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磅》:懺悔與救贖背後,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芒

電影《七磅》是由著名黑人影星威爾·史密斯和導演加布里爾繼《當幸福來敲門》合作成功之後的再度牽手,是一部令人感動和引人深思的佳作。

由於影片前半部分冗長的劇情鋪墊,讓觀眾會產生一些質疑,但因為演員的精彩表演,使得劇中人物的細膩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它所蘊含的深入人心的溫暖情懷及其觸及的深刻主題,讓觀眾又被它深深吸引。

故事的情節十分簡單,但卻暗暗湧動著一種動人心魄的起伏與轉折。男主人公蒂姆因自己的失誤導致七人死亡,之後通過自己令人驚訝的行為傾盡全力幫助七個人,以表達懺悔之心,救贖自責的靈魂。

《七磅》沒有《當幸福來敲門》那麼勵志,故事也似乎不夠分量,但本片贏在真實的人性。一個在現代社會里看來似乎是不可思議的故事,卻通過威爾·史密斯對人物角色扣人心絃、細膩感人的詮釋告訴我們:“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影片在挖掘人性最深處的美好同時,開啟了一段救贖之旅。

《七磅》:懺悔與救贖背後,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芒

一、絕望的懺悔與自我救贖

影片在結構上採用倒敘的手法,以男主人公蒂姆要自殺引出的懸念開始,慢慢引導觀眾探究事情的原貌,在緩慢的鋪墊中揭示蒂姆是如何一步步的幫助那些值得幫助的人。

蒂姆是一位事業有成、生活幸福美滿的工程師,一次在駕車時因為低頭看手機信息而與對面駛來的客車相撞,導致七人因車禍去世,其中包括他心愛的妻子。

事故之後,蒂姆為自己的過錯悔恨不已,悲痛欲絕、情緒極為低落,灰暗抑鬱的情緒讓他在死神周圍徘徊。他想要了結自己的生命,但在自殺之前他決定幫助七名需要幫助卻被社會忽視的好人,以補償自己的罪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做出一些無法估量的錯事,會讓我們進入一個恐懼,內疚和自我懷疑的階段。毫無疑問,這種生活由幸福到苦難的轉折,就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然而逃避和懺悔都無法讓時光倒流,付出實際行動才能更有效彌補過錯。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但對蒂姆而言,隨之而來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選擇誰來拯救?關於這個標準,蒂姆定下的底線是——好人。於是,蒂姆以自己弟弟的官員身份開始蒐集資料,挑選人員,並用稅務官的身份前去接近、試探。

《七磅》:懺悔與救贖背後,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芒

善意和溫情可以打動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但有時付出善意也需要技巧和耐心。這集中體現在蒂姆幫助康妮的過程中。康妮是一個遭受家庭暴力的拉美裔母親,艱難無助地拉扯一對子女,出於自尊和驕傲,她起初生硬地拒絕了蒂姆的幫助。

對於這樣一個不願祈求他人的人,幫助她的方式不是輕視她自強的信心,也不是打擊她徒勞的努力,而是真誠耐心的聽其訴說,設身處地地替她考慮。蒂姆正是這樣對康妮實施援助的,即保護了她的自尊,又讓她徹底擺脫了困境。

蒂姆將自己的海景別墅贈給了無處可歸的康妮和她的孩子,把自己的肺給了患病的弟弟,一半肝臟給了一個黑人女人郝麗,把自己的腎臟給了一個冰球教練,眼角膜移植給了一位盲人鋼琴家,把自己的骨髓捐獻給一個患白血病的兒童,最後還將心臟移植給女子艾米麗。

蒂姆將所有事情都清楚交代給自己的朋友後,按計劃把財產及身體分別捐獻給他指定的七個人,用自己的一條生命挽救了七個人的生命。

可以說,蒂姆是在進行一種自我救贖,他沒有久久深陷於悔恨的情緒中兀自頹喪,而是以實際行動來彌補他犯下的過錯,用自己的生命去償還那車禍中逝去的生命。

《七磅》:懺悔與救贖背後,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芒

二、以愛喚愛,烘托生命的可貴

“七磅”源自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當賭注已下或借了債務,但無力償還,就必須割一磅肉償還。而七磅這個名字便來自這個寓意。

影片中男主人公蒂姆欠了七條人命,所以要用“七磅”來償還,這也是蒂姆一直在尋求幫助七個人來進行自我救贖的原因。

為了救人而忙碌的蒂姆,一開始可能還沉浸在被失去愛妻的悲痛侷限於以命抵命的狹隘思維中,但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他卻一步一步、自然而然地昇華到了一種以愛喚愛的境界。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提到那個對蒂姆有著特殊意義的拯救對象——艾米麗。

蒂姆在國稅局的系統蒐集人員時,注意到艾米麗的收支記錄顯示她似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收入了,於是將其列為自己的候選幫助對象。前去探訪時,才得知艾米麗因心臟病進了醫院,卻依然排在移植手術名單之外。

在病房外望著面容蒼白的艾米麗,蒂姆油然而生一股憐惜之情。為了幫助艾米麗,蒂姆主動走進了 她的生活,而艾米麗經歷最初的警惕和排斥之後,也開始向蒂姆敞開了心扉。

《七磅》:懺悔與救贖背後,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芒

蒂姆的關懷與幫助讓一直在死亡邊緣徘徊的艾米麗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而艾米麗的堅強、熱情和眼神中對蒂姆日漸深厚的愛意,也讓蒂姆原本死灰一樣的心靈重新感受到了人世的溫暖與愛情的熱度。

我認為,認識艾米麗是蒂姆贖罪之路的一個轉折點,如果說以前的蒂姆是抱著頹喪的人生贖罪哲學來“捨身成仁”的話,那麼現在的蒂姆被愛情的力量慢慢打開了心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那並不僅僅是出於其時其景的感動,更是源自內心對生命與生活的真實渴望。

但是艾米麗並不知道,蒂姆找到了他的新愛人, 這到底是黎明的微光還是黑暗的陰影?蒂姆面臨著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選擇:愛情還是生活。

當蒂姆從醫生口中瞭解到艾米麗從別人那裡獲得心臟捐贈的幾率為零時,他的心再一次碎了。蒂姆知道自己的愛情不再屬於人間,於是他選擇了成全艾米麗的生活。他決定實施自己最後的計劃,用跳動的心臟換回艾米麗的健康和希望。

影片結尾,蒂姆鮮活的心臟換來艾米麗的新生,他的眼角膜也在一個善良的男子眼中繼續存活。當艾米麗來到復明的盲人面前,久久凝視著他的眼睛,那雙曾經充滿憂鬱的黑色眼睛,此時已是一片平靜。

蒂姆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對愛的承諾,也完成了對自身靈魂的拯救。當他的心臟跳動在艾米麗的胸腔,那共鳴的振韻扣響了生命的樂章,活著的美好重新定義了生命的可貴。

《七磅》:懺悔與救贖背後,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芒

三、從本我到超我的昇華中,閃耀出人性的光芒

電影《七磅》中,蒂姆的人性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閃耀著最耀眼的光芒,為了挽救和延續艾米麗的生命,蒂姆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一種人性偉大的光芒,也是一種偉大的愛,不禁讓觀眾對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開始重新審視。

這樣一部以生命、希望及贖罪為主題的電影,與威爾·史密斯之前的影片《當幸福來敲門》主題相似,都是給人以希望,讓人們相信生活的美好,只是在表現方式上大相徑庭。

在蒂姆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費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結構理論,即人格的本我、自我與超我:

  • 蒂姆的“本我”

影片中有許多表現蒂姆夢境的鏡頭,在夢裡,他自信成功,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緊接著出現妻子倒在血泊中的場景,這些零碎的夢境將他之前犯過的錯誤展現在觀眾眼前,正是夢境不斷提醒他應該贖罪。

費洛伊德認為,夢境是人們壓抑於或存在於人無意識中的本能慾望和情感念頭的顯現。影片中多次出現的夢境增強了蒂姆對於過去所犯罪過的內疚與虧欠之情,給整個故事一個邏輯上的連接。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夢境的反覆出現也意味著蒂姆的本我使他產生了對慘痛現實的逃避行為。

  • 蒂姆的“自我”

在超我意識的敲打之下,蒂姆捐獻了自己的肺和肝臟,之後以弟弟的工作證到處尋找其他需要幫助的人,無形之中這又是一種逃避現實的無意識作為。

如果僅僅是蒂姆捐獻了自己的各個器官之後悄然離開人間的話,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一種逃避行為,無法展現出人的超我意識。

所幸,編劇巧妙地避開了這種弊端,讓蒂姆在逃避現實的同時遇到新的戀情,喚醒了蒂姆的自我。但當他以為找到新的人生,開始微笑著情不自禁地走入愛情的領地時,夢境依然不停地環繞著他,使他不得不徘徊在過往的罪過與新的希望之間。

  • 蒂姆的“超我”

蒂姆內心希望與艾米麗一起開啟快樂新生活,他們愉快的吃晚餐、唱歌、跳舞,然而擺在眼前的事實又將他拉回到冰冷的現實中。

對於蒂姆來說 ,與艾米麗結婚生子是他對於未來生活的奢望。這個階段是蒂姆的自我回歸,本我和超我開始相互作用影響自我的選擇。

蒂姆希望可以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於是他的自我意識又一次驅使他再次奔向醫院,得到醫生答覆後,他意識到如果選擇滿足自己的本我慾望活下來的話,艾米麗就會面臨死亡。這時蒂姆的超我意識完全釋放,做出了犧牲自己成全艾米麗的選擇。

《七磅》:懺悔與救贖背後,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芒

本片的主人公蒂姆被威爾·史密斯演繹得非常成功,他完整細膩地詮釋出了蒂姆所有的情緒,對生命的渴望、對愛情的需求,對曾經犯下的罪過的內疚懺悔,以邊緣題材特有的表演方式給觀眾帶來了不一般的心靈震撼。

主角蒂姆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來成就七個人的希望,以死亡來展現生命的美好,這種對比是殘忍的,而這種殘忍卻又是充滿希望的,於是在這樣的強烈對比下,影片展現給觀眾的是一種崇高的人格。

我認為,影片中蒂姆對他人的救助,不僅僅是贖罪,更像是一種恩懷,是一種人性的真實體現。人與人之間不是隻有冰冷的利益、不是隻有冷漠的階層這麼簡單,人與人之間還需要溫暖和關愛。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直在闡述親情、愛情、友情,可是我們又是否反思過我們對陌生人的態度?當我們看到社會上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陌生人,我們是否能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關懷 ,哪怕只是一個善意的眼神。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記得給予、感恩、愛別人。現代社會還有多少人會幫助那些不相識卻又需要幫助的人, 又有多少人會在接受了幫助之後記得感恩,而這些美好品質在今天看來,就更加令人感動、讓人深思。

這也正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地方,它抓住了這個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功利的社會下,人們渴望需要這種溫暖美好品德的心理。

《七磅》:懺悔與救贖背後,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芒

結語

生活的悲苦需要承擔,或隱忍、或釋放,總要給心靈找到一個出口。《七磅》通過男主人公捨己救人的殉道行為,重塑了個體對他人、社會與世界的關愛和責任。在男主人公感人至深的擔當與奉獻中,蘊藏著人世的溫情和恆古不變的人文精神。

重溫這部電影,無疑成為這個特殊時期裡的一劑溫暖人心的良藥,帶給我們鼓舞和振奮、關愛與信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因為有愛,才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