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打造一流休閒度假目的地?

亞里士多德曾經講過,"只有休閒的人才是幸福的"。我想人的全面發展,都是追求一個幸福的生活,怎麼樣才能幸福,我們需要去休閒度假。所以休閒度假的未來一定是充滿著美好的,無論是機械革命對人的手腳的解放,信息革命對人的頭腦的解放,和未來新的革命對人的全身心的解放,都會使得休閒度假市場需求蓬勃發展。


當然在這裡面需要去關注到,人們有休閒度假的需求,不等於人們會去購買休閒度假的產品,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我們會講中國有13億潛在的消費市場,不是說13億人都真的會去買你所提供的產品。所以第一個我們認識上要關注的是需求並不等於購買

第二個方面休閒度假的消費者可以不到景區去,但是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的變化,就不僅僅是人們支付能力發展的結果了。在這個市場中,有休閒度假消費能力的這些人,他們是不是具備了休閒度假自身的能力,他是不是能夠真的去體會到休閒度假所給他帶來的正面的效應。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怎樣進行有效的休閒度假的社會教育和意識的培養,也是我們在下一步休閒度假髮展的過程當中所要去關注到的。

當然我們現在已經有國家級旅遊標準,但國家級的標準不等於社會性的認知,我們怎麼樣向社會群體能夠傳遞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形象,我們需要通過聯盟的組建,智庫的培育、論壇的舉辦、研究的發佈,來引領社會對這個國家級標準的認知,從而樹立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在這個市場當中金字招牌的形象。

當然,度假本身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但這種生活方式,度假的生活化並不等於度假區的定居化。度假區未來應該怎麼去構建,怎麼放到流動的社區和鬆散的部落,放在部落消費主義或者消費的部落主義這個角度去認識我們度假區的發展,從而發現生活的樂趣、意義和價值。

再有在休閒度假髮展的過程當中,我們怎麼去處理好休閒度假的載體,或者我們提供的這些設施,這些產品,怎麼樣扮演好一個培育者的角色,而不簡單扮演收割者的角色。

我們現在市場當中有很多傳統的度假酒店的項目,在我看來,其實都是很多旅遊目的地的,或者休閒度假地的收割者。他們把項目建好了,眼巴巴的望眼欲穿的歡迎著在座的各位去消費。但他們本身的存在,能不能給這個休閒度假地帶來新的吸引力?他能不能成為休閒度假消費的組織者,有沒有度假產品的組織能力,度假市場的組織能力,這是需要打問號的。所以未來度假區的發展,一定需要更多能夠具有客源組織和動員能力的度假項目的出現,這些項目才是一個真正度假地發展過程當中所需要依賴的播種者和培育者。

第三,一流休閒度假的目的地建構

這是我們今天主題的板塊,我斗膽來跟大家做一下分享。我覺得一流休閒度假目的地的構建可能需要基於三個認識。第一個剛才講的是生活方式。所以說度假地的建設,一定要從異託邦的角度去構建,就是我們現實當中的異地的烏托邦。第二個休閒度假的生活方式是逃離日常生活的生活,遁入生活之外的一種生活。第三個我們怎麼樣讓消費者能夠發一個心願,找到一個地方去休閒度假去。

當然作為休閒度假地來說,本身也是旅遊的目的地。以前也有人總結,作為一個一流的旅遊目的地需要具備八個因素,分別找到A打頭的八個A,認知、吸引無、營銷集散、通達便利等等,我想這些也是未來我們要打造一流的休閒度假目的地的時候需要去遵循的。那除了這些之外,還應該關注哪些方面,我想有八個方面需要去關注。

第一是一流的形象。休閒度假地是不是擁有一流的休閒度假地的形象,我覺得作為形象來說,可能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一個誘惑或者說一個理由,你要給潛在的消費者一個充分的理由,能夠激發他消費的衝動。怎麼樣讓這些形象能夠有逼格感,有標籤感,有反差感。怎麼能夠撩人心魄,怎麼能夠直激人心。形象背後同時也需要有故事,如果一個沒有故事的形象,可能很難帶動想象。不能帶動想象的形象,就是冰冷無感的文字而已,或者是一個像市場當中徒然去土地我們廣告也好、營銷也好的徒然的聲嘶力竭。只有讓消費者有感的形象,才是在這個市場當中,具有號召力的一個形象。只有具有號召力的形象,才能夠為我們一流休閒度假地的發展奠定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第二個方面是一流的生態。這包括自然生態,包括人文生態,我們講一個旅遊目的地,有風景、有風物,這是自然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像劉鋒博士剛剛所講到的,還需要有風情、有風俗,風情和風俗是人文的社會的形態。生態也好、環境也好,他是休閒度假髮展的本底,是背景,是平臺。我們所需要打造的休閒度假產品,是前景,是內容。資源是最大的IP沒有錯,所以說沒有好的生態,我相信這個地方是不可能打造出一流的休閒度假產品。

第三個方面是一流的產品。當然在市場當中會呈現在我們面前,會有很多不錯的產品,但是這些產品都是現在時的,一流的休閒度假地的產品,還需要自發的湧現的機制,不是說現在市場當中有一流的產品就可以了,我們還需要讓這個市場能夠源源不斷的湧現出新的一流的產品來。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怎麼樣來設計出一流商品湧現的機制。我們怎麼樣除了關注老天爺、老祖宗的這些東西之外,再去發掘老百姓手裡面有的東西。就像剛剛講到人文生態一樣,文化可以表現在物上,文化更多的可能表現在人的身上,是人來傳承來呈現這個地方的文化。那作為休閒度假地來說,最重要的人就是我們的老百姓,所以我們怎麼樣通過共享機制的平臺,怎麼樣通過企業的創新,給老百姓手裡所擁有的舊的資源,如何進入到產品的新的循環當中去,來體現出或者挖掘出他內在的新的價值。舊的資源,新的價值,永遠是休閒度假地一流產品營造的過程當中咱們應該去關注的。

第四個方面是一流的標準。標準本身當然是向市場發出重要的一個信號的機制。發出信號機制的過程當中,我們本地居民和外來遊客之間的關係怎麼來協調,國內和國際之間的關係怎麼來協調。我想在一流標準打造的過程當中,一定需要去關注的。所以我們既有自主研發的標準,像我們今天的全國的休閒度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一樣,他研發出了20多個相應的標準。那我們既然可以自主研發,也可以引入國外的標準或者境外的標準。同時我們也需要在目的地發展的過程當中,推進休閒度假的相關的綜合標準化。麗水有非常好的休閒度假的資源,但是怎麼樣在短時間內向市場發出休閒度假或者一流休閒度假地的形象,就需要有全國標準化委員會制訂的這20多個標準進一步在麗水落地。

第五個一流的品牌。我們怎樣用一流的企業、一流的視野、一流的創意來打造一流的品牌,帶來一流的吸引力。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怎麼做服務,怎麼做品位,怎麼做責任,怎麼強調人性的尺度來做好服務,怎麼從文化積澱的角度來做好品位,怎麼從社會擔當的角度來扮演好我們在社會當中的企業公民的角色。我們在品牌打造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地方都會有匠心獨運的想法。前面很多專家都講到的,我們所謂的工匠精神。但是工匠精神一定要把背後的故事能夠傳遞給市場,我們用心良苦,一定要讓市場能夠了解到,像昨天吳國平董事長所講的竹籬笆怎麼扎出來的,青苔怎麼種出來的,你不能簡單的把竹籬笆和青苔這個產品簡單的呈現給消費者,讓消費者自己去尋找這個產品背後的匠人精神,不能這樣。我們要主動去講述這個品牌背後的故事,這樣這個品牌才是能夠直擊人心的品牌,能夠觸動人內心深處的品牌。

第六個是一流的遊客。我相信,一流的休閒度假目的地,如果說沒有一流的遊客的話,這些度假地是不可能真正的成為一流的度假地的。所以在這裡面就需要關注,我們在生產向生活轉型的過程當中,雖然我們的貨幣貧困在緩解,但是我們時間的貧困,我們休閒的貧困,我們有效時間的貧困和我們優質休閒的貧困,是不是得到了緩解。我們的遊客、我們的消費者是不是要去引導,他們的休閒能力是不是需要去培養,他們的休閒選擇是不是需要我們去給他以更多的幫助。讓他能夠在短時間內,能夠成為一個一流的遊客。來助力我們這個地方供給的優化。

第七個是一流的融合。我們講旅遊是一種生活方式,那既然是一種生活方式怎麼樣從生活圈向生態圈去轉變。怎麼樣從生態型、群落化的方式去打造一個共生、進化的一個基礎。我相信,沒有完整產業鏈整合的目的地他一定不是一個便利的、成熟的、能夠持久的目的地。

當然回過頭來我們講,作為休閒度假來說本身是生活,當然一流的休閒度假目的地要能夠呈現出一流的生活。我們在一流生活的呈現的過程當中,就需要去反思或者去思考,我們休閒度假和我們之前的旅遊,或者和我們以前所講的旅行之間有什麼關係,他們的側重點在哪裡?我個人會覺得,旅行可能重在體驗路上,旅遊可能會強調震撼力的景觀,驚鴻一瞥。但是休閒度假強調的是身心的停駐。我們怎麼樣讓生活的世界和旅遊的世界能夠在異域空間當中進行完美的結合。如果說你不能夠進行這樣的整合的時候,休閒度假是不是真的能夠成為人們像生活一樣去休閒度假?這可能需要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所以我們只有在生活世界和休閒度假的世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時候,讓休閒度假本身真正的成為一種生活的時候,我們的休閒度假地才是一流的。我們一流的休閒度假才能夠成為我們的一流的全域旅遊的度假地。

如果說把這"八個一流"稍微梳理一下,也找幾個英文來講的時候,一流的休閒度假地就是我們經常會講的他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假期,一流的休閒度假地就是要給市場當中的消費者提供一個與眾不同的假期,讓他能夠在你這個地方非常舒適的渡過一段閒暇的時間。

關注天山海世界集團 長期提供免費旅遊諮詢服務、旅遊目的地開發、景區運營託管、商業酒店運營、物業管理等歡迎來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