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國財「假央企」身份坐實 融鈺集團終止百億合作

羊城晚報記者 陳澤雲

8月5日晚間,融鈺集團(002622)公告,經多方核實,擬合作方中核國財身份非為國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單位,與中核國財相關負責人確認的信息不一致,決議終止與中核國財合作,這也意味著,上個月融鈺集團公告的雙方將共同打造百億規模的基金投資平臺的合作計劃流產了,對於本來股價已經是斷崖式下跌的融鈺集團來說,可謂雪上加霜。

合作方竟是“山寨央企”!

就在7月12日,融鈺集團發佈了關於與中核國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稱雙方積極探討資本合作,中核國財將向融鈺集團投資入股,三年內擬共同打造總規模50億元至100億元的基金投資平臺。

公告聲稱打造央民合作平臺,不過,引入的戰投方中核國財卻隨即被媒體質疑非央企背景,一時間,輿論四起,更引來了深交所的問詢。

深交所要求融鈺集團“披露中核國財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直至披露到自然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者股東之間達成某種協議或安排的其他機構;補充披露中核國財從事的業務及最近3年的財務狀況。”

7月31日,融鈺集團回覆了深交所的問詢,承認“經公司核實,中核國財與國資企業深圳中核集團有限公司、國資中核集團不存在關係。”不過,對於被外界質疑的“央民合作”說辭,融鈺集團解釋道,“央民合作”本意是指中核國財基於公司開關產品在大型企業實現的銷售業績及具有的中國核工業集團合格供應商資質,擬為公司對接央企項目資源,是“資源對接”並非“身份確認”。

對於雙方的合作是否繼續,融鈺集團當時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一方面強調“雙方約定的協議事項具有可行性、合理性且不存在不合規的情況”,另一方面又表態“進一步核實對方身份及資源能力,審慎考慮是否與對方繼續合作”。

到了8月5日,融鈺集團再次公告稱,經多方核實,擬合作方中核國財身份非為國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單位,與中核國財相關負責人確認的信息不一致,其違反了商業合作之誠信原則,因此決議終止與中核國財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並終止與中核國財合作。

融鈺集團股價遭遇斷崖式下跌

“假央企”中核國財究竟是什麼來歷?經查詢,中核國財的母公司——香港“深圳中核集團有限公司”,系私有企業中核國財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於2018年5月在香港註冊設立。

由於中核國財名字帶有“中核”二字,又被冠上“央民合作”這樣的字眼,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其與“真央企”中核集團有關係!

實際上,這也不是中核集團第一次被冒用字號。

今年2月6日,中核集團官網發佈聲明稱,中國華宇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宇公司”)以中核集團下屬公司名義開展經營業務,給公司造成負面影響。但華宇公司並不是中核集團出資設立的公司或企業。華宇公司設立的各種冠以“中核”字號和號稱中核下屬公司的企業或機構,均未經過中核集團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中核國財與華宇公司曾經有過交集。工商資料顯示,中核國財建工集團曾多次發生過投資人變更,其中,去年6月其投資人一度變更為國財國投股權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而該公司的股東之一就是華宇公司。而至於華宇公司與中核國財之間有無關係,目前尚未有定論。

百億規模 “央企合作”的“夢想”被擊碎,對於原本就面臨一地雞毛的融鈺集團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記者注意到,近些年來,融鈺集團外延式擴張的動作屢屢失敗。此前,融鈺集團曾有過併購長沙財中、安徽黃埔網路科技、駿伯網絡等等多項資產重組計劃,但都以失敗告終。

而自今年5月2日宣佈復牌以來,融鈺集團股價自每股14元左右跌至最低不到4元每股。隨著合作方坐實“假央企”身份及合作終止,今日股價下跌5.51%,收於3.43元/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