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門一醫首例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治療讓疑似患者轉危為安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場上,醫護人員用生命守護生命,寧願把危險留給自己,也要盡全力讓疑似危重患者轉危為安。

“我是黨員,讓我先上……”面對高度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1月31日,湖北省天門市一醫麻醉科主任李熊剛毫不猶豫穿著厚重的防護服,為一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實施了氣管插管,進行首例有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並取得明顯效果。

36歲的吳某(化名),十餘天前因為身體不適住院,經過專家組積極治療,但仍然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精神差,即使已經給予了無創呼吸機治療,血氧飽和度仍只有40%左右,被臨床診斷為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患者。

經過天門市一醫呼吸機治療專家組會診,一致認為需施行有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但是這種方式施行起來,很容易產生大量氣溶膠,加劇病毒在空氣中的傳播,醫護人員將面臨極大的感染風險。

“哪怕在平時,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治療都屬於高危操作,因為要直接接觸病人的呼吸道,醫護人員面臨的風險大,尤其目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發期,被呼吸道分泌物感染的風險更大!”但是,李熊剛在關鍵時刻亮出黨員身份,更亮出了“我是黨員,讓我先上”的擔當!

此時,天門市一醫副院長陳友平,感染科專家艾黎明,麻醉科主任李熊剛,特殊時期感染一區值班主任尹瓊,ICU護士曾慧榮,呼吸機治療專家組組長ICU副主任王瑩、呼吸內科副主任胡福英,感染科的護士長鬍文麗、劉兵,護士熊玉茹等醫護人員,一起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在李熊剛主任的指令下,護士依次將鎮靜藥、鎮痛藥、肌松藥注入病人體內,先用面罩緊閉輔助呼吸,待病人自主呼吸完全停止,李熊剛在可視喉鏡的引導下迅速進行氣管插管,連接有創呼吸機通氣,20秒鐘後血氧飽和度就上升到95%—97%。

“成功了!”身穿厚重的隔離服,隔著已漸漸模糊的護目鏡,醫護人員打起勝利的V手勢。

“血氧飽和度是指血液中血氧的濃度,它是呼吸循環的重要生理參數。正常人體動脈血的血氧飽和度為90%以上。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是生物氧化過程,而新陳代謝過程中所需要的氧,是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血液,與血液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成氧合血紅蛋白,再輸送到人體各部分組織細胞中去。血液攜帶輸送氧氣的能力即用血氧飽和度來衡量。”天門市一醫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該院在疫情防控時期的首例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治療,有效提升了危重病人的血氧飽和度,避免了病人呼吸衰竭。

“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人會很快因為呼吸衰竭而亡。”雖然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了病人,但醫護人員看到危重病人轉危為安,深受鼓舞。首例的成功實踐,讓他們毫不懈怠,接著,又對5位疑似危重患者施行了無創呼吸機治療,目前,這些患者情況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