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和小舅子同年結婚,小舅子結婚我們隨1萬,我妹妹結婚時老婆要隨2千,這合理嗎?

緣圓起名


在大部分地區,有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女兒是嫁出去的,屬於親戚。

所以,親戚間的禮尚往來是比較正常的。

而且姐姐和別的關係不同,姐姐是親人變成親戚,屬於最親的親戚關係了。

親戚間的人情往來是按親情關係遞增的,越親的人,金額越大。

而且,紅白喜事在一般地區屬於大事,禮金會比平時重很多。

那麼問題來了,小姑子也是最親的親人,為什麼出嫁只給二千不給一萬呢。

因為,她還沒到別人家去,她還是家人,二千應該不是禮金,而是壓箱底的。

這是現在大部分人的正常思維。

所以,你媳婦完全可以理直氣壯說,沒有錯。

如果是,小舅子和妹妹一年生小孩,去小舅子家一萬去妹妹家二千,這就是不符合常理,會被人譴責。為什麼,因為都是親戚,而不存在家人的概念了,做嫂子的也不會這麼做。

只能說,這是大部分的情況。



堯玄二十三


我和我姐的小姑子前後差幾年結婚,我姐給她小姑子送了一個厚毛毯,價值大概200,我結婚我姐送我一個戒指價值大概兩千,我姐夫知道,我姐也沒瞞著他,因為我外甥小的時候我看了幾年,從18個月開始,大概6-7歲我出去打工才不哄孩子,我姐小姑子,孩子沒哄過一天,在剛開始分家的時候,她小姑子對我姐也不好,就連我姐小姑子沒結婚之前我姐小姑子對象都沒見過,沒介紹過給我姐,不是離的遠,是很近,她小姑子帶著對象和我姐走擦肩過去都不理我姐,我姐公公婆婆在沒分家之前還一起打我姐,我姐夫也說雖然都是小妹,但是相處下來還是我好,那時候我小又比較喜歡我外甥,那時候每天午飯才3塊錢,然後自己就花一塊錢吃飯,省下的錢給外甥買吃的,😂我外甥現在也跟我很好😊


子足118245402


我姐姐的小姑子早我一年結婚,她結婚的時候,我姐夫問我姐給多少錢合適。我姐說,給多少都行,反正給她多少,以後我結婚的時候也給我多少。都是妹妹,一樣就好,這樣婆婆也不會覺得不好....

都是家人其實真的不該厚此薄彼。再者是弟弟結婚在前,婆家人都知道這個情況,小姑子結婚不能有同樣的待遇,婆家肯定心裡有所埋怨....

在我們農村,弟弟跟妹妹結婚禮金確實有所不同,基本都是弟弟結婚更重一些,但是就一個小姑子,且小姑子結婚在後,我倒是覺得可以一碗水端平了,這樣婆家會很高興,以後跟婆婆的關係跟小姑子的關係都能好很多。真沒必要因為這樣的事情鬧的不愉快。一輩子也就遇到這麼一次,面子上都要照顧到才對。


懶懶推文


這個問題沒有合理不合理之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單單看金額的。說說我家狀況,我有一個哥哥,結婚好多年了,我老公有一個弟弟,也是在我們前面結婚,所以不存在給他們的結婚禮金問題,但是對待兩邊小孩就有些區分了,當然是因為他們父母。在我生產前一個多月婆婆帶著小叔子家的孩子來照顧我,原因是我弟媳沒時間帶孩子。家裡都讓她辭職回來領一下孩子,她一個月才一千二的工資,兩個星期才休息一天,自己都不夠用,我又要生產了,家裡正是困難的時候,請她諒解一下,回來帶一下小孩,等我家小孩一歲左右她就可以重新出去上班了(公婆的意思)。她當然是不同意,所以我婆婆就帶著孩子來照顧我,我倒是也沒意見,這事兒不怪我公婆。小孩來了之後我給他買這買那,生產的前一天我都還抱他舉高高(因為提前了十幾天,我婆婆還以為是抱他舉高高造成的[捂臉])。我生完孩子,我弟媳來看她兒子(她兒子來了兩個月這是第一次來看),兩手空空的來,第二天兩手空空的走,沒給我家娃任何東西,也沒給她家娃任何東西。現在我家娃快1歲了,他兩口子沒給我家娃買過任何東西,只有過年給過一個紅包,當然是互換過程。我倒是時不時給他家娃買一些,前前後後買了也有好幾千了,因為我婆婆幫忙帶娃,所以很多東西我都是一次買兩份,兩家孩子都有,公婆心裡也舒服一些。再說說我哥嫂,寶寶兩個月的時候,我回孃家住了一個多月,我寶寶100天之前都難帶,要抱著哄著,又特別容易倒奶,都是噴泉式的倒,所以大多數時間都在抱著,所以我都不怎麼出門。每天早上我嫂子送小孩上學後都給我帶早點回來,帶到我房間,因為那時候我還沒起床,我吃的時候她幫忙抱娃。白天只要有時間她都幫忙抱,她做好飯一般都讓我先吃,她抱娃,偶爾她先吃都是火速吃完(比我老公吃得都快),然後讓我趕快吃。他家兩個娃放學回來,她都不讓他們吵我,怕吵到我家寶寶,讓他們走路說話都輕聲些。偶爾出去逛也都是我嫂子幫忙背娃,有一次出去吃飯都是我嫂子幫忙抱著吃的。我哥也是,只要回來有時間就幫我抱娃,一抱兩小時從來不說手痠(比我老公強多了,我老公抱十分鐘就說累不行了)。這期間更是給娃買了很多東西,從娃出生到現在,買了十幾套衣服,還有一個金鎖,紅包給了好幾次了。(補充:我生娃的那個週末我嫂子就開車四小時,帶著兩個娃來看我了,還帶著給寶寶買的金鎖)所以,對於我家這樣的狀況,平心而論,我覺得如果我給兩邊小孩的紅包金額不一樣(只要兩邊父母不知道)也是正常的吧,人心都是肉長的,人心也都是偏的,很正常。又不是傻子,沒有絕對公平的說法。


蕥軒妮


這個好解釋。當初夫妻倆結婚的時候小舅子跟妹妹誰給的多就還的多這很合理。我外甥結婚我給了5000。我姐夫的妹妹給了1000。等我們孩子結婚姐夫應該不低於5000。他妹妹的孩子結婚不一定要給5000吧。是不是這個道理。


用戶3537126911


但從題主的字面描述看——肯定不合理啊!

但真的合理不合理,其實還要看——具體情況,要不,還是實例說明吧。

實例一、合理

我表姐的老家和表姐夫的老家——相隔高鐵3-4小時的距離,兩地的貧富差距可不是一點點的了。

表姐老家這邊,喝個結婚酒席,隨禮都在2000以上;表姐夫老家那邊,隨禮500就已經算很高了。

表姐和表姐夫工作的城市,距離表姐老家較近。

所以小倆口結婚後,基本都是表姐的家人在幫襯他倆,日常來往也更密切一些。

表姐的妹妹和表姐夫的妹妹就是同一年結婚的,表姐原本是想隨一樣的數目,但結果表姐夫卻不樂意了。

表姐夫覺得:

一來小姨子日常幫他家更多,花在他家的錢肯定也更多;

二來,他老家大家隨禮都低,他隨這麼多,讓其他兄弟姐妹們怎麼隨啊?這不是為難其他人嗎?

所以,最終他們給小姑子包的紅包——比給小姨子的——少了很多,但夫妻倆卻都覺得很合理啊。

實例二、不合理

假設,表姐和表姐夫是同一個地方的人。

表姐結婚後,和小姑子關係處得挺不錯。

此時,如果表姐家的弟弟和表姐的小姑子同年結婚,表姐給自己弟弟隨1萬,給小姑子隨2千——哎,怎麼總感覺哪兒好像有些不對啊!

所以題主問大家——合理不合理,這真心得題主根據自家情況——具體分析囉!

我是張薔薇,一位從醫嘮叨主婦。

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每天聽我講述世間故事,分享人生經驗。


張薔薇啊


我看明白了,提問者說的是:“隨禮”而不是:“紅包”。如果是紅包的花話不管是婆家還是孃家兩邊給的紅包都應該是一樣的。但是隨禮就不是這樣的了。

我孃家和婆家的弟弟結婚的時候他們的紅包我都給一樣的。但是兩邊隨禮的錢是不一樣的。我都是看以前的往來賬,以前隨我多少禮我就會隨多少?


不忘V初心


有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隨禮這東西也要有很多條件制約的,比如說我吧,我外甥結婚,我隨五千塊(很多年前的事,外甥家基本都是五百),到了我大舅子的女兒結婚,我也準備五千,可是這個提議立馬遭到老婆及其家人的反對,她們的道理我覺得很對,第一我外甥只有一個,也就是說結婚隨禮也就是一錘子買賣,即使後來生孩子等隨禮也是一次性,沒有人來比較!而大舅子的女兒則不一樣,他們是一個大家族,作為老姑夫的我,不能給的太多,這樣你讓別人很難堪,比如說大姨子,比如說叔伯兄弟,還有就是這次你隨禮五千,下一次別家的孩子結婚呢?你隨多少?也是五千?或是更多?如果你想幫助她們,可以,和大家一樣隨禮兩千,然後背地給多少就是自己的事了!說句玩笑話,你不能擾亂隨禮市場![捂臉][捂臉][捂臉][捂臉]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如果沒有我說的類似情況的話,單純的只想少給錢的話,那肯定是不太好的!


張傑112


小舅子與妹妹的隨禮是有區別的:

小舅子結婚時,你家裡不需要出錢籌辦婚禮、準備婚房等,作為姐姐,在弟弟結婚時,隨禮一萬給你這個姐夫長臉,非常不簡單。

我堂兄有兩個孩子,堂嫂去世比較早。大女兒南大畢業後去深圳,在深圳成家,也有了兒女。堂兄小兒子18年在蘇州結婚,姐姐來了。婚禮結束後,弟弟告訴姐姐,口袋裡沒錢了,姐姐幫弟弟把酒店裡的8萬元刷了。

結婚時,女方一套房出租,侄子這套房小兩口居住。侄子這套房是2015年國慶節買的,首付40多萬,按揭80萬。按道理,小兩口承受得起負擔。侄子跑回老家,要父親的工資給他一半。姐姐知道了,也從深圳回來,你向父親要一半,我也要一半,父親怎麼生活。父親苦了一輩子,不要再啃老了。

侄子從此沒開口向父親要錢。當侄子喜得千金時,姐姐送他一個禮物,幫他把按揭貸款還了。

其實,生活就這樣。堂嫂去世後,侄女就懂事了,她為弟弟讀書操心,幫弟弟找學校,找工作。成家立業了,還是放不開手,濃濃的姐弟情。

而您妹妹結婚時,您父母要置辦嫁妝、也要擺酒席,紅紅火火把妹妹嫁出去。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寧可把嫁妝辦得高大上、酒席上檔次,你家裡才有面子,妹妹也有面子,不稀罕您隨多大的禮,而是要您對待妹妹妹婿一百個好的心。如果把婚禮辦得紅紅火火,手頭寬裕,給您妹妹萬兒八千未嘗不可。

在對待小舅子、妹妹吋,不要厚此薄彼,坦誠相待,比隨多大的禮更重要。一旦您妹妹知道嫂子給她弟弟一萬,給她2千,她會問您:您是親哥嗎?掌握好一個度,公平相待,才沒有矛盾。

親官難斷家務事,幸福則好,難得糊塗。



顧小兵1


這個問題是這樣分析的,首先你老婆這麼做呢,是有一點點不太合乎這個情理,有點厚此薄彼。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也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你老婆她被自己的父母含辛茹苦的養這麼大,就是有句話說了女人他永遠不欠婆家的,但是他永遠都欠孃家的。也就是說他藉著這個機會藉著自己的弟弟結婚,幫襯幫襯自己的父母,也算是還父母的一個養育之恩,這個還是可以理解的。那你妹妹這邊呢,首先啊,和你之間他沒有那個誰欠誰的這一說啊,其次呢,你的父母也會給他準備啊嫁妝。那如果父母沒有這個能力和條件啊,作為哥哥的當然要多出一些,這也是要和自己的老婆商量呢。給妹妹隨禮隨了2000呢,也不必太計較。那這就是一個禮尚往來,以後等你要孩子那有什麼事兒的時候,你妹妹也可以相應的少給你一些。那大體的意思就是說,你要想通想明白一點,你老婆啊,他是把錢看似給了你的小舅子,實際上他是還了他的父母的一個恩情。

我認為我們就是中國人,就是這樣,很多事情我們都分得太清楚了。什麼遠近親疏呀,實際上我覺得,尤其是像這種隨份子沒必要撐場面就是有多少咱們就適當的拿多少,他跟那個你遇到一些困難呀,不一樣,你要是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困難了,那肯定要鼎力相助,沒有咱們也要就是盡力的想辦法,這才能顯出這個親情。就是現在這個隨份子的錢越來越高,出現一種攀比的現象,我覺得就是沒有那個必要,很多人都因為這個生氣。有時候他就是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還是希望少生氣吧,以家庭和睦為主。那事事都商量的來吧。都能夠多站在對方的這個立場上去考慮一下問題,我覺得就沒有這麼多矛盾了,尤其是夫妻,那你不站在對方的那個立場上替他考慮,那你覺得你們能過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