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譚孝生


摘出百科上的一段話: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格物之後是致知,而後誠意,正心,行動上來說,是修身,起家,治國,平天下。用我們現在的一句話可以概括為,態度決定行動。

那麼態度就很重要了。

通俗一點說,格物就是思考解釋世間萬物。奇妙世界包羅萬象,雖包羅萬象卻並不雜亂無章。摘出一個詞:規律,世間萬物都是有規律的,易學八卦就是根據規律推演的世間萬物,這個推演可以用我們通常在神話影視上聽到的詞來作註解:天道,地道和人道。

看起來邪乎的東西,迴歸到科學上來說,就是根據事物的表象和特徵總結出本質或者統計出規律,數學上的統計學,物理學上的定律,化學上的物質週期,甚至生物學上的基因等等學科都能有涉及。人類認知世界到產生思考再到總結出規律,而後形成知識點,供後人學習,再到形成一門學科,整個過程就是一個格物的過程,後人去學習學科的知識點,再形成自己的思考,也是一個格物的過程,而後成為自己腦子中的思想認知,落實到行動,會給社會帶來貢獻。

拋開邪乎的概念,天道是什麼,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以及陰晴變化,黑白交替......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年輕人熬夜來說,對身體是會有傷害.......地道是什麼,大地的特徵,地殼的運行,大地所承載的各種生長的、爬行的、奔跑的......萬物運行的規律,屬於地道,人與萬物應和諧相處,人類領地侵佔,濫砍濫伐,破壞環境都不遵循地道規律。世間萬物中包含有人類,單單多出一個人道,說明人類是萬物之靈的不簡單,人道是什麼,侷限一點看人道是社會學,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規律和哲學,大的方面看包括法律法規、道德規範,國家體制等等,小的方面看包含有人與人相處的人情世故,人性考慮,規則因果,以及個人的情感選擇和價值觀的思考等等也應包含在內。

那麼,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格物是思考解釋世間萬物,於個人來講,格物的目的是什麼?格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渺滄海之一粟,人生長於天地之間,存活於社會之上,終究是要在社會上活下來,走下去的。


張小舟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格物致知,通過研究事物,獲取知識。通俗的講,格物致知就是研究與學習的過程。

在古代,格物致知就是一個人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的基礎學習過程。

怎麼這樣講?我們來看:

儒家經典“大學”裡面,一個人的發展,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致知,為第一個階段,即完成基礎的學習階段,也就是說,一個人考取功名之前的修學業階段。學習內容為史地經典,以及諸子百家,五經四書等等。

誠意,正心,為第二個過程。這個過程注重自己的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忠、孝、誠、敬、正、和之心。

一般而言,每個人的前兩個階段是並行發展的,這兩個階段也可以稱之為一個人“從文”的階段。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正是修身養性的過程。因為知識當中包含這些東西。

修身為第三個階段。這是我們所說的體育階段,也是“為武”階段。古人的學習生活很單一,要麼習文,要麼學武。他們不發微信,不聊q,不上微博,也不看報紙新聞。所以古人只做這兩件事兒。而且僅通過這兩件事,達到一個目的:入仕從政。

古人入仕從政的兩個途徑是,一個是科舉入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是這樣子的。另一個是習武入仕,成為武將,跟隨皇帝南征北戰,最後封爵封侯。

齊家,是第四個階段。也就是說,在家中的孝和悌的階段。孝為孝敬父母,悌為尊重兄長,友愛四鄰。

治國、平天下,為最高階段。當封爵封侯之後,就有治理一城一國一個地區的能力,也有護佑天下的施展餘地,治國安邦。

上述,是一個人在儒家思想統帥下的成長過程。格物致知,那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就是完成基礎學習的過程。

至於說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已經是後來的事兒了。孔孟之道是儒家正統思想,王陽明是儒家思想的繼承,但是雜入了更多的唯心論,唯心主義思想,不能說儒家思想的正統。


大師心理


“格物”一詞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完整的說法是“格物致知”。

《大學》並沒有解釋什麼是“格物致知”。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們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的思想。比較有名的是朱熹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思想,兩人對“格物”的解釋完全不同。


首先我們看朱熹是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統一的規律——理。宇宙間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觀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理就是倫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顯露的,因此人必須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認識具體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會豁然貫通,認識到全部的理。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來達到對理的認識。

所以朱熹“格物”的意思就是研究事物。


王陽明一開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對著竹子坐著,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陽明苦苦思索了幾天幾夜,一無所得,最終病倒了。王陽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終於明白:“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

因此王陽明認為,應該本著自己的良知去對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過程中,你內心的塵埃會被慢慢擦去,良知會達到極致,就像明鏡一般明亮,這就是“致知”,也就是使良知達到極致。


所以王陽明的“格物”就是指用良知去規範事物。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夢露居士”,回覆關鍵詞“王陽明”,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夢露居士


“超然物外”與“格物致知”

超然物外”的意思是超脫於物質世界之外。古人用詞十分講究,“超”是超脫、超越、超出於的意思。“然”,我個人不喜歡字典或百度的講法,它們把“然”解釋為一個介詞:有“於”和“在”的意思的意思。“超然”,眾人的理解就是超脫於。而我更喜歡這樣解釋:“然”是一種狀態,一種樣子。比方:自然,自己本來的樣子。自然而然也是整個意思。當然、想當然也這樣講:應該、應當是這個樣子。較常聽說的還有安然、欣欣然、黯然、茫然、淡然等等組詞,都是說的一種狀態,可以是事物本身的狀態,也可以是心理狀態。

那麼,“超然物外“就是超脫於物質世界之外的一種實際狀態和心理狀態。近義詞還有“逍遙物外”,也是逍遙於物質世界之外的一種狀態。是不是這樣理解更有意思呢?

關於“物”的詞還有“物慾橫流”:物質享受的慾望,這裡的“物”是物質。以前看武俠小說描寫某個女子:明豔不可方物。意思是漂亮極了,簡直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拿來比喻。這句話裡的“物”也可以理解為:東西、物體、事物。可見“物”其實是有深刻得多的內涵。它有具體的也有抽象的含義。具體的“物”包括:錢財、財富、地位、名利和一些物質的東西,如豪宅、名車、名錶、美女、資產等等,甚至一片雲,一座山,一棵樹,一朵花,一灣水。抽象的如:困惑、開心或不開心、歡笑和憤怒、驕傲與氣餒、自在與煩惱等等的一些情緒。與佛家講的“相”的意思近似。不過,“相”的外延就要更廣闊了,它包括由於“我”所帶來的,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覺所感知到的一切外在。

現在再來看超然物外這個詞,是不是更高大上了呢?

講完了“物”,我們再來看“格物致知”。這個詞不知道有多少解釋是錯誤的。百度上搜了一下,“是這樣說的: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2.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如前文所述,“物”既然是功名利祿是一切煩惱一切外在事物。那我們再去探究它豈不是很滑稽?可見,“格”也不是探究的意思。那是什麼意思呢?格子、格鬥、格擋都有分開,擋開的意思。”格物”的真實意思出來了:與物質世界、名利地位、無盡貪婪、一切慾望煩惱分隔開。然後,就能致知。這個知顯然也不是知道、知識的意思,而是智慧。“格物致知”就是說:只有跟一切錢財名利、慾望、物質世界分開,我們才能達到最高的智慧,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簡短點說就是:知止終有得。對物質的追求知道有停下來的那一天,那麼我們終會有所得。得什麼呢?智慧。這個智慧是拋下一切慾望、看開一切煩惱的智慧,是“六度波若密”的最高智慧,是“戒定慧”的智慧。

因此,無論佛家、道家還是儒家,所認為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智慧。而不是什麼威名赫赫、萬貫家財,資產上億、豪車名錶。這些東西要不要呢?要。必須要。但不是沒完沒了的要,那叫貪婪。在追逐的過程中必須“知止”,否則追逐到窮其一生,筋疲力盡也沒有盡頭。

“知止終有得,格物能致知”。 會麼?



中詩禪道


回答“格物”問題的朋友很多,但是有些回答的是有問題的,我還看到有些朋友用禪宗,道家來解釋,更是錯誤。有些人說格物是出自王陽明,哪有那麼晚?!我來簡單說說吧。

“格物”一詞最早出自《禮記·大學》,也就是後來說的“四書”裡的那個《大學》。《大學》全文不長,但是提出了儒家的“三綱八條目”,所謂“三綱”(不是父為子綱那個哦!)即:明明德,新(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面四條,大家都熟悉吧!



實際上,這八條目是儒家向士人提出的由低到高,由自我到外放,有個體到社會的要求。正心,誠意說的是個人品質,格物,說的是對外界的認識,屬於方法論。致知是格物之後的結果。從字面上說,格物,就是把物放置在相應的位置,也就是說,儒家“格物”的意思是要求正確認識事物,這個物包括客觀世界,世界的性質與規律,社會,社會規律等,從而形成“知”。


很多人一說“格物”就想到王陽明,他在《傳習錄》裡討論“格物致知”的問題,並不是他發明創造了什麼,而是為了反對朱熹。王陽明很多思想來自明代很主流的理學思想,而理學正宗就是南宋朱熹。但是他又有很多認同陸九淵心學的地方,所以,在分析具體問題的時候,又常常反對朱熹。(順便說一句,心學不是王陽明最先提出,起碼陸九淵比他早。)王陽明對《大學》頗有心得,並以此為武器,批判朱熹。

“格物致知”等問題絕不可從禪宗入手,首先時代不一樣,《大學》之文約成於戰國,禪宗是啥時候的事情?晚的多。再有,宋明理學雖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家影響,所謂三家合流是也,但是宋儒的反佛情緒是有目共睹的。拿佛家解釋儒家,大忌。


我就是JH先生


“格物”,意思是窮盡事物之理,無不知曉。儒家倡導“格物致知”的哲學思想,意思就是通過學習通曉事物之理,才能知無不盡。窮究天下之事物,而盡悉天下之事理。

“格物”最早提出是在儒家經典《大學》。所謂“大學”就是大的學問,什麼叫大的學問?就是對於品性人格的修養方法。儒家認為人人都生來就具有光明的德性,要使這種美德彰顯出來。

怎麼使生來的美德彰顯出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然後天下平。

宋明理學的不同派別對於“格物”都有自己的解釋,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程頤以為凡一物上有一理,要窮致其理。窮理的辦法很多,比如讀書或是論古今人物是非等。

朱熹則認為,“格物”與“致知”不能分開看,是一體貫通的。通過“格物”而“致知”,不“格物”就無以“致知”。

王陽明則反對程朱,他把理學的重點放在“心”上,認為理不在物而在心。“格物”不一定非要和事物接觸,而是正其不正以歸其正。“致知”也不是非要明白所有道理擴充自己,而是致良知。

朱熹的觀點是天人合一,講究天理;王陽明則講去惡為善,對自己的心反覆拷問。


沅汰


格,有天格,地格,人格。起名上有講究這些天地人格的。對於人,有人格,品格。天與地有格與品格嗎?品格與人格又是什麼呢?品德,品行。綜合天格,地格,人格之格有道的意思。人在生存之中秉道而行,天是有道的,天道。世界有宇宙,天體中物體運動有運行規律。地也有道,人間萬物順時而生,順時而亡。人間也有道,正道。人間正道是滄桑。

但人怎樣行道呢?李白蜀道之難不只山高路險難行,也有人間世道艱難勝於蜀道難攀行。人生於物質之中,存於大自然的萬物之中。人在人群中生存,人常見人。人心難見。在遇到事情在個人經歷中體察世情不易。因此把心寄情于山水,梅蘭出菊,月鶴松雪。把內心秉行的道,通過對物的使用與寄情上,表達人內心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人要遵道,就要循道。認識物以明心,為己所用。就要研究物。因此人類發明漢字,搞發明創造,觀察事物屬性,物體規律,世界運行規律。通過對自然之物觀察與改進中,學習有益的,人物共通之理。增智養性,提高人的認識與德性。在生活在社會中更好遵道。

識道行道。人人之道不同。見詩識人,文如其人,大抵不差。內心秉正之人有魯迅甩筆為刀,內心充滿生活情,文中多日常。脫俗之人多高潔,陶淵明。灑脫的如李白的詩。愛民的如杜甫的文。把個人的情感,追求的人生走向,秉行的人之道在對物的體察中表達出來。格物致人,通過自己言物抒情向他人表達己心之志。格物,於觀察物理上表現自己的人格操守。


青木皮


《什麼叫“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就是規則,定勢,自然規律。也指對物的歸類,認識物的本質屬性。“格”有精準分析、定格、確認的意思。格物中的“格”字也有“定義”的意思,沒有定義和分類就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詞性來說,“格物致知”的“格”在古漢語中既作名詞又是名詞作使動用法。

□□致知就是指才能夠形成認識,構建知識體系,對事物具有系統性的掌握。也就是說“只有格物才能認知”。“致”指“以致、以能夠、使之能夠”,“知”指知識、認識、認知、明確、掌握、徹悟。因而只有格物才能致知,若不區分就不能形成知識體系。這就是“格物致知”的本義!

□□從認識思維邏輯來說,“格物致知”就是構建邏輯思維繫統才能認知事物,格有區分、區別之意,要嚴格區別才能清晰認識事物,形成知識體系!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分不清場合,分不清事物,分不清該如何說而隨便亂說就叫做這個人“無格”。人們習慣俗稱“格局”中“格”本指“棋盤”中的方格。“局”本指“棋盤”的棋局,棋的方格必須清楚,如象行田、馬行日、車行直,這是規則。“局”指全盤看清掌握,有格局的人指知道那裡可以走、那裡行不通,不會隨便亂走棋路,破壞行棋規矩,亂了分寸。隨時知道棋局的變化,預見未來局勢,看破棋局的發展趨勢,也懂得認輸,這樣就說這個人有“局”或有“格局”,否則就說這個人“無格”或“無局”,也有人叫做“破格”或“破局”。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分類和系統管理,物的分類管理習慣稱“一格一格分開不會亂”,建立材料管理庫,帳、物、卡對應。人的分類管理習慣稱為分清不同人才層次和階梯,建立人才檔案和不同的激勵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就是建立EVA體系,設計對應和合理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崗位職責指標(PRI)……

□□從電腦管理系統來說,“格物”就是系統分盤,格式化管理。重裝系統有時就要“格盤”。因此,“格就是分類管理”。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微言大義!(臨風詮釋)


把茶臨風


“格物”一詞出自《大學》這本書,《大學》本是孔子的學生曾子寫的一篇文章,後被收入《禮記》中,成為《禮記》中的一個篇章。到了南宋,有一位叫朱熹的人把這篇文章又從《禮記》中抽取出來,並對其分段,加了小標題,又做了註解,使其成為一本書。這樣,朱熹傾力註解的《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就被稱為了四書。到了明代,朱元璋為了給自己尋祖,就找到了朱熹,把朱熹註解的四書列為考試的教科書,一直延續到清末。



按照朱熹的段落劃分,“格物”一詞首先出現在第一章總綱中,原文是:“……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後面的章節都是對這個總剛中詞句的解釋。

在後面的第六章“格物致知”章中,曾子本人就對格物做了解釋。原文如下: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致乎其極。

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從曾子的這段話可以看出,格物的目的在於致知,這裡的“知”並不是普通的知識,而是一種智慧。接下來,曾子指出,有兩個條件使得智慧的獲得成為可能,從主觀方面說,人人皆有覺性,這是認知的主體,從客觀方面說,萬事萬物皆有其內在的理路,這是被認知的客體。

獲取智慧的手段就是格物,實際上格物只是一個泛稱,並不是具體的一個方法。概言之,格物乃是體悟萬事萬物得以存在以及其發展變化的共同的根本的原因。這種能力即是智慧。

由於人的出生、成長背景、價值取向等等的不同,曾子並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格物”的方法。

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這一段話講得不就是佛家講的根本智嗎?有了根本智,再碰到新事物,則一看就懂,所謂一通而百通。


東方簡評


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格:從古字上看:左邊是一棵樹,長有很多枝條,右邊是一隻腳,通過枝條的空格垂下來。

由此可見,左邊的一棵樹,長有很多枝條,就代表這個表面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現實世界;右邊的一隻腳,通過枝條垂下來,就代表人們通過不斷感知、實踐、攀登,終於認識了這個現實世界,把握了其規律,並能夠充分利用這個現實世界,從而獲得內心的悠閒、自在!

由此可見,格物就是指:通過認知世界,把握其規律,並改造世界,獲得內心的安寧、悠閒、自在!格物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太極,小至芒芥之內,大而八荒之表,無一物不需要格物,有些人看到這裡就會迷惑了,那麼多的東西需要格物,豈不窮盡一生都不夠用?多慮了,因為人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智慧,頭三腳難踢,通過實踐,慢漫地困難被克服的越來越多,人們就會得到經驗,很快人們就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一旦有了這種感覺,格物就進入了快車道!有一種輕車熟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感覺。

格物的過程就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去粗取精,激濁揚清,除惡揚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改造環境、利用環境的能力,遵道而行的能力,並與他人、與社會、與地球環境融合為一體,和諧相處。這就是格物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