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微信牽出套補“碩鼠”:江西一扶貧幹部利用農戶銀行卡騙取50餘萬元補貼被查處

“我的幫扶對象吳寶鈞並沒有養生態魚和牛,發放表上怎麼會有他的名字?麻煩再核對一下。”前不久,當江西省上猶縣安和鄉財政所會計將鄉里2017年度第二批扶貧產業驗收匯總表在幫扶微信群公佈時,幫扶幹部劉春玉當即提出疑問。

難道存在冒領獎補資金問題?鄉紀委知悉後,馬上組織人員到貧困戶吳寶鈞家核實情況。

蹊蹺的銀行卡

“老吳,近些年你家都發展了哪些扶貧產業項目呀?”

“前年養鴨,這兩年沒有發展,也沒得到什麼獎補。”面對鄉紀委工作人員的提問,吳寶鈞邊回答邊拿出他的一卡通存摺給工作人員看。

吳寶鈞的一卡通流水顯示,2017年沒有產業獎補金額,但鄉里的發放彙總表中卻有吳寶鈞“發展生態魚2.8畝獎補8400元、養牛3頭獎補5000元”的內容。

兩個產業項目獎補資金共1.34萬元究竟流向何處?鄉紀委立即向縣紀委監委報告初核情況。

“群眾利益無小事。”上猶縣紀委監委立即成立調查組負責調查處理。調查人員通過對安和鄉2017年扶貧產業驗收獎補資金髮放情況進行核查,發現29戶貧困戶沒有產業驗收資料,但在獎補資金髮放彙總表卻有名字;通過對吳寶鈞的銀行賬號進行查詢發現,其一卡通雖然沒有產業獎補信息,但在另一張銀行卡上卻出現2017年7月產業獎補1.04萬元、2017年9月產業獎補1.34萬元的流水及ATM機提取記錄。

是不是吳寶鈞隱瞞了什麼?調查人員決定與吳寶鈞再談談。

“老吳,上次你告訴鄉紀委幹部沒有發展扶貧產業項目,為什麼這張銀行卡卻有產業獎補資金及ATM機提取記錄?”調查人員把銀行流水單遞給吳寶鈞查看。

“我2017年沒有申請產業獎補和享受這些獎補資金。”看後,吳寶鈞語氣肯定地說。據吳寶鈞介紹,這卡是他以前做保潔員時,鄉保潔所幫辦的工資卡,一直由所長鄒華才保管。

“當時,鄒華才叫我去拿銀行卡,我想自己已經不做保潔工作,拿卡也沒用,所以就沒有去拿。”談到為什麼一直沒有要回銀行卡時,吳寶鈞兩手一攤說。

用農戶銀行卡套取補貼

隨著調查深入情況逐漸明朗,所有問題線索都指向負責扶貧產業獎補資金髮放彙總表的安和鄉扶貧專幹、鄉保潔所所長鄒華才。

“為什麼貧困戶吳寶鈞沒有驗收材料,而你製作的扶貧產業獎補資金髮放彙總表上卻有他的名字?”

“除吳寶鈞外,為什麼還有其他29戶存在同樣問題?”……

在調查人員一連串的追問下,鄒華才如實交代了問題:“2017年我分兩次虛報騙取了扶貧產業獎補資金,大概39萬多元,其中提取的現金18.5萬元就放在我在縣城的租住房……”

隨後,調查組在鄒華才的租住房內收繳現金18.5萬元、農戶銀行卡和社保卡15張。

原來,鄒華才利用自己在鄉里工作時間長,群眾基礎好、農戶信任之便,以幫助核查賬號、爭取補助為名先後把一些貧困戶的社保卡或銀行卡拿到手,並獲取密碼,將補助金打入這些人的賬號中,再取出佔為己有。

2017年7月,鄒華才利用匯總扶貧產業獎補資金髮放工作便利,將摻雜了16名貧困戶虛假養牛和生態魚產業等32個扶貧產業項目獎補資金髮放彙總表先後送分管扶貧副鄉長、分管財務鄉黨委副書記進行審核、審批。兩人在未審核貧困戶申請表、驗收表等原始資料的情況下就簽字同意,致使鄒華才成功騙取17.12萬元。當年9月,鄒華才故伎重施,以14名貧困戶名義虛報養牛、中藥材、油茶低改等產業項目39個,共騙取資金22.68萬元,並提取現金18.5萬元放在其縣城租住房。

藏不住的騙補伎倆

正當大家覺得鄒華才已和盤托出,調查可以完結時,又有了新情況。

“鄒華才交代他以貧困戶謝禮常的名義在2017年分兩批5個項目共虛報2.63萬元,可他取出資金是3.69萬元,多出的1.06萬元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調查組對鄒華才的書證筆錄進行分析時產生了疑問。於是,調查組以鄒華才2016年開始擔任扶貧專幹為時間點,對安和鄉2016年扶貧產業獎補資金髮放情況進行逐一排查。

調查發現,鄒華才在2016年12月採取相同伎倆,以8名貧困戶名義虛報了養牛和生態魚產業項目16個,騙取8.4萬元,以5名貧困戶名義虛報了養牛和生態魚產業項目10個,騙取5.25萬元。至此,鄒華才先後四次騙取並佔有扶貧產業資金共計53.45萬元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水落石出。

今年6月,上猶縣紀委監委給予鄒華才開除公職處分,追繳其違紀所得並上繳國庫,將其涉嫌貪汙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同時,上猶縣紀委監委啟動問責程序,對審核、審批中把關不嚴的安和鄉鄉長、分管扶貧的副鄉長、分管財務的黨委副書記進行立案審查,對履行“兩個責任”不到位的安和鄉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給予誡勉談話,對負有監管責任的安和鄉財政所原所長進行警示談話,並責成安和鄉黨委、政府向縣委、縣政府、縣紀委作出書面檢查,限期對有關問題進行認真整改。(轉自中國紀檢監察報 黃英彪 甘士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