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鈺集團重組屢敗又遇“假央企” 信披涉嫌違規 股價一字跌停

重組事項屢敗屢戰的融鈺集團(002622),在股價連跌的背景下,公司今年7月拋出了一份引入中核國財作為戰略投資方的方案。未曾想到的是,中核國財的央企背景及此次合作的真實性備受市場質疑。隨後“假央企”事件發酵,證監會近日決定就此事對公司立案調查。

收購事項屢戰屢敗

去年6月,融鈺集團重組標的從保險行業資產變更為移動互聯網行業,駿伯網絡成為公司的併購標的,然而,融鈺集團卻於2017年9月宣佈終止收購駿伯網絡。

數月後,融鈺集團在今年1月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受讓乾康金融部分股權並增資暨簽署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議案。直到今年7月份,融鈺集團以公司與乾康金融的合作前提發生變化,決定終止受讓乾康金融部分股權並增資事項,並終止《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履行。

需要提及的是,融鈺集團還曾於今年2月,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安徽黃埔網絡科技66%股權,該標的屬創新科技行業。不過,6月1日,融鈺集團宣佈終止重組,原因是相關各方利益訴求不盡相同,各方無法就標的資產的交易方式等核心條款達成一致。

今年7月12日晚間,股價連續下跌的融鈺集團又拋出一份讓市場振奮的公告,稱擬引入中核國財作為戰略投資方,合作方向包括雙方今後交叉增資入股,在三年內打造100億元基金投資平臺和央民創新合作平臺;相互利用對方的資質與資源,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程項目。但此次合作飽受市場質疑其真實性,隨後的8月6日,融鈺集團宣佈終止與中核國財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

涉“假央企門”致股價跌停

不過,這一次終止合作卻與前幾次失敗的收購不同。深交所向融鈺集團發出關注函,要求融鈺集團以有效形式披露中核國財的產權及控制關係,披露中核國財從事的業務及最近3年的財務狀況。8月10日,融鈺集團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告披露的與中核國財戰略合作相關信息涉嫌存在誤導性陳述,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值得關注的是,如果融鈺集團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並且在處罰決定書中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者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的,公司將因觸及規定的欺詐發行或者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公司股票交易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受到“假央企門”及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影響,融鈺集團昨日開盤後直接“一字”跌停,截至收盤時,“賣一”一欄仍然積壓著24.15萬手股票排隊等待賣出。最終公司股價報收於3.27元,創近三年以來的股價新低。

“根據《證券法》和相關司法解釋,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導致投資者權益受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昨日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旦證監會認定融鈺集團信披違規並作出行政處罰,投資者可以起訴融鈺集團索賠。本報大眾維權易欄目現徵集受損投資者參加索賠預徵集活動,可添加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登記。

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向記者表示,“根據司法解釋,暫定索賠條件:2018年7月12日至2018年8月5日期間買入融鈺集團股票,並在2018年8月6日(含當日)後繼續持有或賣出該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以索賠。最終索賠條件以法院認定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