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有感:30歲,年薪30w+,父母催婚,讓我結了再離也行

《囧媽》有感:30歲,年薪30w+,父母催婚,讓我結了再離也行

新冠病毒爆發了,我們也停止了外出聚會,就待在家裡看徐崢的新電影《囧媽》。電影相比起《我不是藥神》來說,肯定是遜色許多。

《囧媽》以徐伊萬(徐崢飾演)的小老闆與正在辦理離婚的妻子張璐(袁泉飾演)兩個人關於暖霸的商業糾紛為切入,引出張璐對其的質問:“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囧媽》有感:30歲,年薪30w+,父母催婚,讓我結了再離也行

一開始伊萬並沒有意識到張璐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還一直堅持阻礙張璐與美國方面關於暖霸的談判。本來他想親自去美國的,但由於護照在因之前答應母親要陪她去莫斯科旅行而丟在母親家裡。

他沒有辦法只能是去家裡找徐母(黃梅瑩飾演),之後陰差陽錯他坐上與母親開往俄羅斯的火車。在路途當中,他面對母親的種種質問。

其中,有母親問他,“為什麼和張璐還沒有孩子?”

他沒辦法回答母親的質疑,他還沒有做好準備把真實的情況告訴徐母。這時候上來俄羅斯的美女,兩個人出去喝了很久。

兩個人在酒桌上,聊了很多,俄羅斯的美女一直勸他做自己,還帶他去拋棄戒指。這恰好被徐母撞見,徐母嚴肅地批評他,說這是對他媳婦不好,兩個人的婚姻本來就要相互犧牲。

《囧媽》有感:30歲,年薪30w+,父母催婚,讓我結了再離也行

面對徐母的指責,以及徐母提到的已經給張璐打過電話,提及過兩個人的婚姻問題,伊萬徹底炸裂了,藉著酒盡,訴說著自己對母親的不滿。

“我受夠了跟你待在這個車廂裡面”

“我受夠了你的教導,我受夠了你的強迫症,還有你的疑心病。”

“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我不是你養的寵物狗啊。”

尹萬還指責自己的母親什麼都管著自己的丈夫,他爸並不是喝酒喝死的,而是被徐母給氣死的。

其實不論是開頭張璐對伊萬的指責,還是伊萬內心深處對母親這麼多年來的抱怨,都指向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都是“我這是為你好”結束,即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可以為別人做一切決定,隨意將別人擺佈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徐母和伊萬了。

《囧媽》有感:30歲,年薪30w+,父母催婚,讓我結了再離也行

前一段時間,同事在辦公室抱怨:“我真是不明白,我都這麼大了,為什麼還要聽爸媽的,不斷地去相親,我就不能有點自己的生活嗎?”

她在班主任工作這一塊很有見地,不止一次地被領導在大會上表揚,工作能力上超級棒,每年年薪30萬+。但30歲的她鬱悶的是,經常被爸媽催婚,爸媽甚至放話,“女兒,咱們能不能嘗試一下談戀愛,結婚,哪怕是先結再離也成啊。”

她很是無奈,爸媽總想讓她按照他們的設想活著。小時候,爸媽覺得女生應該淑女,給她報了古箏班,但她並不喜歡;再大一點,爸媽總是在她耳邊強調,要跟別人家的小孩好好學習,甚至還會時不時地質疑她,“為什麼同樣坐在教室裡,為什麼別人學得就你比快,為什麼別人考得分數就比你高?”

她年輕的時候想談戀愛,爸媽總以她還小為由,讓她到工作的時候再談。但現在她工作了,卻沒有想談戀愛的衝動。

哪怕是她現在答應去相親,但她內心裡恐怕是沒有這麼快與能家人達成和解。就像她自己說的一樣,“我不願意活成父母的棋子,哪怕是以愛的名義。”

我沒辦法勸說他們和解,沒辦法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跟我的同事說,她應該怎麼做,怎麼去理解自己的父母。

我總期待,我們能與父母和解,畢竟父母能夠把我們生下來也不簡單,而這一願望在《囧媽》的後半部分實現了。

不過,很多人吐槽這後半部分過於虛假。

《囧媽》有感:30歲,年薪30w+,父母催婚,讓我結了再離也行

單憑藉徐母對爸爸的回憶,就讓伊萬消除掉對媽媽的誤解,這裡很尬。還有伊萬揹著母親在有裂紋的冰上奔跑,最後被天降生兵的熱氣球帶到了莫斯科,這樣的設定過於主角光環,讓人感覺不到真實性,後面的母慈子孝也近乎不可能。

這些情節等等導致《囧媽》的後半部分直接垮掉。

但我倒認為,喜劇之所以是喜劇,並不是它等同於生活,要按照現實的邏輯呈現。而是,它能以喜劇的方式誘發人的思考。

從這一點來看,我個人在《囧媽》的後半部分找到了答案,尤其是主題昇華的部分,在《囧媽》快要結束之前,放了一整段伊萬這六天六夜與母親在一起的個人獨白。

比如:“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爭吵,可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這段獨白結束之後,伊萬放過了自己,不再糾結與張璐離婚與否,在離婚協議書籤字了。當他做出了這個決定的時候,我鬆了一口氣。他不僅與徐母和解了,還和自己內心想要控制張璐的自己和解了。

《囧媽》有感:30歲,年薪30w+,父母催婚,讓我結了再離也行

其實,這部劇裡我還有比較喜歡的地方:

1.為了夢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去莫斯科表演,一直是徐母的心願,也是多年之前的遺憾。徐母執意前往,也不管伊萬是不是真的陪自己去。

從我看到徐母坐在列車上的一幕,我就為徐母點贊。真好,作為父母能有自己所追求的事情實在是太好了。

尤其是《囧媽》到後半部分,徐母站在臺上光芒萬丈的樣子,與臺下的伊萬眼裡的驕傲的樣子,恐怕是我們所有孩子心裡的期待。我們都渴望父母有自己的愛好,能活出自己。

2. 警惕自己活成自己討厭的人的樣子

伊萬才吐槽了徐母,說她喜歡跟自己語音60s方陣微信自己,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看。

結果,伊萬自己指揮郭貼(郭京飛飾演)工作的時候,就經常是語音60s方陣。這一行為被徐母看到了,便被吐槽了。

這裡也讓我意識到,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語音方陣要注意場合;另一方面也讓我意識到也許我們正在做著自己討厭人的樣子。

3. 不要過於以自己為中心

最初伊萬想和路人甲(沈騰飾演)換包廂,提及的理由就是自己的母親很年邁了。沒想到路人甲帶來了很年邁的母親,而且年邁的母親還有母親。

之後是伊萬想要通過錢去和別人換包廂(這個在彩蛋裡),但沒想到對方是比自己還有錢的人,自己這點小錢別人根本上不放在眼裡。

當然啦,其實再細節去挖,哪怕是臺詞,可能還有更多有意思的東西,比如徐母專門把他拉出來教育的時候說,“你不要在外面貓三狗四,橫七豎八,做了一堆不著四六的事情,最後搞得亂七八糟,一塌糊塗。”

最後,無論這部劇的爭議到底有多大,我都希望我們能學會如何去愛人,在真正活出自己的同時兼顧愛你的人那顆“為你好”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