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曲塘聚力夯實“創安工程”

海安曲塘聚力夯實“創安工程”

海安曲塘聚力夯實“創安工程”

海安市曲塘鎮是江蘇省著名的“千年古鎮”!我的父親馬履洲同志(已故)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由省級機關“下放”到曲塘鎮擔任過鎮黨委書記,曲塘鎮的自來水廠等基礎設施都是“馬書記”直接從省城帶過去的“項目”,至今惠及千家萬戶。看到這篇採寫曲塘鎮派出所的通訊,我備感親切!從通訊中我知道如今的曲塘鎮經濟社會發展已經排在南通市的鎮(區)第一方陣、曲塘鎮公安派出所的同志們“一任接著一任幹”繪就了平安曲塘法治曲塘的美好畫卷。感謝本報記者尤莉和本報通訊員顧愛武來自曲塘的專稿!

海安曲塘聚力夯实“创安工程”

記者 尤莉 通訊員 顧愛武

海安市曲塘鎮是地處南通、泰州交匯處的千年古鎮,是抗戰時期新四軍“聯抗”部隊司令部駐地。常駐人口10.5萬人,工業產業集中區4個,企業400餘家,社會經濟發展排南通鎮(區)第一方陣。

2014年,曲塘鎮被列為南通市中心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2017年又被列入第二批江蘇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鎮。曲塘鎮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創下連續二十年無重大群體性集訪、無“民轉刑”案件、無重大傷亡事故、無重大惡性案件的平安佳績。成績的背後是曲塘派出所凝心實施“創安工程”,打造“紅色曲水 藍盾護塘”品牌,不斷提升以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知曉率、支持率、滿意率為內涵的“平安指數”,全力打造新時代“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努力探索。

海安曲塘聚力夯实“创安工程”

01 黨建統領 強化紅色傳承

曲塘派出所全面開展“傳承聯抗精神,踐行楓橋經驗”主題活動,形成“紅心向黨護平安”“紅心向党進萬家”“紅心向黨行千里”系列黨建特色品牌。“這些黨建特色品牌有力提升了派出所在打擊犯罪、為民服務、維護交通等工作中的使命擔當。”曲塘派出所所長趙華說。

海安曲塘聚力夯实“创安工程”

謝有宏是曲塘派出所一名普通社區民警。同時他還有一個特殊身份“烈士後代”。謝有宏的爺爺謝慶南1944年在曲塘參加革命加入聯抗部隊,1946年9月在曲塘郭樓被捕犧牲。老一輩的言傳身教讓謝有宏毅然投筆從戎,在部隊大熔爐一干就是15年。2004年從部隊轉業後,謝有宏毅然選擇來到曲塘,在社區民警的崗位一干又是15年。作為部隊轉業的“軍轉老兵”,謝有宏紮根社區、兢兢業業、一絲不苟。談到入警初心,謝有宏說:“我來到爺爺工作犧牲的地方,傳承紅色家風,一定要在工作崗位上幹出成績,盡到一個軍轉老兵的責任。”工作以來,謝有宏先後被評為“南通市公安局優秀軍轉幹”,多次被上級記功嘉獎。在他的影響下,曲塘所8名軍轉民警成立“軍轉老兵服務隊”,各項工作都衝鋒在前,發揮模範作用。

該所先後湧現出省級比武競賽標兵鄭偉、南通市服務標兵程龍琪、優秀黨員朱仁、優秀警嫂丁秀萍、優秀軍轉幹謝有宏、優秀社區民警陳宏等先進典型。全所民警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1人次、三等功23人次、嘉獎58人次。曲塘所黨組織被市委評為“五星級黨支部”,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三次。

02 融合共治 構建“全要素”社區警務網格

曲塘派出所深化網格化治理機制,通過 落實“專網專治+融合共治”,構建“守護365”;落實“主力軍+聯盟軍”,構建“和諧365”;落實“人力+科技”,構建“平安365”。推動警網融合工程,全時空守護群眾平安。

全所26個警務室劃分為4個片區,建立4箇中心警務站,設置輔警中隊,由所負責人分片包乾。落實社區民警“進村居”“一月三會”“兩就地、三必到”制度,常態化開展“警民守望”活動。2018年以來共開展“警民守望”活動260餘次,社區民警知曉率連續保持100%,位居全市前列。率先實施機制融優、力量融合、職能融入、調度融暢、系統融接、警民融洽的“六融”模式,為基層警務和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注入新生動力。按照“一警+兩輔+N網格員”模式,落實社區民警、輔警、網格員捆綁作業、雙向考核、聯勤聯動,實現信息聯採、矛盾聯排、風險聯控、事件聯處,打造守護平安的最前沿陣地。

海安曲塘聚力夯实“创安工程”

派出所開展警民守望活動剪影

自實施警務融合“六融”模式以來,極大了調動了社區民警、網格員的工作熱情。2018年初,社區民警和網格員開展入戶走訪發現,位於曲塘鎮劉圩村三十四組出租戶魯某家中家住進了一對鄰縣區的夫妻,兩個人不外出、不務工、不登記、不見生人,面對懷疑,社區民警李磊立即開展核查,為不驚動對方,李磊讓房主偷偷拍下兩人的正面照,後經過人像比對,確定了二人逃犯身份,最終將二人成功抓獲。

通過警網融合、警民守望、社區民警“進班子”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曲塘派出所社區基礎工作得到不斷提質增效,2018年9月,南通市派出所基礎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曲塘設點,市委政法委領導對相關工作表示肯定。

曲塘派出所教導員鄭偉介紹,派出所構建三級矛盾調解機制。一般矛盾警務室、小網格一級聯調,重要矛盾片區警務站、大網格二級聯調,重大矛盾大調解中心、公調對接站聯調,實現閉環運行。今年以來,共同調解矛盾糾紛2150餘起,其中隨警調處900餘起,三級聯調400餘起,村級調解站主動排查調解矛盾糾紛800餘起,涉公安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在98%以上。

海安曲塘聚力夯实“创安工程”

民警開展矛盾調解剪影

03 深度融入 交出“平安成績單”

曲塘派出所把“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的“軍令狀”,打造成人民群眾交口稱讚的“信任狀”“平安成績單”,緊抓“強鎮擴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歷史機遇,主動融入大局、服務發展,為經濟社會保駕護航。

“李磊警官幫我解決了個天大的事。”雙樓敬老院的陸鐵官感觸很深。2017年7月,年逾古稀的陸鐵官到劉圩警務室找到李磊。他用夾雜著各地方言的話語敘述著自己的大半生:在外漂泊流浪五十多年,因半生積蓄被偷、身患重病而無力支付藥費被譴回原籍,現在是“無親、無友、無房”。看到無依無靠的陸鐵官,李磊立即聯繫相關部門把陸鐵官安置到雙樓敬老院,然後循著老人零零散散的信息,梳理檔案資料,通過查檔案、對資料、訪舊識等一系列大量細緻工作,最終確認了陸鐵官的身份。隨即按照相關程序,為其辦理了戶口本和身份證,並親自送到老人手中。李磊坦言:“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海安曲塘聚力夯实“创安工程”

圖一:民警開展上門辦證服務;

圖二:戶籍民警為重病患者辦身份證;

圖三:社區民警送證上門;

圖四:社區民警走進企業平安宣傳。

為進一步方便群眾,該所加強“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建設,整合內部資源,推進“一警多能,一窗通辦”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率。開展24小時自助服務區建設,為群眾和企業提供7×24不間斷服務。今年來,共辦理戶籍業務8000餘起、出入境證照1220件,發放身份證件3900餘張。推動村級警務室便民服務點建設,將公安業務諮詢、電動車上牌、居住證申報等業務前移村居警務室,實行“一站受理、集中審批、網點代辦”。今年來,村級警務室接受公安業務諮詢1萬餘人次,代辦電動車上牌1800餘張,辦理居住證206張。

曲塘派出所發起成立“曲水鄉情”志願服務協會,針對轄區外來務工人員,讓有威望、處事公正的外來人員擔當平安領隊,協助開展外來務工人員登記管理、矛盾調解等工作。林佑輝是曲塘鎮東聯傢俱產業玉山商會會長、“曲水鄉情”志願服務協會發起人之一。作為江西人,他的“一壺茶調解法”獨具新意。一壺茶喝七杯,從第一杯以茶暖心,調解人陪當事人聊家常平靜雙方心態開始,到第七杯以茶為臺階,雙方各讓一步,換位思考,擬方案解決問題,杯杯都是鄉俗與鄉情。

海安曲塘聚力夯实“创安工程”

圖一:所領導走訪特殊困難家庭;

圖二:派出所召開退贓大會;

圖三:民警參加“青荷”志願者服務;

圖四:社區民警對外來務工人員開展安全宣傳。

近年來,曲塘派出所依託“曲水鄉情”志願服務協會,主動申報登記流動人員2300餘人,化解涉企矛盾23起。

海安曲塘聚力夯实“创安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