景區) ,我感到:山是那麼綠,水是那麼清,空氣是那麼清新,頓時我的精神也為之一振,身心也格外愉悅。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它能讓我們有一種意外的收穫!


L長河


今天是2020年2月1日,轉眼一個月又過去了。時間過得飛快,怎樣才能讓我們有限的生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我想旅行應該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意義在於能夠讓我們超脫塵世的喧囂浮華,走出家門放空心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增強體魄;廣交朋友、認識自己,在不停的行走中不斷地收穫;給自己加油,跟過往說“再見”

關於怎樣出行最舒服呢?我想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喜好和方式。有的喜歡背起行囊獨自一個人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有的則約幾好友備足燒雞、香腸、啤酒甚至二鍋頭,一起開懷暢飲,談天說地;有的選擇攜帶妻兒,有人則陪伴父母;有的是新婚的愛侶,有的是已近暮年的老夫老妻……無論選擇自駕、坐火車還是坐飛機哪怕是步旅,一定會不虛此行,各有各的收穫,各有各的思考。行走在天地間你會發現我們是如此的渺小,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吧!走走停停讓我們有時間欣賞,有時間發呆;有時間擁有又有時間丟棄……





栩如生


旅行是一種心態的調整,讓你看到更精彩的世界。這句話是沒錯的,因為當我們非常的浮躁,或者有很多煩心事的時候,旅行就成了解決煩心事的一個方法之一。我們可以看看這美好的世界,換一個不一樣的環境,去思考問題,換一個不一樣的環境去生活,我們可能會靜下心來想更多的東西,這樣我們回來之後才能真的解決很多心事。

旅行讓你感知一個迷茫的世界,順其自然而無所畏懼的未知的世界,也許你現在的你還是一個井底之蛙,還生活在屬於自己的那一片天。旅行,它是一種看到世界的方式,他也是能讓我們的視野更加開拓,想問題看問題的,視角也會更加的廣。

旅行讓你學會謙虛,讓你走出你的安逸之處,以全新的方式去感受世界。愛旅行的人,一定有著與眾不同的生活態度。

你會發現那些喜歡旅行的人,她們的性格都是比較開朗活潑的,對待很多事情也會有更廣更大的視角,不會一味地因為一個小方面而區侷限自己,這就是生活態度的轉變。

出去旅行接觸的人越多,你就會被這個世界上的其他生活態度所感化,因此也會對你自己的一些態度會有一些多多少少的改變的。

只要你有一顆享受美感受美的心,即使花著比別人多的錢耗費著比別人少的時間一樣能夠感覺到大自然的靈魂,旅行,就是有機會讓你去嘗試各地的美食各地的風土人情,讓你認識這個世界的魅力所在。

也許你一味的只會侷限於自己的一種飲食習慣而不去嘗試新的東西,這樣你就會無法發現世間的美,這也是旅行最重要的所在地吧!

最後一個旅行教會我們的事一種不妥協,勇敢向前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的一種決心,我們需要的是有一定的決心,去收拾好行李,整裝出發也是給我們人生做一個真正的轉折點,旅行也是讓我們能夠重新的認識了自己,旅行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成長。


旅行者大陽


訂閱

關於旅行,每個喜歡旅行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許是出去走走看看,去感受異國異地的風情文化;或許是在不順心的時候去旅行放鬆自己,感受不一樣的人生,也會對人生產生更多的感悟。所以,旅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歌德說過:“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有的人去旅行是為了讓自己暫時的拋掉生活的瑣事,讓自己投入旅行的樂趣中。尋找內心的平靜。

歌德說過:“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有的人去旅行是為了讓自己暫時的拋掉生活的瑣事,讓自己投入旅行的樂趣中。尋找內心的平靜。

旅行是創意能量的來源,

是後天混血的過程,

是最劇烈改造自我的手段。

畢淑敏說:旅行是一種學習,

它給你用一雙嬰兒的眼睛去看世界,

去看不同的社會,

讓你變得更寬容,

讓你理解不同的價值觀,

讓你更好地懂得去愛、去珍惜。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則說,

旅行是消除無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

其實,關於旅行的意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也許一次旅行,並不能讓你立刻大徹大悟,感受到所謂“靈魂的洗滌”。

但是隻要走出去,你就會發現另一個世界、另一個你。

除了收穫靈感和眼界,一趟旅行自然少不了捕捉沿途的風景。

有的人是為了想多去見識多的不同事物、人文風情、自然風光等等。或者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去了解不同地方人們的生活。從別人的生活中,反觀自己的生,是否自己總是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人生感到悲觀,或總是對不滿的事情抱怨。當自己在旅途中看到有些人對生活的熱愛並不是出於物質的滿足,而是本來就懷有一顆知足常樂的心。這樣,我們可以學會包容更多,也學著從本源上去理解不同人的習俗和生活本質,像一個人類文化學家那樣,消除人們的偏見。

有的人是為了想多去見識多的不同事物、人文風情、自然風光等等。或者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去了解不同地方人們的生活。從別人的生活中,反觀自己的生,是否自己總是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人生感到悲觀,或總是對不滿的事情抱怨。當自己在旅途中看到有些人對生活的熱愛並不是出於物質的滿足,而是本來就懷有一顆知足常樂的心。這樣,我們可以學會包容更多,也學著從本源上去理解不同人的習俗和生活本質,像一個人類文化學家那樣,消除人們的偏見。







少俠別別開槍


人是環境的產物。

家庭環境,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等等。

而每一個人在每一種環境中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同的。

旅行就是去找到另一個自己,發現另一個自己,遇見另一個自己。

這是我們一生當中為數不多的在另一個嶄新的環境中可以重生的時光。

這是我認為的旅行的意義。




自然之子一一來去無意


經常出去玩慣了,非要把旅遊歸納為某個子領域的意義,有點讓人暈,非常的累人。


適合自己的旅遊,豪華遊,窮遊旅行,讓自己舒坦的出發,毫無顧慮地融入在大自然中,忘了一切,這就是旅行快樂的真諦。高山美,河溪清,花兒豔,原始景觀神工,美韻是無法用確切的意義定論的。如果強行定論,失去休閒旅行的宗旨。

在追尋快樂體驗旅行流行大趨勢下,說走就走,獨立自駕遊的形式,已逐漸被廣大遊客採納,運用體驗。這種區別與傳統的報團,團休集中游,獨立的收穫與眾不同旅行愜意。



放飛心情,隨心遠行,醉氧林間,徒步古道,潛海戲魚,翱翔滑飛,驚險蹦極,穿越冰川,攀登珠峰,美噠留影。這些就是旅行帶來全方位收擷。


雲中賞雲


我認為旅行的意義在於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帶著眼,揣著心,帶著相機或是手機,寫出優美的遊記和佳句,這才是最有意義的旅行。

現實生活,芸芸眾生旅行的目的不盡相同,有的揮金如土,前呼後擁,住星級,吃豪餐,享受在紙醉金迷中。有的是去享受優雅的情調,攜著美妻,招搖露光,在眾目睽睽中秀恩愛,把山水之情化為自己的情愛。更多的有錢人,把旅行的目的當成娛樂,當成玩,那裡好玩那裡鑽,放縱的是心情的愉悅。還有的是把旅行當成健身和運動,這樣的多選擇奇山麗水,旅行包裡早已全副武裝準備好。還有的把旅行當成接近自然或是藝術的良機,這種人的腳步總是很悠閒,常駐足一處良久不動,或拍照或細看,旅行之後多會有三種附著物產生,或發表照片集,或發表視頻,或寫下游記和詩詞。

我最欣賞這種旅行者,不是那種只帶眼睛,光有遊覽頻率的人,他們把旅行當成了課堂,學到了知識,悟出了灼見,陶冶了情操,並把這種獲得分享於人,這才是最可貴的,也詮釋了旅行的真正意義。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我無意干涉別人的旅行目的和對其意義的理解,自是表達我一己管見。我本人窩居陋室,很少外出旅行,但大多旅行一次,總想把它描繪一凡,寄情山水,心中才有山水般的激情,才會有山水般的內心享受,才無愧於山水對你的無私饋贈。



天水9766


自駕馳騁在廣闊無垠祖國疆土上。越蒼山、覽洱海,登九鼎、跨楚雄,遊千山、越師宗,盤24道拐、觀黃果瀑布,馳越卡斯特、覽灕江,騁羅霄、登井岡山,跨武夷山、聽鼓浪嶼濤聲,才吃汕頭蝦、又食湛江魚,昨夜乘輪渡、今宵椰林寨,馳騁大瑤山、觀賞真武閣,跨越江山半島、遊歷北部灣;才飲贛江水、又覽上饒集中營,剛購金華火腿、又買舟山群島大龍蝦,昨天才觀錢塘江潮、今夜又達大上海,享譽千百年的黃浦江、中外馳名的東方明珠,摩天大廈,崇明島上走一圈,東海遊遍、馳黃海,各種海鮮吃個遍;南通、鹽城、連雲港任我行,日照、青島、威海、煙臺遊個遍;乘船輪渡跨渤海、眼看大連在眼前,梅花海參任你選、又要沿海去丹東,這邊霓虹燈璀璨,朝鮮那面漆黑一片;通化葡萄酒誘人、道路崎嶇難行,吉林三大化不冒煙、太陽島冬泳熱鬧非凡,終於到達石油城、親人會面;一個電話急急往回趕,直取營口、葫蘆、秦皇島,光顧天津勸業場狗不理,大柵欄、王府井、天安門廣場走一圈,土裡土氣石家莊、邯鄲城裡學學步,小浪底必須去、三門峽水庫別錯過,道口燒雞豈能不光顧;闖潼關、走渭南、華山一線天,大雁塔、小雁塔、鐘鼓樓,華清池、捉蔣亭,兵馬俑、秦皇陵,羊肉泡饃解勞頓;奔蜀地繞秦嶺、國道艱難險中險,艱辛越過安康地、又遇大巴山凜然,冰冷世界;路面冰結、路邊凇掛、天空深藍、遠處雪山金光璀璨,戰戰兢兢、時速降至20碼,稍一疏忽、萬丈深澗、粉身碎骨侯著你;魏巍巴山生奇人、燻出的香腸美名揚,跨長江、渡嘉陵江、天府之國踩腳下,巍峨山城山美、水美、人更美;城市規劃中國最,全市11區,每區具備五六幢標誌性摩天大樓,上海、天津哪裡比得重慶美!吃完火鍋、逛夜市,美女如雲;繼續驅車成都,萬千感慨、不過似重慶一區爾;一路之上登峨眉、覽大佛、遠眺衛星發射架;行萬里路、度過千山萬水,終於途徑攀枝花、賓川,回到蒼山雪、洱海藍的熱土地大理市。感慨萬千,遊遍了2/3中國,全程累積5萬公里,即陶冶了情操,又增長了見識,乃一生資本,永生難忘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