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王月平:甘為人梯,樂為紅燭

喜迎江西省婦女十二大·代表風采錄

編者按:江西省婦女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將於7月份召開,這是全省婦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目前,參加江西省婦女十二大的代表已陸續選出,即日起,江西省婦聯宣傳部與中國婦女報江西記者站聯合推出“喜迎江西省婦女十二大·代表風采錄”專欄,重點介紹來自基層一線代表的先進事蹟。

今日出場:王月平(萍鄉上栗縣楊歧鄉清溪學校教師

在美麗的楊岐山下,有一位老師深受學生們的愛戴和同事們的讚揚,因為她的愛心猶如優美的曲子和清新的空氣滋潤著學生的心靈,學生們常常管她叫"媽媽"。她就是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楊歧鄉清溪學校老師王月平,一位在山區教壇耕耘了二十年的女教師。

20年來不管在哪所學校任教不管教什麼課目,王月平老師都以"甘為人梯,樂為紅燭"為座右銘,以博大的愛心幫助學生成長,改變了不少學生的命運。有的學生家境困難,是王老師用愛心助她完成學業,成長成才;有的學生是留守兒童,上學不便,她便長期接送。王月平老師就像一支紅燭,用她的青春、愛心和汗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祖國的花朵她的學生連年在市縣各類競賽中獲獎,不少學生已經走上工作崗位,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王月平老師不僅在教學上精益求精,深入淺出,在生活上也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學生。懷揣著一顆熱心,呵護著每個一學生。她把愛輻射到每一位學生身上,經常和學生談心,進行課餘家訪,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和心理狀態,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和學習生活上的實際問題,教導他們全面發展。

2002年剛到清溪學校時,細心的王老師就發現班上有個男生總是精神恍惚。王月平沒有批評孩子上課走神,而是課後向他了解家庭情況和思想動態。原來,這名男生的父親剛去世,母親又患上癲癇,家庭生活極其困難,男生想不上學了。王月平老師聽後心急如焚,學生還這麼小,家庭的重擔對他來說太過沉重,輟學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對成長也是十分不利的。王月平找領導、跑部門,很快聯繫到縣國稅局為這名男生提供希望助學。王月平還經常找男生談心,一直從心靈上安慰開解他,從生活上照顧資助他,每月還買一些肉蛋時蔬讓孩子帶回家改善伙食。感動不已的學生淚流滿面地說,"王老師,你和媽媽一樣親,您也是我的媽媽,我叫您媽媽吧"。

在王月平持續的關懷和資助下,這名男生不僅完成了初中學業,考上上慄中學,後來還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四川理工大學併成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後來,男生的母親病危,王老師還幫著墊交了部分醫藥費。事後,泣不成聲的學生跪倒在地:"王媽媽,您不僅培養了我,還一直照顧著我的家,您的恩情我一輩子報答不完。"王老師當時的工資並不高,而且自己也有小孩,但是她卻說:“只要是我的學生,就一個都不能少,因為只有通過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人成長”。

受過王老師愛護和資助的不是隻有那名男生一人,還有家庭困難的很多學生。"親愛的老師,您是我們的引路人,是我們的天使,也是我們的媽媽!"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來信,一個個親切問候的來電,讓王月平老師欣慰不已。王老師長期在農村執教,深深感受到農村學生求學的艱難,也感覺到個人力量的微小。她一邊以自己的愛心關愛學生,一邊發動社會力量幫扶學生。她自己拿出一部分資金,再發動社會力量捐獻,依託學校團組織和老師開展穩定長期的扶貧助學行動,並開展一對一的幫扶,讓學校的每一位學生不因家庭原因輟學。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多年來,曾幫助過多少學生,連她自己都記不清了。為了學生,她獻過血、熬過夜、受過委屈、流過淚水,可每當得知學生成績更加優異、笑容更加純淨、性格更加開朗的時候,她就覺得比什麼都好,比什麼都幸福。(供稿:萍鄉市婦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