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52人,近20個不交作業,兩個上學就睡覺,我快退休了,要不要管管這些孩子?

用戶2759659934291


出現這種情況,我想應當盡力而為吧。既然明知是一個爛班,我們何必在主動放棄呢?作為一名老師,把心態放正,這才是最重要的,家長配合不配合是家長的事,我們認真不認真是我們的事。

2010年到一個農村小學去支教,六年級的孩子幾乎全部都不會背乘法口訣表,最高分30多分就這樣的現狀能埋怨原來的老師嗎?又有什麼辦法呢?必須要把孩子們教一教。你自己的能力是高是低,這都是需要做的。

難道能夠把責任推給以前的老師,能夠埋怨他們教的不好?既然這樣子的話,能夠解脫自己的責任嗎?

平均分19分,全班的數學就是這樣的現狀,自己拼搏了一年之後,平均分到了49分。大多數孩子基本上會背99乘法口訣表了。有幾個學習比較優秀的孩子,數學已經接近滿分。那是功勞?肯定是沒有教好。說給別人聽誰信呢?

基礎不一樣,帶來的壓力不一樣,有的人可能過於複雜,過於認真,他們覺得無論是哪一個孩子都能考到90分,這對於我來講,我的水平就這麼高,我只能竭盡全力,我也不會主動放棄。

別問哪天退休?只要還幹一天,咱們就盡心盡力可以了。

人就是這樣,不要把事情想的太多,人生在世,記住自己的本色就可以了,或許有一點和我們所說的不忘初心是一個道理。

不要有過多的思考,因為在思考的時候,時間就從我們的指尖流過。就好像我們學過的那個散文匆匆太匆匆。




義誠老師


看了題主的問題和信息,可謂百感交集。

一位紮根在鄉村從教41年的教師,其堅守的初心值得別人尊重,是同為教師的我們學習的榜樣。從教41年經驗之豐富,不用多說,什麼學生沒見過,什麼教育上的問題沒經歷過?臨近退休卻遇上這樣的症狀,與其說這是一個問題,不如說它更象是無奈的傾訴。

感覺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對於鄉村教師而言,這是共同的感受。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呢?目前還沒有統一令人信服的解釋。就本人的觀察、感受和思考,個人認為是在鄉村經濟社會大發展的背景下,群眾觀念、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遠遠跟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難以應對新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留守兒童、隔代教育、“新讀書無用論”等,經濟走得太快,精神和靈魂走得太慢。部分農村學生不是因為教育教師放棄他們,而是她們自我放棄。


該不該管呢?

其實這不成其為問題,當然該管。對於絕大多數教師而言,哪怕是冒著一定惹麻煩上身的風險,仍然會管學生,一方面是職責所在,另一方面主要是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職業良心。

我堅持相信,如果一個教師都不敢管學生,不去管學生,這樣的教育是悲哀的,不管有多少因素促成這種悲哀,教師也應該憑自己的職業操守和良心守好最後的底線,這樣教育才會有希望。

至於能否守住教育的底線,悲觀的說,盡人事聽天命,積極點看,只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教育的困境終究會被突破,迎來新的春天。

是的,現在的學生確實很難管。外有保護法、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造的“金鐘罩鐵布衫”,內有桀驁不馴的“九陽真氣”,惹不起,碰不得。但始終有一點,他們終究是接受教育的人,教師做為教育者,應該而且也有義務對其實施教育,包括對其錯誤的的行為進行管教。

很快就要退休,也許忍一忍,熬一熬,睜隻眼閉隻眼就到站了。在管與不管之間猶豫,是人之常情,換個角度,誰不困惑?所謂師者仁心,多數老師始終還是放不下自己的職業良心,該管還是得管,能多挽救一個孩子,多提高學生一分素質,既是盡責,也是教師的一種善舉。



該如何管呢?

這可是一門大學問,班門弄斧,現就我的看法與大家分享,權且作拋磚引玉之用。

一個班,近20人不交作業,還有兩人上課就睡覺,問題確實很嚴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一招:老套路,分析情況及產生原因。分析這近20個不交作業的學生哪些是態度問題,哪些是不會做?哪些是“帶頭大哥”,哪些是“追隨小弟”?找準原因,對態度不端的“帶頭大哥”進行“掐尖”,對“追隨小弟”開展思想說服教育。

第二招:聯繫家長。對於態度不端帶頭挑事的學生,必須要聯繫家長,就學生在校情況與家長進行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表現嚴重的學生,可建議家長暫時帶回反省,家長拒絕配合,可將情況如實上報學校,如有其他違紀由學校視情況處理,如僅是不交作業、睡覺,建議採用下面的後續辦法。

第三招:“因材施教”。從某種意義上說,家長對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態度決定了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可採取的方法。對家長支持教師嚴格管教的學生,教師該批評的批評,該懲戒的懲戒,不拖泥帶水;對家長不支持配合的學生,把握好分寸,能說服的說服,盡到責任,點到為止,不越雷池半步。

第四招:“各取所需”。一個班學生成績難免參差不齊,針對那麼多人不交作業,應該有部分學生屬於學習上存在一定困難,老師在佈置作業時可考慮到具體情況。建議將作業分為兩部分:“必做作業”和“選做作業”,對於常不交作業的學生,可只要求完成“必做作業”,對於學習渴求強烈的學生,可再做老師補充的“選做作業”,照顧到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五招:用好“家委會”。對於油鹽不進的學生和家長,老師沒辦法,學校沒辦法,如果不影響別人,且讓他自生自滅。可干擾到別人正常學習,老師和學校該做的工作做了,仍然無效,昨辦?這時,該“家委會”登場了。大部分家長是不願去管和評說“別人家的孩子”的,但如果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孩子學習,恐怕這也是很多家長不能容忍的。學校和老師可搭建對話平臺,讓“家委會”來維護大多數學生的權利,家長可不怕上面這樣規定,那樣制度。

結束語:教育乃國之大計,事關國家的興盛和民族的未來。教育需要有責任、有擔當的教師,教育更需要支持理解、包容和真正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

【我是育漁寡歡,持續分享有價值的教育理念,覺得不錯,點個贊,加關注】


育漁寡歡


管是肯定的,因為這樣的班級如果不管,將很快“雪崩”,屆時,想學的學生也將不得安寧。那就看怎麼管了?估計您也苦口婆心多次了,此時,您也千萬以為用“戒尺”就有用。因為,如果“戒尺”有用,班主任一二次主題班會就派有用了。

學生的本性都是追求進步的,都想在老師和同學面前表現自己的。作業之所以不交,是因為他們不會。也許您會說,他們不會的原因是課堂不學,其實是他們想學而不懂。所以,根本之道還在於您老“管”自己,分層教學,分層設計作業,既顧及想學的學生,又顧及“不交作業”者;當然,如果您願意,把他們叫到辦公室,面批作業,效果會更好。

一個班級出現這樣的局面,班風肯定出了大問題。所以,聯合班主任和其他任課老師開專題班會;開家長會與家長統一思想,爭取他們的支持;開展班級競賽活動,凸現學習的重要性;邀請事業成功的校友現身說法都是可行的措施。

說起現在的學生,與當年我們自己做學生相比,確實出現了很多變化。根本原因是現在的學生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多了。我看到的“不正常”是:對於考試成績基本無所謂,讓不及格的學生站起來,臉基本都不紅。作為老師,只有考慮在此背景下,如何做的更好,沒有靈丹妙藥…


紅藍推演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上課睡覺,不交作業,其實這種現象,在農村裡面就算老師想管也有心無力。所以管好傳道授業解惑就好。

有個同學,大學畢業後去了偏遠落後的地方支教了三年,告訴我一個現狀:一個班幾十個人,只有十來個是來讀書的,其餘都是混日子,找學生聊天,問他們為什麼不好好學習。有的說“老師你不要管我,我就是來混日子的,等我混到初中畢業,我就出去打工了,我本來早就不想念書了,國家不是有九年義務教育嗎,不讓輟學麼,我就是要混滿這九年……”。有的這麼回答”讀書有啥用?畢業後還不是要自己找工作,還不是要打工,浪費了錢,還耽誤了時間“。有的是這麼回答的”我就不是個唸書的料子,一看到書本我就頭疼,老師你放過我吧“。有的學生有時候乾脆好幾天連學都不上,老師到家裡去叫,家長對孩子上不上學的態度也很隨意。來叫了便讓去上幾天,孩子只要不惹是生非,家長也不管。有的家長甚至明確跟老師表態”孩子放到學校,只求不要惹事不學壞就行“。這種情況下,一個班有幾個想學習的,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沒有辦法安靜下來學習。

有個現象,越是偏遠落後的農村,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本人,越是不重視讀書。越是一線越是經濟發展的城市,家長搶佔最好的學區,盡力買最好的學位房,還給孩子參加各種培訓強化班,這還沒出生便開始胎教擔心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結果就是強者越來越強,貧窮的地區越來越貧窮。

老師不是萬能的,家長生兩三個管著都覺得累,老師一人幾十個人哪裡管的過來呢。何況學習這種事情,真的是靠自覺啊,上課睡覺,不交作業等這些不想學習的孩子,就算是拿刀架到他們脖子上也沒有用啊。


君子動筆


當然要管!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學生不學是學生的事,你不管是你的事,百年大計,教育為先,你不妨改變一下教學方式,寓教於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多學一些知識。


優優7489


不管為好!說一下昨天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我同事一個原來極其認真負責的老師!就因為一個學生搗亂被她懲罰!結果家長不依不饒的要去教育局說事!最後經過說和不去了!但是要求老師必須道歉!家長卻不記得!老師把自己孩子的語文成績由原來的30分提高到70分!全班學生由原來的一塌糊塗!到現在的整體提高和進步!付出多少心血!只有她知道!為了提高孩子成績!每天早飯不吃!就讓學生來她住室給學生聽寫!放學不走也給學生默寫!現在深受打擊!決定以後都不再對學生嚴格要求!上好自己的課就行了!


微暖淺醉


管不管先放放。我說一個真實的事情,02年我上高中時高二分班,全年級的學習不好的都到了一個班,他們也是換了好幾個班主任,最後一個剛大學畢業一年的老師接手,一年多的時間,這個班的凝聚力,集體感全校第一,要說學習他們肯定不行,但是學生都學習。一些體育比賽什麼的都是這個班第一。班主任能和學生打成一片,能理解學生學習不好的願意。一轉眼塊20年了,這個班的學生不比其他班的孩子混的差。

您老最後一年就退休,其實這些孩子學習不會太好也是註定的,您想開了了,學習上我不能強行讓你學習好,其他的地方呢。你一輩子的經歷我覺得拋出文化課上的事情不說,您統治幾十個小毛孩子還是不成問題的,您覺得呢?


大海老師數學課堂


我當年是學霸,教語文是一位50多歲的老教師,一上他的課,聽著聽著我就打瞌睡,就算使勁睜著眼皮,還是禁不住會睡意朦朧。後來的結果是,語文成績大幅下降,從90多分,到80多,再到60多,最後是50多。

實話實說,學生不喜歡太老的老師。


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根據介紹這是一所農村學校,這個我有發言權,我初中是在農村學校唸完的,這些事情我都經歷過。

一個班級52人,20個不交作業,2個上學就睡覺,我想這很大概率是初二階段還沒有分班前的的情況,這些我都經歷過。

一個農村中學從初一到初三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初一的時候,同學們心氣還比較足,教學秩序還不錯。

初二,成績分化,學習不好的同學出現退學的情況,因為家長覺得繼續上學沒意義了,也不會反對孩子輟學。還有一部分學生開始混在學校裡,原因就是家長都在外地務工,老人管不了他們,放在學校是個不錯的選擇。

初三開始分班,有學習願望的分在一個班級,不學習的被分到另外一個班級,他們每天也上課,但是基本都是走過場,不考試,就等九年義務教育結束。

這就是農村學校的真實情況,不可否認城鄉之間不僅是經濟上的差距,更是教育觀念上的差距。對於這位老師,我有這樣的建議,為了避免類似五蓮二中楊老師的遭遇,必須採取一些策略。

1.管學生不如叫家長,家長不來也要電話溝通

一個班級的秩序已經混亂到這種程度,可謂病入膏肓,如果老師強行管理很可能發生直接衝突,而任何衝突受害的都可能是老師,最近類似老師因此受罰的事情太多,不建議老師採取過激行為。

找學生家長,召集起來,組織一次家長會,把情況跟家長們說明,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利用家長給孩子施壓,如果想學的繼續管,不想學的也要遵守課堂紀律。

鑑於很多家長都在外務工,必須通過電話進行聯繫溝通,說明情況,避免誤會。

2.分級差別管理雖是無奈之舉,也是現實所迫

按照我的經歷,此時應該分班了,如果沒有分班就要進行分級差別管理。有學習願望的必須嚴格要求,不想學習的就可以放鬆要求。

很多不學習的學生本質並不壞,跟他們開誠佈公的談,讓他們遵守課題紀律,不要打擾其他人學習。在學習要求上可以給他們讓步對待,一般是很容易達成的。

結束語:雖說教育要一視同仁,但是現實永遠大於理想,只有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才是最合理的。


名人家風家訓


我現在上的初一,班上有6.7個男生,無論你怎麼教育他,好話歹話說了無數遍,到現在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他們連作業本都沒有,堅決不做,而且不解釋。他們上課不違紀,就是坐著抱著手發呆。情況反饋到家長群裡,家長就是一句話:我們在外打工也無法照顧,麻煩老師多費心了!

我找到他們小學的同學瞭解了一下情況,同學說他們小學4年級就開始不做作業了。我問當時老師怎麼處罰的?同學說就是罰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