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北大出走美國三十年,卻毅然回國入職民辦大學,轟動學術圈


近年來,一流高材生出國留學後便定居國外、不再回來的例子不少,人們總是對於這些“人才流失”的現象感到十分痛心。而相比這些不再回國工作、在國外從事科研的人,那些出國留學深造後毅然選擇回國、把一切所學帶回祖國、投身於自己國家建設事業中的科學家們,更加贏得人們的讚許和崇敬。

他從北大出走美國三十年,卻毅然回國入職民辦大學,轟動學術圈

於洪濤,哈佛大學博士畢業,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院僅有的幾位華人科學家之一、當今世界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作為一千餘名申請者中最後被留下的26位入選科學家,於洪濤可謂是科研界頂尖的一流人物。正是這位重量級華人科學家,如今做出了結束自己在美國長達三十年的工作和生活,回國加入了施一公創辦的西湖大學。


空缺長達22個月的西湖大學生命科學院,迎來了它的首位院長。

他從北大出走美國三十年,卻毅然回國入職民辦大學,轟動學術圈

於洪濤的回國,一度引起學術界軒然大波。這位世界頂尖級別的華人科學家到底有多牛?出生于山東一個農村家庭的於洪濤,從小就展現出超常的學習天賦。小學時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有機會轉進大城市讀書,在更大的平臺上開始了自己開掛般的人生。成績出眾、天資聰穎,於洪濤很快在高考中脫穎而出,一舉闖進了北京大學的校門。

在北大畢業後,於洪濤選擇了出國留學,並且在1990年-1995年期間在哈佛大學求學,師從有機化學名家Stuart Achreiber,最後順利拿下哈佛博士學位。在博士期間,這個年輕人已經展現出令人經驗的科研水平,不僅用核磁共振解析了SH3蛋白的三維空間結構,並且在多項重要的生物研究與團隊一起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他從北大出走美國三十年,卻毅然回國入職民辦大學,轟動學術圈

而後,於洪濤在哈佛從事博士後工作,專攻細胞週期調控機理的研究,並且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這個發光的年輕人很快被入選進霍華德休斯研究院擔任研究員。入選這所全美甚至世界最頂尖的醫學研究所,對於每一位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家而言都是莫大的榮耀。此時的於洪濤年紀輕輕,卻已經是一位在學術界乃至國際上都享譽甚高的科學家。

他從北大出走美國三十年,卻毅然回國入職民辦大學,轟動學術圈

回國前,於洪濤是德克薩斯西南醫學院要學習的終身講席教授。從赴美求學到畢業之後,他就一直留在美國工作,轉眼已是三十年。而在此期間,於洪濤與著名科學家施一公還結成好友。此次選擇回國加入施一公的西湖大學,對國內而言無疑是一個重磅好消息,幾乎轟動了整個學術圈。

於洪濤回國,是一個令國人激動萬分的好現象。幾十年過去,中國的飛速發展幾乎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越來越多的華人科學家更願意回到尋找自己的根、回到自己家鄉的土地。在海外呆了多年,腳下更眷戀的是祖國的土地,愈發掩蓋不住的是內心熾熱跳動的、要為祖國母親奉獻的心。

他從北大出走美國三十年,卻毅然回國入職民辦大學,轟動學術圈

施一公的西湖大學,無疑為於洪濤提供了這樣一個完美而合適的契機。儘管已經人到中年,回國重新開始全新的生活看起來似乎是一場充滿挑戰性的冒險,然而於洪濤還是毅然選擇辭去在美國的高薪工作,放棄在美國的一切優渥生活條件,直接辭職,回國加盟西湖大學。

這樣強勁的陣容加盟,讓很多網友看著都是澎湃萬分。關於所謂的風險,於洪濤表示,做科研的人,不能畏懼風險。往往正式因為存在風險、存在不確定性,才有了更大的發展可能。自己想做的,不僅有學問,更想要幫助國內的年輕人,為祖國真正獻出自己的力量。

他從北大出走美國三十年,卻毅然回國入職民辦大學,轟動學術圈

相信如今的我們也能夠感知到,近些年國家對於科研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培養人才的力度不斷增大,國內人才發展前進的積極性和競爭性越來越激烈。而在這樣的吸引力下,越來越多優秀人才毅然選擇回國發展,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喜人的現象。我們也堅信,在這些優秀人才的帶動下,將來會有更多優秀的新興力量成為國家建設的“助推劑”,將祖國建設得越來越好。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