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央行宣佈降準,5500億來襲,樓市吹暖風?

3月13日,央行發佈重要決定,原文如下: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突發:央行宣佈降準,5500億來襲,樓市吹暖風?

儘管是突發,但是此次降準完全在意料之內。

除了連續的暫停逆回購操作的這一明顯暗示外,留心新聞聯播的朋友也捕捉到了這一信號:

當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等。

喜大普奔!今天,果然如國常會的要求,降準實現了!疫情衝擊下,寒徹刺骨的樓市行情終於迎來了一陣暖風。

央行歷年降準一覽表

突發:央行宣佈降準,5500億來襲,樓市吹暖風?

解讀: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定向降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問:請問此次定向降準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答:此次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其中對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標準的銀行釋放長期資金40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500億元。此次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有效增加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85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此次定向降準兼顧主動推動和事後激勵,用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問:請問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人民銀行自2018年起建立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年度考核制度,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佔比達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業銀行給予0.5個百分點或1.5個百分點的準備金率優惠。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包括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助學貸款、創業擔保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小型企業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微型企業貸款。


考核對象包括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較大的農商行和外資銀行。近期人民銀行完成了2019年度考核,一些達標銀行由原來沒有準備金率優惠變為得到0.5個百分點準備金率優惠,另一些銀行由原來得到0.5個百分點優惠變為得到1.5個百分點優惠,總的看,對這些達標銀行定向降準了0.5至1個百分點。


問:請問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是出於什麼考慮?


答:以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代表的中型銀行是我國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到去年人民銀行已對符合條件的農商行和城商行實施過定向降準,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中所有大型商業銀行都將得到1.5個百分點的準備金率優惠,為發揮定向降準的正向激勵作用,支持股份制銀行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同時優化“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率框架,此次對得到0.5個百分點準備金率優惠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同時要求將降準資金用於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並且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從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等普惠金融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1

降準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

其實這已經是今年第二次降準了!

第一次降準發生在2020年1月1日!當天,市場期待多時的央行全面降準正式“官宣”。

當日下午,央行公告稱,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

第一次降準的主要目的,和這次還完全不一樣,那時候疫情還沒有爆發,主要是因為1月是繳稅大月,新增專項債也可能在1月陸續發行,導致1月流動性缺口較大,宣佈降準可平補1月流動性缺口。

與此同時,在企業密集繳稅的同時,春節等因素疊加也會導致流動性緊張。因此,央行需要通過出臺降準措施,對沖這一流動性缺口,進行宏觀逆週期調節。

這次降準發生的時間,疫情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後疫情時代即將到來,復工復產迎來高峰期,此次降準正當其時,尤其地產企業融資壓力大大降低,對地產企業的復工幫助很大。

降準意味著銀行有錢了,銀行有錢了,不可能把大量的錢留在手上,而是將其中大部分的錢貸出去。降準之後,銀行可用於放貸的錢變多了,老百姓向銀行貸款也就可能更容易。

另外一點,降準最主要是刺激經濟活力,那麼多公司有裁員的壓力,相比買房,房貸利息什麼的,經濟的好轉,對於普通人而言意義更重要。

那麼,降準對樓市意味著什麼?

2

寬鬆週期來了

雖然,定向降準,就意味著短時間,錢不能直接進入樓市,房貸利率也不會直接降低。但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每次降準,至少讓市場上的現金流更多了,房企的資金壓力也能緩解。

從歷史看,只要降準,對於房地產來說肯定是利好。

從今年第一次降準釋放的資金量可以看出來,這次力度不低於上一次,兩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大概在一萬億左右,降準能釋放較多低成本的長期資金,有利於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從而降低民營和中小微的融資利率。

降準對銀行流動性有較大支持,有助於後續銀行貸款政策的寬鬆。

購房者層面來說,降準釋放的資金讓銀行的資金面變得充裕,對於購房者按揭來說也能夠相對獲得平穩的信貸價格,可能會刺激銀行給予購房者一些購房利率優惠。

畢竟房地產貸款對於大部分銀行來說依然是優質信貸業務。

企業層面看,這兩次降準累加釋放的資金,將為供給端房地產企業提供流動性。

對於房企來說,降準有利於部分企業融資,但房地產調控政策依然約束房企加槓桿。降準對於那些規模房企來講是一件好事,可以大量的資金進入土地市場。

從時間點看,2019年1月份當時也出現過降準,隨後因為降準及當時各地房地產市場的人才政策井噴,出現了一輪持續2-3個月的小陽春,隨後在4月19日會議後,收緊政策打壓,市場出現了退燒。

疫情後,樓市下調難免,但降準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降幅放緩,降準對於市場有穩定的信心。

針對剛需與改善的非投資需求信貸政策是否變化,將是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勢的最主要指標。


本文綜合整理,部分內容來源:地產大爆炸、大偉看樓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