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西征歐洲時,蒙哥沒有死,會佔領歐洲嗎?後來怎麼樣?

不顔人


蒙哥汗在位的時候,蒙古西征歐洲已經結束了。在蒙哥時的西征,是蒙古第三次西征,以旭烈兀為主帥,主攻目標是花剌子模國西邊的伊斯蘭系諸國,核心目標是剿滅阿薩辛派,然後作為蒙古人的機動兵團,相機攻略西亞。

(蒙古三次西征)


在貴由汗時,蒙古曾大行檢兵,規定十中取三,組成大軍,繼續征服歐洲。在蒙古諸王眼中,征服殘破的歐洲,不可能需要這麼多軍隊,因為他們清楚四年前長子西征給歐洲造成的毀滅性的傷害。

拔都西征時,帶著12萬大軍,掃蕩了歐洲60萬聯軍。當時歐洲堪戰的騎士團、波蘭人、匈牙利人損失慘重,整個歐洲只有德意志殘部和法國還能組織抵抗。南歐的保加爾人,塞爾維亞人也在這次西征中滅國,在民族勃興階段被蒙古人直接掐滅,隨後恢復起來的一點元氣,已經抵擋不了興起的土耳其人的攻勢了。

(拔都西征斡羅斯)


至於意大利,邦國林立,蒙古人的斥候已經打到了威尼斯城外12公里的地方。在歐洲另一座大城維也納城外60裡,蒙古人已經完成了戰役偵查。儘管歐洲各國君主開始走向聯合,然而歐洲的抵抗意志早已在格里尼茨和布達佩斯兩場戰役中消磨殆盡了。歐洲人躲在維也納城門後瑟瑟發抖,此時的蒙古人只要再往上踢一腳,歐洲就會像一座破房子一樣,嘩啦啦地倒下來。

蒙古人的毀滅是徹底的,為了防止身後出現成規模的勢力,他們毀壞莊園、城市、道路,使得所過之處都成為了廢墟,野草叢生,難以為敵對勢力提供支援。他們的遊騎從波羅的海沿岸,一直延伸到亞得里亞海,天知道他們怎麼能用12萬人的軍隊就能完成如此寬正面的戰役的。

這種毀滅使得東歐和東南歐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和財富,在與今後的西歐對峙起來始終落於下風。

本來長子西征的起因,是欽察人的叛亂。蒙古人攻滅花剌子模後,派兵四處搜略,要徹底剿滅抵抗勢力。在1231年,速不臺將花剌子模最後的抵抗勢力扎蘭丁擊敗了。此後,速不臺鎮守在高加索一帶。蒙古人在作戰中,侵擾的地域非常廣,從高加索山南麓一直到裡海周邊,與欽察人的勢力接觸了。

1235年,窩闊臺召集忽裡勒臺,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斯等未服諸國。居住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的欽察部首領忽魯速蠻懼怕蒙古軍,已先遣使納款,蒙古軍至,準備投降。惟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欽察部首領八赤蠻堅決抗戰。他反對投降蒙古,不斷派兵從叢林裡襲擊蒙古小股作戰部隊。

(蒙古人習慣在春天開會)

蒙古人有個特點,在大的軍事行動之前,都要舉行擴大會議,特別是遠征時更是如此。 這與蒙古人的生活習性有關。夏天時,天氣炎熱,不利於遊牧騎兵出戰。秋天草多馬肥,是蒙古人發動征戰的時間。冬天是遊牧的閒暇時間,遊牧民族不象農耕民族需要利用冬天來準備來年的農具或者利用枯水期來修繕開挖河道堤防。入春之後,遊牧騎兵就要分散各地去避暑。因此,通常在三四月間,蒙古的各個前線千戶萬戶就會集聚起來開軍事會議,商量秋天開始的搶劫行動,而後散開回部落或封地去避暑。同時,徵召軍隊,為秋天的作戰做準備。這樣的聚會,普通分公司的年會一樣,增進了團隊和諧之外,還有大把的時間制定作戰計劃。這使得蒙古人的作戰行動往往都是灑出去幾千上萬裡,卻始終能做到彼此呼應,是大迂迴作戰的開創者。

這次開會,也把鎮守南俄羅斯大草原的速不臺召來了。



(速不臺據說是這樣的)

速不臺在草原上狂奔7天7夜,吃住都在馬上,居然跑完了4000公里的路程。可見,蒙古人還是戀家的,所謂歸心似箭。 這次會議制訂了西征的計劃。成吉思汗長子朮赤長子拔都、次子察合臺長子拜答兒、三子窩闊臺長子貴由、四子拖雷長子蒙哥各統本王室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亦分遣長子從徵,其他著名蒙古王子還包括:朮赤兒子別兒哥、窩闊臺兒子合丹、孫子海都,察合臺孫子不裡,拖雷兒子旭烈兀;全軍以拔都為統帥,速不臺副之,共15萬大軍,自各地出發,秋季抵伏爾加河東岸約期會合。諸王商定後,各率本部兵前進。

(蒙古人作戰寬正面)

1236年,大軍陸續出發,制訂了先打北俄羅斯,然後沿著伏爾加河南下,攻打南俄羅斯的計劃。在俄羅斯境內發生的戰鬥規模不算很大,梁贊、基輔、莫斯科紛紛陷落,剛剛打贏楚德湖戰役的諾夫哥羅德派人請降,俄羅斯順利平定。

大軍在1241年秋天來到俄羅斯西南部的加利西亞草原,八赤蠻聞速不臺到了,大懼,逃入海中,最後也被蒙古人捉來殺死了。

此時,蒙古人西征的目標已經達成,拔都寬厚待人,就想差不多就得了,班師回哈拉和林。 速不臺這年已經60多歲了,他在此時的建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歷史的發展。他建議現在兵強馬壯,諜報工作已經做到了極致。大量的蒙古間諜,還有歸降蒙古的俄羅斯人都在邊境與歐洲國家發生了交戰。蒙古人的諜報系統是最為高效的,他們已經知道了歐洲國家深陷十字軍東征,兵疲民困,還知道了歐洲國家大小封建領主互相攻擊,看似強大,實則不然。速不臺建議拔都繼續西征,建立自己的功業。 拔都對已是垂垂老者的速不臺肅然起敬,難道正當壯年的拔都還比不過一個老將嗎?因此拔都決議攻打歐洲。

(蒙古軍渡河攻擊布達城)

他留下了3萬人鎮守俄羅斯和剿滅各地的叛亂,還剩下12萬人用於征戰。速不臺作為副手,把12萬人分成了4路。中路6萬人分成2軍,平行推進,直取匈牙利,北路3萬人掃滅波蘭,南路3萬人掃滅東南歐。當時歐洲最能打的就是中路軍正面的匈牙利軍隊,北路和南路的作戰目標就是避免從北邊或者南邊來的援軍威脅到蒙古人的側翼。

在戰術上,歐洲人可能並不差,他們看到陣營散亂的蒙古人,可能一開始真的不覺得這幫野蠻人有什麼可怕的。可是歐洲人的戰略意識太差了,他們之間絕少配合,逐個被蒙古人擊敗。

於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時描述的那一幕。多瑙河已經不能再為歐洲的安全提供天險了,速不臺這個戰爭狂人已經在匈牙利草原安營紮寨,向西方派遣大批的間諜,還和東羅馬帝國取得了聯繫。

(西征軍勢力範圍)

不出意外,1242年的秋天,蒙古人會進攻意大利、奧地利、德意志、法國,鑑於歐洲聯軍主力早已被殲滅,蒙古人的西征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 這時,窩闊臺汗去世的消息終於傳到了歐洲前線。

蒙古人要開會了,而諸王長子都在歐洲前線,遵照成吉思汗定下的法令,他們要回去開會。6年的長子西征結束了,作為此次西征的尾巴,速不臺回師路上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饒了一圈,把這兩個國家打廢了,成就了以後的土耳其。

因為和窩闊臺的長子貴由有矛盾,拔都本來不想回去開會,速不臺勸說他要回去。結果拔都走到伏爾加河下游就不願意再走了,他讓他弟弟代表他參加了會議,以此作為對貴由稱汗的不滿。

(拔都據說是這樣的)

貴由的汗位其實當的也挺憋屈的,他的母后乃馬真後臨朝時間久了並不願意放棄權利,所以貴由一直沒有掌握實權。同輩的人裡面,貴由的人緣也不好,他是堂堂的窩闊臺汗的大兒子,竟然要用籠絡的辦法來取得其他諸王的支持,尤其是取得蒙哥的支持。蒙哥的人緣可是要比貴由好的多了,因為蒙古幼子守灶的風俗,託雷繼承了90%的成吉思汗的軍隊,託雷系的將領在蒙古軍隊裡是最多的。這也是蒙古國汗位最終又轉回到託雷系的最重要的原因。老將速不臺就是託雷系的將領。

所以,當貴由掌握實權後,對一直不對付的拔都恨之入骨,於是就十中取三,組成一支大軍,名為攻擊歐洲,實則準備與拔都開戰。 拔都當然也知道貴由來者不善,因此把大量的本部軍馬都集中在東部的欽察草原,準備與東方來的討伐軍大戰一場。

結果,貴由的西征大軍走到西域,貴由就去世了。這次西征因此不了了之,蒙古諸王又要開會了。這次開會,拔都沒有來參加,但是他大軍壓境,給蒙哥站臺,使得蒙古汗位終於落入了託雷系的手中。



(蒙哥是這樣的)

蒙哥當了大汗後,對鼎力支持自己的拔都投桃報李,承認了拔都西方諸王之長的位置。此後,蒙哥派遣弟弟旭烈兀西征伊斯蘭世界,而拔都的金帳汗國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因此對蒙古軍在西亞的軍事行動不置可否。但到了伊利汗國時,兩個兄弟汗國之間,已經經常爆發戰爭了。金帳汗汗的注意力始終被吸引到東方,原本說好的西征歐洲再也沒有被提起。


而知而行的歷史


蒙古人的西征,除了成吉思汗生前徵太陽汗,都不是國家行為,主要是那些在蒙古高原權力鬥爭的失敗者向西尋求生存空間,爭取未來競爭的實力而發動的,而蒙古人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們,對於向西發展並沒有多大興趣,那不是擴充自己的地盤,而是在幫助自己後代未來的競爭對手。他們之所以沒有反對西征,只是希望競爭對手們把注意力和實力消耗在西征的路上,不來干擾自己地盤上的世襲繼承權,不來搶中國,並不希望它們能佔領多大地盤,擴充它們的實力。而派出軍隊配合它們,主要是監視和刺探,不讓它們太強大,萬一有較大利益,也可分一杯羹,不讓它們吃獨食。所以,窩闊臺、拖雷家族的軍隊在西征路上並不積極,它們總是在後面佔據一些地方,坐看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家族後人在前面衝殺,當鐵木真的舊將還在世時,有時也會派他們率領一支軍隊與競爭對手的軍隊一齊打頭陣,利用他們的忠誠看住競爭對手,同時也消耗他們自己的實力。

所以,蒙古大汗們不論生與死,對於西征的影響都不大,他們死了,固然西征軍的領導者會趕回蒙古高原爭權奪利,他們不死,也不會讓競爭對手如願。佔領俄羅斯、中亞、甚至西亞,都沒什麼關係,佔領全歐洲卻不可以。西征時,大汗的軍隊遠遠拖在後面,對打前鋒的競爭對手們,也是一種牽制。當然,對蒙古高原權力的眷念,也使得競爭者們不願走的太遠,它們也沒有足夠的實力控制太廣闊的疆域。


沉140769451


蒙古西征歐洲時,蒙哥沒有死會佔領歐洲嗎?後來怎樣。 蒙古西征歐洲的事與窩闊臺有關,這場給歐洲帶來浩劫的是太宗窩闊臺主導的,正當第二次西征打得正熱時,歐洲中部淪陷,只剩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拜占庭等等。那時當朝的窩闊臺大汗不幸去世,深陷歐洲泥潭的十五萬西征軍準備打返程票回蒙古弔唁,這是原則。



而所謂的蒙哥呢,那時不過是個王子,他和貴由算同輩,也是要好的兄弟和戰友,相對忽必烈來說,在那些哥哥面前,他只是晚輩而已,早年那段事根本就找不到。對蒙哥而言年輕時就有戰功,他受窩闊臺器重,收為他妃子的養子,示自己兒子看待,每每有大的活動都讓他參加。而六妃子家貴由呢,窩闊臺並沒有看在心上,原因是他從小身體不好,而且盲目跟風,一氣用事,早年那段事,歷歷在目。蒙哥那時很出眾,不論討伐金國,西征都有他,欽察部那時還是他消滅的,和貴由一道在高加索地區盤旋,一路顛轉到裡海,後來不知什麼原因被窩闊臺半路召回蒙古。等他們走在半路上時,窩闊臺因飲酒過度而死在行宮,蒙哥那時還畢竟算是皇侄,扛起拖雷家的擔子,因為父親拖雷走得早,他就成了一家之長。



窩闊臺在位時不論怎樣也把他的家拆不掉,包括收兵權,合親,打壓,都不起作用,蒙哥兄弟因此那時也磨練出了堅強的意志,在母親唆魯禾帖尼的呵護教育下,使他們四兄弟從艱難的歲月走出來。而身處權利和富貴,享受安逸襁褓中的窩闊臺家子們卻一個個墮落起來,他們安安分分的守著自己的領地,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從貴由駕崩後,領地越來越小,被拖雷系分割打壓,回收。拖雷系是守灶的,掌握汗國大部分軍隊,守候著老營,也和中央比較靠攏,所以最有可能失權就是窩闊臺系,這就讓我們想到為什麼窩闊臺用巫水要害拖雷了。該到的日子,遲早要到來,蒙哥當上大蒙古國皇帝后,新舊仇一起報,他不會忘記父親是怎麼死的,首先就是對身旁窩闊臺家動手,削弱他們,讓他們永遠離開權利寶座。等蒙哥沒有動手時,窩闊臺家幾個愛好權利的人,首先下手了,欲想趁蒙哥登基時發動叛亂,貴由的皇后海迷失和她的兒子還有失烈門,本應該汗位屬於他們的自然心有不甘,落入他手,可惜走露風聲被蒙哥提前發覺,就地投河處死。為此蒙哥還將窩闊臺家子孫押送到和林附近拘禁,令在新疆一帶窩闊臺家族聚集處施行分割,壓縮,為了不使他們反叛,另派十萬大軍駐紮在別失八里與和林之間。



拖雷家權利控固之後,蒙哥該騰出手整肅朝政了,遵循舊制,不蹈他國之法,沿著成吉思汗路走下去,完善大扎撒法令,廢止修建和林城,養民安息,這樣使蒙古帝國從此煥然一新,恢復窩闊臺的盛世。為了使拖雷家牢牢把握住帝國權柄,蒙哥頭腦很清醒,唯一手段就是壓縮其他家族勢力,擴大拖雷家領地,他提拔了同母兄弟忽必烈和旭烈兀,令忽必烈代他經略中原,令旭烈兀則沿著祖輩老路繼續向西擴展疆土。而自己呢,和忽必烈籌謀消滅南宋事宜,這是我們討論重點。



蒙哥雖然生活在至高權利與榮譽的光圈中,但自己的榮耀會被身旁新亮點忽必烈搶了風頭,這讓他很擔憂,忽必烈進軍大理已是功高蓋主,而且大行漢法,陝西河南一帶漢民都呼忽必烈為萬歲,在他們心中忽必烈是中國帝王,而在漠北的蒙哥知道後卻很理屈,他一聽到此事心裡癢癢的,難道天上要升起兩個太陽。為了對忽必烈實行勢力打壓,用鉤考手段嚴厲懲罰,收其軍權,讓他到漠北帶家人謝罪。現在他仍是最閃耀的明星,該開始實現自己的夢想了,那就是南征大宋,統一中原,如果事成,他就稱為千古一帝了,可現實沒給他機會,性格決定成敗,固執和傲慢終使他走向末路,進入四川后,他再也沒有走出來。他的另一個弟弟旭烈兀則統兵十五萬攻打伊斯蘭世界,浩浩蕩蕩開啟征服阿拉伯世界全境之旅。


話題說蒙哥征服歐洲有誤,他其實如前者所說,目的就是搗毀木刺夷國,進而消滅阿拉伯帝國末代哈里發,征服完波斯後,打到埃及邊緣,這也是他完成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目標。而所謂歐洲早已沒有開拓的必要,先汗窩闊臺已經辦的差不多了,歐洲和蒙古關係已經緩解,相反蒙古那時還試圖聯繫歐洲對付西亞等國。在漫長的西征路上,一部分軍隊進入歐洲海域和土耳其邊境,但都是為征服西亞和非洲做鋪墊,如果蒙哥不死,旭烈兀帶領主力就不會擅自離開敘利亞,埃及蘇丹王在艾因扎魯特就不會勝,他只打敗了兩萬蒙古軍。如果蒙哥汗稍稍遲緩三四年去世,也許旭烈兀勢如破竹,十五萬大軍蹂躪埃及直到北非,可惜歷史沒有假設,他和窩闊臺一樣,終止了西征,蒙古帝國從此再也注不起征服西方的慾望,旭烈兀停在波斯。忽必烈成了大汗,建年號中統,蒙古就此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