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單位一同事連續拿15個月1200工資沒有辭職,然後跳漲到1萬,這是什麼邏輯?

美蛙英語


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別人光輝燦爛的一刻,而這些光輝燦爛的背後我們是沒有看到的。

任何行業都要我們先學習,要先入門,學習是需要時間的,要知道這個行業的現狀,這個行業的發展,你的差距在哪,最重要的你要努力提升自己。

提升自己的過程是痛苦的,這段時間經歷的碰壁,彎路,這些都是以後的經驗,是財富。所以積累了15個月的經驗,爆發也是應該的。


微笑抑鬱者


我十幾年前畢業後去的XX基金,當時對基金行業一竅不通,以為是某個調味品行業,糊里糊塗就去了。

面試很順利,也很快給了offer。一週後就入職了。

第一個月,工資1100。我拿著工資條去找經理,問她是不是少打了一個0,她說,你才第一個月試用期,不著急。

第二個月,工資2200。我沒說啥,翻倍了還有啥可說的。

第三個月,工資3300。我已經竊喜了。等差數列我還是瞭解的,這樣下去還得了?

然後,3300的工資拿了兩年。是的,沒漲過工資,在一線城市,拖家帶口的3300。

但是,經理說了,良好的工作氛圍等於3000塊工資。我信了。四捨五入等於工資漲到6300。

現在回想起來,整個職業生涯都感謝那兩年。幾乎所有的投資理念,研究方法,都是那時候學會的。加上可以不停出差,去看公司,去分析行業,感覺自己充實的很。低工資帶來的不滿,最後也就麻木了。

入職兩年後,突然有一天,調工資了,從3300調到26000。那時候我已經平靜了。

所以,我非常理解題主說的情況。學習,才是你的核心價值。你的工資,總會反應出你的價值,或早,或晚。

(晴溪)


孫建波


我前公司財務部的同事就遇過一樣的情況,她當時進公司的時候在財務部做出納,其實她是想做會計的,但當時公司會計是滿員的,只招出納,她還是決定暫時做出納。

當時就是1200的工資,拿了一年半,其實半年後公司就給她轉正了,但是工資沒有漲過,就一直是試用期的工資,這樣拿了一年半。

可能是人比較老實吧,我問她為什麼不去反映一下情況,她說就是沒去說,後來才加了一點工資,不過只加了500塊。

漲工資兩個月後,其中一個會計辭職,另一個被總公司調回,財務部人員突然青黃不接,公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領導讓她做會計,並抽調了一個前臺的收銀員臨時接替了她出納的工作,這之後她的工資直接跳漲了5倍!!!是按照以前會計崗位的工資發給她的。

所以,總結下來有這些原因:

崗位斷檔,急需替補,而你剛好是最合適的替補。

我前面說的那個出納,就屬於這種情況,或許一開始你做的不是你擅長或是你專業的工作,一旦公司出現崗位突然斷檔,這個機會就很有可能落到你頭上。

這種情況下,工資跳漲就是很正常的,一般來說,公司是因崗定酬,同崗同酬,不太會因人定酬的。

所以,面對崗位突然斷檔,從公司內部直接找接替的人,漲工資相對重新培養一個人的成本來說,前者更低,一般公司也更願意這麼做。

有新項目需要抽調人手組成新的項目組。

我前公司就因為業務拓展,開發了一個新項目,需要組一個新的項目小組專門去負責那個項目。

一個表現一直很不錯的同事被委以重任,當了項目組的leader,工資直接跳漲了3倍!所以,如果公司有新項目開發的計劃,有人因此工資大跳大漲,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公司業務發展方向調整。

這種情況指的是:你在的崗位原本不是公司業務重點發展的方向,但是公司在某個時候調整了發展重點,剛好落在了你的崗位、你所在的項目組或者部門,這種時候,這個組工資都會跳漲,因為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公司發展主要靠他們。

這種情況下,整個組會全部跳漲工資。

不管是哪種原因出現工資跳漲,都基於一個前提條件:你有能力勝任。所以,機會真的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為了一個機會,你可能要準備很久,有人還沒等到機會就中途放棄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機會更像是給那些一直堅持不懈做準備的人的一種獎勵!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關於成長,慢半拍沒關係,但別停!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霖小姐慢半拍


先來講一個自己身邊真實發生的案例。

上家廣告公司的時候,遇到一個做業務的同事,自己也開過公司當過老闆,本地人、拆遷戶、家境相當殷實,但是到公司應聘時僅僅是公司業務部的一個普通員工,實習期工資800,轉正工資1200。

在進入公司的半年期間,基本沒為公司拉回什麼新的客戶,業績基本沒有什麼貢獻,又習慣性的遲到早退,考勤扣除之後每個月到手五百左右。

所有人都覺得他這樣幹下去根本沒有什麼意義,但是他卻一直堅持著幹了大半年,臨近年底的時候突然接二連三的為公司拉回了很多大單,老闆也是樂得合不攏嘴。春節過後他和老闆談了幾次話,具體談的什麼內容不知道,只知道在那之後他成了公司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待遇直接上到了15000。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不管是站在老闆的角度還是員工的角度,必然有著自己的訴求。

站在員工角度,當前雖重要,未來更重要,只要有優秀的平臺,良好的晉升渠道,值得等待

站在員工的角度,尤其是很多年輕的求職者,他們並不看重目前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錢,看重的是公司的平臺怎樣,在公司繼續堅持下去是否有著良好的晉升空間和發展前景,只要達到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報酬。

在很多大型企業裡這種現象是較為普遍的,每年都會吸收很多新的畢業生進入企業實習,並不會為新進入的人員提供多高的報酬,但是隻要你達到公司的要求,按照公司的晉升路徑一直堅持,終能獲得相應的回報。

站在企業的角度,只要員工能為企業創造足夠的利潤,就願意提供與之匹配的報酬

其實大部分企業的態度也是很明確的,我們寧願養一個月薪30000的能人,也不願意留十個月薪3000的庸才,只要能為公司創造足夠的利潤,別說月薪10000,就是100000都 沒有問題。

對於題主所說的現象,站在 公司的角度無外乎兩方面考慮,第一點是員工經過一年多的沉澱,積累了足夠的知識,經過了足夠的成長,終於成為企業的棟樑之才,這一點是企業主動願意給的。

第二點是當員工成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將會爭取與之匹配的報酬,如果企業不能匹配,就很可能造成人員的流失,企業不得已而為之,這一點是員工主動要的。

綜上,題主所說的情況概況起來無外乎兩點:1、員工有著足夠的野心和耐力;2、企業和管理者也有著一定的格局。
一個忍的住,一個捨得給,一個敢爭取,一個敢給予,如此而已。

創意民工


分享一個同事的經歷。

當然,那還好他月薪3000,並沒有1200那麼低,這個確實很少見。

他第一年剛畢業去實習,實習期3個月,2400一個月,一般都是80%在實習期。

後來順利轉正之後,工資變成了3000,之前的實習期的20%也是補給他了。

之後的一年,他就拿了一年的3000塊錢。變成了銷售助理

但是這個期間,他就像海綿一樣,瘋狂的吸取知識,瘋狂的學習,遇到問題總是想辦法解決,去面對。用自己的真誠,努力,贏得了不少客戶的信任。

大概一年的時間吧,慢慢的做的有點小有名氣了。

然後就有一些公司拋來了橄欖枝,待遇翻了三倍至多。再加上一些提成,基本上月入過萬了。

其實很簡單,貴在堅持,工作中要能夠沉澱自己,不斷學習,你的價值達到一定的時候,薪資必然是暴增長。

希望有幫助,幫忙關注哦


情定新加坡


這很正常,我同學在某設計院拿了4年1500月工資。第五年直接20萬年薪。第7年30萬了。光看到別人漲工資,怎麼不想想別人的付出。他們單位年齡最小的電氣工程師,還是自己自費考的(他們單位每年都有考,考過後單位給報銷),但是他是自己考的。而且拿1500的第四年已經是科室第一設計師了。這種人才,領導能讓他走?領導也不是傻子。直接轉正,工資翻了10倍多


daniel218


很正常的行為吧。

我正式的第一份工作是05年在一所私立學校,每個月工資只有幾百塊,寒暑假因為放假還不給開支。我在那所學校工作了3年整。

在那3年裡,我正好帶了一屆學生,從頭帶到尾,同時拼命聽我認為講課好的老師的課,是我成長最快的幾個階段之一。

3年時間裡基本沒有什麼收入,後來離職去了其他機構,直接從幾百塊的收入漲到保底5000的工資,雖然沒有題主說的1萬那麼厲害,但是在08年這個收入還是挺可觀的。

所以,我認為,這裡面的邏輯其實就是積累“財富”,這個財富不是金錢而是能力,您的這位同事在這個單位雖然收入少,但是他肯定是看到了值得他學習的地方,他心甘情願的在那積攢自己的知識財富、積攢工作經驗。

在知識和工作經驗積攢到足夠量或者無法讓他繼續學習時,自然會選擇一個可以讓自己繼續學習的地方,同時可以獲得他之前學習的回報,我認為您的這位同事未來還會跳槽,在這個1萬元的地方沒有可以學習的東西后,肯定會到其他的5萬元、10萬元的地方去繼續學習。


教培行業於盼


08年7月入職某中央大型國企的在長沙的三級下屬公司,從技術員做起,那個時候到手工資是1500,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水平,據說北京總部的一個處長到手也就是5千多。後來給老總當秘書,去業務部門當主管(年收入五六萬),再當部門領導(年收入十五萬左右),18年開始擔任了公司的副總,年薪三十萬左右(稅前)。可以說十年都青春都在這一個單位了,現在的收入能勉強撐起一個小家庭。收入在長沙應該是中等水平吧,國企的管理條條框框真的是壓力很大,不過還是打算再幹幾年。期間見過太多的同事進進出出,有很快混的風生水起的,也是越混越差的,終究大部分是還是平平庸庸。說這麼多還是想說的是一點,不管在哪裡做什麼,有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堅持。職場中運氣很關鍵,但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老話更重要。


人醜多讀書屮


騙人的邏輯吧!

雖然我有過類似的經歷,16年的時候一直拿著2000塊的月薪,16年未,某一個月突然暴漲,直接拿了1萬多。

不過,我對題主的描述,仍然表示懷疑。

因為我是個業務員,拿多拿少,全看業績。底薪可沒漲過。

如果真有這種情況,我相信,只有以下可能。

001

部門鉅變

比如說,有這樣一家公司。專門從事高端醫療儀器生產的公司。

他們也生產口罩和消毒水,大多是自用。

可想而知,這線生產線上的工人。活是不多的,錢也是不多的。

然後呢。。

然後相信你也知道,2020年來了。一隻蝙蝠掀起了整個世界的恐慌。

“口罩”居然代替黃金,成了硬通貨!重金難求。

一下子,所有能生產口罩的部門都成了公司香餑餑。

這個原本無足輕重的部門,一躍成為能影響公司生死的核心。

他們怒漲8倍工資,也就說的通了。

002

小夥是老闆侄子

除了上述情況,我真想不通,還有什麼情況會導致這麼魔幻的事情產生。

只能往“不懷好意”的地方想了。

這就是人,一家子演的一齣戲。

為什麼要這麼演呢?

無非想告訴所有的韭菜們。看看,怎麼樣,只要來我們這呆15個月。工資就能翻8倍哦~~

香不香?

這就像掛在毛驢前的胡蘿蔔,不停地鞭策著你努力的進行工作。

終於,你拼命的工作了14個月。

老闆,把你辭了!

003

老闆女兒懷孕了

小夥子,總有某些特長的。

某天終於成功引起了老闆女兒的注意。

於是,他們你儂我儂,私訂了終生。

10個月後,老闆女兒向她爹哭訴。說:沒有面包的支持,愛情不夠香。

他爹,看著女兒漸漸隆起的大肚子,在小夥的加薪單上籤了字。

004

小夥子是個傻子

這個不用多說,看過很多電視的我們,都應該知道:傻子的運氣比較好!


結語:

我是努力的方老師,一名在職場奮鬥的女青年。

我更相信奮鬥,才有美麗的明天。

希望大家都能有個美好的明天。


努力的方優秀


一個人在公司的工資低,辭職跳槽到別的公司之後,工資成倍的翻,可能的原因是,工資給的低的公司,整體工資比外面低,工作比較閒;出去工資高,是因為工作工資高的一般都需要加班,工作比較忙。

同事因為是特殊工種,提前退休了,退休之後再家閒不住,就出去又找了個工作,工資翻了幾番,但是需要經常加班,他說他要再幹5年,再買套房子。


剛來現在公司的時候,同事就說,這裡留不住年輕人,因為工資太低了,養不了家,出去賴好找個工作工資都翻倍。這是事實,公司工資低,有時候發的工資扣完保險,比城市的最低標準工資都低,但是這個公司雙休,基本不加班,出去再找的工作,確實高,但是加班是家常便飯。

總之,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工資低,不加班,工資高,需要加班,一份付出一份辛勞,是整件事情的內在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