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錢莫住東廂房”,東廂房真的不能住嗎,為什麼?

灰太狼日記


農村俗語“有錢莫住東廂房”,東廂房真的不能住嗎,為什麼?

鄉鑑為您答疑解惑。農村俗語是老祖宗實踐總結的經驗,有的到現在有還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在農村,過去的房子主要為單層圍合式建築,比如像三合院、四合院等。

俗語“有錢莫住東廂房”,不是說東廂房不能住人,只是有錢人一般不會去住,因為住進去舒適性不怎麼好,但如果沒有錢還不是會照樣住。


在農村,房屋坐落會遵循“坐北朝南”的基本要求,就四合院而言,北房是主屋,一般由房主人居住;西廂房坐西向東,一般是客人臨時住用;東廂房坐東向西,一般是兒子婚後居住的房屋;南廂房一般是放農具的地方,陰冷潮溼不適合居住。

其實,人們不喜歡主東廂房是有一定道理的,東廂房位於院子東邊,其背靠鄰居西廂房。

由於東廂房上午太陽照射不到,到了下午大太陽的時候才能照射到牆面。因此,東廂房往往夏天熱、冬天冷,居住的舒適性比較差。那麼,有錢人不住東廂房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東廂房的居住環境較差,但也並不意味不能居住。

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段時間,因為期間要忙於找工作,又沒有收入來源,為了節省開支,只能暫時將住處找到城中村的一個老四合院的東廂房。

東廂房的居住體驗真的深有感受,夏天熱得老火、冬天冷得發凍。為了冬暖夏涼,下班回家就得打開空調,一年下來光是電費就得支出兩三千塊。

綜上所述,農村俗語“有錢莫住東廂房”有一定道理,有錢人不住東廂房,但並不代表東廂房不能居住。


鄉鑑


小時候聽說過這種說法,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後來,家裡只修了一間東房子,沒有其它的房子,住了幾年我才深深的體會到了“有錢不住東廂房”這句話的含義!

第一,東廂房光線不好:東廂房應該就是坐東向西的房子,這種房子由於太陽從東方升起,背向太陽中午以前房子裡的光線陰暗,只有到下午以後光線才開始明朗起來,只有半天明亮的光線。


第二,東廂房夏天太熱:東房在夏天的時候,中午以後太陽從走廊開始暴曬,隨著太陽的西移,一直曬到房子裡面,房子裡面像蒸鍋一樣,直到後半夜才能慢慢涼下來,如果到下午以後房子裡呆5分鐘,你都會滿頭大汗,再別說住人了,當時我住的時候,那時沒有電風扇,用鼓風機放在身邊吹風,一晚上等不到天亮。

第二,東廂房冬天太冷:東房子到了冬天,由於冬季最冷的是西北風,在外面的人感覺沒有颳風,但住在房子裡的人經常感覺有一股冷空氣從門窗縫裡吹進來,刺骨的寒冷,再別說颳大風了,如果晚上睡覺,即使爐子裡的火架的再大也不起作用,根本不能住人。



這就是“有錢不住東廂房”的主要原因,也是本人親身體驗過的,現在農村的條件比較好了,東房子一般不住人,主要是用做當倉庫和儲存物品的地方,回答就到這裡,關注【西北農村哥】,還有很多三農知識可以隨時分享!


西北農村哥


農村俗語"有錢莫住東廂房",東廂房真的不能住嗎?為什麼?

農村俗語所說的有錢莫住東廂房,這句話是相對於正屋比較而言的,從舒適度等各個方面來看,做為廂房不適合居住。



但是在過去農村,很多家庭的小孩子們大都有住廂房的生活經歷。那時候,農村的生活條件不如現在,而且每家每戶孩子又多,免不了有人要睡在廂房。像我就住過好幾年的廂房呢,那時家裡條件不好,正屋父母住東間,兩個姐姐住在西間。而我則住在東廂房內,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姐出嫁後。

做為東廂房資深的住戶,對於東廂房的舒適性可謂是深有體會。

我們北方農村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建造,而東廂房自然是在院子的東面,坐東朝西了。東廂房的後牆在東面,有的緊靠東臨的院子,有的身後是南北走向的衚衕。不論從安全還是隱私等角度考慮,都沒有留後窗。



所以大部分人家的東廂房是沒有後窗的,只有靠自己家院子這邊才留有門窗。這樣一來,夏天西山的日頭烤著,冬天的西北風吹著。住在東廂房內,夏天像洗桑拿,冬天似住冰窖。現在想想,真不知道那時候是怎麼熬過來的。

如果是家裡經濟條件寬裕,誰不想多蓋幾處房屋,讓家裡人全部住到冬暖夏涼的北屋呢。又有幾個人願意去住冬不熱夏不涼的廂房呢,你說是不是?


建行漸遠


華夏曆經五千年滄桑,有很多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隗寶,俗語就是其中很有代表的一種文化。它是經過歷代老百姓的切身體會總結流傳下的經驗之談。

俗語:有錢莫住東廂房”還有後面半句“冬不暖來,夏不涼”

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來:不住東廂房的原因主要是:冬不暖、夏不涼。

所以不是真的不能住,而是在於你想不想住!


從這下面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舒適

首先,古人造的房子一般帶小院子的,類似現在四合院。而所謂的東廂房門正對著西方的房子背靠街道(東方),一般窗戶都是開在院子裡面的。這樣一來就會使屋子內的光線不好。

其次,夏天早上太陽昇起來,照射不到房子裡。正午後,炎熱的太陽直射房屋內,溫度急劇升高,使房間瞬間變成火海蒸籠,熱不可耐。


最後,冬天,刮的西北風,又完美的正對著房門,那冷側心扉的寒風直吹入東廂房,還想想都酸爽,還想睡懶覺,那完全是開玩笑。哈哈

安全

古人信風水,正房一般都是南北朝向的(背靠山水樹木),而東廂房一般是沿街過道,所以為了安全考慮一般不會在沿街的房屋側開窗戶。

一,古代的窗戶一般都是紙糊的,手指一桶就破了,不開窗有助於保護自己的隱私,不容易被別人聽牆根去;

二、如果沒窗戶,路人看不到屋子裡面的情況,不會遭賊惦記,不易非法入屋。

風水

古代人們信奉風水之道,三面造房子只留大門一處進出口,窗戶也全開在靠院子的一側。這樣有利於讓財氣進來後,不會外漏,保證家宅興旺。

另外:我們身處北半球,磁場方向也是南北走向,如若住在東西走向的東廂房,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長時間居住可能會對人體磁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

不是不能住,而是在古代有條件最好不要住。

當然如果都露宿街頭了,就沒啥好忌諱的了!

當然在現代社會有空調,有窗戶,電子設備等等現代化設備,貌似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


未解之謎NO1讀書人


不知道大家看古裝劇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那些有錢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的,然後,他們的女人們住的位置就非常有講究!

原配夫人,都是住正房,也叫正房老婆。其他就按娶入的時間來分配,也有根據受寵程度來分配,往往那些不受寵的或是最後娶入的就安排住在東廂房了,中等的就安排在西廂房!

說了這麼多,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就是,農村俗語“有錢莫住東廂房”,東廂房真的不能住嗎,為什麼?

東廂房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簡單解釋一下東廂房!

以前有一種房叫做廂房,他是在正房前面兩傍的房屋。

大家熟知的四合院就是以正房、東西廂房圍繞著中間的庭院建築而成的!

地理位置上,坐北朝南,北邊的就是正房,南邊是南廂房,東邊的房子叫東廂房,西邊的叫西廂房。

為何有錢莫住東廂房?

然後,東廂房的地理位置,對所有的房間而言是最不利的!

因為,東廂房東不暖夏不涼的,位於東邊的東廂房,夏天長時間被太陽照射,會非常的炎熱。正常正房20度,東廂房估計就27度,冬天正房10度,東廂房估計就只有2度,所以,有錢人基本就只住在最好的位置,正房!而東廂房,要麼當庫房,要麼給地位比較低的人住!

最後,你們都住過四合院嗎?談談你們的感受唄?

感謝大家來圍觀,期待大家去擴散和關注一下我哈!

在此,祝大家,新的一年行大運!我已經開始上班了,你們呢?


農村來的作家


在中國有很多的俗語,其中有一句叫做“有錢莫住東廂房”。這句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有錢莫住東廂房”這一句話的全句是“有錢莫住東廂房,冬不暖、夏不涼”。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東廂房是一個無法居住的地方,因為東廂房冬天不溫暖,而夏天的時候又不涼爽。

這樣的地方,居住著肯定不會舒服,因此即使是有錢也不住,也就說的通了。

現在居住的房屋基本上都是高樓大廈,但是過去的北方地區,居住的卻是四合院的佈局,其中最具有時代色彩的大概就是北京的老胡同四合院了。

四合院的房子都是比較有講究的,設計的時候普遍都是以北面的房子作為正方,這樣左右兩邊的房子就分別被稱之為東廂房和西廂房了。

眾所周知,太陽從東方升起,而四合院裡東廂房的朝向卻是坐東朝西。

冬季裡東廂房的早上無法沐浴到陽光,採光不好不說,刺骨的寒風更是直接往屋子裡鑽。

夏季裡東廂房又處於暴曬之中,到了夜晚通風也不好,室內溫度可想而知的高。因此冬天如冰窖夏天如火爐的東廂房,並不適合居住。

人生在世,生活講究的就是舒坦。因為朝向問題,東廂房在冬天無法沐浴陽光,夜晚分外寒冷;夏天又過於悶熱無法通風。

對於年輕人來說雖然可以居住,但終究不會覺得舒適,而對於老年人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個適合居住的環境。

因此就十分好理解這一句農村俗語“有錢莫住東廂房”了。


24幀半


這句俗語的整句話是:“有錢莫住東廂房,冬不暖,夏不涼。”

看完整句話相比您應該有個模糊的認識,這句俗語就是古人根據房子居住環境而得出的。



這句話主要場景針對的是四合院,因為四合院才有東西廂房的說法。

東廂房在以前一般是用來堆放糧食或一些雜物的房間,很少住人,除非住不下不得已用東廂房,自家人住的話,一般都是給兒子住,老人是不可能住東廂房的。

我們國家處於北半球,因此造成我們的氣候是,在夏季的下午,太陽是最毒辣的,而冬天,則是西北風最寒冷。



在四合院這樣的房子設計中,只有坐北朝南的房子才會完美的避開這兩種情況。一般都是家裡的長輩或者房主來居住,作為一家之主以此彰顯他們的身份地位。

首先是因為東廂房的地理位置,東廂房的位置常規都是坐東朝西,也就是位置屬於家裡的東邊,但是門戶是朝西的,這樣的位置早上照不到太陽,冬天會比較寒冷,加上冬天的西北風東方剛好被對門吹著,使得東廂房在冬天比其他房間都要寒冷。

到了夏季,也是因為這個地理位置,加上夏天白天比較長,日照時間長,使得東廂房白天的日曬時間也比其他房間長,夏天的風又是東南風,根本吹不進屋子裡面來,導致東廂房不僅日照時間長,還不通風,夏天哪裡受的了。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東廂房冬季不保暖,夏季不透涼。所以東廂房一般人也不願意住,除非沒辦法,更不會讓老人去遭這份罪,要住也是年輕人。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閒話


正確的說法是“有錢莫住東西房,冬不暖夏不涼”,在四合院中有坐北朝南的正房,東西廂房,有的在南面還有坐南朝北的倒座。位置最次的是倒座,然後是東西廂房,西廂房還湊合,正房當然是最好的。一般家裡的主人住在上房也就是正房,大兒子住在東廂房,二兒子住在西廂房,再小的孩子或者傭人住在倒座。我們看看東廂房有什麼不好呢。

1、採光不好

在北方房子都是正南正北朝向的,西廂房只有上午著陽光,東廂房只有下午著陽光,所以不考慮風水從現代眼光看來東廂房還不如西廂房,夏天天長下午日照時間長,東廂房熱,冬天下午日照時間短,東廂房幾乎不著陽光。

2、風向不好

冬天一般都是刮西北風,東廂房面朝西,門窗也開在西面,冷風容易直接吹進來,更冷。



即使在現在我們在城市買的單元房也是南北朝向的,為了就是採光好。人們買房子時也都願意買中間朝陽的。所以正確的說法是“有錢莫住東西房,冬不暖夏不涼”,西和廂發音類似,農村時間長了以訛傳訛,成了“有錢莫住東廂房”。


萊駒為右


在我們這裡,這句農村俗語是“有錢莫住東南房,冬不暖,夏不涼",意思並不是說東南房不能住,而是這兩種房子冬天的時候不暖和,夏天的時候不涼快。為什麼呢?

一是人們蓋主房都是北屋。無論是城市或農村,無論是山區或平原,既便是皇宮衙門,大都是面南背北的北屋,主房都是北屋,這是人類從幾千年的生活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主要原因就是背風向陽。冬季寒冷的時候,天氣都是刮北風,門朝南的北屋正好不受北風的侵襲,並且太陽一出來,溫暖的陽光就能照射到室內,暖和。

二是東南房長時間不見陽光。大家都會知道,東屋和南屋都是背朝陽,一年四季太陽的光芒照不到屋裡,室內環境肯定是潮氣大,人住在潮氣重的房子裡,皮膚病很容易上身,衣物和被褥也是一樣,時間長了甚至會發黴,這樣的環境,不要說有錢人不住,沒錢人也不願意住這東南房。

三是東南房夏季透不進風。住房是人們最重要的生活場所,夏季人們一定需要刮進涼風,通風透光的環境。夏季裡一般都是南風多,東南房是不容易刮進風的,炎熱的陽光把房子曬的像蒸籠一樣,既悶熱又沒風,特別是到了下午,東屋更是被曬的像火爐,傍晚時分,室外已非常涼爽,屋子裡仍然是桑拿房一樣。

四是東南房冬季北風吹盡。冬季住在屋裡人們需要的是溫暖,沒有熱源的房子,本來就很寒冷,但是,刺骨的北風吹進的正是東南房,既使房子裡有一點熱氣,稍微開一下門就會被冷風吹盡。所以,每到冬天,東南房特別的冷,誰會願意住呢?


心累力乏


農村俗語“有錢莫住東廂房”東廂房真的不能住嗎?為什麼?

有錢莫住東廂房,是說有錢人不要住東廂房,沒錢的呢?沒錢人有房住就謝天謝地了,還挑什麼東廂西廂。有錢人當然不用住廂房,誰都知道廂房陰暗,光照不足,冬冷夏熱,但凡有地方住,誰也不願意住廂房。



現在農村蓋房子,通常情況下除了坐北朝南的正屋是瓦房,南屋也是瓦房,東西廂房大都是水泥鋼筋澆鑄的平房,為的是方便夏天曬麥子,秋天曬玉米大豆之類的糧食。這樣的水泥平房一到夏天,太陽曬得房頂滾燙,屋內跟蒸籠一樣,熱的人氣都透不過來,根本沒法住人。冬天廂房相比瓦房,保暖性能很低,屋內牆面都是霜氣,水缸放在廂房裡,水都能凍成冰。


過去農村蓋的東廂房不是水泥鋼筋鑄的平房,也是瓦房,只是比正屋矮一點,但不管是東廂房還是西廂房,都遠遠不及坐北朝南的正屋採光好,南北窗通透,冬暖夏涼。所以有錢人當然不住東廂房,但也不是說東廂房就是不能住人。

離我們家不遠的一戶鄰居,老太太八十多歲了,自己一人拉扯大了兩個兒子,大兒子過繼給了別人,小兒子覺得哥哥不管母親,自己養老吃虧了,就不讓老孃住自己家裡。後來經過村委調解,讓八十歲的老孃一人住在東廂房,為了不讓老孃走正門,還在東廂房的東院牆上開了朝外的門,我記不清老太太住了幾年了。所以說,不能說東廂房不能住,完全可以住,只是有錢人用不著住東廂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