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編者按】書法家和石工楷、行、隸,尤以行、隸書天然自成,超脫清新,用筆厚勁,樸實俊逸。和石老師一生從教四十餘載,李世宗老師稱“一峰生平為人未解瓦釜雷鳴之術,而甘願一點流螢光照人”,和石的家人已將經多年多方辛苦搜求乃父遺作一百多件彙編成《一峰墨跡——麗江古城記憶》,並在編後記曰:父親的老友們說父親書法的品質,在於其“立”得起,“行”得正,“站”得直,是為其“書法”與“做人”的要義。我們從該書選取部分作品供大家欣賞。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2017年5月12日《一峰墨跡——麗江古城記憶》首發儀式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和石小傳】和石(1928—1999),字一峰,書法家,麗江古城人。曾任麗江小學教員、教導主任、校長,蘭坪第一中學教員,教導主任。多次評為蘭坪縣、怒江州先進教育工作者。離休後歷任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第三、四、五、六屆政協委員,及《麗江文史資料》編委、麗江縣文聯委員、麗江玉泉詩社社員、麗江書法協會會長、雲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委會會員。其作品曾多次入選雲南省書畫展,參加雲南省“大重九杯”中國書法賽,並獲獎。發表於《雲南日報》《山茶》《玉龍山》等多種報刊。20世紀80年代中期,麗江縣博物館、怒江州群藝館及蘭坪縣文化局分別為他舉辦個人書法展。作品入選《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週年中國書畫大展》,併為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收藏。1993年,和石傳略列入由劉海粟任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寧波分校校長金通達主編的《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第二卷。

1999年經人推薦,應郭大烈之請,欣然為麗江古城木氏土司府署(木府)書寫《重修木府記》碑文(郭大烈撰寫),立於木府水池邊。2月3日木府舉行盛大的竣工典禮,遺憾的是和石先生因病未能目睹自己傳世之作的風采。

(注:和石小傳由牛相奎撰寫,原載《中國少數民族大辭典·納西族卷》,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對聯(900mm×200mm):落筆撼五嶽,成詩凌滄州。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670mm×330mm):陰崖百草枯,蘭惠多生意。君子居險夷,乃與恆人異。(明代學者陳獻章《題畫蘭》)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直幅(670mm×330mm):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詞《鷓鴣天·代人賦》)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對聯(1000mm×20mm):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950mm×390mm):孤松落落小庭陰,夜半濤聲入素琴。我已經年忘此曲,明月窗外老龍吟。(麗江詩人牛燾詩)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640mm×340mm):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600mm×330mm):九樹梅花十樹茶,窗前映日泛紅霞。與君共進一杯酒,放出菁華報國家(郭沫若《詠茶花》)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600mm×370mm):歷盡嚴霜見勁松,高秋澄澈寫雍容。紅旗展處風光淨,一片初陽照萬峰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直幅(1250mm×550mm):玉壘千年存古雪,金沙萬里走波瀾(木靖《雪山》頷聯)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隸書中堂(1360mm×650mm):路線光輝照九垓,薰陶藝苑作人才。新枝疊見推陳出,洋卉頻教接土栽。豈只漢家孤樹幟,還聯萬族共含杯。嫣紅嫩綠芳菲甚,競向東風次第開。(郭沫若詩)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楷書直幅(130m×320mm):寂寞此人間,且喜身無主。眼底雲煙過盡時,正我逍遙處。花落知春殘,一任風和雨。信是明年春再來,應有香如故。(瞿秋白《詠梅詞》)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隸書中堂(1300mm×600mm):同道心存平實,藝術懷抱忠誠。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490mm×330mm):彩筆凌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對聯(1080mm×160mm):種來香霧三千樹,削就雲根第一株。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對聯(1150mm×320mm):谷靜風聲徹,樹深泉氣清(論者隸書以沉勁為本,精巧而縝密方能渾健古樸。吾法多變,妄自運營,王澍所謂外道者歟)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隸書橫幅(1000mm×310mm):千年雪嶺欄邊出,萬里雲濤座上浮。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四條屏(700mm×320mm):萬戶蕭疏百慮煎,千家歷難淚潸然。天行變異空留跡,世事滄桑劫後憐。四海支援情切切,五洲關注意綿綿。玉龍依舊晶靈境,志潔冰心誼縷牽。(《震後吟草》之四)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隸書中堂(900mm×660mm):依然措大舊生涯,羞見人間富貴花。漫說小齋春寂寞,藤香風送自鄰家。(書麗郡著名學者李毓山汝源先生詩《謝友人招賞牡丹》)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隸書中堂(1300mm670mm):橋東居士屬多情,感念微禽忽喪生。塞上男兒血戰死,誰憐白骨任縱橫。(麗江博物館囑書麗郡著名學者李汝源先生詩《鸚鵡冢》)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橫幅(1300mm×670mm):郡北無雙嶽,滇南第一峰。四時光皎潔,萬古勢巃嵸。絕頂星河轉,危巔日月通。寒威幹裡望,玉立雪山崇。(明代納西族詩人木公《題玉龍雪山》)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直幅(800m×440mm):柳塘春水滿,落日垂條綰。魚鳥自相親,客來竟忘返。(麗江詩人馬子云《玉泉雜詠柳塘》)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橫幅(1300mm×670mm):看山愛白雪,看雪愛白雲。高歌白雪曲,相贈雲中君。雲中君,不我顧。歌聲破空雲飛去,招來明月掛高樹。(麗郡詩人馬子云《玉龍山白雲再歌》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重修木府記》局部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行書橫幅(1340mm×660mm):天上銀河落玉峰,穿雲噴雪吼蛟龍。不辭百折終朝海,泛鬥乘槎我欲從。(書明代納西族詩人木增句)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隸書對聯(900mm×270mm):壑草長春日,巖花蓄素風(書麗江詩人馬子云句)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東巴字書法(1500mm×400mm):布穀聲聲傳佳音(書中唯一一幅東巴字書法)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發文期次 第270期

執行主編 和志菊

圖文來源 《一峰墨跡——麗江古城記憶》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免責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與本號無關。

納西族書法家和石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