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戰疫火線充實“硬核”裝備

今年的春天,因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春節假期延長了,各地的景區、商場、影院等公共場所紛紛關閉,大中小學延遲開學,多數企業決定推後復工……唯獨一個地方,始終敞開大門、呈現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這個地方就是醫院,就是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強力火線!

火線上的他們,被稱為“最美逆行者”、抗疫英雄、人民健康衛士。是他們,呈上一紙“請戰書”,義無反顧奔赴疫情核心區、戰疫最前線;是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爭分奪秒、夜以繼日忘我奮戰在抗疫鬥爭的主戰場;是他們,枕戈待旦,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小心翼翼地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排雷”“掃雷”……正是他們的堅守,他們的付出,才築起了全社會的健康防線和公眾的安心防線。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醫務工作者。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是他們身上珍貴的裝備。然而,在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這些裝備也不時出現“緊缺”、“告急”的情況。戰士出征,武器必須充沛精良。就像當年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那樣,需要處在大後方的人們有效補給、全力支援。

令人欣喜的是,“一切為疫情防控救治工作開路”已成為全體國人的共識。君不見,一批批醫藥物資星夜馳援,一支支增援隊伍火速集結,一項項社會捐贈迅速到位,一筆筆專項黨費緊急劃撥,疫情防控物資得到及時有效補給,醫療“裝備”緊缺狀態得以逐步緩解。

然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僅需要精銳強悍、快速挺進的“衝鋒舟”,更需要儲備齊全、功能系統的“諾亞方舟”。廣大醫務工作者也是凡人之軀,經歷長時間、高強度的緊張工作,不免身心疲憊,亟需一套“安心”“護心”盔甲,才能更好整裝再發、接續奮戰。目前,國家衛健委下發專門通知,指導開展疫情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其中就有針對醫護人員的具體措施。當務之急,就是各級組織和個人要積極落實,使各項“護心”舉措更加“走心”。

人生若寄誰非客? 吾心安處即是家。要讓醫護人員心安,就要營造“家”一樣的工作氛圍。醫院和各有關部門應本著優化組織管理的角度,合理安排工作、科學輪班休息、安排就近住宿、保障飲食營養、設置休憩空間、確保通訊暢通、提供心理輔導等等,讓廣大醫護人員真切感受到“家”的溫暖,增強為家國而戰的信心決心。

醫護人員屬於衛生技術人才,其中不乏黨員、幹部。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作為黨員之家、幹部之家、人才之家的組織部門,可以在關心關愛層面下足功夫。比如,及時轉達組織關懷和慰問,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幫助解除後顧之憂;啟動即時獎勵機制,對錶現突出的醫護人員通過適當方式及時表彰表揚;注重在防疫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對勇擔當、敢作為的優秀幹部大膽提拔重用;對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火線發展入黨;總結宣傳期間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多措並舉激勵隊伍、提振士氣。

戰疫火線上的醫護工作者,不懼艱險,以生命捍衛生命,當之無愧人民英雄。人民英雄愛人民,理應人民英雄人民愛。社會各界,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進行換位思考,對醫護人員多一點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份關愛。作為患者及其家屬要分清輕重緩急、是非黑白,非常時期抱有非常心態,服從醫囑、不無理糾纏;其他群眾要顧全大局,能在社區健康中心或網上診所看診,就不扎堆現場就診,不添亂、不幫倒忙。切莫以一己之私利,綁架寶貴的醫療機會,浪費原本不足的衛生資源。只有這樣,才能讓醫療人員心無旁騖投入戰鬥。

眾所周知,配足配強裝備是戰鬥致勝的重要基礎。當前,抗擊疫情進入攻堅階段,為戰疫英雄們充實既護身又護心、既鼓勁又鼓氣的“硬核”裝備,是我們致敬時代、致敬英雄的最好禮物。(容劍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