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日記——來自“疫”線的故事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日記——來自“疫”線的故事

面對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他們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面對湖北人民的迫切期盼,他們義無反顧飛奔湖北。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是逆風而行的勇士,是若有召、必有應、戰必勝的白衣戰士,是當前最可愛的人。他們就是——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而在這其中,就有來自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的5名醫務工作者。

1月25日,大年初一和1月28日大年初四,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積極響應上級有關要求,先後選派2批次5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如今他們都已經在有湖北黃岡“小湯山醫院”之稱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工作。身處“戰疫”第一線,他們的工作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來自“疫”線的故事。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日記——來自“疫”線的故事

胡國鑫正在準備進入病房

昨天上午收治一名女性病人,因聯繫的急,患者到達時沒有床位,只有儲氧袋吸氧,遠不能滿足病人對氧的需求。我作為當唯一在場的重症醫師,第一時間安排挪床,在暫不搬動病人的情況下,把在轉運車上的病人聯合護士立即將其推至病房,接鼻導管吸氧緩解病人喘憋症狀,接心電監護,這時病人氧飽和只有60%,遠遠不能滿足病人需求。我果斷決定使用經鼻高流量吸氧,和護士一起連接經鼻高流量吸氧管路,並親自調試機器,病人的氧飽和逐漸回升至90%,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之後我和護理人員一起將病人搬至正式床單元上,開始進行下一步治療。當我再次床旁詢問病人喘憋情況時,病人說:“好多了!”同時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整個搶救過程大約十餘分鐘,充分體現了我們醫護團隊的速度及配合,讓病人病情在短時間內化險為夷。

今天再去看病人的時候,她依稀記得我身影(帶著防護服無法看到面部),還主動給我手勢,病人呼吸、氧合情況比昨日見好。看到她病情好轉我也是打心裡高興。在這次搶救中,職業本能讓我顧不上病人是不是傳染源以及可不可以接觸這個病人,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我要讓她活下去,即是為了病人本人,也是為了她的家庭,更是為了這個社會。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日記——來自“疫”線的故事

苟田田正在查看醫囑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急診科主管護師苟田田:

來到湖北已經一週了,護理工作也逐漸步入正軌。最初的忐忑和恐懼正在慢慢消散,隨著時間日益增長的是對病患的憐憫和對家人的思念。

第一批醫療隊重症組至今已收治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十餘名,其中氣管插管患者兩名,氣管切開患者兩名。目前組裡工作進展順利,我們全力投入戰鬥。

病患們的痛苦與可憐,並沒有增加我們內心的恐懼,反而激發我們更大的能量,讓我們越發感覺到自己當初的選擇正確。這些病人需要治療,需要幫助,需要安慰,需要看到希望。所以我們來了,幫助他們抵抗病魔,幫助他們重獲健康。我們的醫療隊伍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在疫區築起一道白色城牆。

空閒時間,打開手機,滿滿的全是祝福的正能量的話語,來自領導,來自同事,來自熱心的朋友,來自家人。還有4歲女兒的加油鼓勁…這個時候,感覺自己就像一輛正在加油的戰車,發動機轟鳴之時,面對任何困難險阻都會一路碾壓,勇往直前。

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來,有人說我們是英雄,說實話我們內心有恐懼有擔憂,但真沒有考慮那麼多。現在沉靜下來想一想,之所以能義無反顧地奔赴一線,更多的是身為一名黨員的使命感和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責任感,還有心中那字字深刻的南丁格爾誓言。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會在這裡奮戰到底。親人們,待到春風傳佳訊,我們再相逢!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日記——來自“疫”線的故事

王海生正在為患者進行護理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王海生:

作為重症組的一員,只有真正身處在抗戰一線的戰場上才感受到中國式救援的力量。僅僅一天的時間,正在籌建中的病房有了ICU的模樣,我們全副武裝,我還對不上小夥伴的名字,從收治第一名重症患者開始,我沒有感到陌生,所有工作人配合默契,所有的醫療、護理有條不紊。物品、藥品的傳遞,物資的調配都那麼有序。由於穿脫防護服需要時間,本來4小時的班次等真正收拾利索五六個小時下去了,全副武裝的上完一個班次還是挺累的。由於沒有暖氣,護目鏡裡面全是霧氣,整個人都是模糊的,不能用手擦拭,只能讓霧氣變成水珠流在臉上,我們已經盡最大努力克服這些困難。

各級領導已經全力為我們調配物資,保障我們一線醫務人員的安全,工作期間多次慰問我們,我們能感受到各級領導對我們的關心和重視,有國家為我們做後盾,我們才會義無反顧的投入戰鬥。攻堅克難的同時,也有感人的瞬間,一名重症患者得知我們是山東省來支援黃岡的醫療隊時說:“你們不該在這裡,會被傳染的。”一句話你讓我淚目,我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會竭盡全力讓你恢復健康,請您也相信我們。”在這裡,每一個瞬間都要親自去感受,它會使我充滿力量。疫情面前,不分區域,不分你我,眾志成城,我願意用微薄的力量去幫助他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我們一定會驅散病疫,迎來曙光的那一天。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日記——來自“疫”線的故事

趙萍正在鼓勵患者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神經重症監護病區護師趙萍:

到達黃岡之後,我們經過簡單的培訓和休整,在1月28號晚上順利打響了屬於我們山東醫療隊的戰鬥,而做為當天晚上的第一批上崗人員,我唯一的想法就是需要趕緊剪掉自己的頭髮,否則不利於工作,還增加感染的機會。因為大別山醫院,是臨時被徵用的,所有的醫療物品及設備並不齊全,然而醫療物資的缺乏,並不能阻擋我們救治患者的腳步,短短7天,重症病房就幾乎處於滿員狀態。患者氣切術後,金屬套管,無法做到密閉式吸痰,沒有防護面屏,那麼吸痰就有可能會造成痰液的噴濺,增加感染的風險,但是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只有一個想法,我需要給他吸痰減輕他的痛苦。

現在下班每天看到最多的就是一些報道,說我們是最美逆行者,是英雄,我只想說:我並不是什麼英雄,我只知道兄弟有難,做為姐妹的我,應該站出來,去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尤其是當患者對我說:謝謝你們從山東過來,你們是最美的天使;當同樣服務在一線的護送我們上下班的司機師傅告訴我說:你們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為了我們黃岡人,被感染不值得的時候。我明白了,我來到這的意義何在,我希望我能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用心救治每一位患者,去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不負這身白衣,不負醫院的重託。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日記——來自“疫”線的故事

為了方便工作,張冰潔把頭髮剪短了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感染病科護師張冰潔:

為了方便穿戴防護服,昨天特意剪短了頭髮。接到通知待會要去開會做戰前動員。已經定了我也要去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分在普通救治組,負責收治疑似患者。帶隊組長說做好晚上開診的準備,我雖然有點緊張,但是想到能救治患者、幫助患者,心裡還是有些激動的。我一定會做好防護,救治患者,不辱使命。

未著白衣,他們都是我們眼中的普通人,是父親,是母親,也是別人的孩子;而在疫情面前,他們只記住了自己的身份——白衣天使。 讓我們期盼著這群英雄早日平安歸來!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日記——來自“疫”線的故事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日記——來自“疫”線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