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主教練之爭結局已然明瞭 杜鋒出局背後有凶猛的輿論惡意

五棵松,奧運會10週年的紀念活動,08黃金一代的球員齊聚一堂。不只是是為了懷舊,還要見證如今中國男籃的新生。這一晚,在這塊場地上彙報演出中國籃球改革成果的是杜鋒率領的藍隊。

杜鋒也是黃金一代的重要成員,但這一晚上,可能他是這12人之中最不輕鬆的那一個。

三天以前,在客場剛剛輸給了黎巴嫩。人還沒回國,杜鋒和他的藍隊已經感受到如潮的輿論惡評。

如果昨晚五棵松的球沒有贏下來,可以想象賽後杜鋒會遭遇多麼洶湧的質疑和批評。

不管過程發生了什麼,你到底有多努力,這些在一場失敗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

唯結果論是輿論討論競技體育的唯一標準。

所以回到主場,在這塊中國籃球的聖地,在姚主席領銜的08經典國家隊面前打這場比賽,杜鋒只能贏不能輸。

這場比賽之前,他和李楠之間競爭的天平已經嚴重傾斜,李楠憑藉的亞運會的奪冠已經成為男籃國家隊合併之後呼聲最高的教練人選了。

比賽中場,有一個簡短的致敬08黃金一代的儀式,流程進行到最後一步時杜鋒才匆匆而至。他和隊員們從更衣室出來後就直奔場地中央,正好趕上尾聲,領導們正在給每一個球員送上一個各自當年打球的照片留念。

上半場隊伍的狼狽讓杜鋒顧不得寒暄和懷念,他走完流程之後還得趕緊投入到下半場的比賽中,這是決定勝負的下半場。

好在,挺過一個艱澀的上半場之後,藍隊在下半場突然在進攻中開了竅,韓德君率先在內線為球隊叩開了勝利之門,之後周鵬、胡明軒以及吳前等人的發揮,讓這場比賽最終有驚無險以贏球收尾。

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如果這場沒能贏下來,尷尬的絕不僅僅是杜鋒一個人。

儘管比賽贏了,但是關於杜鋒場上的用人,上半場的戰術問題,還是在賽後遭到指摘。

杜鋒在國家隊執教的時間,正在倒計時。他最終能夠成為合併後國家隊主教練的希望並不大,他首次執教國家隊的經歷,可能要被貼上一個不太精彩的標籤。

爭議,質疑和批評聲,一直都伴隨著他的這段國家隊旅程。關於他的用人,關於他的戰術,關於他的小心思甚至都扯上了人品。

一個教練執教,有質疑是很正常的,這也是每個教練必須要面對和承受的。但是當這種質疑和批評突破了邊界,發展成為一種畸形的攻擊時,這就變味了。

場外的批評聲能給教練員們帶來什麼?

促進他們改變戰術和用人策略?並不會。

如果一個教練因為球迷的聲音去改變自己,那這個教練基本也就沒什麼前途了。教練不是演藝明星,他不需要爭取所有球迷的喜歡,他需要的是帶隊贏球。

輿論能給教練員們帶來的,更多的是壓力,這些壓力有的是直接的,通過社交媒體自媒體直面而來,有的是間接的,教練可能皮糙肉厚的不在乎,頭上的領導可能玻璃心,會將外界的壓力再施加給教練。

而對於球迷和一些媒體來說,批評、質疑甚至咒罵帶來的更多的只是快感。

一個教練好還是壞,並不是絕對的。比如李楠,他帶山東隊打全運會預選賽的時候,也是一塌糊塗,陣容豪華的山東愣是沒被帶進決賽圈。當時的李楠,在網絡上被罵的體無完膚。現在杜鋒的處境,比當時李楠的處境可能還好稍微好點,畢竟五棵松還贏球了。

那為什麼後來李楠在國家隊又逆襲了呢?

是李楠執教能力突飛猛進了嗎?肯定是不現實的。那這背後又因為什麼呢?

從李楠特點來說,他可能更適合去調教年輕人,他知道如何去激發年輕人的潛能。那杜鋒執教現在藍隊,中生代球員居多,可能他的執教思路和隊員們的理念磨合沒有達到最佳狀態,所以帶起來就有點吃力。

每個教練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李楠如此,杜鋒也如此。所以不要因為一場比賽的勝負就去否定一個教練。球員的成長有教練的戰術原因,也和自身努力是分不開的,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說李楠帶隊年輕人成長快,就是大師,杜鋒帶隊年輕人打的差,就是毀人不倦。

李楠之前也說,現在的媒體和球迷,都太浮躁。贏一場球,發揮好了,就說你是NBA級;輸了一場,就這個毒瘤,那個毒瘤。對於一個球員來說,不能外界說你不行,你就瘋了,那就真是不行。

這段話李楠本是說給年輕球員們聽的,但放到年輕的教練員身上,同樣合適。

李楠雖然執教經驗沒有杜鋒豐富,但是他也在這個位置上也經歷過足夠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當初在山東一敗塗地,後來執教紅隊遭遇挫折,他也曾被輿論踩在腳下,也是眾人抨擊和惡評的對象。

現在的杜鋒,一如之前的李楠。

這種滋味,做教練的都懂。

杜鋒的今天,其實就是很多教練的昨天或者是明天。

當初姚明實行雙國家隊制,是為了鍛鍊年輕球員,也是為了鍛鍊年輕的教練。從前我們因為球員的人才斷層而大聲疾呼,痛心疾首,但很少有人注意,教練層面,中國籃球也在面臨著人才斷層。球員和教練,都是中國籃球發展必不可少的拼圖,不能因為我們可以請洋教練來救火就忽視了本土教練的培養。雙國家隊制給了李楠和杜鋒機會,他們也知道踏上這條路要歷經多少壓力和磨難。當初那麼多資深教練都避而遠之,杜鋒和李楠能夠主動報名,得為他們的選擇鼓掌。

球隊的成長,難免經歷挫折。比賽輸了,是要認真總結錯誤。犯錯接受批評,捱打要立正。但是在這些批評和質疑聲中,到底有多少是真誠的?有多少隻是為了發洩?多少人是真正完整的看了比賽,瞭解過球隊問題之後再發言?

誠然,作為觀眾們的發洩口,中國體育一直有這樣的角色。但如果中國體育周圍永遠都只有發洩之聲,那這該是一個多麼畸形的環境?

在這種洶湧的攻擊之下,還有多少個年輕的教練敢來挑戰國家隊帥位?國家隊教練的職位不是修羅場,不是上來了就要死活之間,不被民意扒幾層皮不能退下。

籃協和CBA公司過去兩年關於中國籃球的改革,自上而下。從職業聯賽到國家隊,再到裁判和教練,每一個細節都在進步和發展,但是作為看客的我們,捫心自問,看球的心態和素質有沒有隨著中國籃球水平的發展而進步?

改革需要試錯,變化需要代價。代價由誰來負?姚明和他治下中國籃協,參與其中的球員和教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作為球迷和媒體,是不是也應該付出一些寬容和耐心?

很快,中國籃球的這場雙國家隊改革要告一段落。可能最後李楠會成為最終的國家隊教練,杜鋒會成為那個失意者。但是即使是輸了,也應該給杜鋒送上掌聲,而不是捧一個,踩一個。他們倆都是中國籃球的財富,不是我們的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